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423280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在关于伟大人物的传说中,事实和神话传说混合,证明了在带有怪异性虚构的传奇故事中有着历史事实的基础。”这句话出自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下列遗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北京人遗址B姜寨遗址C陶寺遗址D殷墟遗址2黄河、长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中位于长江地区并培植了农作物水稻的文化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仰韶文化C元谋人遗址D河姆渡文化3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展了全国规模的群众学习运动,学习社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参加各地人民革命大学和政治训练班的人数达四十七万人。该运动()A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建

2、设B保证了八字方针的实施C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D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4著名作家韩少功回忆道:“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最初未能使我动心。对于那次高考能否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和公平择优,我一开始十分怀疑。”著名教授徐行言也曾道:“虽然上大学是我内心深处所向往的目标,但在经过四年的推荐入学和张铁生的白卷风波之后,我却始终将信将疑。”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中国已处在社会转型的前夜B恢复高考制度的群众基础广泛C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亟待开展D改革开放推行过程中存在阻力5福建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往往将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边;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

3、林、牌坊等。据此可知,这些建筑形式蕴含的共同文化特性是()A中心突出且自由活泼B讲究对称和主次分明C重视血缘和伦理观念D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6如图所示为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7000年前左右的牙雕蚕纹盅木质蝶形器,此盅四周绘有蚕纹。该文物可以用来印证,河姆渡文化的居民()A使用打制方法制作陶器B已经掌握养蚕缫丝技术C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生产D逐渐萌生甲骨文字意识72012年6月,元上都遗址(含古城、防洪渠、墓葬群等)因整体格局清晰、保存较为完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图为无人机拍摄的元上都遗址宫殿区俯视图。据此可知,元上都的兴建()A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的协调B受到了传统华夏文化的影响C旨在纾解

4、大都的非首都职能D有效加强了北部边境的国防8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文、理、医学院先后并入四川大学等高校,学校仅保留铁道工程、冶金、采矿等院系,重庆大学由综合型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院校。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推动教育大革命的开展B服务于工业化建设需要C效仿苏联高等教育模式D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9阿什莫林博物馆是英国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馆。其中东方收藏品有陶瓷、纺织品、雕塑、金属制品、油画、版画和其他的装饰艺术品,主要来自亚洲和中东地区,集合了五千年的文化和艺术。这说明,阿什莫林博物馆()A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B参与了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C保存了英国的古典文化D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渠道

5、10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下列关于博物馆发展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认为柏拉图的博学园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B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C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是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D故宫博物院是目前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11如图为1907年绘制的两江师范学堂全图,下列对这一学堂的叙述正确的有()学堂选官制度由此确立是李鸿章创办的新式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毕业考试结果成为授官依据ABCD12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全国掀起政治学习的高潮。各地创办了各种短期的政治大学或训练班,帮助知

6、识分子建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短期内,有20余万人人学了这类学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学习主要是为了()A提高知识分子理论素养B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C贯彻和落实“双百”方针D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3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这一决定()A旨在建立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B迎合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解决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D落实了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141903年,朝廷颁发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游学日本章程,规定只要在日本的学校获得学历证书,就

7、可以分别获得举人和进士等相应的头衔,并授予一定的官职以示奖劝之意。材料反映出()A留学毕业生被列入选官的范畴B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C近代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D留学成为时人进入官场的主要途径15如图是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展示了5个大家族的生活场景。在遗址的公共墓地中,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该遗址()A反映出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已经出现B反映了当时居民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C体现了我国原始人群刀耕火种的生活状态D属于贫富未显著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16某遗址:拥有三层城垣环绕的都城、建在人工高台上的王宫、最早的“太仓”、玉礼系统、制玉制石制陶制漆等国家官营手工业经济系统

8、、观象授时系统、发达的水利系统和农田耕作系统、祭坛式王陵、“国民”精神符号系统及早期文字等,被誉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文明”。符合这一遗址特征的是()A仰韶文化B河姆渡文化C良渚文化D大汶口文化17199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998年为9.8%,2002年为15%,2005年达到21%。1998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11.2%。这说明,我国()A高等教育体制得到完善B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C国民整体素质大幅提升D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扩大181953年教育部对法学课程安排做出统一要求,规定法学院(系)课程开设主要包括:苏联国家法、苏联国家与法权史、苏联刑法、人民民主国家法、

