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质量基础与合格评定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31713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X 页数:111 大小:40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质量基础与合格评定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计量、质量基础与合格评定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计量、质量基础与合格评定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计量、质量基础与合格评定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计量、质量基础与合格评定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计量、质量基础与合格评定计量、质量基础与合格评定 第一节第一节 计量基础计量基础一、基本概念(一)测量 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1)测量是某种操作活动 (2)测量的目的是要准确地获得被测量的量值。(二)计量(二)计量 计量是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活动的方式可以是科学技术的、管理性的和法制性的。(三)计量学(三)计量学 计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学科,也是测量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测量学;二是计量管理学。测量学研究的内容属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里有关测量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知识。计量管理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一门管理科学。从

2、计量学的定义可见:(1)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是计量的根本目的;(2)实现单位统一,又是量值准确的前提;(3)计量学是一项活动,为保证其量值的可靠,并使其具有可比性和有效性、权威性,在该活动中除了技术性活动以外,还应包括政府部门的一系列活动,例如:建立计量基准、保证测量结果具有溯源性等等。二、计量的内容、分类和特点二、计量的内容、分类和特点(一)计量的内容(一)计量的内容 (1)计量(测量)单位和单位制;(2)计量器具(测量仪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3)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和检测;(4)物理常量、测量与物理特性的测定;(5)测量不确定度、数据

3、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6)计量管理、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计量的内容如图计量的内容如图18-2-1所示所示(二)计量的分类(二)计量的分类 根据当前国际上趋势一般把计量分为三类。1 1、科学计量、科学计量 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精确地定义和实现计量单位,并为科技创新和高科技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测量技术基础。2 2、工程计量、工程计量 工程计量也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交通运输、能源、信息等行业中的应用计量。例如:能源和原材料的物流和消耗计量测试,生产工艺流程的监控,产品(工程)质量与性能测试等。3 3、法制计量、法制计量 定义:“计量的一部

4、分,即与法定计量机构所执行工作有关的部分,涉及到对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测量试验室的法定要求。(三)计量的特点三)计量的特点 (1)(1)测量性测量性 测量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2)(2)一致性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在计量单位统一的基础上,无论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3)(3)溯源性溯源性 溯源性是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量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使所有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照这条比较链通过校准溯源到同一计量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标准),使准确

5、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4)(4)法制性法制性 法制性源于计量的社会性。量值的准确可靠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行政监督管理。特别是对国计民生有明显影响、涉及公众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或者需要特殊信任的领域,必须由政府部门主导建立起法律保障,否则,计量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溯源性就不可能实现,计量的作用也难以发挥。三、三、法定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一)物理量1、量定义为“现象、物体和物质的可以 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量是计量的核心。2、按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GB/T 31003102-1993,物理量可划分为11类:空间和时间的量,如:长度、角、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6、;力学的量,如:质量、密度、力、功、能等;热学的量,如:热力学温度、热量、热容、热导率等;电学和磁学的量,如:电流、电位、电压、电容、磁通、磁导等;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如:发光强度、光通量、照度、辐射强度、辐射能通量、辐射照度等;声学的量,如:声压、声速、声功率、声强等;(二)国际单位制(二)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如图所示。国际单位制的构成如图所示。SI基本单位基本单位SI导出单位导出单位 包括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导出单位 用用SI辅助单位表示的辅助单位表示的Si导出单位导出单位 用专门名称表示的用专门名称表示的SI导出单位导出单

7、位SI词头词头 (三)(三)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国法定计量单位 1984年2月27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命令,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法定计量单位是强制性的,全国各行各业都要采用,以保证单位统一。中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中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中级)(中级)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级)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级)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名称(中文名称)、符号(单位符号)、词头四、四、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测量仪器测量仪器)(一)计量器具的定义及其分类(一)计量器具的定义及其分类 计量器具又称测量仪器,它是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能用以直接

8、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1 1、按结构特点和用途可分为实物量具,测、按结构特点和用途可分为实物量具,测量传感器及测量系统。量传感器及测量系统。(1)实物量具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如:砝码、量块、标准电阻、标准信号发生器实物量值可分为(单值或多值、带或不带标尺的)量具。(2)测量传感器(仪器仪表)提供与输入量有确定关系的输出量的器具件。根据输入输出的不同关系,可分为显示式测量仪器、记录式测量仪器、累计式测量仪器、积分式测量仪器。根据输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式测量仪器、数字式测量

