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视演播室系统结构原理电视演播室系统是融室内前期制作与后期加工制作为一体的系统1.1 视频系统 演播室视频系统由下面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信号源信号源主要包括摄像机、录像机、字幕机等,给视频切换台提供节目制作源。2、特技制作 演播室系统的核心是对多路图像源信号进行特技加工制作,这主要是由视频切换台来完成的。它通过混、扫、键、切等模拟特技手段实现对图像的合成与切换(或过渡),所有视频设备是以它为中心构成的系统。3、图像监视与监测图像监视与监测用于保障演播室视频系统的正常工作。视频切换台的“节目输出”和“预监”输出使用较大的监视器,前者作为主监,监看正在播出的图像;后者作为预监,监看下一步将切出的
2、图像;演播室返看使用更大、但档次较低的监视器,演员通过它 纠正自己的表演姿势及形象,或者根据它给出的图像进行配音。显然,监看系统对于图像信号的特技加工、编辑制作和播出是必不可少的。演播室是利用光和声进行空间艺术创作的场所,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阵地。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声、光设备和便于创作的条件。演播室的分类 演播室一般从面积上分为大型(800 m2以上)演播室、大中型(600 m2 80O m2)演播室。中型(250 m24O0 m2)演播室和小型(50 m2200 m2)演播室。从信号格式分为模拟信号演播室和数字信号演播室 演播室无论面积大小,不要设计成正方形或对称长方形,而最好使内部呈非对称长
3、方形,以减少声音在墙壁之间的多次反射所产生的颤动回声(即在两个平行墙壁之间产生声波来回反射)。演播室的高度设计,要考虑到有时特殊拍摄(如俯摄)的需要,但主要考虑有利于布光和散发热量及其他艺术效果等。因为在天幕之上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安装灯具走行机构、空调管道和容纳多余的热量。演播室周围用房的安排要考虑两个用途:一是存放摄像机、照明灯具、传声器、音响设备和道具等的库房,库房的各房间应有门与演播室相通以便于各自的管理;二是控制室,控制室是演播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演播室都要设置控制室以便安装导控台、技控台、监视系统等控制设备。控制室一般设在靠近演播室的一侧,可以与演播室同一层地面上,也可以略高于
4、演播室。演播室与控制室之间一般用隔音墙隔开,中间有观察窗供观望与联络之用。如果有几个演播室,其控制室可设置在它们中间,合用一个控制室。根据演播室的面积和功能的不同,控制室设备的档次和数量也很不相同。视频系统、音频系统和灯光控制系统,可以合在一个控制室里,也可以分开设置。通常,控制室与演播室毗邻,透过观察窗能清楚地看到演播室内的情况。演播室的声学要求 电视演播室声学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视的播出质量,演播室的声学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噪声与噪声控制;二是混响时间与吸声处理。1噪声与噪声控制 演播室的噪声主要有外部噪声和内部噪声两部分。外部噪声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来自演播室建筑物之外的,例如,过
5、往的车辆、飞机所产生的交通噪声;由打桩机、卷扬机、推土机等产生的施工噪声;由叫卖声、垃圾车等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等。另一类为来自演播室建筑物之内,但又在演播室之外的噪声,例如,电梯机房、上下水管、走道和上下楼板等的噪声。内部噪声主要来自空调系统、灯光控制系统和演播室工作时,摄像机和人员移动所产生的噪声等。演播室噪声的传播必须通过载体,载体主要有空气和固体两种。通过空气为载体的噪声包括:(1)从墙壁、顶棚、门窗等缝隙直接进入演播室的室外噪声。(2)视音频电缆、灯光、电源电缆及空调管线从隔墙中经过时,出人口处的空腔及空调风机运转噪声。(3)灯光系统中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噪声等。控制演播室噪声的最好方法
6、是避开噪声源,如果该方法有困难,则采取被动式控制,即隔声。对通过空气为载体的噪声可采取以下几种控制方法:(l)为隔绝空气声,演播室最好不开设直接通向户外的窗户。(2)采用隔声效果较好的双层隔声墙,双层隔声墙的间隙常取8 cm10 cm。(3)用满浆、满缝的砖墙隔断堵住所有的缝隙。(4)观察窗的玻璃四周采用U形橡胶密封圈防止玻璃热胀冷缩产生的缝隙;隔声门的门框上安装乳胶海绵堵住门缝或使用专业隔声门。为了提高隔声效果,最好采用方向互相垂直的两道门,中间留有一定空间,声学上称为声闸或声锁,在这个区域,全部墙面及顶棚。地板都应做吸声处理,使声音通过时有较大衰减。(5)对各种进出演播室的电缆孔采用岩棉。
7、油泥或密封油膏来封孔。(6)在空调进出风管中采用多级消声器降低空调噪音,必要时用变频器降低风速,减小风管共振的噪音。7)选用低噪声的可控硅调光器,使灯光系统的供电与视频系统分路,由配电房直接对灯光系统供电;采用冷光源的要经常检查整流器产生的噪音,及时排除。通过固体为载体的噪声主要是通过演播室墙体、顶棚、地面受撞击震动而传入室内的噪声和室外噪声迫使墙壁、顶棚或门窗等振动,从而引起的室内空气二次振动成为室内噪声。对上述噪声可采取以下几种控制方法:(1)演播室要远离交通干线、远离强的噪声源(大工厂等)。(2)观察窗采用三层或双层夹胶玻璃,面向演播室一侧做倾斜安装。(3)演播室地面铺设地毯或用聚氨酯塑
