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概论,【学习目标】 (1)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 (2)认识管理会计的职能和方法; (3)了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4)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和联系。,第一节 管理会计概述,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一)国外对管理会计的定义 (二)国外对管理会计的定义 本书认为,管理会计是基于现代管理科学的企业管理子系统,合理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财务会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价和考核,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信息处理系统。,第一节 管理会计概述,二、 管理会计的职能 (一)预测职能 (二)决策职能 (三)预算职能 (四)控制职
2、能 (五)考核和评价职能,第一节 管理会计概述,三、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一) 主要内容 随着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管理会计的内容也不断拓展,逐步形成了决策与规划会计、控制与评价会计及战略管理会计三部分内容。,第一节 管理会计概述,(二)管理会计的具体方法 1成本性态分析法 2本量利分析法 3边际分析法 4成本效益分析法 5战略分析法,第一节 管理会计概述,四、管理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 1管理会计的预测工作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工作 2管理会计的决策工作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 3管理会计的控制工作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4管理会计的考核评价工作帮助企业制定和修改经营决策,第一节
3、 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大量的经营管理工作都需要在管理会计的深入指导和分析下进行。 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和指导企业发展,而且还能引申到各个工作环节、各个工作事项及各项决策中,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提升空间。,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一、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一)基于内部管理的核算性管理会计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 (二)基于外部报告的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一、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三)基于外部报告的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至80年代中期) (四)基于作业的战略性管
4、理会计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知识链接 适时生产系统,也称无存货管理,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人首先创立,随后被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纳,并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它改变了传统的推进式生产方式,采取需求拉动式生产,使企业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了存货,导致了存货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重大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二、管理会计职业发展概况 (一)西方管理会计已实现职业化发展 主要体现在成立管理会计专业机构,组织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等方面,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二、管理会计职业发展概况 (二)我国管理会计职业化亟待推动 1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现
5、状 2我国管理会计师行业发展现状 3注册管理会计师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及前景展望,第三节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 的区别和联系,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报告种类不同 (二)工作主体层次不同 (三)信息时效不同 (四)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不同,第三节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 的区别和联系,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五)工作程序不相同 (六)核算时间不同 (七)信息的相关程度不同 (八)知识要求不同,第三节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 的区别和联系,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一)核算对象相同 (二)最终目标相同 (三)信息来源相同 (四)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管理会计是通过合理运用数理统计
6、方法对财务会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评价和考核,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工作目标的信息处理系统。 管理会计具有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和评价的职能。,本章小结,管理会计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规划会计、控制与评价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在实施过程中使用成本性态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战略分析法等具体方法。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本章小结,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1)理解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2)掌握成本性态的分类; (3)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
7、本及混合成本的概念与特征; (4)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5)掌握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学习目标】,一、固定成本 (一)固定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变动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主要特点是在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保持不变,但就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而言,则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反比例变动,即业务量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份额将相应减少。,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二)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相关范围在管理会计上指的是一定的期间和一定的业务量范围。 1. 就时间范围而言,它是指特定时间,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
