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基础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21043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基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小学教育基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小学教育基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小学教育基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小学教育基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模块一模块一 教育基础教育基础(单选、简答)(19%)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一)(一)“教育教育”的词源的词源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

2、孟子孟子。(单选)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教育”一词取代了传统的“教”与“学”。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语言学标志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语言学标志。(单选)(单选)教育定义:(了解、单选)1.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着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2.狭义的教育,即是

3、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2.教育的本质属性 (单选)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指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简答)教育者教育者:指影响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发展变化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他们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领路人。在教

4、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从广义的角度看,教育者包括一切对他人施加有意识的教育影响的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教师。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指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既包括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从广义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包括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处于学习状态的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一学生。受教育者应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措施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A.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参、电视影像资料、报刊等。B.教育手段,指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5、。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活动使用的物质器具,如教具、实验设备等。三者关系:(简答)P116教育者教育措施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在教中,教互为主客体,在教中,教育者是主,学中,受教育育者是主,学中,受教育者是主者是主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全面发展共同活动目的共同活动对象(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了解、单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如毕业生的去向问题,教师工资问题,教育公平问题,课改,教学设计等等。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

6、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教育基础知识补充教育基础知识补充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基础知识(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单选)萌芽阶段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独立阶段多样化阶段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理论深化阶段(一)(一)萌芽阶段的教育学思想萌芽阶段的教育学思想(了解)(了解)夏:出现最早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形态,庠、序、学、校西周

7、:国学与乡学之分、六艺教育春秋战国:私学,儒、墨并称为显学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度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重四书、五经明代:八股取仕清:1905 废科举1、中、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墨子、道家、学记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单选)p教育的社会功能 与政治的关系:“为政以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与经济的关系:“庶富教庶富教”思想。与行政、法律的关系:推行道德教育。p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的作用。“性相近,习相性相近,习相远远”。性:先天素质。习:学习。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8、。p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打破少数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教育对象。p教育目标:“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p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和六经。p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墨子的教育学思想墨子的教育学思想(单选)(单选)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染丝说染丝说 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兼爱非攻的贤士,重视实用技兼爱非攻的贤士,重视实用技术的传授术的传授教学思想: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量力性原则道家的教育学思想道家的教育学思想(单选

9、)(单选)“绝学绝学”“”“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教育会把人引向错误的道路,只有复归人的本性,一切任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教育。学记学记的教育学思想(常考考点)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著。“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的教育目的(教育的政治作用)。教学相长、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2 2、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单选)(单选)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产婆术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讥讽助产归纳柏拉图: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家文艺复兴后: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二二)教育学科的

10、建立教育学科的建立(单选:常考考点)(单选:常考考点)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大教学论独立性教育学的开端。独立性教育学的开端。l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l“泛智教育泛智教育”普及教育思想,“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l 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的提出卢梭: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自然主义教育。正确的看待儿童,不把儿童当成小大人,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洛克:白板说、提倡绅士教育、洛克:白板说、提倡绅士教育、注重家庭教育。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是来自后天。康德: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主张和谐教育、教育

11、的直观性原则和要素教育论。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单选:常考考点)(单选:常考考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成为科学,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传统教育观、学科中心主义代表人物。传统教育观特点: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传统教育观特点: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 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四段教学法)(四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三)多样化阶段的教育学思想(三)多样化阶段的教育学思想(单选)(单选)1、科学教育学:斯宾塞。、科学教育学:斯宾塞。教育论教育论教育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为完美生活做准备。2、实验主义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实验主义教育学:梅伊曼、拉伊 3、实用主义教育

12、学: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常考考点)(常考考点)现代教育现代教育 杜威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儿童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儿童中心主义代表人物儿童中心主义代表人物 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倡从做中学、在做中求发展 4、凯洛夫: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释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学。5、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四)理论深化阶段的教育学思想(四)理论深化阶段的教育学思想(单选:常考考点)1、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目标 2、布鲁纳:教育过程

13、发现学习观 3、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发展学习观。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主导 4、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提出最优处理教育问题这一节主要题型为:单选单选(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了解、单选)(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无阶级性;为生产劳动服务;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手段原始简单。原始社会末期的教育发展状态:教育目的更加明确;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2)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专门的教育机构和职教人员;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方法祟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官、私并行的教育体制;个别施教或

14、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学校产生的条件和年代(奴隶社会)。(单选)学校产生的条件 第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从而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第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第三,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文字是记载人类总结出来的文化知识经验的惟一工具。只有在文字产生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专门进行教育、组织教学的场所学校。第四,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国家建立后,统治者迫勿需要培

15、养自己的继承人和强化对被统治者的思想统治。(3)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教育形式多样化;终身教育;教育现代化。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教育的广 泛普及;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创立新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日益丰富;教学设备、手段不断更新发展;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宗教教育占有一席之位;民族和 种族歧视是一个实际的教育问题。现代社会中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共产党的领导;教育内容的先进性与完善性;教育平等;消除了民族和种族歧视;教育与宗教分离。总结: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教育的发展历程 古代教育(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原始性、专业性、阶级性、封闭性

