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近作者作品目录内容简介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
2、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
3、”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
4、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伦理的格局。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
5、的功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所以,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纪律排斥了私情,这在“男女有别”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浮士德式的恋爱精神,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因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乡土社会是阿渡罗式的文化观,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这便是男女有别的原则,即干脆认为男女之间不必求同,不必了解,在生活上加以隔离。乡土中国原来是作者上课的部分讲稿,带有“通论”性质,但没有写成面面俱到的教科书,也没有满足于陈述一般知识,而把重点
6、放到了与学术界既有的观点“对话”,带出问题与新的见解,这就是论述。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现行的司法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问题是,概念怎么去“抓”?像乡土中国的后记、目录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记下,把它们“抓住”。所以,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纪律排斥了私情,这在“男女有别”中有进一步的说明。文中渗透着对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刻认识和精辟见解,是“杂”而化之。也有些术语是作者为了论述的方便而“发明”的专用语,专业领域不一定通用,比如“感情定向”“男女
7、有别”“无为政治”“无讼”等等。一般来说,论著的绪论、每一章(或者论文)的开头、结尾要特别留意,这些地方往往会提出概念,要先“抓住”,然后再到正文中去寻找和琢磨前面说的那几个问题。教材中“整本书阅读”所要求我们的主要是第二种读法,旨在初步接触社会科学论著,扩展知识面,因此标准不宜定得太高,只要坚持读完,对书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有大致了解,对社会科学研究有些体验和印象,就可以了。乡土社会是阿渡罗式的文化观,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因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这本书论述非常
8、简洁有力,有几点很值得借鉴:一是论点鲜明,每一章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而且尽量把论点凝结为一种“说法”,一个概念;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三篇中分别加以阐述。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阅读可以促进写作,但读书又不能处处指向写作,也不要老是想着考试,那会败坏读书的兴趣。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所谓“礼治秩序”的“说法”,就是独有的学术“命名”。乡土社会为维持秩序而在男女之间不强调感情,而强调合作,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同性组合使
9、家庭的团结不易巩固,于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家族便代替了家庭而成为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所以阅读社科论著,要努力弄清楚其中专业术语的意思,扫除阅读的障碍。礼治秩序无讼。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
10、的统冶秩序。“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这也正是讼师在乡土社会中没有地位的原因。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之下,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体平等主义的。现行的司法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讲的是四种权力。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三篇中分别加以阐述。费孝通认为社会权力共有四种形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作品思想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
11、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从而导致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代代相传的社会习俗指导着他们的行为。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据此,费孝通指出文字下乡的困难在于乡土社会的人们没有用字帮助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于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费孝通还从群己关系上将中西方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
12、团体格局,团体界限明确,团体成员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而乡土中国社会结构则是一种差序格局,他说:“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象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种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富于伸缩性,群与己,公与私的界限都变得十分模糊。在此费孝通把中国人的“私”心放在这种格局下进行讨论,“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天下。”正是因为这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而乡土社会也就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团体道德观念”,“中国的法律和道德,都因之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普遍性关系的确立,正是现
13、代社会异于传统社会重要标志之一。但这种训练对于思辨性思维的养成很有效果。所以阅读社科论著,要努力弄清楚其中专业术语的意思,扫除阅读的障碍。,吸收或者质疑其中的观点。碰到概念,就要停留一下,琢磨这么几点: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什么“语境”中提出的,其内涵如何,属于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围绕概念展开论析,等等。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如在无讼一篇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运用知识去计划社
