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第二章 开链烃开链烃2-1 烷 烃2-2 烯 烃2-3 炔烃和二烯烃2.2 烯 烃2.2.1 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结构2.2.2 烯烃的异构现象烯烃的异构现象2.2.3 烯烃的命名烯烃的命名2.2.4 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2.2.5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2.2.6 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指分子中含碳碳双键指分子中含碳碳双键C=C 的开链烃的开链烃。H2C=CH2、CH3-CH=CH2、CH3CH2CH=CH2-烯烃烯烃同系列同系列H3C-CH3、CH3-CH2-CH3、CH3CH2CH2-CH3-烷烃烷烃同系列同系列单烯烃单烯烃通式:通式:CnH2n烯烃
2、烯烃单烯烃:单烯烃:多烯烃:多烯烃:二烯烃二烯烃多烯烃多烯烃一、物理方法测定的实验数据一、物理方法测定的实验数据HHHHHHC C0.154nm0.11nm109.5。平面分子:平面分子:C CHHHH0.133nm0.108nm117。121.7。0.1340.109nmC C C C 键能:键能:610 kJ/mol 345.6 kJ/mol 键长:键长:0.134 nm 0.154 nm键角:键角:120 109.5。二、双键碳原子的二、双键碳原子的sp2杂化杂化 键键能:键键能:264 kJ/mol sp2杂化轨道形状杂化轨道形状120.pzsp2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和pz轨道乙烯分
3、子 键的特点是:键的特点是:成键不牢固,易断裂,是发生化学反应的部成键不牢固,易断裂,是发生化学反应的部 位。以位。以 键相连的二个原子不能做相对旋转。键相连的二个原子不能做相对旋转。三、三、键的特性键的特性1.C=C 双键双键不能自由旋转不能自由旋转3.电子流动性较大,电子流动性较大,电子云容易被极化电子云容易被极化2.键比键比键键不稳定不稳定从键能看从键能看从结构看从结构看-没对称轴没对称轴610 345.6 264.4 kJ/mol 双键能双键能 单键能单键能 破坏破坏键的能量键的能量 键键 键键存存 在在 可以单独存在可以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存在,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与只能与 键共存于双键
4、或叁键中键共存于双键或叁键中形形 成成 成键轨道沿键轴成键轨道沿键轴“头碰头头碰头”成键轨道从侧面成键轨道从侧面“肩并肩肩并肩”重叠重叠 ,重叠程度较大,重叠程度较大 重叠重叠 ,重叠程度较小,重叠程度较小 电子云分布电子云分布 电子云呈柱状、对键轴呈电子云呈柱状、对键轴呈 电子云呈块状、垂直对称电子云呈块状、垂直对称 圆柱形对称,密集于两原圆柱形对称,密集于两原 分布在通过键轴的平面上分布在通过键轴的平面上 子核间,子核间,下较为扩散下较为扩散 键键 能能 较大、键较稳定较大、键较稳定 较小、键较不稳定较小、键较不稳定键的极化度键的极化度 较小较小 较大较大键的旋转键的旋转 成键原子可沿键轴
5、成键原子可沿键轴“自由自由”成键原子不能沿键轴旋转成键原子不能沿键轴旋转 旋转旋转键和键和键的主要特点键的主要特点 2.2 烯 烃2.2.1 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结构2.2.2 烯烃的异构现象烯烃的异构现象2.2.3 烯烃的命名烯烃的命名2.2.4 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2.2.5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2.2.6 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CH3-CH2-CH=CH2、CH3-CH=CH-CH3CH3-CH-CH2-CH=CH2、CH3-CH2-CH-CH=CH2CH3CH3包括包括 碳架异构碳架异构 顺反异构(几何异构)顺反异构(几何异构)位置异构位置异构丁烷丁烷