16、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普及性、公益性、生产性、制度性 未来教育 (终身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性教育理念、自我教育理念)(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一、历史法P16二、观察法三、调查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网 络调查法四、实验法五、行动调查法 (单选)(单选)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单选)(了解、单选)(一)、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1、定义: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2、研究对象: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对象,心理学也不例外,心理学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主要是人的心理现象。(二)、

17、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威廉年,威廉冯冯特特(W.Wundt)在德国的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实验室,学实验室,标志着心里标志着心里科学的诞生和独立。科学的诞生和独立。(单选单选)三、心理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2)机能主义(3)格式塔心理学(4)行为主义(5)精神分析学派(6)认知心理学(7)人本心理学(1)构造主义(19世纪末)代表人物:奠基人物:威廉冯特,主要代表人物:冯特学生铁钦纳 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2)机能主义(20世纪初)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2

18、0世纪初创立。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结构。例如,以思维为例,构造主义关心什么是思维,而它却关心思维的作用。(3)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德国。(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 和考夫卡 观点: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完整性,是一个”完形“,而不是独立的元素存在。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完形或整体结构。黑猩猩实验:黑猩猩对高悬着的一串香蕉开始是可望不可及,过了一会,突然把房中的几只木箱叠起来,站到上面取到了香蕉。苛勒认为,这是顿悟构成了完形的结果,是脑先天具有的机能。格式塔学派重视整体的观点和各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以及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对知觉心理学有特殊贡献。(4)行为主义

19、(20世纪初)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观点: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BF斯金纳(Skinner,19041990)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斯金纳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斯金纳从20世纪20年代末就开始对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他的动物实验装置被称为“斯金纳箱”:一个木箱内装有一个操作用的按键或杠杆,还有一个提供食物强化的食盒。动物一触按键或按压杠杆,食物盒就出现一粒食物,对动物的操作行为给予强化强化,从而使动物按压杠杆的动作反应概率增加。在这里,动物按压操纵杆的行为成为获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所以操作

20、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条件反射工具条件反射”。(5)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 观点: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精神分析观点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6)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其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

21、要研究方向。观点: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代表人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7)人本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代表人物:马斯洛马斯洛、罗杰斯罗杰斯 观点: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情感和尊严。主张以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性,给人的心理本质做出新的描绘。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代表人物: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三、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了解、单选)(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调查法(四)心理测验法(五)个案研究法二、小学教育主

22、要内容(一)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二)小学教育的性质与特色(三)小学教育的研究方法(四)小学教育的作用(五)小学教育的目的(一)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了解 单选)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入学对象为7岁儿童,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我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3.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4.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我国的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儿童6岁开始入学。这一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

23、成立前。5.建国之后,积极普及小学教育。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二)小学教育的性质与特色 (单选)1、小学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为儿童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为儿童、青少年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培养儿童高尚的思想素质、提高知识储备和身体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2、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注意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连贯性和衔接性。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简答)(1)全民性 广义上是指小学教育必须

24、面向全体人民。狭义上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2)义务性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3)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三)小学教育的研究方法 (单选、简答)1、个案研究法(1)概念:指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常与典型调查结合进行。(2)步骤:进行了解、确定个案研究对象。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个案研究的对象通常是:生理心理障碍者、学业低成就者、行为偏差学生、情绪异常学生、资优学生等

25、。进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写出分析报告。2、行为研究法(1)概念:行为研究法 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为行为修改法。(2)现代行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他主张控制情境,采用褒奖和强化的方法,来修改儿童的行为。这种方法进行的步骤如下:把儿童行为的表现作详细的观察和记录。根据观察的结果和记录,对儿童行为进行具体分析。确定行为修改的内容和程序。按计划帮助儿童改变行为。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强化是否及时,物质强化是否伴随言语的赞赏,强化方式是否多样化

26、,强化是否恰当,给予强化的人是否为儿童所信任等。一般不用惩罚的方法。3、调查研究法(1)概念: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调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核对材料的手段。调查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2)调查法的步骤是: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

27、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调查研究报告。4、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例如:于漪老师关于木兰诗教学的叙事 今天上今

28、天上木兰诗木兰诗课结束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我课结束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我说这首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次课能初步背诵是强记,课后要熟读说这首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次课能初步背诵是强记,课后要熟读牢记。小忻噗嗤地笑了一声,问其原因,他说牢记。小忻噗嗤地笑了一声,问其原因,他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兰是女郎”是不可能的,许多同学附和他的意见,说是不可能的,许多同学附和他的意见,说“跋山涉水总跋山涉水总要洗脚,虽不是实数十二年,总是时间很长,鞋子一脱,小脚就出来要洗脚,虽不是实数十二年,总是时间很长,鞋子一脱,小脚就出来了,怎会不知是女的?了,怎会不