14、会生活。乡土中国其实未必那样遥远。碰到概念,就要停留一下,琢磨这么几点: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什么“语境”中提出的,其内涵如何,属于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围绕概念展开论析,等等。费孝通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三是论证的求实,靠材料说话;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只要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礼治社会便不需法律来维持秩序,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
15、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选择某一本书,必须先确定是什么类型的书,希望从中得到什么,以及应当采取怎样的阅读姿态与方法。乡土社会为维持秩序而在男女之间不强调感情,而强调合作,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同性组合使家庭的团结不易巩固,于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家族便代替了家庭而成为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所谓“礼治秩序”的“说法”,就是独有的学术“命名”。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
16、力。费孝通又具体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家”。他认为作为一个事业组织的家,其大小依事业大小而定,其主轴是父子之间而非夫妇之间,在家内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乡土社会为维持秩序而在男女之间不强调感情,而强调合作,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同性组合使家庭的团结不易巩固,于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家族便代替了家庭而成为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只要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礼治社会便不需法律来维持秩序,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费孝通特别指出,中国正处在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要使现代司法
17、制度得以彻底推行,必须“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先有一番改革”。费孝通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在乡土社会中,既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权力,但这两者均不构成权力结构的主导方面,因为前者受到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而后者又受到分工体系不发达的局限,因而乡土社会“虽则名义上说是专制的。独裁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驰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乡土社会中明显地存在于一种既不同于横暴权力又不同于同意权力的另一种权力,费存通称之日“长老权力”,它是一种既
18、非民主又异于不同主的专制。概而言之,乡土社会是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的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台;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血缘是身分社会的基础,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因此他说:“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而就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来说,变迁往往采用“注释”形式,即“维持长老的权力而注入变动的内容”,这就导致了名与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并且其距离随变迁速率而增加。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
19、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实在不懂的,也可以查找相关的资料(比如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看怎么解释其意义。血缘是身分社会的基础,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因此他说:“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
20、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只要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礼治社会便不需法律来维持秩序,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1936年获公费留学资格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院学习人类学。”而就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来说,变迁往往采用“注释”形式,即“维持长老的权力而注入变动的内容”,这就导致了名与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并且其距离随变迁速率而增加。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一
21、部研究中国农村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乡土中国在论述农村社会的“结构”时,就用了许多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术语,比如“团体格局”“权力结构”“文化范型”“血缘”和“地缘”等等。费孝通还从群己关系上将中西方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团体格局,团体界限明确,团体成员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而乡土中国社会结构则是一种差序格局,他说:“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象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乡土中国就
22、是这种研究的结果。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于是水到渠成,到第五章作者才归”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纳:“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这是个核心概念,把这本书的要旨“定”住了,是费孝通的独特发现,是他的理论建树,后来成为社会学界广泛认可的“定论”。(1)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来说理。术语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特别是那些作者的专用语,似乎一看就懂,但书中使用时可能另有所指,或者转换了词语原有的意思。写作意义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