8、会发生变化,是稳定的,但是从长时间来看,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 2. 就空间范围而言,它是指一定的业务量,就工业企业而言一般指现有的生产能力水平。因为一旦超过该产量,势必要扩建生产线等等。,(三)固定成本的分类 固定成本可以根据支出额是否受管理部门短期行为决策的影响进一步划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committed fix costs)又称经营能力成本,是指与整个企业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运转直接相关的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discretionary fixed costs)又称可调整固定成本,是指企业管理部门根据管理需要做出的决策所发生的成本。,二、变动成本 (
9、一)变动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与固定成本的分析相似,变动成本的特征也是有条件的。具体表现为变动成本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关系通常也是在一定范围内,超过这一范围,两者之间就不一定存在正比例关系。这一范围被称为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三)变动成本的分类 变动成本又可分为技术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两大类。 技术变动成本是指与业务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它是由产品的工艺设计所确定的,只要工艺技术及产品设计不改变,成本就不会变动,所以不受企业管理部门决策的影响。 酌量性变动成本通常受管理部门决策
10、的影响,有很大的选择性。,三、混合成本 (一)混合成本的分类 混合成本(mixed cost)是指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是其变动的幅度并不与业务量的变化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的成本。 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变动率低于业务量的变动率。这类成本同时包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因素。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把混合成本分为半变动成本、阶梯式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和曲线成本四种。,1. 半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这部分成本的特征类似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础上,随着业务量增加,成本也会成比例增加,这又类似于变动成本。 2. 阶梯式成本 阶梯式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是固定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
11、时,其发生额就会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在新的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这种变化反映在坐标图上,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总数的增长,呈现为阶梯状,故称为阶梯式变动成本。,3. 延期变动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固定不变,但若突破该业务量的限度,其超额部分则随业务量的增加按比例增长。 4. 曲线变动成本 曲线变动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固定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但在此基础上,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不成正比例变化,而是呈抛物线的曲线关系。,(二)混合成本的特征 首先,同时包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个因素。 其次,通常具有一个基数,这个基数是固定不变的,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数之上发
12、生的成本部分,则是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相当于变动成本。 再次,其总成本虽然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有所变动,但并不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四、总成本 总成本 = 固定成本 + 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如果用符号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真正意义的固定成本与混合成本中分解的固定成本之和),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x表示业务量,bx代表变动成本(真正意义的变动成本与混合成本中分解的变动成本之和), 则总成本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y=a+bx,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一)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指以某一时期内的最高点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与最低点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之差,除以最高业务量与最低
13、业务量之差。 先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的值,然后再据以把混合成本中的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分解出来的一种方法。,第二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a最高点业务量成本 - b最高点业务量 或 a最低点业务量成本 - b最低点业务量 例2-6,(二)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亦称直观法,是一种图解法,它根据所分析的不同业务量条件下的成本资料,逐个绘入一张坐标图上,然后按照这些总成本的大致变动趋势,画一条使其尽量贴近上下两侧各点的成本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的固定部分与变动部分。 这条直线与纵轴的相交点表示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部分,而成本变动趋势直线的斜率即代表单位变动成本b。 由y=a +bx,可得:b=(y-a)/x
14、。,散布图法的具体步骤是: 1. 根据历史资料的成本和业务量描绘在直角坐标图上,其所描绘的图直接显示出数据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如盖斯威公司的数控铣床的维修成本和三相智能电能表数量的散布图如图2-9所示。 2. 找到成本线与纵轴相交的点就是固定成本,如,盖斯威公司的数控铣床的维修成本与纵轴相交的点是450元,说明盖斯威公司的数控铣床的维修成本的固定维修成本是450元,不管三相智能电能表的数量怎样变动,450元的维修费用是固定不变的。,3. 将固定成本代入成本公式y=a+bx,同时选取成本线上的一组数据,就可以求出单位变动成本金额。 如,盖斯威公司的数控铣床的维修成本的固定成本450元代入成本公式
15、y=a+bx,并取直线上的三相智能电能表为250台,成本为2750元,可以计算出成本趋势直线的斜率(即单位变动成本b)为:9.2元,即 =9.2。 4. 确定混合成本模型 例2-7,(三)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下,假设反映成本与业务量关系的直线方程成立,即: ya+bx 然后求出方程中的参数a、b之值。a、b之值可通过建立决定回归直线的联立方程组求得,方法如下: yna+bx (1) xyay+bx (2) 代入公式中,就可以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例2-8,二、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又称为工程分析法,就是根据各种材料、人工、费用的消耗与业务量之间的直接联系来合理区分哪些耗费是变