6、 丁烯丁烯CH3-CH2-CH2-CH2 CH3-CH-CH3CH3CH3-CH2-CH=CH2 CH3-CH=CH-CH3CH3CH3-C=CH2C CCH3HCH3HC CCH3HCH3H产生顺反异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产生顺反异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CH3-CH=CH2C CHCH3 CH3CH3 分子中分子中有限制旋转的因素有限制旋转的因素(如双键、脂环)存在。(如双键、脂环)存在。不能旋转的原子上必须连有不能旋转的原子上必须连有两个不相同两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的原子或基团。2.2 烯 烃2.2.1 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结构2.2.2 烯烃的异构现象烯烃的异构现象2.2.3 烯烃的命名烯烃的命
7、名2.2.4 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2.2.5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2.2.6 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1.1.选择含双键最长的碳链为主链选择含双键最长的碳链为主链2.靠近双键一端开始编号靠近双键一端开始编号3.双键位编码置于母体名称之前双键位编码置于母体名称之前CH3CH2CH2-C-CH2CH2CH2CH3CH3CH31245763-丙基丙基-2-庚烯庚烯一、系统命名法一、系统命名法二、顺反异构的命名二、顺反异构的命名C CCH3HHCH3C CHHCH3CH3badcC CbadcC Ca b ;c d 顺顺-(cis)(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相同的原子或基
8、团在同同侧侧)反反-(trans)(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异异侧侧)(Z)-(大大基团在基团在同同侧侧)(E)-(大大基团在基团在异异侧侧)1.顺顺反标记法反标记法 2.ZE标记法标记法 C CHCH3CH3C2H5C CHIClBrCH2CH2CH2CH3C CCH3CH2CH3CH-CH3CH3(Z)-(E)-Cl H ;I Br CH3CH2-CH3-CH-CH3 CH2CH2CH2CH3-CH3(E)-顺顺-4.顺顺/反或反或(Z)/(E)-放在最前面放在最前面C CHCH3CH3C2H5顺顺-3-甲基甲基-2-戊烯戊烯(E)-3-甲基甲基-2-戊烯戊烯CH2CH2CH2
9、CH3C CCH3CH2CH3CH-CH3CH3(E)-3-甲基甲基-4-异丙基异丙基-3-辛烯辛烯685432712.2 烯 烃2.2.1 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结构2.2.2 烯烃的异构现象烯烃的异构现象2.2.3 烯烃的命名烯烃的命名2.2.4 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2.2.5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2.2.6 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 烯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烯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溶于可溶于浓硫酸中。浓硫酸中。2.2 烯 烃2.2.1 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结构2.2.2 烯烃的异构现象烯烃的异构现象2.2.3 烯烃的命名烯烃的命名2.2.4 烯烃的
10、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2.2.5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2.2.6 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C=C 键性质活泼键性质活泼电子易流动,易极化电子易流动,易极化键键能较低键键能较低一、加成反应一、加成反应1.催化加氢(还原)反应催化加氢(还原)反应C=C +X-Y CC XY通式:通式:加成、氧化、聚合反应加成、氧化、聚合反应2.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分子中分子中键断裂,试剂分两部分分别加到相邻两个碳上,键断裂,试剂分两部分分别加到相邻两个碳上,形成两个新的形成两个新的键键1.催化加氢(还原)反应催化加氢(还原)反应常用催化剂:常用催化剂:Ni、Pd、PtCH2=CH2
