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第三节 异常发育第四节 发育评定目 录一、概 念二、研究范围三、发展简史四、基本理论五、学习和研究人体发育学的意义一、生长发育的分期及特征二、生长发育的规律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四、体格发育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六、神经与心理发育一、概 述二、体格发育评定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四、运动发育评定一、运动功能障碍二、行为障碍或异常三、言语和语言障碍四、学习障碍五、精神发育迟滞六、孤独症七、重症身心发育障碍2一、概 念第一节 概 述3(一)定 义p1 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developmental science)的分支领域,是一门新的学科,是研究人体发生、发
2、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包括人体的发生、发育、成熟及衰退这一人生轨迹的全过程。第一节一、概 念4(二)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p2 2发育与行为 3生长发育障碍 在个体生长发育时期,由于内在 因素或环境因素,影响正常的成长发育过程,称 为生长发育障碍,其既可表现为形态结构的生长 障碍,也可表现为功能障碍。4生长发育监测第一节一、概 念5 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和发 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其包括以下三个概念:生长(growth)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 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
3、、胸围等体格测量 表示,是量的增加。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 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 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 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成熟(maturation)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 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 的完成和完善状态。返回6(三)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与社会学因素 1生物学因素 2社会学因素 如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等。3生物学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二者是双向的第一节一、概 念7二、研究范围8 人体发育学的重点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成熟直至衰亡过程中从量
4、变到质变的现象、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发育评定,为正确理解各类异常和疾病,制定正确的预防、保健、治疗及康复措施奠定理论基础。第一节二、研究范围9人体发育学的研究涵盖如下几方面:(一)正常发育规律 1.生理功能发育 2.心理功能发育 3.社会功能发育(二)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三)发育评定第一节二、研究范围10三、发展简史11(一)西方社会 1.早期 对人类行为的观察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 期,如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经指出“动物凡 生长期长的,寿命也长”。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科梅纽 斯(John Amos Comenius)、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
5、ousseau)、裴斯泰洛齐(Jon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ebel)等人提出了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 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第一节三、发展简史12西方社会 2.19世纪 真正意义上儿童发育和行为的研究始于 19世纪70年代,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进化论思想直接推动了儿童发 育的研究。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所著的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是 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第一节三、发展简
6、史13 3.20世纪以来 出现了许多有关心理或心理社会发育 的研究,大致包括五个方面:(1)动物研究(2)儿童学习的研究(3)儿童智力测试研究(4)儿童精神分析的研究(5)儿童认知的研究西方社会第一节三、发展简史14(二)中国 1.早期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已经涉及很 多儿童心理发育方面的问题,但尚未作为一门独 立学科在中国出现。第一节三、发展简史15中国 2.20世纪初期 艾华编译儿童心理学纲要 陈大齐翻译儿童心理学 陈鹤琴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第一部儿 童心理学教科书。第一节三、发展简史16中国 3.20世纪30年代 黄翼重复过皮亚杰的实验,著有儿童心理学、神仙故事与儿童心理
7、、儿童绘画之心理等 著作,还进行了儿童语言发育及儿童性格评定等研 究。第一节三、发展简史17中国 4.20世纪5060年代 在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影响下,我国学者着重探讨了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向问题。60年代,朱智贤 编写的儿童心理学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 教学起了积极作用。实验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幼儿期和童年期的儿童。研究课题以认知发展为多,还进行了关于6岁儿童 入学问题、儿童道德品质形成问题以及儿童脑电等 研究。第一节三、发展简史18中国 5.20世纪70年代 一些学者开始重视对方法学的研究,并在研究的 课题、类型、设计、变量、被试、标准化及具体 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第一节三
8、、发展简史19中国 6.20世纪8090年代 我国开展了儿童发育量表的研究,成立了发育和 行为研究会。1992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残疾人康 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节三、发展简史20中国 7.21世纪 人体发育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康复医 学领域中,积极开展相关研究。2004年,我国成 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节三、发展简史21四、基本理论22基本理论p5(一)达尔文的多基因表达理论(二)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育理论(五)学习的理论(六)认知发育的理论(七)对文化生态系统适应的理论第一节四、基本理论23(