16、动成本,哪些耗费是固定成本。 其特点是需要对每一项耗费都进行分析,因而划分比较准确。 如果成本分析者富有经验并了解该组织的业务活动,那么其成本预测会非常可靠并对决策大有帮助。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并常常不及时。一般在新建企业或新产品的生产等无历史资料参考的情况下采用。,三、账户分析法 这是成本估计中最传统的会计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多少资料,而是依赖于成本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采用这种方法时,成本会计人员应取得某一期间实际发生的生产成本资料,然后对每一账户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成本属于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然后计算出总数,将总成本除以数量,即得到单位变动成本。,四、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 (
17、一)成本性态分析在经营预测方面的应用 (二)成本性态分析在经营决策方面的应用 (三)成本性态分析在预算方面的应用 (四)成本性态分析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应用,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完全成本法而言,它是管理会计中一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与完全成本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变动成本法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变动成本(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有的固定成本在发生期间均作为当期的期间费用,全额从当期收入中扣除。,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差异 (一)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差异 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生产过程
18、中的总成本。因此,固定性制造费用也包含其中。在这种方法下,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其总额作为产品成本列示于资产负债表。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变动成本,因此,固定性制造费用不包含其中。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其总额作为产品成本列示于资产负债表,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发生当期就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列示于利润表中。同样,如果产品已经销售,则将已售产品的成本转作销售成本,列示于利润表中。,(二)存货估价的差异 由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构成不同,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的产品成本也不一
19、样。而存货的价值一般由其成本决定,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的存货价值也不相同。 具体来讲,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的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三)利润计算方式的差异 利润表的编制通常遵循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的原理。按照完全成本法,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销售及管理费用等税前利润 而按照变动成本法,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期间费用)税前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本章中所讲的利润,应为营业利润;上文公式中的变动成本还应包括变动管理及销售费用;上文公式中的固定成本还应包括固定管理及销售费用。,例2-10 1. 产量不变而销量逐年
20、变化 例2-11 采用例2-9的数据。假设盖斯威公司2012年、2013年三相智能电能表产量仍然为800 000台,而销售量为900 000台,2013年的销售量为860 000。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如表2-7所示。,表2-7 2011-2013三年的产量和销售量情况表 单位:台,根据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如表2-8所示: 表2-8 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简表 单位:元,根据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如表2-9所示: 表2-9 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简表 单位:元,2. 销量不变而产量逐年变化 例2-12 采用例2-9的数据。假设盖斯威公司三相智能电能表的销售量不变,而产量变动如表2-10所示。 表2-10
21、2011-2013年产量和销售量情况表 单位:台,根据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如表2-11所示: 表2-11 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简表 单位:元,根据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如表2-12所示: 表2-12 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简表 单位:元,三、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1. 能够促进企业注重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2. 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 (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 变动成本法不能充分满足长期决策的需要 2. 与传统的成本概念不一致,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3. 会影响有关各方收益,四、变动成本法原理在企业中的运用 (一)能够为企业管理部门进行预测和短期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有利于
22、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正确进行业绩评价,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2、 盈亏临界点分析,1、 本-量-利分析概述,3、 实现目标利润的本-量-利分析,4、 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Cost volume - profit 在成本性态划分的基础上,就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分析 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或图形揭示售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及利润等有关因素之间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意义在于: 企业运营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取得利润,而利润是售价、销量、成本及销售组合等
23、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量利分析就是研究这些因素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内部规律,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如项目决策、利润规划、预算编制、经营决策的制定等。以便优化管理者的决策管理与控制。,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二)本-量-利分析的重要假设,1、成本按性态划分且采用变动成本法假设 2、相关范围假设 期间假设 业务量假设 3、模型线性假设: 固定成本不变假设 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假设 销售收入销量呈完全线性假设 4、产销平衡假设 5、品种结构假设 多品种生产企业,各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不会发生变化 6、营业利润假设,实践中往往很难完全满足这些基本假设。,第一节 本
