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幼儿动作技能学习与教育1243 35知识点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动作技能的概述知识点知识点2 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 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知识点知识点3 幼儿动作技能学习过程幼儿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知识点知识点4 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 教育指导教育指导知识点知识点5 幼儿动作技能发展及幼儿动作技能发展及 学习的价值学习的价值下一页返回第三章 幼儿动作技能学习与教育 本章概述:本章主要讲述幼儿动作技能学习与教育的基本知识,包括动作技能的相关知识、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以及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教育指导。教学目标:1.了解动作技能的相关知识。2.理解
2、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3.理解并掌握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教育指导。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一、动作技能的含义 1.运动、操作和动作(1)运动。是人体的一种运动机能,表现为有机体的一系列的骨骼运动,是“大肌肉群的运动”,而且经常涉及整个身体。(2)操作。是人体操纵一定的器具的运动,表现为腕关节和手指运动,是精细的动作技能,具有很大程度的精确性。(3)动作。是具有一定动机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对象的运动在运动。学中,动作主要视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定下,表现为肢体、躯干的肌肉、骨骼、关节协同活动的模式,既指由多个部分共同构成的完整活动模式,也指某一部分的特定活动模式。2.动作技能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3、 动作技能的概述 动作技能(Moor skill)也叫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像日常生活中的写字、绘画,打字,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田径、球类、游泳、体操、射击,生产劳动方面的车、刨、磨,交通方面的骑车、开车、驾驶飞机等活动方式,都属于动作技能的范畴。关于动作技能,不同心理学家有不同的定义。有研究者(J.Cronbach)认为,动作技能是习得的,精确执行且对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的一种操作。还有研究者(A.E.Woolfork)则把动作技能定义为“完成动作(Acct)所需要的一系列身体运动(Movements)的知识和进行那些运动的能力”。加涅认为,动作技能实际上有两个成
4、分:一是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即动作程序;二是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利和娴熟的身体运动能力。因此,应将动作技能与不随意的和反射性的动作相区别。如在眼前出现轻微刺激,人能迅速做出眨眼反应,这种反应不是习得的,不属于动作技能。动作技能又称心因运动技能(Psychomotor skill,意指这里的动作不是简单的外显反应,而是受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动作技能往往与知觉不可分,所以常常有人把知觉与动作联系,称之为知觉一动作技能(Perceptu
5、al-motor skill)。二、动作技能的类型及成分 1.动作技能的类型 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动作技能包括: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1)细微型动作技能与粗放型动作技能。这是根据动作的精细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来分的。如穿针引线是细微型动作技能,而打篮球则是粗放型动作技能。(2)连续型动作技能与断续型动作技能。这是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来分的。连续型动作技能由一系列的连续动作构成,需要对外部情境进行不断调节,而且完成动作序列较长。如骑自行车、舞蹈、唱歌、弹琴、打字等断续型动作技能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动作构成,包括较短的序列,是对于一个特殊的外部刺激作一个特殊反应的活动,其精确性可以计
6、数。如射箭、投篮等都是典型的、不连续的技能活动。(3)徒手型动作技能与器械型动作技能。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来分的。前者主要通过机体的自身运动来完成,如自由体操、太极拳等。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后者主要是通过操作器械来完成,如弹吉他、驾驶汽车等技能。(4)闭合性动作技能与开放性动作技能这是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来分的。闭合性动作技能主要依赖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运动,动作的产生不依赖外界环境,如自由体操、吊环等。后者需要根据环境变化来做出适当的动作,对外界信息依赖程度高,如打篮球、骑自行车等。2.动作技能的成分(1)认知成分。学习者需要理解训练的项目,通常来说,运
7、动水平越高,越需要做出判断,采取对策,并要求周密的计划。(2)知觉成分。学习者必须准确地、敏锐地通过视觉辨别出反应的线索。(3)协调能力。这种能力在动作技能中起关键作用。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4)个性和气质特征像情绪愉快、稳定、成就动机、自信心、自控能力等都在动作技能中起重要作用。三、熟练动作技能的特点 心理学家认为,达到较高速度、精确性、轻松、连贯的动作。可称为熟练的动作。熟练的动作是动作技能获得的标志。心理学家对初学者和专家完成同一任务的动作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熟练的动作有以下主要特征:(1)立即反应代替了笨拙的尝试。从信息加工观点看,人的任何操作或动作可以分解为复杂的