11、+CH3CH3H2Pt2.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由由亲电试剂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引起的加成反应的进攻而引起的加成反应(1)与卤素加成)与卤素加成1CC+CCX2XX=反应活泼性:反应活泼性:F2 Cl2 Br2 I2 (2)与卤化氢加成)与卤化氢加成反应活泼性:反应活泼性:H I HBr HCl1+Br2BrBr红棕色红棕色无色无色C C+HXC CHXCH2=CH2+CH3CH2BrHBrBr2/CCl4可用来鉴别化合物中是否含有双键。可用来鉴别化合物中是否含有双键。(3)与水加成(酸催化)与水加成(酸催化)1+CH2 CH2H2OCH2 CH2HOHH+1CH3CH=CH2 +H2OH3P
12、O4195oC,2MpaCH3CHCH3OH(4)与含氧无机酸)与含氧无机酸(H2SO4、HOX)加成加成烯烃与冷、浓烯烃与冷、浓H2SO4反应反应-生成硫酸氢烷酯生成硫酸氢烷酯硫酸氢乙酯硫酸氢乙酯1CH3CH=CH2 +HOSO2OHCH3CHCH3OHCH3CHCH3OSO2OHH2O烯烃可溶于硫酸而生成均相混合物,但烷烃不与硫酸反烯烃可溶于硫酸而生成均相混合物,但烷烃不与硫酸反应而分层,故可用应而分层,故可用硫酸分离、鉴别烯烃与烷烃硫酸分离、鉴别烯烃与烷烃。与次卤酸加成(与次卤酸加成(HOX,X=Cl、Br)-生成生成-卤代醇卤代醇+HOX-1CH3CH=CH2 +Cl2(H2O)CH3
13、CHCH2ClOHHO X+C CC COHX(X2+H2O)(X2 Cl2 or Br2)通常为-卤代醇二、氧化反应二、氧化反应1.与高锰酸钾作用与高锰酸钾作用 条件温和氧化条件温和氧化-稀、冷、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稀、冷、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条件强烈氧化条件强烈氧化-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产物:产物:顺式邻二醇顺式邻二醇CH2CH2+=CH2CH2KMnO4H2OKOHMnO2+OH+OHOH1COHOR1+COR3R2CCR1HR2R3KMnO4H+羧酸羧酸 酮酮不同结构的烯烃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同结构的烯烃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得到不同氧化产物。反应,得到不同氧化产物。1CHHCR
14、HCR1R2KMnO4H+COHOHOCORHOCOR1R2CO2+H2O羧酸羧酸酮酮反应使高锰酸钾反应使高锰酸钾紫红色紫红色消失,可消失,可鉴别双键的存在鉴别双键的存在。三、聚合反应三、聚合反应聚乙烯聚乙烯 n H2C=CH2 (CH2CH2)nTiCl4-Al(C2H5)3200400聚乙烯产品聚乙烯产品2.2 烯 烃2.2.1 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结构2.2.2 烯烃的异构现象烯烃的异构现象2.2.3 烯烃的命名烯烃的命名2.2.4 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物理性质2.2.5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2.2.6 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亲电加成反应机制及取向实验证明反应是分两步进行:实验证明反
15、应是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正离子进攻烯烃,首先是正离子进攻烯烃,然后才是负离子进攻碳正离子然后才是负离子进攻碳正离子C=C+HXCCHX+-+CC+HX-第一步:过渡态碳正离子CC+H+X-CCH+过渡态XCCH第二步:慢快(中间体)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也是分两步完成:首先生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也是分两步完成:首先生成三元环中间体溴鎓离子,然后,溴负离子从成三元环中间体溴鎓离子,然后,溴负离子从背面进攻溴鎓离子,生成产物。背面进攻溴鎓离子,生成产物。1+CH2=CH2Br+-CH2BrCH2Br-BrCH2CH2Br+Br-+(络合物)(bromonium ion)溴鎓离子溴鎓离子-+1+HCCHHH