24、-量-利分析概述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涉及因素: 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产销量 固定成本总额 目标利润,基本方程式,目标利润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售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总额,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注意:变动成本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销、管费用,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例题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售价为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8 000元。若计划期内预计生产销售该产品8 000件,则目标利润为?,P=2
25、08 000-128 000-48 000,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四)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1、贡献毛益 Contribution margin 、 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二)贡献毛益率(CMR),概念:贡献毛益总额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贡献毛益占产品单价的百分比。 意义:每一元销售收入所能提供的贡献毛益份额。 公式: 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 =单位贡献毛益/单价100%,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四)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四)贡献毛益
26、及相关指标,(三)变动成本率,概念:变动成本总额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变动成本与单价百分比。 意义:每一元销售收入所耗用的变动成本份额。 公式: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与贡献毛益率关系: 贡献毛益率=1-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1-贡献毛益率,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四)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四)贡献毛益与固定成本分析,目标利润 =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盈利 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亏损 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保本,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
27、概述 (四)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单位贡献毛益、贡献毛益总额、边际贡献率都是越大越好的正指标。它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特定产品对企业所做的贡献大小,必须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变动成本率是个越小越好的反指标,当产品变动成本率高时,边际贡献率则低,创利能力小;反之,当产品变动成本率低时,边际贡献率则高,创利能力大。,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一)关于盈亏临界点,Break-Even-Point (BEP)、保本点 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业务量点 意义在于:企业的销售收入扣减变动成本得到“贡献毛益”,它首先用以补偿固定成本,如果贡献毛益刚好等于固定成本,说明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状态,此时的销售量即为盈
28、亏临界点。 说明:除销售量外,单价、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都会对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的状态产生影响 着重研究销售量与利润的关系,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二)盈亏临界点分析,表现形式:,BEP的销售量 BEP的销售额,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二)盈亏临界点分析,公式法,在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的基础上,根据盈亏临界点的定义,先求出盈亏临界点销量,再推算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一种方法。,因为:P=(SP-VC)V-FC 在盈亏平衡点处:P=0 所以: (SP-VC)V-FC=0 即:v= FC/(SP-VC),盈亏临界点销量实物量 V=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盈亏临界点销售
29、额价值量 V=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率,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二)盈亏临界点分析,例3:某企业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50 000元。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V =50 000(50-30)=2 500件,贡献毛益率=(50-30)50100%=40% V =50 00040%=125 000元,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三)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安全边际指标 盈亏临界点(保本)作业率指标,经营安全程度,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三)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1、安全边际指标,表现形式: 安全边际销售量,简称安全边际量
30、安全边际销售额,简称安全边际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是指正常或预计的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量。它们是正指标。,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三)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安全边际,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三)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人们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安全程度的等级和安全边际率经验数据的一定分布区间,设计了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一般标准。表1就是西方企业经常使用的经营安全程度标准。,表1 西方企业评价经营安全程度的一般标准,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三)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例题,某公司只经营一种A产品,售价为3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件,固定成本为22 000元。预计计划期内生
31、产销售该产品4 000件,计算该公司计划期内经营A产品的安全边际及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2 000(30-20)=2 200件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2 20030=66 000元,安全边际量=4 000-2 200=1 800件 安全边际额=1 80030=54 000元 安全边际率=1 8004 000=45% =54 000(400030)=45%,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三)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2、安全边际率与销售利润率,当销量达到盈亏平衡点时,固定成本被全部补偿; 安全边际的销量为企业创造利润 销售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贡献毛益 =安全边际额贡献毛益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