8、刺激与反应过程。从刺激到反应之间需经历五步:输入(Intake):各种感觉器官接受输入信息引起冲动。编码(Encoding):识别信息,把信息转化为概念。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运用联想和思维从信息中推导出符号陈述的行动指令。译码(Decoding):符号指令转化为神经冲动。输出(Output):神经冲动引起肌肉作用于外部世界。研究表明,从一步一步有意识地尝试操作到自动操作的形成,省掉了许多中间环节。(2)微弱的线索被利用。任何动作都受情境中的线索(Cue)指导,线索可以是看到、听到或触到的指导动作的线索大致可分为三
9、类:基本线索,即人要进行成功的反应所必须注意的线索。有助于调节反应的线索。无关的线索。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3)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在连续的动作技能中,操作者不断进行尝试和纠正如司机在开车时并不能沿着路边或中心线笔直行驶,而是时而偏左,时而偏右,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实际走的是锯齿形路线。在此过程中,司机是根据其动作的反馈来调整他的操作的。反馈通常有两种:由视觉和听觉感受器官接受的外来信息的外部反馈。由肌肉和关节引起冲动的内部反馈,即动作感觉反馈。初学者主要靠视觉信息的外部反馈来调节自己的动作,而熟练的操作者则主要根据动作感觉的内部反馈来调节自己的动作。所以熟练的驾驶员可以不
10、必等到汽车偏离理想的运动轨迹太远,就能靠肌肉的内部反馈自行调节,而把事故排除在发生之前。(4)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受内部程序控制。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钢琴家每秒能弹奏10个以上的音符。研究表明,熟练的演奏家不是对单个音符作孤立的反应。他的局部动作已综合成大的连锁,或者说已形成了所谓有内部的指导程序(Directing program)。在技能经过充分练习的情形下,神经系统的程序很少需要知觉系统监视,就可以自行继续运行。(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优秀飞行员能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维持协调和准确的操作。四、动作技能的获得与保持 1.动作技能的获得 动作技能的获得
11、具有阶段性。各种动作学习都可以大致划分为认知、联结、自动化三个时期。其中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有时还相互交叉,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持续时间也可能不完全相同。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2.动作技能的保持 动作技能具有长期保持性。动作技能学习比知识学习保持更牢固,更不易被遗忘,这是许多实验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如Fleishman和Parker(1962年)曾做过一个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保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通过一定练习获得的某一复杂动作,经过9个月乃至一年该动作几乎不被遗忘。在间隔两年后,该动作技能虽有少量遗忘,但经一两次练习后就基本可以恢复原来的水平。音乐动作也可以长期存在大脑
12、。在三十多年前,日本有人发明了一种特殊方法教儿童学习拉小提琴。在婴儿出生后几个月,便向他重复演奏一段乐曲,这段乐曲也许要重复几个月,直到该乐曲产生安抚效果,此时说明婴儿能识别该曲调了。以后再选另一段乐曲复演奏。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如此训练,直到儿童4岁时被送往音乐学校学习,儿童完全根据听觉学习音乐。研究者推测,儿童是将演奏出来的声音与婴儿时起就储存在头脑内的样板(Template)进行比较,使其动作模式得到矫正的。五、动作技能的结构模式 1.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加工模式把动作技能看成是由感受器系统、中枢加工系统和效应器系统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系统,其各部分的功能如下:
13、感受器装置接受和传递信息。信息通过视、听、肌体感觉等通道而输入。中枢信息加工系统向感受器装置输入信息,并以适当的信息进行反馈把感受器内的信息引入一定的方向。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 通过修正错误的程序修正误差。输入的信息与内在的标准作比较,并检侧其误差。选择特定信息。修正的信息经过效应器装置变成肌体运动的功率,这种功率通过运动输出对感受器装置进行反馈,并控制输入的信息。2.知觉一动作技能的三层次理论 有研究者(Cratty,1969年)提出一个知觉一动作技能三层次理论,基本内容如下:(1)第一层次。为动作技能的一般成分。它包括:抱负水平、毅力水平、唤起和动机水平、分析工作技巧
14、的能力、各种知觉能力。这些因素虽然是相当固定的,但仍可能受个体经验的影响或修正。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 动作技能的概述(2)第二层次。是动作技能的能力品质它包括力量、耐力、伸缩性、速度、平衡和协调。这些是每个人都能发展的潜能,而且也影响其动作技能水平。(3)第三个层次。是动作技能情境所特有的各种因素,操作者赋子工作的价值、以往的经验和操作情境的社会特征。如工作所需的能量的要求、在生活实践中,实际可观察到的动作技能是在这个层次上出现的。上一页返回知识点2 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幼儿动作发展的研究趋向 1.重视特定动作模式的探讨 注重从控制性和协调性两个维度,更深入、更细致
15、地探讨特定动作模式建立、改变的过程。例如,对婴儿行走爬行的研究,不限于描述爬行、行走出现的年龄,而是深入描述肢体协调的特点、重心转移的方向、平衡的动态保持等(Adolph,Vereinjken,Denny,1998年;Bril,Breniere,1992年;Clark,Philips,1988年)。2.重视动作的个体差异研究 儿童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研究受到重视。由于儿童的身体形态、肌肉力量和活动水平上的差异,决定了儿童在动作发展中将面临不同的任务和问题。下一页返回知识点2 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 动作的发展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说,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机体特异性与任务要求如何实现有