23、,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刻而又形象鲜明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对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范畴,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写作特点(1)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来说理。如在无讼一篇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将西
24、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2)大量举实例,用以加强说明效果。如差序格局一篇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一篇中提及的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被请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等。这些真实的事例就会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加强了说明效果,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如何来读社会科学论著书的“类型”决定“读法”选择某一本书,必须先确定是什么类型的书,希望从中得到什么,以
25、及应当采取怎样的阅读姿态与方法。像乡土中国这样的学术性论著,一般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专业阅读,目的性强,往往要带着专业的问题去和书“对话”,吸收或者质疑其中的观点。这是学术探究的读法。第二种是普通的非专业的阅读,主要是充实知识,拓展眼界,提升素养。两种阅读并非截然区分,有交叉,但各自的阅读取向与方法有所不同。教材中“整本书阅读”所要求我们的主要是第二种读法,旨在初步接触社会科学论著,扩展知识面,因此标准不宜定得太高,只要坚持读完,对书的内容及表达方式有大致了解,对社会科学研究有些体验和印象,就可以了。如果还能探索一下阅读这类书的门径,甚至引发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探究,那就更好。网络阅读容易碎片化,而
26、整本书阅读可以“磨性子”,祛除浮躁,培养毅力,涵养心智。老师可以给一些阅读方法的建议,主要让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没有必要像单篇课文教学那样精雕细刻,也没有必要布置很多“活动”和“任务”。阅读可以促进写作,但读书又不能处处指向写作,也不要老是想着考试,那会败坏读书的兴趣。好的办法就是在老师指导下给自己设定一个大致的计划,打“歼灭战”,集中一段课外时间读完,即使在一些具体的论述上不是很懂,也不要紧,不必死抠,无须步步为营。读书宜先“粗”后“细”问题是,概念怎么去“抓”?像乡土中国的后记、目录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记下,把它们“抓住”。书的“类型”决定“读法”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
27、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网络阅读容易碎片化,而整本书阅读可以“磨性子”,祛除浮躁,培养毅力,涵养心智。但这种训练对于思辨性思维的养成很有效果。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要注意这些术语各自特定的专业涵义。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将西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
28、出来的波纹。费孝通先讨论乡下人如何划分“群己”“人我”的界限,结合分析古代传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发现中国人是以“己”为中心,和别人的关系就像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波纹一阅读社科类论著,最费功夫的,是要厘清其论证理路。他认为作为一个事业组织的家,其大小依事业大小而定,其主轴是父子之间而非夫妇之间,在家内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粗读”是必要的头道“工序”,为整个阅读做准备的。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费孝通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普遍性关系的确立,正是现代社会异于传统社会重要标志之一。乡土社会是阿渡罗式的文化观,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
29、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此外,还有许多写作经验也富于启发。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的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先“粗”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阅读社会科学论著,宜“粗读”与“细读”结合,先“粗”后“细”。第一步,先了解作者的意图,知道全书的主旨。可以看序跋,看出版介绍及相关评论,大致清楚作者和写作背景,看他为何要做这项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这是
30、粗略的“预读”,做准备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后记中把这本书的背景、写作经历,以及写书的目的,说得很清楚了。原来费孝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从事的学术工作,是从“实地的社区研究”,到“社会结构的分析”,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乡土中国就是这种研究的结果。后记比较长,叙述了社会学的学科史,涉及的流派众多,名词术语不少,我们不必感到畏难和紧张,大致了解其学术源流就行。费孝通梳理学术史,是为了说明他的研究是在跟进当时社会学研究重视个案切入(即所谓聚焦于某个群体的“社区研究”)的“趋势”,目标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进而进行比较研究。这种研究的意义,是从农村来观察中国社会及文
31、化,加深对“国情”的认识。除了看出版介绍、读序跋,还应当看看目录。社科类著作的目录,一般都比较明晰,主要的观点往往会出现在章节的标题或目录中。看一遍乡土中国的目录,可能对其中有些名词或者问题不怎么懂得,也可以有些是感兴趣的,回头再想想后记中交代的研究背景,我们对这本书的主旨,便有粗略的了解了。接着,就要浏览全书,不求深入,但求有整体感觉。既然是“粗读”,那就可以采取跳读的方法,把全书快速过一遍每个章节的开头或者结尾可多留意,那里往往会提出观点;看到那些阐述观点或者定义概念的句子,可能比较重要,顺手就圈划下来;其他部分则可以一目数行,“扫描”过去,大致的意思能懂,就往下读,别停留。这样蹦蹦跶跶读
32、完全书,“第一印象”有了,某些疑点和兴趣点呈现了,阅读的期待自然也发生了。“粗读”是必要的头道“工序”,为整个阅读做准备的。如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先看看地图,确定方位,有什么景点或者生活设施心里有数,游览的计划也就慢慢形成了。后“细”“粗读”之后,就进入了“细读”,主要是分析性阅读,在整个阅读中占大头的,要花更多的精力。不能像读小说那样“放松随性”,社科论著的阅读要有些计划和步骤,多动脑筋,多一些理性思考。“细读”时最要紧的是“抓概念”。在科学研究中,把某些现象或者事物所体现的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说法”(往往是某一个词句),这就是概念。比如,乡土中国中就有“乡土社会”“差序格