32、率贡献毛益率,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三)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又叫“危险率”、“开工率”,是指盈亏临界点业务量占企业正常销售量的百分比。,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三)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该指标是一个反指标,越小说明越安全 实质: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实现盈亏平衡,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三)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练习题,某厂制造K产品,单位产品售价4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24元/件,全年固定成本为100 000元,全年生产销售8 000件 要求 1、计算K产品的贡献毛益额 2、计算营业利润 3、计
33、算K产品的变动成本率 4、计算该公司的安全边际并评价其经营风险程度,综合边际贡献率(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法,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四)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如何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四)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例:某企业计划期内产销甲、乙两种产品,固定成本总额为156000元,其他资料如下表所示: 请计算甲、乙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四)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第二节 盈亏临界点分析 (四)多品种的盈亏临界点,不盈不亏,不赚不赔 收支相等 利润= 0 贡献边际 = 固定成本 安全边际 = 0 保本作业率 = 1,思考:如何判断达到了保本状态?,主要内
34、容,本量利分析在目标利润规划中的应用 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目标销售量和安全边际的影响,1、实现目标利润的模型,企业实现目标利润应完成的业务量。“保利点”分析 税前目标利润模型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目标利润+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因为 P=V(SP-VC)-FC,例:设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单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25元,固定成本为50 000元。如果目标利润定为 40 000元,则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是多少?,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40 000+50000)/(50-25)=3600(件)
35、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360050=180 000(元) 或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40 000+50000)/50%=180 000(元),税后目标利润模型(保净利模型) 税后利润(净利)=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 税前利润=税后利润/(1-所得税率),2、实现目标利润应控制的成本水平,在目标利润已定的情况下:产品售价与销售量受到市场的约束 如何降低成本并控制在一定水平上 实现目标利润应控制的单位变动成本水平 =(销售收入-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 实现目标利润应控制的固定成本水平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目标利润 =单位贡献毛益销量-目标利润,因为 P=VSP-VVC-FC,3、实现
36、目标利润的价格水平,企业目标利润已定:销售量和成本分别受到市场和企业生产条件的限制无法改变 企业如何定价?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价格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量,因为 P=VSP-VVC-FC,实际生产中,与利润相关的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中 当其中某项或几项因素同时发生变动,均会导致BEP点、目标利润销售量改变。 了解这些因素变动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把握其规律对于指导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十分有益,1、价格变动,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利润不变,销售单价提高,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目标利润销售量的变动与销售单价呈反方向,说明:从B
37、EP点和目标销量降低角度看,提高售价对企业经营有利。但是,单价提高会对企业销量产生不利影响,某企业生产销售一种产品,SP=10元, VC=6元,FC=80 000元,目标利润为40 000元 假定单价提高1元,其他条件不变:,BEP销量=16000件 目标销量=24000件,盈亏临界点销量=20000件 目标利润销量=30000件,实际上,提高单价后,销量会减少: 若销量减少但不低于24000件,则提高单价对企业有利 若销量减少并少于24000件,则提高单价对企业不利,2、固定成本变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利润不变,固定成本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BEP点、目标销量变动与固定成本呈同向
38、变动,3、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固定成本、单价、目标利润不变,VC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BEP点、目标销量变动与单位变动成本呈同向变动,经营多种产品,其盈亏临界点的确定: 综合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固定成本/综合贡献毛益率 综合贡献毛益率 =(某种产品贡献毛益率该产品销售比重)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综合贡献毛益率,4、品种结构变动,在固定成本、目标利润一定情况下: 综合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与综合目标利润的销售额的高低取决于综合贡献毛益率的大小 在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不变情况下,综合贡献毛益率大小取决于产品结构,5、多种因素同时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现实中多种因
39、素对目标的影响相互关联 例: 某企业生产销售单一产品。往年数据:销量3000件,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利润为25000元。 计划年度的目标利润为40000元 其他条件不变,实现目标利润的销量=3600件,怎样实现?,FIRST:生产部门可增产至3500件, 销售部门为确保销售单价应下降4% SECOND:成本控制:首先看单位变动成本 THIRD:如果生产部门认为单位变动成本可从25降至23元,则应该考虑固定成本:,可实现利润30500元,在上述销量、单价确定条件下: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2.29元,在上述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确定条件下: 实
40、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为:47500元,回答“如果会怎样”问题的方法,又称:what if分析 在CVP分析中,敏感性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 在CVP关系中运用敏感性分析主要目的在于,如果销量比预测数减少10%,利润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单位变动成本增加10%,利润又会怎样变化?,当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时,各因素变化的临界状态 利润水平对各个因素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影响利润主要因素:SP、VC、V、FC 敏感性分析目的确定引起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各因素变化的临界值 即销量和单价的最小允许值和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最大允许值 根据CVP关系基本公式:P=V(SP-VC)-FC 当P=0 时,推导出个因素盈亏