16、Br-BrHCCHHHBrBr+一般规律一般规律 烯烃与烯烃与Br2、I2加成主要经过加成主要经过环状离子环状离子中间体。中间体。烯烃与烯烃与Cl2加成,更倾向于形成加成,更倾向于形成非环状非环状碳正离碳正离子子中间体。中间体。加加F2、H2、HX等为等为碳正离子碳正离子中间体,而不是中间体,而不是 环状离子中间体。环状离子中间体。烯烃与试剂(如烯烃与试剂(如X2)任一为对称时,加成产物只有任一为对称时,加成产物只有一种。若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如一种。若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如H-X型酸性型酸性试剂)加成时,产物有两种。试剂)加成时,产物有两种。CH3CH=CH2+HC1CH3CHCH3
17、C1CH3CH2CH2C1+2-2-氯丙烷氯丙烷 1-1-氯丙烷氯丙烷 90%10%90%10%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加成时,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加成时,试剂中试剂中带正电荷部分带正电荷部分总是加在总是加在含氢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上,带负电荷部分带负电荷部分则加在则加在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上。CH3 CH2CH2 Cl-+这种由于分子内这种由于分子内电负性不同电负性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影响,使的原子或基团的影响,使相邻共价键的电子云偏移而发生极化,且键的极性可以通相邻共价键的电子云偏移而发生极化,且键的极性可以通过过静电诱导静电诱导作用,沿着与其相邻
18、的原子继续传递下去的现作用,沿着与其相邻的原子继续传递下去的现象象-诱导效应诱导效应。供供(给给)电子的)电子的诱导效应诱导效应-+I吸吸(拉拉)电子的)电子的诱导效应诱导效应-I诱导效应的方向:诱导效应的方向:偏移的方向:偏移的方向:Y-C C-H C-X+I-II=0-+-+C HC X电负性:X H,X 有吸电子性,X称为吸电子基或亲电基,-C Y+由其引起的诱导效应称为吸电子诱导效应或亲电子诱导效应,记为-I效应。电负性:Y H,Y 有斥电子性,Y称为斥电子基或供电子基,由其引起的诱导效应称为斥电子诱导效应或供电子诱导效应,记为+I效应。以以C-H键中的氢作为参照标准键中的氢作为参照标
19、准常见基团的电负性大小顺序如下:常见基团的电负性大小顺序如下:NR3 NH4 -NO2 -CN -COOH -F-Cl -Br -I -OCH3 -OH-NH-CO-CH3 -C CR -C6H5 -CH=CH2 H -CH3 -CH2CH3 -CH(CH3)2 -C(CH3)3 -COO-H前面的原子或基团为吸电子基前面的原子或基团为吸电子基(-I)H后面的原子或基团为斥电子基后面的原子或基团为斥电子基(+I)+是分子中固有的永久性效应,表现为电 子云沿键发生移动。诱导效应具有加合性。诱导效应沿键由近及远同方向进行传由近及远同方向进行传 递递,且随传递距离的增大,影响迅速减小,一般认为传递距
20、离超过三个碳后可忽略不计。诱导效应的特点:诱导效应的特点:3、马氏规则的解释马氏规则的解释(1)从烷基的供电子诱导效应解释)从烷基的供电子诱导效应解释(2)从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解释)从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解释CH3 CH3 +e 958 +CH3CH2 CH3CH2+e 845 +CH3CHCH3 CH3CHCH3+e 761 +CH3-C-CH3 CH3-C-CH3+e 715 CH3CH3+H(kJ/mol)电电离离度度减减少少稳稳定定性性增增加加H C H CH3 C H CH3 C CH3 CH3 C CH3CH3HHH+1 1 2 3。从电离能解释:从电离能解释: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碳正离子