9、土地法与集体农庄法、中国与苏联法院组织法等。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A法制建设开始向制度化迈进B法制建设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学教育重视吸收外来成果D照搬苏联的法学高等教育体系19从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举行一次游学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功名。1906年清政府批准酌拟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广开门路,尽量安排原有举贡生员,稳定了那些上了年纪又难以接受新式学堂的士人。这些举措()A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B推动新旧体制顺畅衔接C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D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20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距今830078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在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海生贝壳

10、、渔猎动物骨骸、海鱼的脊椎骨和陶器、木器等人工制品。由此可见,井头山文化()A是黑陶文化的代表B属于旧石器时代C具有海洋文化特征D以稻作农业为主二材料题(共3小题,本大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本英文书的要素材料:书籍不仅是人类思想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而且书籍本身也留下了不同文明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浓厚印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本现代的英文书。它所涉及到的要素主要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已经基本上厘清了这四大要素的大致传播路线,相关情况如表。英国西欧大陆内部的传播中介传播者原创者英文字母(公元7世纪)如尼字母(公元2世纪)拉丁字母(公元前7公元前3世纪)希

11、腊字母(公元前9世纪末至公元前8世纪)腓尼基字母(公元前11世纪中叶)西闪族字母(即原始迦南字母,约公元前19世纪中叶)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2700年)造纸术(1494年)法国(1189年)西班牙(1150年)摩洛哥(1100年)埃及(10世纪);瑞士(1350年)德国(1312年)意大利(1276年)阿拉伯阿拉伯帝国(公元8世纪中叶)古代中国(公元前2世纪)页码(数字,13世纪后期)其他西欧大陆国家(公元10世纪后期至13世纪初)穆斯林西班牙(公元9世纪)阿拉伯帝国数字(公元8世纪后期)成熟印度数字(公元8世纪)笈多王朝数字(公元46世纪末)婆罗米数字(公元前3世纪)印刷(1477年)法国意

12、大利德国(15世纪中叶,活字印刷);德国、意大利等欧陆国家(15世纪前期,雕版印刷)阿拉伯帝国(14世纪)波斯(13世纪末14世纪初)中国西北少数民族(910世纪;木活字1213世纪)古代中国(公元前7世纪)徐善伟全球史视阈中的一本英文书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基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一本英文书的要素”设计一个主题,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多角度、多层次涵盖材料提供的信息;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形成了留学苏联、东欧的热潮。1950年,我国与波兰、捷克等5个东欧国家共交换25名留学生,学习语言、历史等科目。另外,重工业部和燃料工业部从革命干

13、部中选出10名政治表现突出的留学生赴波兰、捷克学习技术,这是新中国公派留学教育之先声。1950年起,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中国开始正式较大规模地向苏联派出留学生,以培养重工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一阶段的留苏热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之时。摘编自张雪蓉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特点材料二 以留学为载体的国际人才流动,是促进各国教育交流的有效途径。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6.25%。出国留学之潮日趋热烈,即使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留学热潮也未减退。“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国际学生来华留学事业取得一系

14、列可观成果。“提高质量”成为来华留学事业聚焦的重点。我国出台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中国政府奖学金工作管理办法,规范高校接受国际学生的资格条件,来华留学质量规范与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来华留学生的学历生比例达到54.6%,比2016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成为新亮点。据介绍,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达54.1%。摘编自屈琦等来华留学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头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留学教育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三五”时期

15、我国留学教育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32019年7月6日,中国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区的范围大概是14余平方公里,根据遗迹功能和类型,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址”,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第二类是“外围水利系统”,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第三类是分等级墓地,包括最高等级“反山”“瑶山”两处墓地、代表第二等级的“姜家山”墓地、代表第三等级的“文家山”墓地和位于外郭代表最低等级的“卞家山”墓地。大约距今5300年前后,掌握识玉、用玉技术的古代先民开始大量迁徙到良渚,最早出现了“瑶山”墓地这样的最高等级的祭坛墓地。这个相

