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与教材研究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34291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课程与教材研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物理课程与教材研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物理课程与教材研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物理课程与教材研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物理课程与教材研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物理课程的基本认识 学科特点;概念界定;构成、目标、内容等方面的认识 2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 作用;性质,结构;特点等方面的理解 3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从认识到开发和利用进行探讨 4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探讨物理教学,指导教学实践。5物理教材分析概述 对教材的认识和教材分析的理解 6.物理教材的比较 选择不同教材进行比较课程概述物理课程标准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基本含义价值价值目标目标内容选择内容选择认识作用理解性质掌握结构掌握结构明确特点明确特点课程含义课程分类认识物理课程研究必要性研究必要性编制编制关系关系认识认识关于课程资源 一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1。名称变化 191

2、2年 中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 沿用40年 1952年 改用教学大纲,是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的重要表现 沿用50年 2001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用“课程标准”2。为什么又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教学大纲。对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是组织教学的依据;编写教材的依据;评价教学的依据;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规定国家对国民在某一方面或领域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指

3、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对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起到间接的、指导性的和弹性的作用,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二.课程含义 课程作为一个正式研究领域,在我国始于20年代初期,并和当时的学制改革紧密联系。1.受广泛批评的定义:课业及进程.2课程含义的不同说法.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接受教育设计和组织的一切活动的总称;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所获得的全部经验。从词源学看,是“跑道”、指“学习的进程”。3对课程的本质涵义。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

4、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丰富体验。三.课程的分类.1。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活动课程、生活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核心课程(问题课程)与边缘课程(拓展性课程)。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5。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6.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7。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8.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和经验课程 一是把隐性课程看作是课程计划外的学习活动或教育活动 二是把隐性课程看作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的教育经验 三是把隐性课程看作是一种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 施良方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隐性课程。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社会、文化体系)有意无

5、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还可这样认识:高考制度是一种“隐性课程”.我国体制的“隐性课程”作用于教师,影响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师教学方式的“隐性课程”作用于学生,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批判性、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19681968年美国学者年美国学者P.W.JacksonP.W.Jackson在在live in live in classroomclassroom书中提出隐性课程一词。书中提出隐性课程一词。指出了隐性课程的特点:非表显的、无指出了隐性课程的特点:非表显的、无特定的形式、内隐于教育活动中教育经特定的形式、内隐于教育活动中教育经验。验。教育不仅仅是认

6、知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教育不仅仅是认知发展的过程,而且是认知和情感交互发展的过程。显性课程认知和情感交互发展的过程。显性课程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或弱化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经验。或弱化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经验。隐性课程是隐性课程是“非计划学习活动非计划学习活动”隐性课程是隐性课程是“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程外所受的教育”隐性课程是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的教育经验隐性课程是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的教育经验 隐性课程是隐性课程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受教育者

7、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用的教育影响因素”隐性课程是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教学隐性课程是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实现的教学计划以外的影响因素计划以外的影响因素 潜隐性:没有向学生直接施教,却在学校的各种活潜隐性:没有向学生直接施教,却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从潜隐的方式作用于学生,把有关道德的、伦动中从潜隐的方式作用于学生,把有关道德的、伦理的、知识的、审美的等经验传授给学生。理的、知识的、审美的等经验传授给学生。依附性:教育活动中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隐性依附性:教育活动中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隐性课程的载体,借助于这些载体隐性课程传递蕴含的课程的载体,借助于这些载体隐性课程传递

8、蕴含的教育经验。教育经验。广泛性: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和学习环广泛性: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和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师生心理、课程间关系等等。境、人际关系、师生心理、课程间关系等等。非限定性:无指定目标、大纲、内容、教学用书非限定性:无指定目标、大纲、内容、教学用书 1 校本课程。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而言。2校本课程开发。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3多角度理解(内涵):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课程管理制度的改革;课程开发的一种结果;课程开发的

9、一种过程;课程变革的一种模式;学校特色构建的一部分。4。必要性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5。基本理念:“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教育公平”的理念;“个性化”的价值追求。关键是提升课程素养.可简单归纳为:建立课程意识;具备开发能力;掌握课程知识;发扬合作精神。课程意识。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

10、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在课程开发中具备这样的意识:课程开发不只是专家的事业,也应该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内容之一;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更应是一种过程;课程不仅是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而且还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造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开发能力。具体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教材的变通能力;课程评价和研究能力。课程知识。对课程概念、内涵的把握,对课程类型、结构、课程编制的过程、原则以及课程改革的政策的了解等;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合作精神。加强与

