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第二节 免疫应答记忆性BCR和TCR多样性:基因重组第一节 免疫应答特异性记忆性T、B细胞第三节 免疫应答耐受性Immunological Tolerance目标要求掌握免疫耐受、高带/低带耐受、免疫忽视的概念。熟悉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和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了解免疫耐受的建立和打破与临床医学。(一)免疫耐受的概念及特性免疫耐受:是机体T T、B B细胞对某一抗原无应答,而对其他抗原的反应性正常,因此是特异性免疫无应答。耐受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自身免疫耐受能够幸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6胚胎期自身或外来的抗原刺激不成熟的T、B细胞形成免疫耐受出生后对相同抗原不引起应答
2、1 1、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7Owen的观察:Owen于1945年首先报道了在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Ag所致的免疫耐受现象异卵双生的牛2、动物新生期及胚胎期的耐受现象 新生期人工诱导免疫耐受Medawar(二)免疫耐受诱导条件和形成机制抗原剂量抗原的性质免疫途径 口服抗原门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机体遗传背景(种属和品系)机体免疫状态 1 1、免疫耐受诱导条件抗原剂量与免疫耐受低带耐受与高带耐受T、B细胞耐受形成的特点T T细胞耐受易于诱导,所需抗原量低,耐受持续时间长(数月数年),易于低带耐受B B细胞耐受的诱导,需要较大剂量的抗原,耐受持续时间短(数周),易于高带耐受抗原类型2 2、免疫耐受机制中枢耐受:T、B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遇自身抗原形成的耐受。外周免疫耐受成熟的T T、B B细胞遇内源、外源抗原,形成的耐受其机制是克隆清除、克隆忽视、克隆失能和克隆抑制(TregTreg)绝大多数外周组织特异性抗原浓度太低,T 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不足,或B7B7表达量低致第二信号不足。抗原与反应性淋巴细胞共存,却不应答:克隆忽视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在生理条件下不致免疫应答如脑、胎儿、眼的前房和睾丸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