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点考点 6363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十年真题十年真题】 1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 “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 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 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C 【解析】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 A 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 目的就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 B 项
2、错误;由材料“1923 年底”的时间信息可知,孙中山意在吸取俄国 革命成功的经验,并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读三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加强 了革命的领导核心,故 C 项正确;孙中山终生致力于反封建革命斗争,且材料只是提及要借鉴俄国革命经 验,并没有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 D 项错误。 2 (2015上海单科24)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 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该分 别出自( ) A 民报 、 时务报 B 民报 、 天演论 C 天演论 、 时务报 D 海国图志
3、 、 天演论 【答案】A 【解析】前则材料介绍三民主义,出自革命派创办的民报 ,后则材料主张创办学校, 培养变法人才,出自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故 A 项正确; 天演论宣传西方进化论,与后则材料培养 变法人才无关,故 B 项错误;前则材料借西方进化论思想,宣传三民主义的合理性,因此不是出自天演 论 ,故 C 项错误; 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与前则材料宣传三民主义无关,故 D 项错误。 3 (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9)1926 年,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 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 ,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 权
4、、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答案】C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各界军阀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故 A 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阀自保凭借的是武 力,宣传主义仅是为了迎合社会民众需求,以粉饰名声减少矛盾,故 B 项错误;从各界军阀标榜的主义都 体现了爱民、民权、人权等内容,可知民主思想已经成为潮流,故 C 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没有体现对 三民主义的理解,故 D 项错误。 4 (2014海南单科17)十月革命后,孙
5、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 额也” 。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答案】C 【解析】材料显示是向俄国学习,不是“摒弃党国体制” ,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私人资本”的 信息,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中“以俄为师” “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说明孙中山主张有选择的学习 苏俄,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耕者有其田”信息,故 D 项错误。 5 (2013安徽文综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
6、即为社会问题, 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 杜渐防微, 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 则平均地权之方法, 乃实行之第一步。 ” 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给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现代文明国家最难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我国的社会问 题不严重,但要未雨绸缪,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故选 C;中国 工商业不发到,社会纠纷不多,但需
7、要未雨绸缪,实行民生主义,解决这个问题,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 民主革命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比较,排除 B;材料最后一句虽然讲平均地权,但平均地权不等于废除封建 土地制度,而且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只是为实现谋人民全体之福利的第一步。排除 D。 6 (2013广东文综15)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 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答案】B 【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因而 D 项错。民族区域自治是
8、新中国的政策,故 C 错。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故 A 错。 7(2012海南单科卷17)1918 年 1 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 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孙中山(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从题干中反映孙中山非常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由“若俄国现在 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可判定 C 项的正确性;A 项时间与题干不一致,是在 20 年 代;B 项说法错误的,俄国人的路是社
9、会主义,而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 项说法错,1918 年 中共并没有实现第一次合作。 8 (2011重庆文综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权主义 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而 A 项说的正是君主专制政体才是革命的根本正确;B 项和 D 项是民
10、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项说的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A。 9(2017 年新课标全国卷 41 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 “朕即民族” 。启蒙 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 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 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
11、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 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 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 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 年)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 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7 分) 【答
12、案】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 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解析】(2)第一小问相同,据材料一“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和材料二“民族解放之斗争, 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分析得出,二者都是追求民主与平等;第二小问不同,据材 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 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
13、 , 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得出, 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 据材料一 “民 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结合中国国民大革命的背景得出,国 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法国大革命前的政治、经济、 思想状况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严重阻碍法国社会的发展, 使得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结合中国国民大革命 的背景分析得出,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 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
14、一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下召开的,故受 到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10 (2016浙江文综39 节选)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 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 分) 材料三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 “既知民为邦本, 一国之内人人平等, 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 ” 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 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 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
15、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 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 进的产物;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 (6 分。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 (3)侧重: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 权宪法”等主张; 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 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