11、各方面的合作。包括课程专家、校长、学生、家长、社区等。四。课程编制的基本步骤 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五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1。是教学论包括课程论,还是教学论要从属于课程论?2。讨论课程论和教学论谁包容谁,对这两门学科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而倾向于把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两个并行的下位理论,分别加以研究。3。课程论是与教学论并列的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六.课程的认识与研究 1.有人说: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居于中心地位.这是因为:课程体现着特定的教育价值,对知识、人和社会的关系、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关系、对知识范畴等问题的观点与处理.2.需要研究:课程思想、课程编订、课程实

12、施与课程评价,还有课程的发展等.一理解物理课程的基本含义 1。关注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概况 学科性质: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科学。2。探讨科学本质 树立科学世界观:可知的、变化的、持久的、非所有。积极参与科学探究:重证据勤观察、逻辑想象结合、解释预见并举、明是非不偏见、不独裁。献身科学事业:认识复杂性、接受道德规范、服务意识。3。认识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实验基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逻辑思维。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数学表述。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应用价值。物理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思想方法。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13、本质特征:同时具备三要素,实验基础、逻辑思维(观点、方法等)、数学表述。4。给出定义:学校组织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经验,达到预期教育效果。二。认识物理课程的价值 1。物理学的价值深化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现代技术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的进步作用;引起全人类的关注(联合国大会的“国际物理年”)2.物理课程的价值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探索、理解自然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参与社会问题的决策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学促进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作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科学价值观的培育。三

14、。明确物理课程的目标 1。课程标准如是说: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社会、教育的角度看:德、学、才、识全发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3。本人概括:十六字 学习知识、经历过程、解决问题、发展兴趣。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1基础知识的概念:包括基本物理现象、基本物理实验、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容,以及相对应的应用知识。2实际教学中可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分为三类:重点知识、重

15、要知识、一般知识。重点知识。物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相联系的重要原理、定律及公式。其教学要求是掌握。包括领会、巩固、运用三个环节。重要知识。为掌握重点知识而铺设的台阶。其教学要求是理解、简单运用。一般常识。扩大眼界、有助于加深理解基本原理的辅助知识。其教学要求是知道大意、初步了解。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物理学习的过程,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应该寓能力培养于学习知识之中,而学习知识必须立足于培养能力。2.可以从认识观念层面、思想方法层面、操作技能层面来理解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不断转变对自然界原有认识和观念、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16、;是学习方法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3。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主要包括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答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语言(符号、图象)表达物理概念、过程和规律的能力。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物理公式的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进行论证和推理的能力。运用数学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1。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们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

17、一种动力。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态度是个人对事物的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映倾向。3。情感培养。(理智感、道德感、美感)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人的心理体验。四。如何选择物理课程的内容1。兼顾三种取向 教材(知识)、学习活动、学习经验。2。遵循选择原则基础性、过程性、普及性、时代性、适应性、教育性、自主(选择)性、多样性。3。把握组织原则横向组织纵向组织结合、逻辑顺序心理顺序兼顾、直线式螺旋式并存、呈现方式优化。五.教师对课程的研究的必要性 课程的内在精神需要教师去传播 课程的内容需要教师去呈现 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去设计 课程的评价需要教师去执行 课程的

18、研究需要教师去参与一。认识作用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二。理解性质它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要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三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基

19、本理念是:课程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结构: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评价: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2。普通高中课程结构8大学大学习领域习领域科目科目模块模块数学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音乐艺术(见下图)(见下图)选修选修1-2选修选修2-2选修选修2-3必必选修选修1-1必必选修选修2-1必必选修选修3-1选修选修3-4选修选修3-5选修选修3-2选修选修3-3必修必修2必修必修1

20、选修选修共同共同必修必修必修必修侧文侧文侧工侧工侧理侧理3。物理课程结构(模块)。物理课程结构(模块)(1)高中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2)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3)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5)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6)统一目标要求,弹性指导,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关于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的概念 物理课程资源,是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用于实现课

21、程目标的各种条件.具体包括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报刊、互联网、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电视节目、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等 2.作用: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物理教学的必要条件.3.物理课程资源的分类.按其功能可划分为 素材性.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如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报刊等 条件性.特点是作用于课程,但不是课程的直接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如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教学经费,以及场地、设备、媒介、设施和环境等.按空间又可划分为校内的和校外的.还有分为: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其中实验教室课程资源又分常规的和虚拟的.1。遵循原则:优先性、适应性、学科性、经济性。2.开发与利用物理课程资源要注意的问题:.树立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课程资源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开放的实验室.注意信息技术与其他物理课程资源的整合.仿真模拟不能代替真实的物理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物理课程与教材研究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