16、效匹配的问题(Thelen,2000年)另外,现今的研究也重视动作发展的文化特异性,如中国儿童筷子使用的动作技能发展问题。3.重视动作的机制研究 在对儿童动作发展机制问题的研究中,动力学理论起着主导的作用,强调动作是一复杂的自组织系统。二、幼儿动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分界线,之前,关于动作学习的理论解释大多数都属于行为主义.以连锁反应理论为代表,属干习惯论。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2 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 之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出现了一些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动作学习的新理论模型,其中主要有动作学习过程论、闭环理论和图式理论。1.连锁反应理论“连锁反应理
17、论”(Chain reaction theory),是用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S-R)的连锁反应系列来解释动作的学习与形成。刺激引起反应,第一个动觉反馈调节着第二个动作,第二个动觉反馈又调节着第三个动作这样,就产生了连续性动作。例如,儿童学会用钥匙开门的动作技能:首先用手拿钥匙,然后对准锁孔,确认插人的位置是否准确,将钥匙完全插人并按正确方向旋转,开门。在这个例子中,每个动作,如果不按上述顺序进行,就达不到目的。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2 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 2.闭环理论 动作学习的闭环理论(Closed-loop theory)是在动作学习过程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闭环理论进
18、一步揭T了动作学习的内部控制机制一知觉痕迹(Perceptual trace)和记忆痕迹(Memory trace),并把它作为动作学习的基础。(1)知觉痕迹是对动作反应的知觉和短暂记忆,是动作反应的一种即时的内部反馈系统,用来追踪和记录动作反应情况。在动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每次做出反应,知觉就获得有关信息,知觉痕迹就形成了;新的动作通过知觉得到持续的反馈,正确的知觉不断获得强化;有关反应结果的信息又用来指导后来的动作。知觉痕迹是联系实际动作与以往动作记忆痕迹的中介。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2 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2)记忆痕迹是以往多次动作反应所积累的信息库,属于长时记忆。它
19、属于一种内部参照系统,即用来引导动作走向,从而有助于发出适当的动作;它也作为一种判断标准,根据知觉反馈的信息,来评判、调节、矫正正在进行的动作反应。在作业过程中,知觉反馈来的信息与记忆痕迹相比较,动作错误就被鉴别出来并得到修正。3.动作学习过程理论 动作学习过程理论(Welford,1968年),强调动作学习过程包含了感受一转换一效应器三个连续步骤。各种感觉器启接收输入信息,但人只有通过动觉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运动。知觉正确与否,对动作技能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感觉信息超载或贫乏都可能导致知觉判断错误。知觉信息经过短时记忆(选择性记忆)转入由知觉到动作的转换阶段。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2 幼儿动
20、作发展和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 这一阶段有双重意义:既对感觉输入做出反应,又激起效应器的活动,而效应器的活动通过反馈进一步使动作得到校正或加强。4.图式理论 为解决闭环理论所面临的问题,有研究者(Schmidt,1975年)提出了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在保留了闭环理论的大量可取之处的同时,吸收了认知研究特别是记忆和思维发展研究的结果,引进了图式这个概念。图式不同于知觉痕迹,它不是零碎的知觉碎片,而是有一定概括性的动作变量。由于图式比知觉痕迹简约得多,所以不仅减轻了知觉与记忆负担,而且增强了图式对各种动作任务的适应性。在图式理论中,一项动作技能可能包含一套动作图式,它构成了动作
21、技能概括程度不同的多个层次。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2 幼儿动作发展和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基础 图式所属层次的概括程度越高,就包含越多的公式、原理之类的认知成分;图式所属层次的概括程度越低,就越接近具体的外显动作和细微的知觉。总之,从连锁反应理论到动作学习过程论、闭环理论和图式理论,人们对动作学习的解释已经从“刺激一强化”的行为主义观点过渡到认知加工的观点;从探讨动作学习的外部特征和规律过渡到动作学习的内部机制与过程,同时对动作学习的解释也越来越全面、合理。可以相信,随着相关科学研究的深入,关于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解释将会更加完善。上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动作技能过程 一、动作技能学习的基本阶段
22、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练习从而逐步地掌握某种动作方式的过程。费茨和波斯纳把动作技能学习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 在学习一种新的动作技能初期,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别人的动作示范,或从标志每一个局部动作的外部线索,试图“理解”任务及其要求。学习者也做一些初步尝试,把任务的组成动作构成一个整体,也试图发现整体动作是如何构成的这一阶段把学习重点放在反应的线索上,所以这一阶段学习也称知觉学习。例如,初学临帖的儿童,要将大楷字写好,首先必须仔细观察字帖上的字通过观察,了解某个字由哪些笔画构成,第一笔如何起笔,如何收笔。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动作技能过程 要知道笔顺,还要知道字的框架结构、
23、各笔画之间的距离和倾斜度等。任何动作技能的学习,都必须经历认知阶段。但是,有的认知阶段学习是在非正式的情形下进行的。家里有轿车的儿童,父母开车时,常常把儿童带在身边,儿童虽末正式学习,但长期耳濡目染,已经获得了许多有关开车的知识,他们可能知道哪些控制装置或仪表安装在什么地方,如何操纵等。这一阶段动作技能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注意范围比较狭窄,精神和全身肌肉紧张,动作忙乱、呆板而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动作;不能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以发现动作的错误和缺点,这些特点在幼儿身上特别容易被发现。2.联系形成阶段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动作技能过程 在这一阶段