16、平等的民权。 侧重: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 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 包括考试制度、 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 “民为邦本”、 “民贵君轻”等。 【解析】 (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只要选取其中一种观点,然后结合相关史实进行扼要阐述即可,侧重 ,可以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角度进行扼要阐述;侧 重: 可以从其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吸取西方思想、 整理发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 的制度与民本思想等角度作扼要阐述。 11 (2014北京文综37 节选) (36 分)区
17、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 、 “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 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 色的成果?(14 分) 【答案】 (3)学习: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 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 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果:洋务
18、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 ,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 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 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3) “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学习西方的“器物”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推动近代中 国工业化的进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推 动民主政治的进程和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把马列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 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2 (2012重庆文综37) (32 分)留学生在
19、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留学生享受唐政府的优待。为了照顾外国和其他民族的学生,特设宾贡科,考中者称宾贡进士。 宾贡进士以新罗、大食、渤海等国的留学生为多。宾贡进士在唐朝可入仕做官,如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十八 岁考中进士,后在唐淮南节度使军中任职。各国入唐学生对国际交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在长安招 聘人才,交结其他国家使节,搜集或出资购买书籍,特别是他们将学习、了解的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 各国,从而更增加了盛唐气象的国际色彩。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二 玻利瓦尔在书信中写道: “我被送到欧洲学习。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 人。 ”
20、玻利瓦尔研究者比拉认为: “近代法国作家和哲学家的作品给了他以最坚实的文化知识。孟德斯鸠的 作品主要给玻利瓦尔以思想上的启迪,而卢梭的著作则引起他感情上的共鸣。 ”玻利瓦尔访问意大利期间, 到蒙特萨克罗远足,想到罗马的光辉和贫困,激动得脸色骤变,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可以说,这就 是解放者诞生的时刻。 摘编自委内瑞拉奥古斯托米哈雷斯解放者 材料三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重新探索救国真理。1901 年,邹容离开重 庆前往日本。到日本后,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如民约论、法 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在日本期间,他
21、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 稿,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入唐留学生增加唐朝国际色彩的表现。(4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罗在教育和 科技方面受到唐朝哪些影响。(4 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玻利瓦尔的思想来源和奋斗目标。(4 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玻利瓦尔作为“解 放者”的巨大贡献。(6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6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等留学生所传播 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4 分) (4) 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如何
22、发挥留学生归国人才的积极作用。(4 分) 【答案】 (1)入唐留学生来自多国;宾贡进士在唐朝入仕做官;推动了国际交往;将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各 国。设立国学,教授儒学;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 (2)欧洲启蒙思想;争取美洲独立。领导了西属南美独立运动,推翻了西班牙在南美的封建殖民统治, 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3)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历史;投身民主革命斗争;著革命军 。为以后革命军的兴起制造 了舆论;为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思想准备。 (4)略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有效信息概括归纳即可; 第二小问考查唐朝的教育和科技知识点, 依据所学知识,列举
23、相关内容即可。第(2)文的第一小问依据“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 泰等人” 、 “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来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简述其对民族解放运动的作用。第 (3)问的第一小问依据“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 主革命斗争”来归纳;第二小问从他的革命军著作的历史意义来分析。第(4)文思想积极、言之有 理即可。 13(2012全国课标卷41)(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 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
24、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 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 10)。 图 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略。 【解析】本题综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解题时须 注意冲击与反应的对应关系,围绕材料观点,按要求答题。 14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37 节选) (3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 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
25、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 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 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 “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 ,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 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 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 (10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
26、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 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14 分) 【答案】 (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效仿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效仿 美国实行共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3)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 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封建制度面 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解析】第 2 问考查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王韬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
27、袖孙中山在材料二、三中的思 想异同。材料二中王韬主张“君民共治”“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材料三中孙中山 主张“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据 此王韬主张君民共治, 效仿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主张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 效仿美国实行共和制。 两位思想家相同的主张主要指: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吸取传统民本思想。第 3 问根据所学,回 答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需注意两者的联系和差异。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 然性可根据所学从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
28、分 子的反思和探索等角度来回答。 【三年模拟三年模拟】 1.(2018辽宁省实验中学期末)1906 年,孙中山提出了“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五 权分立”。孙中山称之为“破天荒的政体”。这里的“五权”除了西方的“三权”以外,新增了考试权 和监察权。孙中山的“新主义”( ) A.受制于中国现状而未能付诸实践 B.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体现了中西政治文明成果的融合 D.旨在弥补西方政党制度的弊端 【答案】 C 【解析】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源自西方的三权分立,而考试权和监察权则源于古代中国的科举制 和监察制度,所以五权分立是中西融合的成果,故 C 项正确。 2.(201
29、9湖南四大名校联考)“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 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这是孙中山发表于民报 上的讲话,为此,他要突破欧美之恶果的主张表现在( ) A.推翻清王朝统治,实现民族革命 B.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节制资本,实现社会革命 D.平均分配土地,实现真正的均富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反映了欧美国家工业革命后贫富两极分 化现象,针对该问题,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故 C 项正确。 3.(2018甘肃兰州模拟)1899 年孙中山说: “今之耕者, 率贡其所
