1、第八章第八章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概论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概论电视新闻案例:芜湖:万吨巨轮下水芜湖:万吨巨轮下水 浪卷员工入江浪卷员工入江【导语】6月8号,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一艘3万吨新船在下水过程中,回浪冲击岸边,将正在船台南侧江边观看的6名员工卷入江中。【正文】当天上午8时58分,芜湖新联船厂建造的大湖型双壳散货船按计划下水。轮船依靠自重沿轨道滑入长江的过程中,惯性带起的巨浪将站在岸边观看船下水的6名员工卷入长江里。【实况】人员落水实况【正文】在众人的惊呼声中,附近打捞浮木的渔船立即展开施救。【实况】救人现场【正文】落水的6人中,有4人很快被附近渔船救上了岸,暂无大碍。另有二人失踪。【同期声字幕
2、】落水人员同事 几个大学生还有两个没上来,刚过来(工作)的,你站在那个边上,水突然涨上来,一涨不把人漂走了么,然后浪再一顺人不就下去了么。【同期声字幕】落水人员同事(近距离)肯定是不能站人,他才来厂里面,他不知道这个。这种只要有常识的话,肯定是不能下去的。【正文】事故发生后,芜湖市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搜救。芜湖海事部门调派2艘海巡艇,赶到事发水域搜巡,船厂也调集了多艘渔船在出事水域搜寻、打捞。当天下午1时50分,一位落水者遗体被发现。截至到记者发稿时止,最后一名失踪者仍在搜寻中。在采访阶段结束以后,下一个环节就进入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广播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它是指广播电
3、视传播中以口语为表达形式的新闻文稿的组织和撰写。广播电视新闻文稿是一种文字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在传播的过程中要转换为听觉符号的文字信息。实际业务中,广播电视新闻文稿通常是指新闻解说词以及新闻节目之间的串联词。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思维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思维(一)为听而写: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准点(一)为听而写: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准点广播广播是声音的媒体,即“听”的媒体,声音是受众接收到的最终的信息符号。广播的文字写作不过是事先将语言声音进行文字化,也就是对“声音”的事先组织和安排,目的是为了更生动、更准确地进行声音的传播。为了“听”,广播要求文字简洁、语句简短、字音响亮等等口语化要
4、求。广播写作的基准点正是“为听而写”。电视电视同样是“为听而写”。电视的传播元素分为两大类,即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视觉元素是指图像语言或称画面语言,主要是指活动的画面,当然还有少量的文字符号。听觉元素和广播一样,是指声音语言,包括解说、同期采访声与音响音乐。(二)为(二)为“画面画面”而写:理解广播的独特性而写:理解广播的独特性广播没有画面,但是优秀的广播作品用声音产生画面,只不过这画面不是用眼睛看到,而是形成于听众的大脑里,让人感受到。广播通过场景的描述产生画面。通过对现场种种细节准确、生动的描述和现场音响的运用,能有效地在听众脑中建立视觉图像,营造现场图景,让人如身临其境。广播产生的视像可
5、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其丰富程度甚至要超过电视带给我们的画面信息。所以,为了画面感,广播文稿的第一任务就是描述现场。(三)声画一体:理解电视的独特性(三)声画一体:理解电视的独特性 在电视新闻这个视听结合体中,画面和声音这两类叙事语言的交错运用才能让观众了解新闻信息和故事的全部内容。一般来说,从电视声画的相互关系上可以划分为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两种具体形式:1.声画合一声画合一 指声音和画面在传播的内容、情绪、节奏等方面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在电视新闻中,还有一种声画合一的方式,即画面上的人物或物体就是声音的来源体,这种声画关系又称声画同步。2.声画对位声画对位 指电视节目中画面和声音按照不同的
6、规律,独自表现不同事物的信息,却又有机地围绕和表现同一内容。声画合一、声画对位两种声画的组合方式,各有各的特点。在视听兼备、有声有形的电视叙事中,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神韵,声音则回报画面以生命、现实感和生活气息。(四)二元结构:广播电视文稿的非完整性(四)二元结构:广播电视文稿的非完整性广播电视声音中的语言声存在着二元结构:一是叙述者的声音,既播音员或主持人的解说,一是现场录制的人物的声音即同期语言声。如果将采访得到的同期声和画面 作为前期素材,将解说词配音、音乐等作为后期素材,那么在前 后期素材之间明显地存在一种替 代关系、互补关系。(五)整体思维:用理性创造感性(五)整体思维:用理性创造感
7、性 整体思维是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记者拍摄录制得到的画面和同期声是新闻的基础,写作和编辑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体现广播电视整体思维的写作流程是:体现广播电视整体思维的写作流程是:第一步第一步:要确定哪些现场的画面必须使用,哪些现场同期声必须使用,也就是确定典型的现场画面和声音来叙述新闻事实。第二步第二步:确定新闻叙事中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画面,什么时候使用这些同期声,第三步:第三步:决定新闻中的什么内容用文字叙述,文字稿如何与画面对映,文字如何引出采访同期声。最后,形成完整的新闻叙事框架和相应的文字稿。二、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功能二、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功能从直观上来说,广播电视文稿写