24、的动作技能学习,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它包括两层含意:一是对简单动作而言,要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较为稳固的联系;二是对复杂动作而言,要将许多简单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形成比较连贯的复杂动作。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所包含的刺激与反应也非常复杂,所以联系的形成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这一阶段动作技能学习的主要特点,练习者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开始将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但是各个动作还结合得不紧密,在转换动作时常出现短暂的停顿。练习者的协同动作是交替进行的,即先集中注意一个动作,然后再注意做出另一个动作,反复地交替,进行不同的动作。这种交替慢慢加快,技能结构的层次不断增加,然后逐渐形成整
25、体的协同动作。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动作技能过程 另一特点是,把技能的局部动作综合成更大的单位,最后形成一个连贯技能的整体。练习者视觉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而肌肉运动感觉的自控作用逐步提高,动作间的相互干扰逐步减少。3.自动化阶段 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一长串的动作已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似乎是自动加工的。这时,练习者的多余动作和紧张状态已经消失。练习者能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动作,能自动地完成一个接一个的动作,几乎不需要有意识控制。动作学习进入自动化阶段标志着动作学习的完成,此时,动作协调化模式已经形成。如汽车驾驶员可以手脚并用,紧密配合,自如
26、地融合为一体;又如在装枪弹这一动作技能中,整个动作顺序是有条不紊而一气呵成的。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动作技能过程 总之,动作技能发展的这三个阶段是依次出现、不可颠倒的,对于幼教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指定动作技能教学计划或实施动作教育时要遵循幼儿的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动作技能训练的最佳效果。二、动作技能的学习原理 1.动作技能的保持 动作技能一经学会之后便不易遗忘。有研究者(Fleishman&Parker)的实验部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设计了一个类似驾驶飞机的任务,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获得该技能后,实验结果表明,这个已经被掌握了的运动技能经过两年以后仍然基
27、本保持完好。动作技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获得的。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动作技能过程 通常,经过过度学习的任务是不易遗忘的;相反,如果练习一两次就成功的新技能则非常容易遗忘。许多动作技能是以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的。连续的任务相对简单,所以不易遗忘。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程度依赖小脑和脑低级中枢,这些中枢可能比脑的其他部位有更大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2.动作技能的迁移 动作技能学习也存在着迁移,即先前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的技能会产生影响。先前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的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称为正迁移,反之则称为负迁移。在动作学习过程中,迁移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28、幼儿动作技能过程(1)两侧性迁移。两侧性迁移指身体一侧器启进行的学习向另一侧器启的迁移,有研究者(T.W.Cook)称它为交叉教育(Cross education)。研究发现,两侧性迁移最明显的是人体对称部位;其次是同侧部位,即左手一左脚、右手一右脚,最弱的是对角线部位,右手一左脚、左手一右脚两侧性迁移对于需要双手或四肢协调的动作技能学习具有促进作用。(2)语言一动作迁移。在指导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语言一动作迁移。加涅等人(1950年)指出,他要求被试者按照一定的光刺激(视觉信号)做一定的动作,通过这种使刺激和语言相结合的事先训练,使动作技能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加涅所进行的事前训练是:“
29、见红色按第一个按钮”“见蓝色按第二个按钮”等。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知识点3 幼儿动作技能过程 一般来说,只有当语言反应不干扰被试的动作时,或者语言反应能提高知觉的辨别能力时,事先的语言训练才能使动作技能学习得到正迁移。(3)动作一动作迁移。此类迁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事例很多。如会骑摩托车的人就比较容易掌握驾驶汽车的技能,原因是这两种活动需要相似的注意分配、反应速度和处理机械的技能。但是,旧的技能对新的技能有时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也就是存在负迁移例如,开惯小车的人,就不容易适应开大型载重汽车。在实际技能练习中,正迁移和负迁移常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技能练习时,必须认真研究、分析新旧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克服干扰作用,促进其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上一页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