9、仪器等。(3)测量系统是组装起来以进行特定测量的全套测量仪器和其它设备,如:测量半导体材料电导率的装置。2 2、按技术性能和用途分类、按技术性能和用途分类(1 1)计量基准)计量基准是在特定领域内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并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国家鉴定、批准作为统一全国量值依据的测量标准。(2 2)计量标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3 3)工作计量器具)工作计量器具一般日常工作中所用的计量器具 (二)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 1、工作范围的特性 1)标称范围:2)标称值:3)测量范围/工作范围 2、工作条件的特性 1)额定操作条件 2)极限条

10、件 3)参考条件 3、响应方面的特性 1)响应特性 2)灵敏度 3)鉴别率 4)分辨率 4、准确度方面的特性 1)准确度 6)零值误差 2)准确度等级 7)固有误差 3)示值误差 8)偏移 4)最大允许误差 9)抗偏移性 5)基值误差 10)引用误差5、其他特性1)稳定性2)超然性3)抗性4)重复性5)响应时间6)可靠性(三)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三)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 (中级)(中级)1、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 计量法制造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本单位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样品的计量性能考核合格,方可投入生产。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

11、办法 本单位从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 对原有产品在结构、材质等方面做了重大改进导致性能、技术特征变更的计量器具 必须申请型式批准,型式评价 (技术评价)列入国家总局重点管理目录,总局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 其他由国家总局或省级质监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进行 型式批准决定 申请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前 向当地省级质监部门2、制造、修理许可管理、制造、修理许可管理计量法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 必须具备相适应的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 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管理部门考核合格 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 以销售为目的制造计量器具 以经营为目的修理计量器具 列

12、入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许可包括:申请、受理、考核、核准、发证3、进口计量器具管理、进口计量器具管理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1)列入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 首次进口或在中国境内销售 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办理型式批准 未经型式批准 不得进口或销售2)申请进口 列入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进口所在地区、部门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机构 申请登记,提供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证明 否则不予批准进口 列入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 提供型式批准的证明 否则,外贸经营单位不得办理订货3)进口、在销售前 列入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必须经省级计量行政部门检定 当地不能检定 向国务院

13、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未经检定合格的,不得销售 五 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 (一)检定与校准的联系 检定检定 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即通过具体的操作,确定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及其是否合格的过程。校准 校准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结果既可给出被测量的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也可以确定其它计量特性(如灵敏度等),校准结果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表述。检定与校准的联系 实现量值溯源的主要技术手段 必须把测量设备与计量标准相比

14、较,确定其示值误差 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最终溯源到国际单位制 检定是校准的法制化(二)检定与校准的区别(二)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1、性质不同 检定具有法制性,国家实施计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技术保证 校准是一个组织为保证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自主技术行为2、对象不同 检定的对象主要是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校准的对象是企业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科学试验中用于监视和测量的非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3、目的不同 检定的目的是为了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制规定的要求 校准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计量器具是否满足预期使用的要求。4、依据不同 检定依据检定规程,检定规程属于必须遵守

15、的技术法规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自主选择或可自行制5、结果不同 检定必须对照检定规程的要求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对所检的计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定证书或加盖合格印记 具有法律效力。(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校准的结果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给出计量器具被校准的示值(不判断计量器具合格与否)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不具法制性 6、时效不同 计量检定的周期由检定机构根据检定规程确定可以根据多次结果调整(缩短)校准的时间间隔使用单位依据使用频次确定可以经过多次校准结果调整(三)强制检定1、基本概念1)计量标准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

16、最高计量标准2)强检工作计量器具(以下同时具备)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 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3)属于上述两种按照规定申请检定4)主要特点 强制检定由政府部门实行。强制检定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 检定机构执行检定 检定周期由执行的强制检定机构依据规程、结合实际确定 使用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申请周期检定 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四)非强制检定(四)非强制检定 是法制检定的一种形式 技术行为具有法制性 执行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 使用单位依法进行定期检定 自行检定(建标)、送检(有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的技术 机构)六、计量检定印证1)检定证书2)

17、检定结果通知书3)检定合格证4)检定合格印:契印、喷印、钳印、漆封印5)注销印 第二节第二节 质量基础质量基础一、基本概念(一)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特性:可区分的特征1)特性可以固有或赋予 固有特性。“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例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生产率或接通电话的时间等技术特性。赋予特性。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硬件产品的供货时间和运输要求(如:运输方式)、售后服务要求(如:保修时间)等特性。2)特性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3)特性可分为各种类别:物的特性(如机