21、的稳定性:3R 2R 1R CH3+稳定性为:稳定性为:(主)(主)(主)(主)稳定性为:稳定性为:(主)(主)稳定性为:稳定性为:+CH3CH=CH2CH3CH2-CH2+CH3-CH-CH3H ClCH3CH2CH2 ClCl-CH3-CH-CH3ClCl-CH3C=CH2CH3H Cl CH3-C-CH3CH3+CH3-CH-CH2CH3+CH3-CH-CH2ClCH3Cl-Cl CH3-C-CH3CH3Cl-CH3 CH3CH=C-CH3H Cl CH3CH2-C-CH3CH3+CH3CH-CH-CH3CH3Cl CH3CH2-C-CH3CH3Cl-CH3CH-CH-CH3CH3ClC
22、l-3、马氏规则的解释马氏规则的解释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碳正离子的稳定性:3R 2R 1R CH3+HHHHCCCHHHCCHHHHH+CCHHHHHHCHHHC+9个个 p超共轭超共轭6个个 p超共轭超共轭3个个 p超共轭超共轭超共轭超共轭 稳定性稳定性 从碳正离子结构解释:从碳正离子结构解释:CRRR+空空p轨道轨道sp2杂化杂化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碳正离子的稳定性:3R 2R 1R CH3+第二章第二章 开链烃开链烃2-1 烷 烃2-2 烯 烃2-3 炔烃2-4 二烯烃2.3 炔 烃2.3.2 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2.3.1 炔烃的结构炔烃的结构2.3.3 炔烃的化学性质
23、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炔烃指分子中含碳碳叁键指分子中含碳碳叁键C C 的开链烃的开链烃。炔烃炔烃通式:通式:CnH2n-2H C C H0.12nm0.106nm180。乙炔结构模型乙炔结构模型乙炔分子的两个乙炔分子的两个键键CC乙炔分子的形成乙炔分子的形成 小结小结 C C 的特点的特点 电子的流动性比烯小,不易被极化;电子的流动性比烯小,不易被极化;C C(0.12nm););C=C(0.133nm););C-C(0.154nm)C C 键长最短;键长最短;(但比三个(但比三个C-C 单键的键能要小单键的键能要小345.6 3=1036.8 KJ/mol)C C 835KJ/mol;C=C 6
24、10 KJ/mol;C-C 345.6 KJ/mol C C 键能最大;键能最大;叁键碳的电负性较大。叁键碳的电负性较大。电负性:电负性:sp sp2 sp3 CH 具有具有微酸性微酸性2.3 炔 烃2.3.2 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2.3.1 炔烃的结构炔烃的结构2.3.3 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的化学性质2.炔烃的命名炔烃的命名-与烯烃的命名基本一致,只把烯字改为炔字。与烯烃的命名基本一致,只把烯字改为炔字。CH3-C C-CH3(CH3)2CH-CC-H2-丁炔丁炔3-甲基甲基-1-丁炔丁炔2,2,5-三甲基三甲基-3-己炔己炔CH3 C C C C CH3 CH3CH3H
25、CH31.炔烃的异构炔烃的异构-与烯烃相似,有与烯烃相似,有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炔烃是否有顺反异构?炔烃是否有顺反异构?Why?3.烯炔的命名烯炔的命名 选主链选主链 选含有选含有不饱和不饱和基团基团最多最多的的最长最长碳链为碳链为主链主链。HC C-C=C-CH=CH2 CH2CH2CH3 CH2CH3 CH3-C C-CH-CH2CH=CH2CH=CH2CH2=CH-CH-CH=CHCH=CH2C CH6 5 4 3 2 17 6 5 4 3 2 17 6 5 4 3 2 14-乙基乙基-3-丙基丙基-1,3-己二烯己二烯-5-炔炔4-乙烯基乙烯基-1-庚烯庚烯-5-炔
26、炔5-乙炔基乙炔基-1,3,6-庚三烯庚三烯 若有若有等不饱和键等不饱和键和和等碳原子数等碳原子数时,以时,以双键多双键多的链为的链为主链主链。编号编号 命名时先烯后炔命名时先烯后炔 若两边等长的端有若两边等长的端有双键双键和和三键三键时,则应从时,则应从靠近双键靠近双键端端 开始开始 编号编号。尽可能使尽可能使不饱和键不饱和键的位码的位码最小最小。CH3-C C-CH=CH2CH3-CH=CH-C CH HC C-CH2-CH2-CH=CH2 5 4 3 2 13-戊烯戊烯-1-炔炔 5 4 3 2 11-戊烯戊烯-3-炔炔 6 5 4 3 2 11-己烯己烯-5-炔炔不叫不叫 2-戊烯戊烯