9、一)达尔文的多基因表达理论 该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发育是由“斗争”的结果决定的这一观点。达尔文发现:各种生物都有很高的繁殖率;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数量,一般而言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由此得出了两个推论:自然界物种的巨大繁殖潜力之所以未能实现,是由于生存斗争所致;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得到最好的机会保存自己和生育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就会遭到淘汰。达尔文把生存斗争所引起的这个过程称为“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或“适者生存”。返回第一节四、基本理论24(二)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 以格塞尔为代表,提出遗传学的程序可能决定了
10、生长发育的整体顺序,首先使用成熟(maturation)一词描述这种方式。成熟论认为,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不论是形态结构、激素水平还是神经系统的变化,都具有相应的发育程序。第一节四、基本理论返回25 在大量的观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格塞尔提出儿童行为发育的5个方面:适应性行为 大肌群运动行为 小肌群运动行为 言语行为 个体和社会行为第一节四、基本理论返回26 成熟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采用自然观察;控制观察环境;标准化观察三方面进行评价。格塞尔设计的格塞尔发育量表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成为最著名的行为发育测量方法。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又设计出许多发育评价方法,如Brazelton新生儿
11、行为评估量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Bayley行为发育量表等均是国内外常用的婴幼儿发育评价方法。返回第一节四、基本理论27(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方面:“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包含各种欲望和冲动,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服从于“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代表人们在满足外部现实制约的同时,满足本我的基本冲动的努力,是有意识的、理性的,按“现实原则”行事。“超我”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按“至善原则”行动,限制“自我”对“本我”的满足。第一节四、基本理论返回28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在这些阶
12、段中,满足过多或过少,都可能产生固着现象,即发育停滞在某个阶段、延迟甚至倒退,也可能产生病理现象。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性器期(36岁)4潜伏期(612岁)5生殖期(1220岁)返回第一节四、基本理论29(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育理论 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育有八个阶段的理论,即人格的发育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固有的社会心理危机,如果解决了冲突,完成了每个阶段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否则将形成消极的品质,以致产生心理障碍。第一节四、基本理论返回30具体的八个阶段为:p71信任对不信任阶段(01岁)2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13岁)3主导性对内疚阶段(36岁)4
13、勤奋对自卑阶段(612岁)5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6亲密对孤立阶段(2040岁)7创造对停滞阶段(4060岁)8完善对沮丧阶段(老年期)返回第一节四、基本理论31(五)学习的理论 早在17世纪就有人提出发育是学习的结果,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三人。1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认为心 理本质是行为。2操作条件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a)他认为很多习惯性的行为是独特的操 作性学习经验的结果,是由行为的结果而塑造 的,发育依赖于外界的刺激。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dura)强调观察性学习,学习过程是认知的信息加工过 程。返回第一节四、
14、基本理论32(六)认知发育的理论 1认知发育理论 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认知 发育理论家,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 人类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育与结构,提 出了认知发育的理论。他既强调内因与外因的相 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 量和质的变化。第一节四、基本理论返回33 认知发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智慧是基本的生命过程(2)发育的主要机制是适应(3)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第一节四、基本理论返回34 2信息加工理论 该理论把儿童和成
15、人比喻为计算机系统。认为儿童的认知也像计算机一样从环境中接受信息,储存信息,按需要提取和操作信息,然后做出反应。该理论将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部分(如感觉、知觉、注意和记忆)与理性部分(思维)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从输入到加工、再到输出的完整的控制系统。精神分析理论、心理社会发育理论及认知发育理论 的主要特点见表1-1。认知发育的理论第一节四、基本理论返回35表 1-1 三种理论的主要特点 理论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20岁)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心理社会发育理论(埃里克森)认知发育理论(皮亚杰)口唇期信任对不信任阶段感知运动阶段肛门期自主性对羞怯
16、疑虑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性器期主导性对内疚阶段前运算阶段潜伏期勤奋对自卑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生殖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返回第一节四、基本理论36(七)对文化生态系统适应的理论 与其他理论中的环境概念有所不同,生态理论中强调的文化或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学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宏观体系,发育中的个体是这个环境的核心,并植入在几个环境系统中。家庭、学校、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都属于这个系统中的不同部分,而且几种环境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返回第一节四、基本理论37五、学习和研究人体发育学的意义38学习和研究人体发育学的意义 1以监测与评定为前提,促进正常发育;2融合相关学科的研究,形成人体
