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用的刷子 设计思路: 有一天我化妆用的唇刷掉在地上被孩子们捡到,他们十分好奇:“这是什么?”、“好象是刷子”、“这么小的刷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妈妈好象也有这样的刷子,不过比这个毛要多一些”孩子们细致的观察、好奇的提问,让我为他们的探索精神感到高兴。有用的刷子以帮助儿童实现快乐成长和发展为宗旨,引导儿童积极探索周围环境的事物,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发展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探索最适合洗拖鞋的刷子,体验劳动的快乐。2、会模仿使用各种刷子并用语言描述。教学重难点喜欢观察生活中使用刷子的现象。活动准备:各种不同用途的刷子、拖鞋若干双、脚盆、塑料筐、抹布
2、。过程实录一、提供各种刷子让学生自己动手洗拖鞋,寻找最适合洗拖鞋的刷子。一部分学生选择了长柄刷,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洗衣服的刷子,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旧牙刷。洗了一会后,有的学生开始更换刷子。师:你们为什么要换刷子呢?学生:我拿的这把刷子没有把,洗的时候不好拿。这把刷子太宽了,洗拖鞋里面的时候伸不进去,卡住了。我的手太小了,这把刷子太宽,拿不住。(他们拿的是洗衣服的刷子)师:有的小朋友三种刷子都试过了,你觉得什么样的刷子最适合洗拖鞋呢?学生:这把有把的刷子和旧牙刷比较好洗,因为它们都有把,能伸到拖鞋里面去洗。我觉得旧牙刷没有这把刷子(长柄刷)好洗,旧牙刷的毛太软了,一使劲毛都倒下去了,刷不干净。牙
3、刷的刷毛太少了,刷的地方太少,要洗半天才能把鞋刷干净。这把有把的刷子洗拖鞋最好(长柄刷),拿在手上很方便,刷子也能伸进鞋子里面去,而且刷毛比较硬,能很快把脏东西刷掉。二、观察比较各种刷子,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用途。1、学生互相观察各自带来的刷子。师:“你们看我们都带来些什么?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和做什么用的吗?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学生:我带来的是擦皮鞋的刷子。我带来的是医生洗手的刷子,我爸爸是外科医生,他每次做手术之前都要用这把刷子把手指缝刷干净,不然的话就会把细菌带到病人的身体里去。我带来的是睫毛膏的刷子。我带来的是 剃完头后用来刷头发的刷子,我爸爸每次给别人剃完头后脖子上总是有很多的
4、短头发,用刷子刷了以后,脖子里就不痒了。我带来的是化妆的刷子,每天早上我妈妈都要用这些刷子化妆。我带来的是洗锅的刷子。我带来的是梳头发的刷子,我妈妈说叫发刷。我带来的是画画用的刷子。我带来的是姑姑给妹妹洗奶瓶和奶嘴的刷子。我带来的滚筒刷是用来刷涂料的,我们家搬新房子的时候我看见装修的工人叔叔用这个往墙上刷涂料,还有刷油漆的刷子。2、比较这些刷子有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为什么?学生:有的刷子有把,有的刷子没有把。有的把长,有的把短,有的把粗,有的把细,有的把是木头的,有的把是铁的,还有的是塑料的,竹子做的。有的刷毛长,有的刷毛短。有的毛摸起来很软很舒服,有的毛很硬很扎手。有的刷毛是竹子的
5、,有的刷毛是塑料的,有的刷毛是铁的(指钢刷)师:为什么有的刷毛很硬,而有的刷毛很软呢?学生:化妆用的这些刷子(手拿胭脂刷、唇刷、美容刷)它们都是在脸上用的刷子,脸的皮肤很薄,很软,要是用硬的刷毛来做这些刷子的话就会把脸给刷破,用软毛做的话就不会把脸扎破,还很舒服呢!像马桶刷、洗衣服还有洗锅的这些刷子它们的毛都很硬,硬的毛才能把脏东西刷干净,要是用软毛做的话脏东西就洗不掉,就像刚才用牙刷洗鞋子一样。师:那它们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呢?学生;大部分都有把,所有的刷子都有刷毛。有的刷子是用来刷脏东西的,有些刷子妈妈化妆用的。三、根据不同的用途对刷子进行分类。孩子们根据刷子的不同用途对刷子进行了分类。1、
6、化妆类(唇刷、睫毛刷、胭脂刷、眉刷、美容刷)2、清洁类(马桶刷、锅刷、洗衣刷、鞋刷、车刷、奶瓶奶嘴刷、浴缸刷)3、粉刷类(滚筒刷、油漆刷、画刷)四、讨论:如果你是发明家,你会发明什么样的刷子?学生:我要发明一种能刷掉胶水的刷子,开学的时候我看见老师在墙上抠上学期粘的画,手指头都抠红了,要是有一把刷子能把胶水刷下来,老师就不用这么费劲地去抠了。我要发明一种多功能的刷子,只要轻轻一按按纽,我想要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我要发明一种刷栏杆的刷子,我看见清洁工人总是站在马路中间用抹布擦洗护栏,马路上有那么多的车多危险啊!要是有一种很长手臂的刷子,一按按纽,它就能把马路中间的护栏都刷干净,清洁工人就再也不用跑到在马路中间了。五、延伸活动:牙刷喷画、滚筒刷画。活动反思:兴趣与情感是思维最大的驱动力。在活动中我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么小的刷子是做什么用的?等有趣的问题进行探索交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围绕“刷子”这一话题进行尝试探索,较好地贯彻了新纲要的指导思想。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科学活动应丛身边的事物开始的选材原则。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刷子,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教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发现,有利于他们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互动中主动建构了新的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