27、-4-炔炔2.3 炔 烃2.3.2 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2.3.1 炔烃的结构炔烃的结构2.3.3 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的化学性质1.催化加氢催化加氢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可使反应停留在烯烃阶段。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可使反应停留在烯烃阶段。C C C=C HH CC HHHHH2H2 Pd PdCH3CH=CHCH2CCCH3CH3CH=CHCH2CH=CHCH3Pd/BaSO4H2炔烃类似烯烃,但不如烯烃活泼,炔烃类似烯烃,但不如烯烃活泼,CC三键中的三键中的键也键也易断裂,发生易断裂,发生加成加成、氧化氧化、聚合聚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一、加成反应一、加成反应 炔烃炔
28、烃电子的可极化性比烯烃小;电子的可极化性比烯烃小;主要原因主要原因 炔烃是炔烃是sp杂化,键长短。杂化,键长短。叁键的键能比双键大;叁键的键能比双键大;2.亲电加成亲电加成 (活性:炔烃活性:炔烃 烯烃烯烃)与卤素加成与卤素加成 与卤化氢加成与卤化氢加成 C C C=C BrBrBr2 CC BrBrBrBrBr2H-C C-HHC=C HHBrHBr不对称炔烃,产物符合马氏规则不对称炔烃,产物符合马氏规则HC C-CH2-CH=CH2 +Br2 HC C-CH2-CH-CH2Br BrH CC HHBrBrHHBrHX=HCl、HBr、HI红棕色红棕色无色无色1 mol 水合反应水合反应HC
29、CH +H-OH CH2=CH-OHHgSO4H2SO4乙烯醇乙烯醇CH3-C=OH重排重排乙醛乙醛由分子内活泼氢由分子内活泼氢引起的官能团的引起的官能团的迅速互变而达到迅速互变而达到平衡的现象。平衡的现象。1CCOHCCOH烯醇式 酮式互变异构互变异构2.氧化反应氧化反应ORCCORRCCR+KMnO4H2ORCCH+KMnO4H+RCOOHCO2+乙炔水合产物为醛,其他炔烃水合产物为酮。乙炔水合产物为醛,其他炔烃水合产物为酮。三聚:三聚:3 HC CH CH2=CH-C CH-CH=CH2CuCl2-NH4Cl二乙烯基乙炔二乙烯基乙炔H+400500催化剂催化剂3 HC CH苯苯四聚:四聚
30、:4 HC CHNi(CN)250,1.5MPa环辛四烯环辛四烯3.聚合反应,聚合反应,二聚:二聚:HC CH +HC CH CH2=CH-C CH CuCl2-NH4Cl乙烯基乙炔乙烯基乙炔H+3.炔淦的生成炔淦的生成 C H具有具有弱酸性弱酸性用来鉴别含有用来鉴别含有RCCH特征的端基炔烃特征的端基炔烃HCCH+AgNO3+NH4OH AgCCAg+NH4NO3+H2O硝酸银氨硝酸银氨(或(或Ag(NH3)2NO3)乙炔银乙炔银(白)白)氯化亚铜氨氯化亚铜氨(或(或Cu(NH3)2Cl)RCCH+Cu2Cl2+NH4OH RCCCu+NH4Cl +H2O炔化亚铜炔化亚铜(棕红)棕红)随随
31、s 成分增加成分增加,碳原子电负性增大碳原子电负性增大2.4 二烯烃2.4.2 二烯烃的结构二烯烃的结构2.4.1 二烯烃分类、异构与命名二烯烃分类、异构与命名2.4.3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2.3.4 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 2.4.1二烯烃的分类、异构与命名二烯烃的分类、异构与命名1.分类分类C=C=C 累积二烯烃(聚集)累积二烯烃(聚集)C=C C=C 共轭二烯烃共轭二烯烃C=C-(CH2)n-C=C (n 1)隔离二烯烃隔离二烯烃炔烃与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炔烃与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通式:通式:CnH2n-2二烯烃二烯烃含两个含两个 C C 双键的烃。双
