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重点】测量平均速度;【难点】学生合作练习测量平均速度。t ts sv v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是什么?请画出图像s-t和v-t。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相等;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v/(ms-1)t/st/ss/m2.什么叫平均速度?它的计算式是什么?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计算式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得。t ts sv v 知识回顾没有,只能间接测量。根据速度公式 可知,要知道物体的速度就必须知道两个物理量:路程和时间。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要测量路程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要测量
2、时间可以用秒表直接测量,那么有没有直接可以测量速度的工具呢?下面我们实际测量一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t ts sv v 新课引入知 识 点新知探究1.实验原理:测出两个物理量路程s和时间t,根据 求出平均速度。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_和_,分别用_和_测量,然后由公式_计算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s和时间t必须_,即选定某路程s,必须用_所用的时间t。刻度尺停表对应通过这一段路程路程时间svt=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t ts sv v 新知探究新知探究2.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木块、金属片。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
3、坡度,在斜面的底部或中部固定金属片。s1金属片s2新知探究新知探究(1)使倾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正确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的方法是从车头量到车头。4.实验步骤s1金属片新知探究新知探究(5)整理器材。(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l,把小车通过的路程s1和所用的时间t1填入表中。(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和所用时间t2,将数据填入表中。新知探究新知探究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1mt1=3sv1=0.33m/ss2=0.5mt2=1.8
4、sv2=0.28m/s实验记录表新知探究新知探究平均速度要与相应的路程或时间段相对应,可利用 计算后半段的平均速度。12312ssvtt 思考讨论: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新知探究5.分析与论证新知探究后半段的路程:s3=s1-s2=1m-0.5m=0.5m后半段的时间:t3=t1-t2=3s-1.8s=1.2s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0.42m/s可见:v2v1v3,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v3=s3t30.5m1.2s新知探究思考讨论: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5.分析与论证新知探究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的
5、路程上小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同,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6.实验结论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思考讨论:(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2)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同路段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新知探究新知探究3.测量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头,而不是测斜面的长度,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4.要测量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测量其对应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1.为了方便计时,斜面的长度要足够长,坡度要小,注意坡度也不能过小,否则测出的平均速度大小会过于接近,且测量过
6、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2.金属片的作用是防止小车滑落,便于准确测量时间。特别提醒如图所示,是测量玩具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_;(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图中停表指针的位置,读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并填入表格中(为小车处于顶端时停表的图示,为小车运动s2路程后停表的图示,为小车运动s1路程后停表的图示,停表每格为0.2s,且指针走动未超过一圈),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是_m/s。典型例题(3)分析实验数据,,在从斜面上滑下的过程中,小车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30cmt1=0.6s0.5 m/
7、ss2=15cmt2=典型例题典型例题扩展性实验利用位置传感器测距离1.实验器材:小车、斜面、位置传感器2.实验原理:位置传感器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A与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拓展延伸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2.将位置传感器B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实验者面对传感嚣B。前后行走,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行走速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装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下面的实验。拓展延伸现代测速方法1.超声波测距: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时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仪器自动计算出
8、发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发射器接收器障碍物超声波测量仪还可测出运动物体的速度。拓展延伸新知探究2.车速表:一般叫车速里程表,是实时显示汽车时速的仪表,单位是km/h,一般在驾驶位置正前方。3.雷达测速雷达使用频率极高的无线电波,利用多普勒效应(红移现象)原理,计算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现已广泛用于速度监测。拓展延伸新知探究4.频闪摄影法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它借助于电子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个画面上记录下物体连续的运动过程,因为每一次摄影的时间间隔相等,所以照片上任意相邻图像的时间间隔都相等。如图所示是每0.2s闪拍一次记录下的弹跳小球的运动情况,影像1、2,2、3,
9、3、4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0.2s。拓展延伸新知探究5.GPS测速GPS作为常见的导航定位系统已经逐渐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仅为各个运动载体进行定位。还可以测出其速度,已经应用于各种导航软件中。拓展延伸课堂总结小车运动时的平均速度用刻度尺测出运动路程用停表测出运动时间体会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路程中大小会不同。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方法。课堂总结计算课堂作业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_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_求出平均速度v。刻度尺停表s1金属片s2课堂作业课堂作业2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度v1、v
10、2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列出两条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两次测量并不是在同一段路程上进行的,另外还有测量误差。s1金属挡板s2课堂作业课堂练习3.(随州中考)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下,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的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A.6 km/h,65 cm B.1.5 km/h,1.2 mC.6 km/h,20 cm D.15 km/h,0.6 mA课堂作业课堂练习C课堂作业5.(2019德城区一模)汽车以4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6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
11、匀速返回,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8m/sB5m/sC4.25 m/sD2.75 m/sA课堂作业6.(2019和平区一模)小明在参加百米赛跑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人们认为他们是运动的是因为_有位置变化。7.69m/s运动员相对于观众(或跑道等)课堂作业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
12、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繁盛。隋唐时期,许多波斯商人以贩卖香药为职业,收售由西域经海上运来的香药;同时,许多朝鲜留学生来到中国,将中国的香文化传入朝鲜,再由朝鲜传入日本。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物的精美、程序的考究,直至精神境界的提升;西方自从香水出现以后,人们慢慢习惯使用香水掩盖体味,彰显个性和品味,直至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人注重直观性,喜欢某种气味就直接喷洒,芬芳满身,让别人直观地感受到;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他们更注重意会性,儒释道三家无不言开悟,最高深的思想是“意在言外”,最美好的意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表现在用香上,就会在享受美好的芬芳之外,更注重思想的体验和提升。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也是许多其他文化差异的内在因素之一,就是各自传统信仰的不同。西方多信仰基督教,其次是伊斯兰教,二者与香的传播关系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