33、局”“礼治秩序”“无为政治”等等概念,“细读”时要作为重点去“抓”。“抓概念”就是抓观点、抓重点、抓关键,特别是那些核心概念,抓住了才能纲举目张,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创见,理解其研究的价值。问题是,概念怎么去“抓”?像乡土中国的后记、目录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记下,把它们“抓住”。社会科学论著一般都附有“内容简介”,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前面也会有“摘要”和“关键词”,其中都会标示出核心概念,方便我们去“抓”。更重要的,是要在正文的阅读中时时留意概念。碰到概念,就要停留一下,琢磨这么几点: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什么“语境”中提出的,其内涵如何,属于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围绕概念展开
34、论析,等等。一般来说,论著的绪论、每一章(或者论文)的开头、结尾要特别留意,这些地方往往会提出概念,要先“抓住”,然后再到正文中去寻找和琢磨前面说的那几个问题。凡是提出概念或者定义的句子,有画龙点睛作用的,要顺手圈划下来。读完全书,回头再看那些圈划和琢磨过的概念,可以把它们排列在一起,这就如同有了一张阅读的“线路图”。语文课经常提醒“抓住关键词”,对社科论著的阅读来说,“抓关键”“抓概念”是必备的能力。真正学会如何“抓关键”“抓概念”并不容易,这里提供的也只能是一些基本的操作办法。只有多读,阅读速度快了,语感强了,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强了,会一目数行跳跃检索了,“抓概念”的经验也就逐步形成了。“
35、抓概念”的“抓”,还带有辨识内涵的意思。要多想想,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其所产生的上下文是什么,是借用过来的,还是作者自己在研究中提炼的。这也是“细读”的重点。有时候要前后来回读几遍,反复琢磨,概念的“来路”和内涵才明白。乡土中国并非一开篇就提出“差序格局”这个核心概念,而是先用三章的篇幅做许多“垫底”。费孝通先讨论乡下人如何划分“群己”“人我”的界限,结合分析古代传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发现中国人是以“己”为中心,和别人的关系就像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习惯或者文化,就决定了农村社会格外重视人伦关系的基本结构。于是水到渠成,到第五章作者才归
36、纳:“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这是个核心概念,把这本书的要旨“定”住了,是费孝通的独特发现,是他的理论建树,后来成为社会学界广泛认可的“定论”。专业术语阅读社科类论著,还会经常碰到专业术语。术语是用来限定或表达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主要在所属专业领域内使用,行外的读者如果不懂其特别含义,就难于理解用它来展开论述的内容。所以阅读社科论著,要努力弄清楚其中专业术语的意思,扫除阅读的障碍。乡土中国在论述农村社会的“结构”时,就用了许多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术语,比如“团体格局”“权力结构”“文化范型”“血缘”和“地缘”等等。要注意这些术语各自特定的专业涵义。多数术语在文中
37、会有所解释,或者联系上下文,用心推敲,就可以明白它们的意涵。实在不懂的,也可以查找相关的资料(比如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看怎么解释其意义。某些术语在工具书中的解释可能比较规范,和书中使用的意思有些出入,这就需要比较辨析,理解作者在“用法”上的特殊之处。也有些术语是作者为了论述的方便而“发明”的专用语,专业领域不一定通用,比如“感情定向”“男女有别”“无为政治”“无讼”等等。术语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特别是那些作者的专用语,似乎一看就懂,但书中使用时可能另有所指,或者转换了词语原有的意思。哪些是专业术语,哪些是作者的专用语,很多情况下论著并没有提示和解释,读者只能自己去找,并且推敲它所传递的
38、意义。厘清论证理路:“对话”与“命名”阅读社科类论著,最费功夫的,是要厘清其论证理路。乡土中国十四章,每一章都有一个“分论点”,诸多“分论点”汇聚并支撑起层级更高的主旨论点。每读完一章,合上书,把内容过过脑子,想一想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最好还能用书中的一两句话或者自己的语言小结一下。对于初学者来说,“小结”不容易,这需要化繁为简,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但这种训练对于思辨性思维的养成很有效果。乡土中国在貌似平易的叙说中层层推进论述,入情入理。阅读这样的学术论著,提炼把握“分论点”和“主旨论点”,把整本书论证的脉络梳理清楚,不仅利于理解全书,自己也得到了锻炼,从中学到如何让思维和表述更有条理,更讲逻
39、辑。顺便还要说说“论述”和“陈述”的区别,这在社科论著阅读时也要注意的。乡土中国原来是作者上课的部分讲稿,带有“通论”性质,但没有写成面面俱到的教科书,也没有满足于陈述一般知识,而把重点放到了与学术界既有的观点“对话”,带出问题与新的见解,这就是论述。其论述特别重视做的是两件事:一是质疑与“对话”,对既有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二是“命名”,在阐述自己的发现或见解时,给出一个“定论”,或者是自成一说的“说法”。比如第八章讨论乡土社会的“秩序”,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维持运转靠的既不是“人治”,也不是“法治”,而是很特别的“礼治”。所谓“礼治秩序”的“说法”,就是独有的学术“命名”。类似这样的论述,书中很
40、多,可以挑选其中一二,重点琢磨分析,主要看其论证的逻辑推理。阅读本书要学到什么乡土中国论析的是旧中国的农村,它的问世到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变”中又有哪些“不变”?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交流,给社会带来哪些利弊?我们会想到当今的农村,想到农民工,想到社会习俗与风气,想到传统文化,想到中国的过去与未来,等等。好书就是这样,总能引起无尽的思考。阅读乡土中国是需要一些社会学知识的。不过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也不必在专业知识方面花太多精力,结合语文学习来阅读乡土中国,可能是更加必要的。乡土中国以调查和科学论证为主,但写得很有文采,充满人文关怀。文中渗透着对
41、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刻认识和精辟见解,是“杂”而化之。能做到科学、严谨而又好读,这种文体风格背后,需要多学科整合的开阔视野,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术论著的一种境界。从语文的角度看,也是一部可圈可点的美文和范文。这本书论述非常简洁有力,有几点很值得借鉴:一是论点鲜明,每一章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而且尽量把论点凝结为一种“说法”,一个概念;二是论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强调“对话”,和学界不同的看法“对话”,以此凸显自己的观点;三是论证的求实,靠材料说话;四是大量引证传统典籍材料,有些引文是人们所熟悉的,但纳入本书的论述系统,就可能“翻新”出新的涵义。此外,还有许多写作经验也富于启发。比如议论文在论证推理的同时怎样能更生动而且有可读性,观点与材料如何结合,叙述和论说如何平衡,以及如何摆脱从概念到概念的“八股味”,等等。乡土中国其实未必那样遥远。读完了,也许就从中学到如何阅读社科论著,如何分析思考社会现象,如何做一个有头脑、有见识、有担当的青年。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