18、械性能);感官的特性(如:气味、噪音、色彩等);行为的特性(如礼貌);时间的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人体工效的特性(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功能的特性(如飞机的最高速度)。(2)关于“要求”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的”可以理解为是规定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保护性等。一般情况下,顾客或相关方的文件(如:标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的规定,组织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做出规定。“必须履行的”是指

19、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如食品安全法、GB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组织在相应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标准。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例如:对汽车来说,顾客要求美观、舒适、轻便、省油,但社会要求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组织在确定产品要时,应兼顾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当需要特指时,可以采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等。(二)质量特性1、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2、质量概念的三个关键点:“要求”指出了质量特性必须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作为评价、检验和考核的依据。“固有”强调了

20、质量特性的本质性,赋予产品、过程或特性的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指出了质量特性的描述对象3、质量特性的分类1)按产品形式不同的分类:硬件 软件 服务 流程性材料2)根据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分类 关键 重要 次要(三)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动。1、质量方针 2、质量目标 3、质量策划 4、质量控制 5、质量保证 6、质量改进 二、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人类跨人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二二)质

21、量管理八项原则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的宗旨及方向的一致性。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5、管理

22、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整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最终形成一个PDCA循环,并使这个环不断的运行,使得组织能够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组织应该搜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数据中寻找组织的改进点,或者相关的信息,以便于组织作出正确的决策,减少错误的发生。防止决策失误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8、

23、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将对组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影响到组织能否持续稳定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四)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 1、系统地识别组织所应用的过程 2、具体识别每一个过程 3、识别和确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4、管理过程和过程的相互作用 三、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一)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 176),1987年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负责

24、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ISO 8402:1986质量术语2、ISO 9000: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3、ISO 9001:1987质量体系一一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4、ISO 9002:1987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5、ISO 9003:1987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6、ISO 9004: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一一指南 1994年进行了修订 发布1994版 2000年发布2000版标准,对系列的结构作了调整(二)ISO9000族标准结构及其特点1、标准结构 核心标准1)ISO 9000:2005(GB/T19

25、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2)ISO 9001:2008(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3)ISO 9004:2009(GB/T19004-2000)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 质量管理方法4)ISO 19011:2002(GB/T19011-2003)管理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支持性标准和文件1)ISO 10001:2007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度组织行为指南2)ISO 10002:2004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度组织处理投诉指南3)ISO 10003:2007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度组织外部纠纷解决指南4)ISO/TS10004:2010 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度

26、监控和测量指南5)ISO 10005:2005 质量管理 质量计划指南6)ISO 10006:2003 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指南7)ISO 10007:2005 质量管理 技术状态管理指南8)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系统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9)ISO/TR 10013:200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10)ISO 10014:2006 质量管理 实现财务和经济效益的指南11)ISO 10015:1999 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12)ISO/TR 10017:2003 ISO 9001:2000统计技术指南13)ISO 10019:2005 质量管理认证咨询师选择和应用指南14)

27、ISO 手册:2008 ISO9000 族标准的选择和使用15)ISO 手册 小企业实施ISO9000:2008指南 2、ISO9000族标准主要特点 ISO9000:2008与ISO9000:2000比较的特点1)内容上、标题、范围保持不变2)保持和提高与ISO14001:2004标准的相容性3)在与ISO9004标准的关系方面不强调在结构和修订时间的一致 ISO9000:2008仍具有ISO9000 2000版的特点1)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2)对标准的应用做了更严格及灵活的规定,即在某些情况下某些要求允许删减3)将对顾客满意或不满意信息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

28、种手段;4)采用“过程方法”的模式结构,逻辑性强,相关性好;5)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6)突出“持续改进”的思想;7)减少了过多文件化要求,扩大了组织自行检定文件化程度的自由度;8)重视结果,强调有效性要求;9)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在标准中得到充分体现;10)明确要求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并考虑了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和需求;11)ISO9001与ISO9004标准是协调一致,可以相互补充,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持续改进;12)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其他标准的相容性;13)术语准确,语言精练。四、质量检验(一)质量检验的概念1、检验 通过观察和判断,并适当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2、质量

29、检验 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体系合格情况的技术检查活动(二)质量检验的基本特性 1、合法性 2、适用性 3、过程性 4、科学性 5、针对性 6、可靠性(三)质量检验的分类1、按产品形成过程分类1)进货检验2)过程检验3)最终检验2、按检验场所分类1)固定场所检验2)流动检验(巡回检验)3、按被检产品数量分类1)全数检验2)抽样检验4、按执行人员分类1)自检2)互检3)专检5、按被检产品的损害程度分类1)破坏性试验2)非破坏性试验6、按检验技术方法分类1)理化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2)感官检验3)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微生物试验