17、发育学的新理念;3以人体发育学研究为基础,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水平;4以人体发育学研究为基础,促进发育监测和评定技术的发展。返回目录39人体发育学在康复领域应用 促进康复整体理念的发展 促进康复预防的发展 促进康复治疗技术发展 促进评定技术的发展40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41 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遵循以下规律p11。(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五)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受性激素等因素影响,青春期体格生长出现第二高峰(peak height ve
18、locity,PHV),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第二节二、生长发育的规律42体格发育43(一)体重 体重是衡量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203.30kg,一般男婴比女婴重100g。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增长,进行评价时应以个体儿童自己体重的变化为依据,不可用“公式”或人群均数当作标准值。儿童体重、身高估计公式 年龄 体重(kg)年龄 身高(cm)312月 年龄(月)+9/2 出生时 50 16岁 年龄(岁)2+8 12月 75 712岁 年龄(岁)7-5 212岁 年龄(岁)6+77第二节四、体格发育44(二)身高(长)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身高
19、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男婴较女婴略长。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约为25cm,第二年身高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身高约为85cm;2岁以后每年增长约57cm。1岁时身高约为出生时的1.5倍,4岁时约为2倍,1314岁时约为3倍。青春期身高的增长明显加速,男孩每年可增长79cm,平均增长28cm;女孩每年可增长68cm,平均增长25cm。第二节四、体格发育45(三)坐高(顶臀长)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测量时3岁以下小儿取仰卧位,故又称为顶臀长。坐高的增长代表头颅骨与脊柱的生长,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第二节四、体
20、格发育46(四)头围 头围是指自眉弓上缘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头围表示头颅的大小和脑的发育程度,是婴幼儿及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胎儿期脑生长居全身各系统的领先地位,出生时头相对大,平均头围3234cm;第一年前3个月头围增长值(6cm)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6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生后第二年增长减慢,2岁时头围约为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头围大小与双亲头围大小有关。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连续追踪测量头围比一次测量更为重要。第二节四、体格发育47(五)胸围 胸围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体形态及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出生时胸围32cm
21、,略小于头围12cm;1岁左右约等于头围,头围与胸围的增长在生长曲线上形成交叉,此后胸围一直超过头围并以每年递增1.52cm的速度快速发育。头胸围交叉出现的早晚常被作为营养好坏的一个指标。一般营养状况好的小儿头胸围交叉出现早。反之,则出现晚。第二节四、体格发育48(六)上臂围 上臂围代表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生长。1岁以内上臂围增长迅速,15岁增长缓慢,约12cm。在无条件测身高体重的情况下,一般可通过测量上臂围筛查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第二节四、体格发育49(七)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的
22、比例与匀称性遵循一定的规律:1头与身高的比例 2体形匀称程度 3身材是否匀称 4指距与身高的比例第二节四、体格发育50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51(一)骨骼 1颅骨 婴儿出生时各颅骨缝均未闭合,后囟已接近闭合。前囟出生时对边中点连线约1.52.0cm,一般不超过2.0 cm2.0cm。出生后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变小。正常健康小儿约半数在11.5岁闭合,最晚闭合时间不超过2岁。第二节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52 2脊柱 脊柱的生长反映扁骨的发育,1岁内生长快于四肢,以后生长速度落后于四肢。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3个月能抬头时,出现颈部脊柱前凸的第1个弯曲;67个月会坐时,出现胸部脊柱后
23、凸的第二个弯曲;1岁左右能行走时,出现腰部脊柱前凸的第3个弯曲,从而形成了为保持身体平衡的脊柱自然弯曲。骨骼第二节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53 3骨化中心 骨骼的生长有两种方式:干骺端成骨,长骨的生长主要是干骺端软骨的逐步骨化;骨膜成骨,扁骨生长主要是扁骨周围骨膜的逐步骨化。骨化的过程较长,自胎儿期开始,直至成年期完成。骨骼第二节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54骨骼 正常儿童的成骨中心随年龄增长按一定时间和顺序先后出现和变化。腕骨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为:正常婴儿出生后46个月出现头骨及钩骨,23岁时出现三角骨,46岁时出现月骨、大多角骨及小多角骨,58岁时出现舟骨,913岁时出现豆骨。桡骨远端的成骨
24、中心于612个月时出现,尺骨远端的成骨中心则至68岁才出现。第二节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55骨骼 68岁前腕部骨化中心数约为:年龄1。判定骨龄的方法主要有图谱法和计分法,一般7岁以下适宜用图谱法,7岁后尤其是青春发育期用计分法判定骨龄效果较好,准确性高。第二节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56(二)牙齿 婴儿乳牙萌出的时间和出牙数差异很大,大多数婴儿在67个月时开始出牙。生长发育正常的婴儿不仅出牙有时间规律,而且有对称规律,并按一定的顺序萌出。一般是下牙先于上牙,由前向后,即下中切牙,上切牙,下侧切牙,上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第二节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57牙齿 左右同名牙大致同
25、时萌出,下颌牙萌出早于上颌同名牙,但一般不应早于半年;女孩通常出牙时间略早于男孩。6岁以后乳牙开始脱落换恒牙,换牙顺序与出牙顺序大致相同。一般6岁左右先出第一磨牙(又称6龄齿),12岁后出第二磨牙,17岁后出第三磨牙。第二节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58牙萌出时间顺序数目(个)萌出时年龄 牙总数乳牙下中切牙上 切 牙下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恒 牙第一磨牙(6岁牙)切牙双 尖 牙尖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智齿)242444488444510月 614月1017月1824月2030月 67岁69岁913岁914岁1215岁1730岁 2 8 12 16 20 4 12 20 24 28 32第二