8、作就是解说词(配音)的写作。在不同的新闻类型和具体新闻语境下,解说词的功能有强有弱。按解说词在新闻叙事中功能的由强到弱来分,写作的作用是:信息的传递与补充、叙事的整合与过渡、多义的分辨与引导、主题的揭示与深化。1.信息的传递与补充信息的传递与补充 文字稿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同期声、画面一样要传递信息,三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2.叙事的整合与过渡叙事的整合与过渡 广播电视受众有一种思维定势,他们要从连续发生的事件中,或事件发生的连续过程中推论其中的前因后果。广播电视新闻的图像与图像、同期声与同期声之间,有时候没有直接的联系,缺乏逻辑关系,如果没有文字稿,会使人不知所云。3.多义的分
9、辨与引导多义的分辨与引导 对电视来说,电视画面具有具象性,与具象性相伴是画面概括力的缺乏,因为电视画面所呈现的总是具体的“这一个”,从符号学的角度说,它具有“能指”,然而,电视画面的“所指”很难由它自身做到本质的呈现,纯粹的画面对于观众来说只是一堆直接经验的材料,很多时候它不会自动产生或提供明确的含义。4.主题的揭示与深化主题的揭示与深化 无论是电视新闻中的连续画面还是广播中的现场音响声,都擅长于表现形象、直观的信息,对于事件性不强或抽象的、带有思辩性的新闻,要让受众要通过这些同期声和画面来抓住新闻主题可能有些困难。三、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要求三、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要求(一)人本要求(一)人本要
10、求 具体到广播电视新闻的写作,人本要求则是对新闻写作主体记者编辑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态度的要求,也可以说是一种文章之外的原则要求。1.准确与客观准确与客观准确。准确。准确是记者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础。首先,新闻中的重要事实一定要准确,文中提到的人物名称、地名和相关数字一定要准确。特别是不能犯常识性错误。其次,文稿中涉及到的概念一定要明确准确。客观。客观。客观是相对主观而言的,即强调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准确全面的反映,特别是在新闻报道中不带有个人的观点。新闻作品是有观点的,但好的新闻不掺杂个人观点,也就是在新闻写作中不掺杂个人的观点,而是让事实说话、让同期声说话、让画面说话
11、。2.情感与人文关怀情感与人文关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资源。3.落实整体思维落实整体思维 对电视电视来说,整体思维主要就是声画思维,正确进行画面与文字的配合:第一,第一,注意时空的转换与视觉习惯。第二,第二,画面与解说要互补。画面和文字解说词是一个相互配合、互补的关系,共同完成新闻叙事。第三,第三,画面与解说要“亲密接触”。画面和解说,是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说它相互独立,是说它们各自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各自发挥在新闻叙事中的扮演的角色作用。4.善于讲故事善于讲故事第一,第一,对细节的挖掘。有情节才有故事,有细节才有情节。第二,第二,悬念的设置与冲突的挖
12、掘。新闻要好看就是有故事,故事要吸引人就是有悬念有冲突。第三,第三,对最密切相关性的挖掘。对故事中所蕴涵的与人自身以及人所处的环境的密切相关性的挖掘,也是讲好故事的重要方面。第四,第四,对于敏感的报道,聪明的记者会注意不使用煽动性的语言。他们让事实出来用平实的语言自己讲故事。报道的问题越热,处理的方式越冷。(二)文本要求(二)文本要求1.口语化口语化第一,用词尽可能简单通俗。第二,要注意语音的清晰,尽量使用双音词。第三,多使用短句。第四,大声朗读你所写的文字,看看读着是否顺口听着是否顺耳,这是检验与保证口语化写作简单易行的办法。2.简洁第一,谴词造句意义要具体明确,不能产生多义多义。第二,控制
13、好声音信息的余度。第三,数字的简化。3.简单句与复合句的合理运用4.控制使用被动句倒装句5.少使用否定句少使用否定句特别慎用双重否定句:一方面,一方面,双重否定不符合听觉习惯,容易漏听造成误解;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意思非常强烈,语气更为坚定有力,同时完全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存在明显的主观化、绝对化倾向,这与新闻客观性表达是相对立的。四、写作的模拟交流语境四、写作的模拟交流语境 1.设想交流对象设想交流对象 想象交流对象,可以使你的语言表达生动、贴切、富有人情味和感染力。2.设想叙述者设想叙述者 设想了叙述对象,实际上同时也就设定了叙述者。但叙述者的语言风格可以有不同的色彩,或平实、或机智、或诚恳、或幽默等等。3.设定叙述视角设定叙述视角客观视角客观视角,又称第三人称叙事。客观视角叙事是运用最为普遍的叙事类型。它要求叙事者站在局外的角度讲述关于他人的见闻,依据事物的本来面目再现社会生活。主观视角,主观视角,又称第一人称叙事(限知)。就是叙事者“我”身临其境,现场目睹了新闻事件的进展过程,并以目击者的身份讲述所见所闻。多向视角,多向视角,是主客观视角的交叉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