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庄永洲二0一二年十二月汇报提纲第一个问题 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教学 加涅和布里格斯等人曾为教学下过定义:“教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通过此定义不难看出,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学习更有效而采取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经历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形成新学习态度,从而使智力得到开发。而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二)设计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设计的解释是“设计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而所谓设计就是指为解决某问题,在开发某事物或实施某方
2、案前所采取的系统化计划过程。为达到预期目标、获得理想效果,在进行任何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前,必须对其进行设计。设计注重的是规划和组织。从上述关于教学和设计的界定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一点是教学是一个有目标的活动;另一点是设计就是为实现某一目标所进行的决策活动。美国教育学家史密斯(PLSmirch)和拉根(TJRagl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到达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包括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就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韦斯特(CharlesKWest)等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教学设计,他们认为,教学就是以系统的方式传
3、授知识,是关于技术程序纲要或指南的实施。设计是计划或布局安排的意思,是指用某种媒介形成某件事情的结构方式。(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1.指导性。2.统整性。3.操作性。4.预演性。5.突显性。6.易控性。7.创造性。一是“计划”说。把教学设计界定为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计划过程或系统规划。这种论点的代表当推
4、美国学者肯普,他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与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二是“方法”说。把教学设计看作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而这种方法与过去的教学计划不同,其区别就在于“现在说的教学设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并以帮助每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三是“技术”说。鲍嵘在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一文中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四是“方案”说。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
5、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这种观点在我国有较大的影响面,代表人物是乌美娜。五是“操作程序”说。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目标、制定决策计划的教学技术活动。这一定义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么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
6、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1、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关系2、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目标3、教学设计要研究教与学的操作程序 学习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设计理论视听理论认识论教育哲学单基础 二基础 三基础 四基础 五基础 六基础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
7、,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
8、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加涅 1、
9、洞察学情 2、聚焦任务 3、陈述目标 4、配置检测 5、安排过程 大体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和预备状态,这主要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铺垫工作。(2)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这主要指学生学习新任务时,是有“中间路障”还是已经能够“长驱直入”了。(3)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这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4)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这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及风格等。学习任务归类实际上也就是教学目标归类。一般来说,可分为认知领域、心理动作领域、情感态度领域、人际交往领域等。注意事项:1、教学
10、具体目标不能用来表示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2、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检验、可操作的句子来陈述。3不要用抽象模糊的词语。4教学具体目标主要来自于任务分析,应根据学生和任务所得到的信息,具体目标不能游离于任务。注意事项:1、检验项目与教学具体目标之间应有对应匹配关系,每个教学具体目标达成与否至少要有一个检验项目来加以落实,必要时甚至可以用几个不同类型的检测项目来检查一个教学目标。2、用最适当的评估手段检测不同的学习结果。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再认或回忆学过的信息,其行为标准是“说出”、“描绘”、“列举”、“选择”等,所以选择题、填空题是较合适的评估手段。在检测智力技能目标中的概念掌握时,选择题
11、、判断题可成为检查的方式。而对智力技能中的高级规则进行检测,可能问答题更具有适切性。至于动作技能的目标,评估者有时只要对学生的操作过程稍加观察就可以了解于胸,或者采用“核对表”作更准确的评价。3、试题中的条件必须与教学具体目标中的条件保持一致。对如何达到目标的途径、内容、策略、媒体、组织形式等作出安排,这就是对具体过程设计。第一,要考虑课时。第二,要安排好教学内容。(1)托收。这是指基本上将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全部,照单接收。(2)换序。这是指将教科书的前后单元、章节、主题、概念、规则、实例等适当换序,以适应任务和目标的要求。(3)增减。这是指将教科书的内容作必要的增加和删节,以适应任务和目标的
12、要求。(4)整合。这是指既有换序又有增减的处理,对原有的教科书作相当程度的改进。(5)新选或新编。第三,选择策略、方法和媒体。五、教学设计的基本格式精读感悟 以情激情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一、教材简析:梅兰芳学艺是一篇名人故事,语言通俗易懂。讲述了梅兰芳面对自身天资不足,勇于练习,最终战胜自己,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梅兰芳如何练习,战胜自己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效仿梅兰芳,刻苦学习是本课教学的人文性要求。二、设计理念: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凭借教材,透过文字,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明白其中的理,是阅读的基本规律。评词析