8、胶等减振吸声材料。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方式,经处理后,演播室噪声应不高于40 dB。2混响时间与吸声处理 混响时间。它的大小与墙壁、地板和顶棚等材料的吸声系数有关,也与声频和单位时间的反射次数有关。一般来说,房间面积越大,墙面、天棚与地面的吸声能力越小,混响时间就越长。演播室的混响时间过长,会使每个音拖延过久,回音与原声互相干扰,导致声音含混不清;但若混响时间太短,又会使人感到声音枯涩沉闷,甚至使人感到说话费劲。因此,混响时间必须适中,电视演播室的混响时间一般设计为03S06S左右。混响时间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当选择演播室长、宽、高的比例,使保证演播室的长、宽、高尺寸不接近或互成整数倍,使室
9、内声音的任一频率信号都不会过分加强或减弱;声学设计中常用到的房间三边之比有黄金分割法、根式比例法等。二是合理设计室内的吸声处理,使混响时间接近设计值。吸声处理可从吊顶、墙面和地面三个方面入手,吊顶在外观上起装潢作用,在声学上有吸声效果,并可减少楼板向下传播噪声,吊顶可采用轻钢龙骨框架。墙体装修时应使用不同频段的吸声材料,如轻钢龙骨框架,内填玻璃棉垫,上敷穿孔水泥板,外包阻燃织物等。由于木材的吸声频谱比较平直,故有条件时地面最好架设木地板;若无条件,采用平铺地毯的方式也行。演播室装修时必须调整好各种材料的吸声和反射比例,吸声和反射又必须考虑高、中。低3个频段的处理效果。改变墙壁、顶棚的吸音材料,
10、可以调整演播室的混响时间,使用吸音材料时,要注意各个频段的吸声要均匀,颜色也以灰暗色无反光为宜,并要考虑材料的机械强度和防潮、防火等性能。当混响时间很短时,直达声强度很小,混响声极弱,这样有助于提高声音的清晰度,但声音的丰满程度就显得不够;当混响时间较长时,混响声强度加大,将会使声音大大丰满,但清晰度又有所下降。因此,声音的清晰和丰满是矛盾的,在演播室设计中,只要适当控制混响时间,就能达到既清晰又丰满的效果。作为以语言播出为主的演播室从解决主要矛盾出发,首先是要保证语言的清晰度,这就要选择较短的混响时间,而综艺类文艺节目则应主要从声音丰满的角度去考虑,所以演播室混响时间应尽量长些。要达到理想的
11、混响效果,演播室的混响时间最好是可调的。通常在部分墙面安装可以旋转或推拉的构件或悬挂帘幕等。使吸声面或反射面根据需要外露或遮挡,改变其吸声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混响时间。也可在录制过程中利用数字可调混响器来处理,根据不同的播音员,做出几组不同的数据,通过对比,确定最佳的声音效果作为日常使用。与混响时间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声场均匀度,电视演播室的声场均匀度通常是指室内能量密度在各个传播方向的无规则分布程度,一般来说,室内任意两点所接收到的声压级之差越小,声场的均匀度越高。通常情况下,要求室内所有测量点的声压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要大于6 dB。要做到这一点则在吸声装修工艺上必须注意,吸声装修材料
12、在室内墙面的布置应符合分散均匀的原则,不应出现大面积平行相对的声反射面;否则将会出现某频段混响时间过长或过短,从而引起声场均匀度变坏。换句话说,在建筑声学设计标准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内,若混响时间较为均匀,则声场均匀度也相对较好。电视演播室混响时间的设计虽然有国家颁布的标准,但也只是一个推荐值,并没有硬性严密的统一标准。它主要应根据不同用途的演播室来设计。目前,混响时间的设计普遍使用短混响标准。采用短混响标准的主要优点如下:采用短混响标准的主要优点如下:(1)由于混响时间短,室内吸声层的装)由于混响时间短,室内吸声层的装修材料吸声能力强,所以声源到抬音器之修材料吸声能力强,所以声源到抬音器之间的扩
13、散声场易被吸收,有助于提高节目间的扩散声场易被吸收,有助于提高节目制作语言声音的清晰度。制作语言声音的清晰度。(2)由于室内吸声层吸声能力强,平均)由于室内吸声层吸声能力强,平均吸声系数大,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及观众吸声系数大,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及观众走动的嘈杂声,有利于提高传声器抬取声走动的嘈杂声,有利于提高传声器抬取声音的信噪比。音的信噪比。电视演播室要达到短的混响时间,就要求室内吸声装修材料具有强吸声的特性,而且防火、防腐及防潮性能要好。在实际安装吸声层时,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注意吸声层的安装角度,填棉的厚度,轻钢龙骨架要扎实牢固,不能有松动,面层薄板要紧固,不可有振动。3演播灯光系统 灯具 在选择灯具方面有两个技术参数需要考虑:一是灯具的品种;二是灯具的数量与功率。2数字电视演播室 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广播电视领域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从电视节目编播、节目制作、节目存储、信号传送、信号接收都在向数字化方向高速发展。广播电视业由模拟向数字化的全面过渡转换已势在必行,数字演播室系统由此应运而生。2.1数字演播室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