30、 动物毒性检验(毒性试验)4)在线检测 第三节第三节 合格评定合格评定 一、基本概念 (一)合格评定 指与产品、过程、人员或机构有关的规定要求得到满足的证实。企业的自我声明,第二方或第三方的检验、检查、评价、验证等评价活动或认证、注册活动及它们的组合;对提供评价服务机构行为而实施的认可活动。(二)认证(GB/T27000-2006)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 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认可条例)(三)认可 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

31、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认可条例)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能力的第三方证明。(GB/T27000-2006)(四)认证认可的基本类型1、按认证对象划分的认证基本类型1)产品认证2)体系认证3)服务认证4)人员认证2、按约束性划分的基本类型1)自愿性认证2)强制性认证3、认可的基本类型按照认可的对象划分1)认证机构认可2)实验室认可3)检查机构认可4)认证机构的人员认可(五)我国认证认可的制度特点 1.国家实行统一的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制度 国家对认证认可工作实行在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下,各有关方面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我国认证与认可工作的组织管理是由国

32、务院授权“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2.国家实行统一的认可制度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独立开展认可活动。其他任何单位不得直接或者变相从事认可活动。其他单位直接或者变相从事认可活动的,其认可结果无效。3.对认证机构的设立实行许可制度 设立认证机构,应当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后,方可从事批准范围内的认证活动。4.对实验室、检查机构能力的认定制度 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并依法经认定后,方可从事相

33、应活动。5.实行自愿性认证和一定范围内产品必须经过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相结合的制度。6.允许外资进入并加强监督管理的制度 为履行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认证认可条例规定:允许在我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的认证机构和境外认证机构的代表机构。同时为能够保证外方投资者所具有的认证能力,还规定了设立外商投资的认证机构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等问题。7.对认证培训机构、认证咨询机构加强监督管理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认证培训机构、认证咨询机构的活动加强监督管理。除以上几项基本制度外,认证认可条例还就保证认证认可活动的客观公正和真实有效,保证认证认可机构所从事活动的独立性、完整性,认证认可活动的公开

34、与透明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在规定政府职能部门对认证机构、认可机构、监察机构、实验室进行监管方面明确了报告、询问、举报及针对不同的监管对象,采用多种监管方式等四项重要制度。二二、产品质量认证和体系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经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使用产品认证标志,证明某产品符合该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一)产品质量认证的基本模式 1.国际上产品质量认证的基本模式 1996年ISMC发布实施指南65,在产品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中规定:由产品认证机构实施的认证制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1)型式试验;(2)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管(市场抽样检验);

35、(3)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管(工厂抽样检验);(4)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管(市场及工厂抽样检验)(5)型式试验+工厂质量体系评定+认证后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复查+市场及工厂抽样检验)(6)评定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7)批量检验 (8)100%检验 2、ISO/IEC规定的认证模式 (1)型式试验或检查;(2)抽样检验或检查。样品抽自市场或供方仓库或二者兼有之;(3)100%产品或特定产品、新产品或在用产品检验或检查;(4)批检验或检查;(5)设计鉴定;(6)实施上述某项评定活动的同时,可能实施生产过程监督或供方质量体系评定与监督,或二者兼有。(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内容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文

36、件体系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法律与法规体系 1)法律与法规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是以产品质量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标准化法为基础建立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对象为涉及人体健康、动植物生命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技术依据为国家强制性标准或国家技术规范中的强制性要求。2)规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修改发布2009年9月1日施行)3)规范性文件 a.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本文件详细规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性质;认证标志的基本式样;认证标志的印制、使用要求以及申领程序 b.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 c.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有关问题的通知 d.列入目

37、录内产品的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e.承担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检查机构指定管理办法 f.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规定g.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管理办法 2.认证模式及选择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5号局长令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目录中产品认证适用以下单一的认证模式或者若干认证模式的组合,具体包括:(1)设计鉴定;(2)型式试验;(3)制造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4)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5)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审核;(6)获得认证的后续跟踪检查。3、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基本程序1)认证申请和受理2)型式试验3)工厂审查4)抽样检测5)认证机构评价图批准6)获证后的监督 4.认