32、键的烃。二烯烃具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顺反异构二烯烃具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顺反异构 2.异构异构3.命名命名2-甲基甲基-1,3-丁二烯丁二烯2-甲基甲基-1,3,5-己三烯己三烯H2C=C-CH=CH-CH=CH2CH3H2C=C CH=CH2CH31CCCCHHCH3HCH2CH3HCCCCHHCH3HCH2CH3HCCCCHHCH3HCH2CH3HCCCCHHCH3HCH2CH3H顺,顺反,顺顺,反反,反H3C-CH=CHCH=CH-CH32,4-己二烯己二烯CH3CH3HHHHC=CC=CCH3CH3HHHHC=CC=CCH3CH3HHHHC=CC=C反、反反、反-2,4-己二烯己二
33、烯(E)、(E)-2,4-己二烯己二烯顺、反顺、反-2,4-己二烯己二烯(Z)、(E)-2,4-己二烯己二烯顺、顺顺、顺-2,4-己二烯己二烯(Z)、(Z)-2,4-己二烯己二烯2.4 二烯烃2.4.2 共轭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二烯烃的结构2.4.1 二烯烃分类、异构与命名二烯烃分类、异构与命名2.4.3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2.3.4 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C=CC C0.133nm0.154nm键长趋于平均键长趋于平均(这是共轭二烯烃的特征之一)(这是共轭二烯烃的特征之一)C=C C=C 0.135nm0.147nmsp2sp2sp2sp2 2.4.2 共轭共
34、轭二烯烃的结构二烯烃的结构HHHCCCCHHH平面分子平面分子;p轨道垂直于平面且彼此相互平行轨道垂直于平面且彼此相互平行,重叠重叠;C1-C2,C3-C4双键双键;C2-C3部分双键。部分双键。大大 键。键。什么叫电子的离域?什么叫电子的离域?HHHCCCCHHH例如:在共轭二烯中四个例如:在共轭二烯中四个p轨道上的四个轨道上的四个p电子的电子的运动范围不再两两局限于运动范围不再两两局限于C1-C2以及以及C3-C4之间,之间,而是运动于整个四个碳原子核的外围而形成一个而是运动于整个四个碳原子核的外围而形成一个“大大 键键”,这种现象叫电子的离域,这种现象叫电子的离域.什么叫电子的定域?什么
35、叫电子的定域?2.4 二烯烃2.4.2 共轭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二烯烃的结构2.4.1 二烯烃分类、异构与命名二烯烃分类、异构与命名2.4.3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2.3.4 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共轭体系:共轭体系:能够形成包括两个以上的能够形成包括两个以上的 原子核的原子核的“大大 键键”的体的体系系 各原子共平面各原子共平面 电荷交替极化电荷交替极化 体系能量降低体系能量降低 键长平均化键长平均化 不少于不少于3个形成个形成键的键的p轨道轨道共轭体系特点共轭体系特点:远程传递,在整个共轭体系中远程传递,在整个共轭体系中传递的强度不减弱。传递的强度不减弱。CH
36、2=CH X.-+-+CH2=CH CH2+CH2=CH CH2-+共共轭轭体体系系类类型型2.p 共轭:共轭:1.共轭:共轭:CH2=CH CH=CH2-+CH2=CH CH=O-+H+吸电子吸电子共轭效应共轭效应-C共轭效应用共轭效应用C 表示表示供电子供电子共轭效应共轭效应-+C即即电子离域对分子的影响电子离域对分子的影响共轭效应分为共轭效应分为静态静态共轭效应和共轭效应和动态动态共轭效应两种。共轭效应两种。静态共轭效应静态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中由于共轭体系中由于电子离域电子离域使体系内能降低,键长平均化和静态极化作用,是使体系内能降低,键长平均化和静态极化作用,是分子内固有效应。分子内固有
37、效应。H2C=CH C=OHCH3H2C=CH C=O-+-+丙烯醛丙烯醛 丁烯酮丁烯酮 动态共轭效应:是指共轭体系受外界(电场、动态共轭效应:是指共轭体系受外界(电场、试剂等)作用时的极化现象。试剂等)作用时的极化现象。H2C=CH CH=CH2H+-+-+亲电试剂(如亲电试剂(如H+)进攻进攻1,31,3丁二烯分子丁二烯分子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主要特点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主要特点 诱导效应(I)共轭效应(C)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成键原子电负性不同成键原子电负性不同 共轭共轭键形成键形成,电子离域电子离域作用方式作用方式 通过通过电子沿分子链电子沿分子链 通过通过电子离域沿共轭电子离域沿共轭