41、临界值公式: V=FC/(SP-VC) SP=(VVC+FC)/V=VC+FC/V VC=(VSP-FC)/V=SP-FC/V FC=V(SP-VC),例:,某音像公司生产销售世界著名影片DVD,SP=10元,VC=6元,预计全年固定成本200 000元,计划销量为500 000张,全年利润为1 800 000元。 利用以上数据计算各因素的变化允许值,并说明意义。,销量最小允许值50 000张 V=FC/(SP-VC)=200000/(10-6) 实际销量只要完成计划的十分之一,企业可以保本 单价最小允许值:6.4元SP=VC+FC/V=6+200000/500000 单价不能低于6.4元或者
42、单价下降幅度不能低于36%否则会亏损 单位变动成本最大允许值为9.6元 VC=SP-FC/V=10-200000/500000 单位变动成本有6元上升到9.6元,企业利润由1800000降至零 固定成本最大允许值2 000 000元 FC=V(SP-VC)=500000*(10-6),某企业生产经营一种产品,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全年预计固定成本为200 000元,销售计划为8 000件。 计算该企业的计划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如果要使该企业全年经营保持不亏损,应将各有关因素控制在什么范围? 如果要该企业保持目标利润200 000元,各有关因素应作何变动才能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
43、V、SP、VC、FC的变动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程度存在差别: 较小变动会引起利润较大程度变动的因素:敏感因素 较大变动但对利润影响不大的因素:非敏感因素 测定各因素敏感程度的指标为敏感系数 某因素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 作用在于了解各因素中那些对利润影响强那些弱,分清主次,确保利润完成。,例题分析: 某企业生产单一产品:V= 5000件,SP=50元, VC=20元,FC=60 000元,利润=90 000元 上述因素V、SP、VC、FC 均增长20%,则各因素敏感系数分别为: 1、销售量敏感系数: V增长20%:v=5000(1+20%)=6000件 P=600
44、0(50-20)-60000=120 000 利润变化百分比=(120 000-90 000)/90 000=33.33%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33.33%20% =1.67,2、单价: SP增长20%:SP= v=50(1+20%)=60元 P=5000(60-20)-60000=140 000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 (140 000-90 000)/90 000=55.56% 单价的敏感系数= 55.56%20% = 2.78 3、单位变动成本 VC增长20%:VC= v=20(1+20%)=24元 P= 5000(50-24)-60000=70 000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70 000-90
45、 000)/90 000=-22.22%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 =-22.22%20%=-1.11 4、固定成本: FC增长20%:FC= 6000(1+20%)=72 000元 P=5000(50-20)-72000=78 000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 (78 000-90 000)/90 000 =-13.33%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13.33%20% =-0.67,各敏感系数排序: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是不是敏感系数都遵循这种排列顺序呢? 将上述例题单位变动成本变为30元,固定成本变为50000元,其他条件不变,则目标利润变为5000*(50-30)-50000=50000元
46、,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变为: 销售量敏感系数=2 单价敏感系数=5 单位变动成本系数=-3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1 排序变为: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根据推导,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公式如下: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FC/P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V*VC)/P 单价的敏感系数= (V*SP)/P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V(SP-VC)/P 一般说来,企业若要盈利,V*SPV*VC,且V*SPFC,且V*SP必然大于V(SP-VC),故四因素的排序一定是单价的敏感系数最大,其他因素之间的排序视产品成本构成特点与利润空间而定。,符号?,慎重实施价格决策,单价为绝对敏感因素,单价的变化会引起利
47、润以几倍于单价变化的速度发生变化。 所以在经济决策中,对降价必须给予格外的关注。 价格下调带来的利润损失,若不能通过扩大销售量或降低单位成本予以更大程度的补偿则企业的整体利润肯定会下降,目标利润难以实现。 同时,价格上涨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抑制销量的大幅缩减和成本的大幅上升。否则目标利润同样难以实现,降低单位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同样属于利润的敏感因素,所以降低单位成本对实现企业目标利润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从长期看,成本的高低将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降低单位成本的主要措施有: 源头控制,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其主要方式有招标采购或网上采购等。 生产过程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对生产过程中的材料
48、浪费、不必要的机器停工损失都必须通过严格管理加以控制。 实行批量生产,实现规模效益。 必要时,建立责任成本控制制度。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个人,扩大销售量,销量的增加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大幅度增加。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单价的降低幅度不能太大,否则,由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大于销量的敏感程度,销量的增加反而会减少企业的利润。 2000年度中国彩电行业第一次出现全行业亏损,就是价格战的恶果,而不是销售出了问题。 一般而言,企业扩大销售量的主要措施包括: 提高产品质量,以质取胜: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消费者品牌忠诚度 大力促销。,第四章 预测分析,(1)了解预测分析的概念; (2)熟悉预测分析的基
49、本程序; (3)掌握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学习目标】,一、预测分析的概念 预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的过程。 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分析主要指经营预测,是指对未来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其发展趋势,进行预计和估算的过程。,第一节 预测分析概述,二、经营预测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预测目标 (二)收集和整理资料 (三)选择预测方法 (四)进行分析判断或分析计算 (五)评价验证结果 (六)修正误差 (七)预测报告,三、经营预测的方法 (一)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又称为“非数量分析法”,是由熟悉情况和业务的专家在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基础上,对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