26、节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59(三)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发育分为胚胎期性分化和青春期生殖器官、第二性征及生殖功能生长两个过程。主要特征是:Y染色体短臂决定胚胎期性分化的基因性别。从出生到青春期前生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性器官迅速增长,出现第二性征。第二节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60神经与心理发育61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心理发育与体格的生长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是神经心理发育的物质基础,神经心理发育的异常不仅可以是某些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而且会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终生。第二节六、神经与心理发育62(一)神经系统发育p12 1.中
27、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1)脑的形态结构 (2)脑发育的关键期 (3)脑的可塑性 (4)脊髓第二节六、神经与心理发育63神经反射的种类:无条件反射:低级中枢控制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参与64 3.反射发育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伴随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度,分为5大类:(1)出生时即有,终生存在的反射 (2)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 (3)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 (4)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可存在的病理反射 (5)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神经系统发育第二节六、神经与心理发育65(二)感知的发育p13 感觉(Sensory)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基
28、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具体包括:视感知发育、听感知发育、味觉和嗅觉发育、皮肤感觉发育和知觉等。第二节六、神经与心理发育66(三)运动发育 p14 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发育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主要特点是: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第二节六、神经与心理发育67运动发育 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
29、的变化;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第二节六、神经与心理发育68(四)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包括发音、理解、表达与交流。新生儿已会哭叫,以后咿呀发音;6个月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1岁小儿平均能说23个字;1岁半时能说出几个有意义的词,指认并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2岁时能指出简单的人、物名和图片;3岁时能指认许多物品名,并能说由23个字组成的短句;4岁时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p15第二节六、神经与心理发育69语言发育 具体涵盖:1.语言理解的发育 2.构音能力的发
30、育 3.语言表达的发育 4.内部语言的发育等。5.儿童语言处理过程的发育特征第二节六、神经与心理发育70(五)心理活动的发育 心理活动的发育包括三个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p16 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认知发育 a注意的发育 b记忆的发育 c思维发育 2情绪、情感的发育 3个性和性格的发育(能力、气质、性格)返回目录71一、运动功能障碍第三节 异常发育72 运动功能障碍可由于先天因素及后天因素所导致的与运动功能有关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损伤所致。1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 2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 3脑性瘫痪 第三节一、运动功能障碍73二、行为障碍或异常741生物功能行为问题2运动行为问题3社会
31、行为问题4性格行为问题 5语言障碍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第三节二、行为障碍或异常75三、言语和语言障碍76 言语和语言障碍(speech and language disorder)又称言语和交流障碍(speech and communication disorder),是学龄前儿童中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可以影响以后的阅读和书写,因此应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治疗。第三节三、言语和语言障碍77言语和语言障碍 1.病因 (1)听力障碍 (2)精神发育迟滞 (3)家族因素 (4)发音器官的影响 (5)脑性瘫痪及其
32、他神经系统障碍 (6)环境因素 第三节三、言语和语言障碍78言语和语言障碍 2.临床表现 (1)构音异常 (2)嗓音问题 (3)流利性问题 (4)语言问题: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发育障碍。第三节三、言语和语言障碍79四、学习障碍80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LD)属于特殊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有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临床上常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业失败统称学习困难。第三节四、学习障碍81学习障碍 1.病因 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发育时期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2.临床表现 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学习能力障碍为主
33、,与同龄儿童预期水平相比明显不相称,小学23年级为发病高峰,男孩多于女孩。第三节四、学习障碍82学习障碍 LD儿童虽然可以有正常或接近正常平均水平的智能,而且接受社会提供学习的机会与其他儿童相同,但可能出现:学习能力的偏异;理解抽象概念困难,理解与语言表达缺乏平衡;知觉转换障碍,如听到“猫”时不能想到猫;视觉-空间知觉障碍,如分不清6与9,b与d;记忆学习材料困难,或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缺陷;协调运动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第三节四、学习障碍83五、精神发育迟滞84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deficiency)也可称为精神发育不全,智力损伤发生在发育时期,智力功
