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原理德育原理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年第一学期第五讲第五讲 德育救失论德育救失论品德问题学生的教育品德问题学生的教育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品德问题之认识 二、品德问题之表现 三、品德问题之施救一、品德问题之认识(一)品德问题之界定 1.概念:或称品德问题行为,是基于品德的缺失或偏差而产生的行为异常现象。注意三个关键词:品德:即道德品质,是对问题与行为的性质规定。与品德问题行为相对应的是非品德问题行为。问题:是对行为的归因。行为:是品德问题的外显。(二)品德问题之特征 1.外显性:实质是一种行为,而并不是思维或者言语。言语伤害也是一种行为。2.自为性:行为是在自觉和自愿这两个前提之下
2、发生的。3.利益性:行为对他人或社会利益有所损害,即行为是与利益相关的。(三)品德问题与非品德问题 非品德问题行为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经常发生的异常行为。它既不是身体疾病的症状,又不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而是那些偏离了学生正常群体的适应不良行为。这些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问题行为是显著不同于同龄正常学生的行为,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智力是正常的,问题行为常伴随着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且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等等。两者的区别:1.行为目的不同:品德问题行为具有明确的利益指向性。如偷窃、说谎。2.行为成因不同:品德问题行为不涉及生理因素。3.行为表现不同:品德问题行为不涉及生理方面
3、的表现。4.诊断鉴别不同:非品德问题行为可以筛查工具如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家长报告、教师报告(the Teacher Report Form,TRF)、青少年自评(the Youth Self-eport,YSR)和直接观察者用表等。品德问题行为的诊断主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考察行为的伤害性、行为的同时性(即与同年龄段的学生相比是否明显差异)、行为的经常性和稳定性。5.防治方法不同:二、品德问题之表现(一)从行为动机和意识程度分 1.品德不良行为:个体在明知道德规范与准则的情况下,却故意违反道德规范与准则,如偷窃、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2.道德过错行为:是道德规范与准则缺
4、失或偏差而导致行为上的过错,是非故意行为,故品德不良行为具有明显不同的动机。在稳定性、严重性方面也没有达到品德不良的程度。(二)从构成要素分 1.道德偏失症:道德认知缺陷。道德认知缺失:缺乏或不理解道德规范与准则的知识,易导致道德过错行为,如抄他人作业,浪费,随意拿别人的东西。道德认知偏差:对道德规范或准则的理解不正确。如帮同学报复他人视作“义气”、“勇敢”的表现。2.道德冷漠症:道德情感缺陷。道德冷漠感,指人们道德感麻木和冷漠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怀疑、漠视道德行为等对道德的冷漠感情,以及拒斥、推卸道德义务等消极性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对道德受助期望感冷漠:期望受助而又拒绝受助,如贫困生为了所谓的
5、尊严而拒助。对道德行为的尊严和信誉的蔑视心态和怀疑感:不相信世间的善,不懂得感恩。对道德义务的冷漠感和麻木感:不愿承担道德义务,值日、排队、孝敬父母。对道德关怀对象的道义感冷漠:歧视、嘲笑弱者、虐待小动物。3.道德失控症:道德意志与行为缺陷。不能在意志和行为上约束自己,典型的明知故犯。如考试作弊、抄袭功课、冒充家长签名、对同学恶作剧等。三、品德问题之施救(一)施予道德关怀是施救的前提 1.道德关怀是主体在道德情感上的接纳与肯定,是基于责任的爱。2.对于品德问题行为学生的教育实质上是对他们的转化,实现转化首要的前提是感化,即教师在接纳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接纳教师。3.道德关怀表现:不歧视、以身
6、作则、关注。老师将学生扔到垃圾桶的半个烧饼捡出来当众吃下老师将学生扔到垃圾桶的半个烧饼捡出来当众吃下 一天早晨,初二(三)同学们正在上自习时,他们的班主任张老师一天早晨,初二(三)同学们正在上自习时,他们的班主任张老师象往常一样走进教室进行例行检查。张老师突然发现教室门口的垃象往常一样走进教室进行例行检查。张老师突然发现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里扔了半个用塑料袋包着的饼子,他立即将饼子拣起来问道:圾桶里扔了半个用塑料袋包着的饼子,他立即将饼子拣起来问道:“这是谁扔的?你们没经历过困难日子,不知道粮食的可贵。这是谁扔的?你们没经历过困难日子,不知道粮食的可贵。”当当张老师的问话没人回答后,张老师做出一个
7、让全班同学震惊的举动,张老师的问话没人回答后,张老师做出一个让全班同学震惊的举动,他说:他说:“你们没人承认那我就吃了你们没人承认那我就吃了”。然后,张老师就要将饼子放。然后,张老师就要将饼子放进口中。就在这时,那位扔饼子的同学站出来,并冲上讲台阻止老进口中。就在这时,那位扔饼子的同学站出来,并冲上讲台阻止老师。一位在场的同学告诉记者:师。一位在场的同学告诉记者:“张老师和那位同学当着全班同学张老师和那位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人一半将饼子吃了。的面一人一半将饼子吃了。”(二)正确归因是施救的关键 1.客观原因(1)社会:交友不慎、网络诱惑、媒体宣传的负面效应。(2)家庭 重养轻教型:注重满足子
8、女的物质需要,忽视对子女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过度溺爱型: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无原则地迁就孩子的过错。过分严酷型:动辄打骂,缺乏耐心的教育。(3)学校:重智育轻德育。2.主观原因 思想问题:价值扭曲,偏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心理问题:好奇心、自控力差、性格影响等。(三)齐力配合是施救的保证 1.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2.学校各科教师、师生的配合;3.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配合。(四)道德关怀与道德救济 1.物质关怀与道德关怀 道德关怀的根基:爱 2.道德惩罚与道德救济 道德惩罚在本质上是一种心里惩罚,是一种比肉体惩罚、制度惩罚更为残酷的惩罚。对道德上的过失学生,应当给予更多的道德关怀与道德救济。思考题思考题 1.作为教师,你如何看待品德问题学生?2.针对当前抄袭同学作业的普遍现象,提出你的施救策略。3.网络科技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针对具体的因网络影响形成的品德不良行为提出你的施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