29、知是女的?”我指出北朝时候女子还没有裹小脚,谁知学我指出北朝时候女子还没有裹小脚,谁知学生异口同声的问: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包小脚呢?我被问住了,答不上生异口同声的问: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包小脚呢?我被问住了,答不上来。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可强不知以为知。我如实地告诉同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可强不知以为知。我如实地告诉同学自己答不上来。课后想办法去查。自己答不上来。课后想办法去查。备备木兰诗木兰诗竞然要备中国古代女子什么时候裹小脚,这是我怎么也竞然要备中国古代女子什么时候裹小脚,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教后而知困。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该具备多少相关知识啊!想不到的。教后而知困。做一个中

30、学语文教师该具备多少相关知识啊!问题还不在于教某一篇课文前的准备,而在于平时的广泛涉猎,细心问题还不在于教某一篇课文前的准备,而在于平时的广泛涉猎,细心采摘,日积月累,只有源头有活水,课堂上才会不出现或少出现捉襟采摘,日积月累,只有源头有活水,课堂上才会不出现或少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状况。见肘的尴尬状况。教学相长。学生促使我学得多一点,学得深一点。感谢学生对我的促教学相长。学生促使我学得多一点,学得深一点。感谢学生对我的促进。进。5、教育随笔(1)概念:教育随笔是指教师根据自身日常教学经历进行的理论总结,是一种较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2)教育随笔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以

31、小见大,见微知著,洞幽察微。教育随笔有助于培养和激发教师的理论研究兴趣。例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6、观察法 观察法概念 观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观察法作用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单选)作用:1)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2)启发人们的思维。3)导致新的发现。观察法种类观察法种类 (了解、单选)1、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指调查员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包括超市、展示地点、服务中心等)观察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举止。2、设计观察法、设

32、计观察法 设计观察法是指调查机构事先设计模拟一种场景,调查员在一个已经设计好的并接近自然的环境中观察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举止。所设置的场景越接近自然,被观察者的行为就越接近真实。3、掩饰观察法、掩饰观察法 众所周知,如果被观察人知道自己被观察,其行为可能会有所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就不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也会出现偏差。掩饰观察法就是在不为被观察人、物、或者事件所知的情况下监视他们的行为过程。4、机器观察法、机器观察法 在某些情况下,用机器观察取代人员观察是可能的甚至是所希望的。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机器可能比人员更便宜、更精确和更容易完成工作。(四)小学教育的作用 1、小学教育对教育对象的作用 2、小

33、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小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小学教育对教育对象的作用 (了解)(1)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特点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认得兴趣、习惯、志向、性格、智力特点等基本上都是小学阶段初步形成的。这个时期的儿童,记忆力很强,很有好奇心,求知欲非常旺盛,他们善于模仿成人社会的生活和事件。此时期养成的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个体终身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小学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P118 、小学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开端。学生性格、感知力、兴趣、思维能力、注意力得到初步的发展。、

34、小学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使儿童的潜在能力得到发展,使儿童形成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行为习惯。、通过对特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道德原则的认知,能进一步促进儿童的社会化的过程。2、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简答)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

35、段,小学教育的任务就是为所有儿童升入初中打好基础,因此小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直接决定论义务教育的质量。只有整个小学教育得到普及,初中教育的普及才能顺利地开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地位的表现:普及性 普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B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所有入学儿童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强制性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了强制性的特征。3、小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小学教育的发展

36、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小学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高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1)教育要满足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需求 小学教育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发展水平和素质,小学教育重要的基础地位不能忽视。(2)教育要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普及和提高小学教育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基础和重要途径。(五)小学教育的目的 1.小学教育目的的含义 (了解)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国家对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反映了特定社会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37、,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 (简答)(1)导向作用 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和结果是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最基本的问题。小学教育目的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对整个教育活动本身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 教育者、受教育者认识到了目的的重要性,并由他们来指导实践,能够激励他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3)评价作用 教育活动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教育活动是否成功的最根本的标准。小学教育的最终成果是不是有效,都是由是否实现小学教育的目的来衡量评价的。3、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历程(P120)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基

38、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了解、单选)亮点:新课程将实践能力定为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试图改变“手脑失衡”的现状。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状:主要是发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确实存在着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悖于教育规律的现象。主要表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而且教育思想、观念、方法等落后,不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9、(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简答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课程目标改革:培养创新人才,适应未来发展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课程内容改革: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现代科技社会发展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课程结构改革:从整齐化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

40、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4.课程功能改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改变过去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5课程实施改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

41、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6.课程评价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功能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功能,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7.课程管理政策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补充: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掌握、简答)1.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具体包括三个

42、层次: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就会阻碍教师专业化的进程。2、教师专业化的内容 (简答)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成为成熟专业人员的过程。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深厚与积极,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三大内容 专业理念 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道德 专业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专业能力 即教师育人当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包括一般能

43、力(智力)和特殊能力两方面。特殊能力如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教育评价能力等等。3、教师要专业发展的要求与途径 (简答)(1)学会学习,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成为反思型的教师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修正、调整与更新。加快自身专业发展与成长。(3)强化创新精神 培养自身创新精神,创新性地教学,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4)进行教育研究,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5)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6)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7)保持开放的态度,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交流。本章结束本章结束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教育基础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