34、能明显低于一般水平以及对社会环境日常要求的适应能力有明显损害。第三节五、精神发育迟滞85精神发育迟滞 1.病因 生物医学因素;社会心理文化因素。第三节五、精神发育迟滞86精神发育迟滞 2.临床表现 精神发育迟滞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言语、注意、记忆、理解、洞察、抽象、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和概括等表现出来。第三节五、精神发育迟滞87六、孤独症88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组终生性、固定性、具有异常行为特征的
35、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指起病于婴幼儿期,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性发育迟缓和偏离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本病男童多见,未经特殊教育和治疗的多数儿童预后不佳。第三节六、孤独症89孤独症 1.病因 主要因素有 遗传因素;孕期及围生期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神经生理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免疫学因素;家庭因素等。第三节六、孤独症90孤独症 2.临床表现 孤独症的基本特征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或非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多在36个月内起病。第三节六、孤独症91孤独症 具体包括:(1)社会交往障碍(2)语言发育障碍 (3)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4)感觉障碍和动作
36、异常(5)智力障碍和认知偏移(6)早期表现:早期较难抚养,睡眠少、尖叫、倔强或特别安静、有特殊兴趣等。第三节六、孤独症92七、重症身心发育障碍93 重症身心发育障碍是指同时具有运动和智力发育障碍且均呈重度者,难以完成具有功能的动作,精神发育迟滞表现为“痴呆”。在家庭看护困难,在康复设施中不能接受集体生活指导。第三节七、重症身心发育障碍94重症身心发育障碍 1.病因 各种原因的脑发育障碍或损伤所致,最为多见的是脑性瘫痪、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脑发育畸形、染色体异常、脑炎及脑膜炎后遗症、重症癫痫等。第三节七、重症身心发育障碍95 2临床表现 异常姿势和动作;肌张力异常,躯干四肢挛缩、畸形;癫痫发作;进
37、食、更衣和排泄均需要帮助;不能理解、交流和表达;对刺激没有反应、反应减弱或反应异常;异常行为和习惯动作,如吮指、揪头发、抓弄耳朵、攻击的行为等。重症身心发育障碍 返回目录96一、概 述第四节 发育评定97 发育评定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明确(2)适用(3)标准化、信度和效度1基本原则第四节一、概 述982智商与发育商(1)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lQ):是智能商数的简称,以智龄(mental age,MA)为基础。智龄是指智力发育达到的年龄,可用心理测验测定。智商以智龄与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的百分比来表示:IQ=MA/CAl00。
38、(2)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用以表示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商数,目的是了解被测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所达到的程度,测验结果由发育商表示。发育商以发育龄与实际年龄(chronolgical age,CA)的百分比表示,公式如下:DQDACAl00。第四节一、概 述993评定方法 国内近20余年已逐步引进、标准化和创造了许多测试方法,投入临床应用。其中,儿童神经心理测验依据其用途和作用可分为筛查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及适应性行为评定。第四节一、概 述100二、体格发育评定101 包括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和身体匀称度三个方面的评定。1标准值(参照值)的建立 2发育水平(
39、横断面评定)3生长速度(纵向评定)4身体匀称度(两两指数评定)第四节二、体格发育评定102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103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评定是对儿童在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等过程中的各种能力进行评定,判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评定需由经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可滥用。第四节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104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1筛查性测验(1)丹佛发育筛查法(2)绘人测试(3)图片词汇测试第四节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105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2诊断性测验(1)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2)贝利婴儿发育量表(3)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4)韦氏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5)韦氏儿童智能量表修订版第四节
40、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106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3适应性行为评定(1)Brazeton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2)奥芬巴赫儿童行为筛查量表(3)儿童人格问卷(4)康纳斯父母症状问卷(5)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第四节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107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4其他评定 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用于学习障碍或ADHD、协调运动障碍类儿童的筛查;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气质量表等。第四节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108四、运动发育评定109 要依据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运动与姿势发育的顺序、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反射发育、运动类型等特点,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运动发育落后、运动障碍及运动异常。临床可采用较为公认,信度、效度好的评定量表,如:格塞尔发育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Peabody运动发育评定量表等。对于精细运动的评定还可选用上肢技能测试量表等。返回目录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