38、证后产品的监督管理 1)在证书有效期内认证机构对获证产品的监督 2)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列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的产品施行监督工作 (三)自愿性产品认证(合格认证)的概念 1、合格认证也称自愿性认证,因产品属性的原因,法律、法规、规章未规定相应产品未经认证不得销售,而是企业处于自身因素,而自愿向相关机构申请认证领取认证证书、使用标志的活动。自愿性产品认证是为满足市场经济活动有关方面的需求,委托人自愿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的合格评定活动,范围比较宽泛。2、我国已建立合格认证制度的产品范围 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开展自愿性产品认证。目前,经国家认监委审批成立的

39、产品认证机构已经开展自愿性产品认证的内容有:产品安全、电磁兼容、环境生态、节约资源、卫生、品质等,涉及的产品领域有电子电气及部件类、医疗器械类、玩具、建材、家具、铁路产品、纺织品及鞋、汽车零部件、饮品、机械、化工产品、体育用品、中文字符及软件、燃器具等。在国内还已经开展的自愿性产品认证有:包括国家推行的环境标志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饲料产品认证等。另外,还有一些认证机构自行推行的认证形式,如:安全饮品、葡萄酒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四)管理体系认证(四)管理体系认证 1、管理体系认证的概念 由认证机构依据公开发布的管理体系标准,对组织的管理体系进行评定,评定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

40、管理体系证书,予以注册公布并定期监督,证明组织在特定范围内具有必要的管理能力。2、管理体系认证程序 提出申请 体系审核 评审发证 监督管理(五)管理体系认证与产品认证的比较 1、认证对象 管理体系认证:组织的管理体系 产品认证:组织生产的产品 2、标准依据 管理体系认证:通用性标准 产品认证:不同的产品依据不同的产品标准 3、使用场合 管理体系认证:可在宣传品、产品推销活动中使用管理体系证书 产品认证:可在产品本体或包装物使用产品认证标志 三、认证机构与实验室认可 认可是对认证机构满足规定要求的一种证实 关于产品认证机构及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一般由国家授权协会和组织的权威机构认可。在我国认

41、可工作由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独立开展认可活动。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可以通过认可机构的认可,以保证其认证、检查、检测能力持续、稳定地符合认可条件。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的人员,应当经认可机构注册后,方可从事相应的认证活动。认可机构应当对取得认可的机构和人员实施有效的跟踪监督,定期对取得认可的机构进行复评审,以验证其是否持续符合认可条件。取得认可的机构和人员不再符合认可条件的,认可机构应当撤销认可证书,并予公布。实验室的认可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经国家认监委批准设立并授权,统一负责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及相关工作。(一)实验室认可概述 1、实验室的存在方式 这里所说的实

42、验室,是指对材料、产品的特征或性能进行测量、检查、试验、检定(校准)或其他测量的实验室。实验室提供的检验数据或检测结果,可以为科学研究,生产活动,商品交易、产品质量技术判断、纠纷仲裁等等方面提供依据。实验室作为一种组织,有两种存在方式:独立实验室 内部实验室 2、实验室的区分 传统的“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的定义是指第一方(供方、卖方)的实验室、第二方(需方、买方)的实验室和第三方(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实验室。公开为社会各界服务的称为第三方实验室。3、实验室的公正性、独立性和诚实性 (二)实验室认可的意义 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机构依据规定的准则,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训练有素的技

43、术专家对有关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评价(评审),对满足要求的实验室资格予以的正式承认。实验室认可的意义归结为“四个需要”,即;市场的需要、竞争的需要、管理的需要、贸易便利化的需要。(三)实验室认可的要求 实验室认可活动的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室认可的开展,确保实验室能以“公正的行为、科学的手段、准确的结果”来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和有效的服务。在我国,由国家认监委批准设立并授权“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下简称: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统一负责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及相关工作。在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方面提出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按照与国际上通行做法相一致的原则来开展实验室认可。在推行实

44、验室认可制度上,有如下具体原则:自愿原则 非歧视原则 专家评审原则 国家认可原则 3.认可准则 认可准则是评价实验室的依据、认可准则从管理的角度和技术的角度对实验室提出了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修订ISO/IEC 17025:2005标准,,我国于2005年9月以CNAL ACO1: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文件形式,等同采用。2006年6月以CNAS CLO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文件形式,等同采用。实验室认可准则将对实验室的要求分为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两大内容。1.管理方面的要求有:1)组织 2)管理体系 3)文件控制 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5)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7)服务客户8)申诉和投诉9)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10)改进11)纠正措施12)预防措施13)记录14)内部审核15)管理评审2.技术方面的要求有:1)总则2)人员3)设施和环境条件4)检测和校准方法的确认5)设备6)测量溯源7)抽样;8)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9)检测和校准结果的质量保证10)结果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计量、质量基础与合格评定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