13、句,感悟诵读,以教材之情激发学生之情,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梅兰芳学艺之苦,激发学生刻苦学习之情。四、教学过程:(一)、问题引路,由果溯因,激发学生探求梅兰芳成功之因。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京剧大师(梅兰芳)他是如何成功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一读 、提问: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句式训练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过渡:师傅可是个唱戏的行家,他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看来梅兰芳得改行了,那么梅兰芳后来怎样了呢?我们来看最后一自然段。3、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问: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相机理
14、解“闻名”“大师”、师:刚才师傅还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他的眼睛没神。现在却变成大师了,到这儿为止,你有问题要提吗?、学生自由提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归纳出如下问题:(a)梅兰芳怎么会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呢?(b)梅兰芳的眼睛怎么变得有神呢?过渡: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读书来解决,下面我们回过头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评点 1:教师由第一段,第三段切入课题,第一段由句式训练,引导学生明白梅兰芳演戏所面临自身天资不足,为后文的学习作了辅垫。教者对课文段序作了调整,先学第三段,导出结果,请学生通过读书,来提出问题,这样在分析第
15、一段后,直接跳到第三段,设置悬念,既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不是唱戏料子的梅兰芳为什么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的强烈欲望,为分析第二自然段营造了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也突出了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体现让学生读出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感悟的新阅读理念。(二)、评词析句,诵读感悟,揭开梅兰芳成功之谜。1、四人合作:四人一小组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读懂什么?也可以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2、汇报自读情况 (1)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2)梅兰芳练眼神了 (3)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3、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或看文中插图)4、出示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
16、游动的鱼儿。(1)提问:这一句话中,哪几个词是说梅兰芳看鸽子,看小鱼,看得非常认真?找一找,用“”画下。(2)看挂图,梅兰芳在看什么?怎么看的?你们看他的眼睛一不眨。这就叫“紧盯、注视”板书:紧盯 注视 (3)梅兰芳为什么要紧盯鸽子,注视鱼儿?(训练眼神)(4)做游戏 规则:老师用一根小棒,棒上吊着一只纸做的鸽子,上下左右不停地飞舞,要求学生眼睛紧盯着纸鸽子,头尽量不动,1-2 分钟后游戏结束。师:同学们想不想学一学梅兰芳,练一练自己的眼力呢?师生共同游戏。学生谈游戏的感受(眼睛发涩、难受)(5)师:梅兰芳练眼神,是不是像我们练一会儿?练一天,练两天。他练的时间是(很长很长)板书:常常 是啊!
17、梅兰芳就是这样练呀练呀,练了一天又一天,练了一年又一年,不怕苦、不怕累,日子一长,他的眼睛渐渐地灵活起来。后来凡是看过梅兰芳戏的人,都说梅兰芳眼睛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了 5、总结:梅兰芳的这项本领是怎样来的?(勤学苦练)评点 2:梅兰芳怎样练功学艺的是课文学习的重点,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生活体验,所以在理解梅兰芳练眼神的刻苦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者由第 1、3 段的学习导出问题后,让学生诵读第 2 段,抓住重点的词、句来朗读、感悟。同时,教师通过情境感知的方法,即用纸鸽子来引导学生一齐玩练眼神的游戏,使学生能设身处地体验角色情感,丰富自己的内心视象,由此形象地感悟了课文的语言文字,
18、从中体会梅兰芳学艺练习之苦,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教育,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三)、明理升华,情境渲染,激起学生效仿梅兰芳之情。1、导读:一个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的人,能走到这一步容易吗?(不容易)所以说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终于 、练习说话:经过,我终于。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是的,任何成绩的取得,高超的技艺都不是天生的,都是苦练出来的,此时此刻,你想对梅兰芳说什么呢?3、多媒体出示,梅兰芳表演的京剧,师生共同欣赏。评点 3:教师让学生反复阅读之后,再通过句式训练,揭示梅兰芳成功的“理”勤学苦练。此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想对梅兰芳说些什么,就是学生对教材之情感受
19、的自然流露。多媒体出示梅兰芳的京剧表演,渲染课文学习的氛围,也使课文学习得到升华。总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材情向学生情流淌的过程,如何使教材情成功地转为学生情,无疑是阅读教学的关键。以情激情是实现这个转化的有效凭借。精读感悟,又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教学设计,具体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1、实践性。阅读过程是学生阅读实践,深入体会感悟的过程。任何空洞的说教,都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教学设计中,教师从让阅读 1、3 段入手,提出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引导对下文的阅读。阅读中,让句式训练与学生的人文感悟,紧密结合起来,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很好的统一。2、创新性。常规教学是按照从前至后的
20、顺序,本设计,教师大胆打破常规的教学序列,调整课文段落出现次序,先导进结果,再由结果溯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到至高点,学生兴趣盎然的走进文本与大师对话。3、主体性。阅读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本教学设计,从导入课题,到精读品悟,每一环节,教师都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圈圈划划,阅读感悟,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人生情感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专家评点:紧扣文章重点学艺,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品位,较好地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设计一:角度不同呈新意,殊途有别亦同归 三亚落日同构异构之赏析设计二:扣词析句,以读悟情,情意兼得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设计三:在“词”文化的境界里徜徉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及评析设计四:言意兼得,让语言和情感比翼齐飞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设计五:走进生活 探索发现 学会实践 认识比教学设计 设计六:认识比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必须从设计开始!让我们设计好教学从容地走进课堂,迎接美丽生动的教学图景的到来!谢谢!欢迎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