30、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己, 农之所以困也。 土地国有, 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 直纳若干租税于国, 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剥削)削之, 则民可以大苏。 ” 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巩固民国政权 D.减轻农民负担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地主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剥削严重导致农民贫困,实行土地国有与“耕者有其 田”,使农民免受地主的剥削,农民负担则会大大减轻,故 D 项正确;A 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A 项错误; B 项不是孙中山主张的主要目的,故 B 项错误;此时民国尚未建立,故 C 项错误。 4.(2019湖北武汉调研)1896 年译成的天演论讲
3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920 年孙中山则说,人 类之进化原则,“则与物种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 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据此可知孙中山( ) A.政治主张与维新派不同 B.认识到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C.仍推崇儒家的政治理想 D.已经关注到进化论的弊端 【答案】D 【解析】材料“则与物种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 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强调进化论的弊端,故 D 项正确。 5.(2019北京昌平区模拟)毛泽东指出: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 主义,使中国民族得
32、到解放。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民生主义叫我们反 抗大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革命的三民主义( ) A.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 B.奠定了临时约法的思想基础 C.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D.推动国民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答案】 C 【解析】毛泽东所指出的三民主义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要求,所以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 帝反封建的要求,即革命的任务,故 C 项正确。 6.(2018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1894 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 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33、。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 是曰民族之统一。 ”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 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D.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 【答案】 B 【解析】从兴中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到临时政府的“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 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可见其民族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由狭隘的民族主义 到真正的民族主义,故 B 项正确。 7.(2016湖南四市联考)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 “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 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
34、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 ”其主要观 点是( ) 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答案】 B 【解析】由材料中的“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国家实业”“国民所享”等可知,孙中山主张发展国 家资本,所获之利归国民共享,对私人之垄断资本加以限制,以免其操纵国计民生,B 正确;孙中山反对 的是“私人之垄断”“资本之专制”,A 错误;C、D 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8.(2016河北保定模拟)孙中山在 1924 年 8 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 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
35、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 ) 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 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答案】 D 【解析】材料只是提供了民权的内涵,只是共和国建立的一方面,以偏概全,故 A 项错误;材料只能体现 民享思想,以偏概全,故 B 项错误;民权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不大,故 C 项错误;孙中山对民权作出具体 阐释,明确了人民的权利,从而保证人民权利达到实现,故 D 项正确。 9.(2017湖南衡阳模拟)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严厉批评义和团运动的“愚蒙之质”和“狂妄之举” ;但在 1924 年的演讲中,他却称赞义和团运动让
36、“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 A.国共合作形成 B.农民运动的高涨 C.民主革命发展 D.民族主义成主流 【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对义和团运动的“灭洋”不满,1924 年,随着民主革 命的发展,孙中山对民主革命认识更加深入,认识到反帝反封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因此,他称 赞义和团的反帝精神,故 C 项正确;A、B 项不是主要原因,故 A、B 项错误;近代中国,时代主流是反侵 略求民主,故 D 项错误。 10.(2017安徽蚌埠模拟)1905 年 5 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 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
37、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 ,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 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 ”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 ) A.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 C.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答案】 C 【解析】A 项不符合孙中山此时的阶级属性;B 项说法绝对化;D 项是材料的片面理解;材料表明孙中山已 认识到西方私人资本发展所带来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冲突等弊端,因此主张中国学习西方生产方式的同时要 努力避免西方贫富差距的弊端,故选 C 项。 11.(2016湖北联考)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
38、,民国 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表明( ) A.实现民主政治为革命派政治目标 B.孙中山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 C.革命派对三民主义做了全新解释 D.民族革命是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孙中山强调“国家是国民的国家,政治是国民的政治,权利是国民的权利” ,说 明孙中山是在强调在国家中国民的主体地位,要建立民主政治,故 A 项正确。 12.(2016河南郑州三模)“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 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又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
39、义 D.改良主义 【答案】 C 【解析】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以推翻满清王朝为内容,与材料中“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不 符,故 A 项错误;民权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内容,与材料“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 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不符,故 B 项错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体现了对劳动 人民生活的关注,与材料相符,故 C 项正确;改良主义是以温和的手段在细枝末节上对原有体系制度进行 修订补充的政治主张,材料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 13.(2016江苏扬州期末)1924 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 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
40、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 ) A.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C.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答案】 C 【解析】孙中山指导辛亥革命的是三民主义,不是重新解释后的三民主义,故 A 项错误;中共成立于 1921 年,而材料涉及思想是在 1924 年提出,故 B 项错误;按照思想主张,孙中山在材料中指出民生主义和共 产主义的“好朋友”关系, 按照时间来看, 1924 年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 接受中共主张, 符合题干意思, 故 C 项正确;
41、中共开展土地革命是在 19271936 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的做法与民生主义主 张截然不同,故 D 项错误。 14.(2016甘肃兰州诊断)1922 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 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 进来。”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 ) A.说明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转化,由效法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C.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孙中山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答案】A 【解析】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又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最终走上国共合作道路,说明 他并没有放弃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