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数学下册 各个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 )。东与(西)相对,(南 )与北相对。指南针红色指针指向北面,白色指针指向(南 )。二、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三、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 ),后面是(南 ),左面是(西 ),右面是(东)。四、夏天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 ),稀疏的一面是 北;如果树木被砍掉,树的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稠密的一面(北 )。五、我们认识的方向有:东 、西 、南 、北 、东南 、东北 、西南 、西北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方
2、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除以一位数,算出的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如果被除数末尾去掉0后,前面的数不能整除,就加一个0,用前两位除以一位数。(2)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能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二、除法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乘几最接近惑等于被除数的前两位,所乘的数就是所要估算的商。(3)拆数估算法。三、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方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要
3、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面写0,商中间和末尾的0都不能漏写。四、除法的验算 (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五、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作(除数 )。第三单元 统计 一、条形统计图:根据版面安排可以制作横向条形统计图,也可以制作(纵向 )条形统计图。二、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商,通常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4、。三、求平均数的方法:(1)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移多补少法。第四单元 年、月、日 一、年、月、日 (1)一年有(12 )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 )月是小月,有(30)天。(2)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 )天,今年2月有(28 )天,所以今年是(平 )年。(3)平年全年有(365 )天,合(52 )个星期零(1 )天;闰年全年有(366)天,合(52 )个星期零(2 )天。(4)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平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5)1月1
5、日是(元旦),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是(植树节),5月1日是(劳动节)5月4日是(青年节)6月1日是(儿童节),8月1日是(建军)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二、24时计时法 (1)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 )周,共(24 )小时。邮电、广播为、交通部门计时,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24时 )计时法。(2)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表示上的区别 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24时计时法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用加限制词。(3)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普通计时法和24计时法相同;中
6、午12:00以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整点时刻相差12小时,普通计时法的时刻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的时刻减12就是普通计时法。(4)经过时间的计算 用终止时刻减去起始时刻。计算时若时间单位不统一,则统一换算成24时计时法进行计算;若遇到分钟数不够减,则可以在小时数里借1小时当作60分钟帮助计算。(5)求开始时刻和终止时刻 求开始时刻,用终止时间减经过时间:求终止时刻,用开始时刻加上经过时间。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乘法:先把两个因数的“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可以把两个数都
7、看成(整十 )数去估算,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数看成(整 十)数去估算。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 (1)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数加起来。(2)进位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然后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第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面积的认识: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二、认识面积单位:(1)测量或计算面积时要用(
8、面积)单位,常用的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平方米 )。(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三、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 (1)意义不同:也就是应用不同,面积单位用来测量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长度单位用来测量和计算物体(线段)长短。(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 )、(厘米)、(分米 )、(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 )2 正方形周长(边长 )4
9、五、求长方形的长或宽 长(面积 )(宽 )宽(面积 )(长 )正方形的边长=面积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六、求正方形的边长 由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看看哪两个相同的数相乘的积是面积的数值,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几。七、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1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八、面积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高级单位(大单位)的名数化成低级单位(小单位)的名数,用高级单位的数字乘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化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低级单位的数字除以进率。九、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 (1)
10、测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 )、(平方千米 )做单位。(2)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 )平方米,合(1 )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 )平方千米。(3)1公顷(10000 )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 )公顷。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组成和读法:(1)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的数字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然后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整数部分如果是0,就读作零,小数部分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小数的意义 小数实际上是
11、十分之、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小数的比较方法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是大;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小数后第一开始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每一位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小数的笔算方法 计算小数加法,把加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小数减法的笔算方法 计算小数减法,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 点对齐,再管按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被减数(或者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不剩,就要在个位上写(0)占位。第八
12、单元 解决问题 一、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连乘应用题求的是总数,可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就是求出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就得出总数。二、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连乘应用题一样,应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关系式是:总份数份数每份数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一、重叠问题:当物体发生重复时,注意要先将重复的物体挑出来,将其他没有重复的物体先计算再加上这些重复的物体就可以了,或者是先将所有的物体计算出来,再减去这些重复的物体。二、简单的等量代换:生活中有些问题存在两个相等的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和未知数量间的关系,用一个未知数量代替另一个未知数量,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