16、对独立人工营造的台地,不仅是良渚人进行特殊仪式活动的祭坛,而且作为最高等级人群的墓地使用。在祭坛上一共发现了12座大型墓葬。墓葬中陪葬的玉器显示出复杂又严格的用玉制度。在庞大的莫角山东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秦岭良渚的故事,光明日报2019年7月7日材料二:良渚的第一代考古人施昕更(19111939),1936年冬季发现了良渚遗址,并先后三次主持发掘工作。1938年,施昕更一边在浙南山区参加抗战游击,一边克服困难继续考古整理工作,五万余字、百余张图片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得以在战火纷乱的上海正式出版堪称传奇。施昕更在良渚的卷首语写道:“这本报告,是随着作者同样的命运,

17、经过了许多患难困苦的历程,终于出版了。虽然是值得欣慰的事,但是此书既成,反不忍卒读,更感慨万千!遥想这书的诞生地良渚已为敌人的狂焰所毁灭,大好山河,为敌骑践踏而黯然变色,这报告中的材料,也已散失殆尽,所以翻到这书的每一页,像瞻仰其遗容一样地含着悲怆的心情然而,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了的。历史明明告诉我们,正因为有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在这艰巨伟大的时刻,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其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据施昕更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遗址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价值。(2)

18、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施昕更与良渚”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C; 2D; 3D; 4C; 5C; 6B; 7B; 8B; 9A; 10C; 11D; 12B; 13B; 14A; 15D; 16C; 17B; 18C; 19B; 20C;二材料题(共3小题)21示例1:主题:一本英文书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缩影。理由:书籍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一本英文书所涉及到的要素有英文文字、纸张、页码、印刷,均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成果。从古埃及象形文字开始,历经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的发展,公元7世纪左右形成现在通用的英文字母。造纸术由古代中国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

19、欧大陆后不断发展、成熟。页码使用的数字从古代印度数字发展而来,历经阿拉伯人、西班牙人传播,在13世纪成为相对固定的页码符号。中国的印刷术一路向西传播,到15世纪西欧的印刷术成熟。一本英文书的各基本要素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性、共存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示例2:主题: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理由:中华优秀文明成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中国汉代发明的造纸术,一方面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另一方面经埃及传入西欧,到15世纪末,用于书籍的印刷术在欧洲成熟。中国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后

20、经波斯、阿拉伯地区传到西欧各地,15世纪后期西欧印刷术在书籍出版中得到发展。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体现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说明: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各个古代文明成就的角度设计主题,如: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吸纳了古代埃及(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中介传播的角度设计主题,如:现代英文书的要素折射了阿拉伯人对文化的贡献;可以从现代英文书的要素在西欧内部传播的角度设计主题,如地中海沿岸国家对现代英文书的要素传播做出重要贡献。22(1)特点:以苏联

21、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主;开公费留学先声;规模大;适应国家工业化需要;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受国际环境(或外交关系)影响。(2)变化:留学生出国人数多、规模大;来华留学生质量规范与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结构不断优化;来华留学生学历水平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大。原因:各国教育交流和发展的需要;法律法规的发展健全;“一带一路”方案的提出;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的推动等。23(1)良渚遗址出现在距今5300年前后,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遗址的遗存类型丰富、格局完整,体现出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良渚遗址有雄伟的宫殿、王陵和金字塔高台,层级分明的等级墓地,代表权力与信仰的玉器和祭坛)遗址有庞大的水利系统,发达的稻作文明,是中华早期农耕文明的实证。(2)施昕更三次主持良渚遗址的发掘工作,一边积极参加抗日卫国战争,一边分秒必争地进行考古。他克服困难写成良渚,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他的研究成果倾注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他的行为谱写了一首文化救国、文化兴国的赞歌。我们应该学习施昕更的伟大精神,担负起时代责任、民族使命。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