38、传递,传递,随碳链增长效随碳链增长效 链传递链传递,效应强弱不受共轭效应强弱不受共轭 应迅速减弱应迅速减弱 链长短影响链长短影响导致结果导致结果 分子发生极化,受外分子发生极化,受外 电子云密度分布趋于平电子云密度分布趋于平 界影界影 响时可极化性增响时可极化性增 均化,有影响因素时,均化,有影响因素时,大大 出现交替极化出现交替极化电子效应电子效应共轭效应共轭效应-产生于产生于电子体系迅速传递,不因距离而电子体系迅速传递,不因距离而诱导效应诱导效应-产生于原子间电负性的不同,该产生于原子间电负性的不同,该效应效应不不影响键的本质,是近程的。影响键的本质,是近程的。减弱,是远程的。该减弱,是远
39、程的。该效应效应改变了键的本质。改变了键的本质。注:注: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是两种不同的效应,一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是两种不同的效应,一个分子可以同时存在这两种效应。若两种效应方个分子可以同时存在这两种效应。若两种效应方向不同,则整个分子的极化由这两种效应的总和向不同,则整个分子的极化由这两种效应的总和决定。决定。CH2CHCl.CH3CH2Cl(-I效应)效应)(+C效应效应)CH2CHCl+-CH2CHCl.=1.44D=2.05D2.4 二烯烃2.4.2 共轭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二烯烃的结构2.4.1 二烯烃分类、异构与命名二烯烃分类、异构与命名2.4.3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2
40、.3.4 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CH3CH2CH=CH2+CH3CH=CHCH3 1,2-加成产物加成产物1,4-加成产物加成产物CH2=CHCH=CH2H2/催化剂催化剂Br2,4HBr40极性溶剂极性溶剂CH2CHCH=CH2+CH2CH=CHCH2 BrBrBrBr30%70%HCH2CHCH=CH2+CH2CH=CHCH2 HBrBr20%80%与亲电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时,可随反应条件不同得到与亲电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时,可随反应条件不同得到1,2或或1,4两种取向不同的加成产物。两种取向不同的加成产物。(共轭加成共轭加成)产生二种加成产物的原因(反应历程):产生二种加成产
41、物的原因(反应历程):H2C=CH CH=CH2H+-+-+H2C=CH CH=CH2CH2CH2+CH3CH+()()-+CH=CH2BrCH=CHCH3CH2Br-CH3CH+CH3CHBrCH2CH CH=CH2CH3CHBr-加成产物1,41,2加成产物稳定性:稳定性:()()以以1,3丁二烯与丁二烯与HBr反应为例:反应为例:有有p-共轭共轭无无p-共轭共轭1,2-加成加成和和1,4-加成加成是竞争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是竞争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极极 性性 溶溶 剂剂-1,4-反应为主反应为主非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1,2-反应为主反应为主 溶剂有关:溶剂有关:极极 性性 强
42、强 弱:弱:CH3COOH CHCl3 n-C6H141,4 反应反应产物:产物:70%63%38%低温低温-有利于有利于1,2-加成加成高温高温-有利于有利于1,4-加成加成 与温度有关:与温度有关:温度温度:1,2-加成加成产物产物 1,4-加成加成产物产物-80 80%20%40 20%80%4 30%70%低温有利于低温有利于1,2加成反应加成反应,产物的比例是由产物的比例是由反应速度决定反应速度决定的的称为称为动力学控制动力学控制;在在较较高温度下以高温度下以1,4加成为主加成为主,产物比例是由产物比例是由产物的稳定性决定产物的稳定性决定的的热力学控制热力学控制。在高温条件下有利于在高温条件下有利于1,41,4加成反应是加成反应是共轭二烯烃的特征反应。共轭二烯烃的特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