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1 沁园春 长沙.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367625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1 沁园春 长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0 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1 沁园春 长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0 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1 沁园春 长沙.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0 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1 沁园春 长沙.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0 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1 沁园春 长沙.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单元-2-1 1沁园春沁园春长沙长沙-3-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4-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 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毛泽东发表了许多政治理论文章,还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菩萨蛮大柏地七律长征等。毛泽东的诗词像浪花一样时时随社会革命的浪涛而跳跃,同时又像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斗争历程。-

2、5-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秋天。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此诗是毛泽东路过长沙时所写的。毛泽东从1911年到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在这段岁月里,他曾和蔡和森、何叔衡等正值青春年少、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起,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地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抨击黑暗,宣扬真理,并且在学习之余,登岳麓山,游湘江水,览橘子洲。这首词就是这一段斗争生活的真实反映,表现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6-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

3、篇素养提升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1.词: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从篇幅长短角度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2.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有沁水公主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得名。3.意象: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和感兴,“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意”和“象”的统一。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岁寒三友中

4、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等。-7-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8-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写对字形-9-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10-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前篇自主预习四、辨析词义1.意气义气辨析:“意气”:意志和气概。“书生意气”采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由于

5、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闹意气”“意气用事”。“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有这种气概或情感。如“你看他多么慷慨,多么义气”。例句:营地的空场上,尽是些意气高昂的青年士兵,他们在雪地之上扑跌嬉闹。一串虚名利,黄沙痴迷眼,个个斗义气,事事苦争先,惹了一身是非,收来无穷烦恼,到头来,一场大梦。资源助读知识整合-11-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2.指点江山指天画地辨析:两个成语都有“指点”“评说”的意思,但感情色彩和含义并不相同。“指点江山”,是“指点评论国家大事”的意思,是褒义词,形容志向远大

6、;而“指天画地”,形容说话无所顾忌、忘乎所以的样子,亦指发誓赌咒,是贬义词。例句:许多仁人志士年轻时就有雄伟的志向,他们著书立说,指点江山,引领一代潮流。与人言,指天画地,非尧舜,薄孔子,无所讳。-12-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五、积累名句1.沁园春长沙中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词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旧地重游,引发词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词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4.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词句:曾记否,到中

7、流击水,浪遏飞舟?-13-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一、理理文章思路-14-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二、说说文章主旨沁园春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15-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一】【任务一】把握意象把握意象,体会意境体会意境1.词的

8、上阕前三句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交代了时间(寒秋,即深秋)、地点(橘子洲头)和词人所处的情境(独立)。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做必要的铺垫。-16-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2.词的上阕中,“看”字具有怎样的作用?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图示。参考答案:“看”字领起下文七句,展开对湘江秋景的描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17-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3.词的上阕中,词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参考答案:词人通

9、过远眺、近观、仰视、俯瞰到的山、林、江、舸、鹰、鱼等,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意象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和自由美。-18-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4.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请举几例说明。毛泽东笔下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参考答案:(1)在古典诗词中,“秋”多与“怨”“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伤春复怨秋”“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2)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词人的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词人笔下,秋虽然给人以“寒”

10、的感觉,但却是一派“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有关。毛泽东不是普通的书生,他是一个立志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他有博大的胸襟和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词作气势磅礴,充满豪情,他眼中的秋景也是蓬勃绚烂的。-19-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知识窗古人谈诗,注重“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事物。如“万山”“层林”“百舸”等,“山”“林”“舸”是自然物象,加上作者的主观情思后,就成了具体可感的、包含了作者主观情绪的“意象”。一个个具体的意象组成

11、了诗歌的意境。-20-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二】【任务二】理清思路理清思路,掌握情感掌握情感1.词的上阕由“立”“看”“问”三个动词贯串,下阕由哪几个动词贯串?下阕的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下阕由“忆”和“记”两个动词贯串,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和壮志豪情。-21-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曾”和“忆”这两个字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曾”和“忆”两字,表明从上阕旧地景色的描写,转入对

12、往昔生活的回忆。3.下阕中,“恰”字总领到下文哪句话?这些“同学少年”具有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恰”字总领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昂扬;指点评论祖国大好河山,讨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这几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22-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4.沁园春长沙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异同?(请从意象、思想感情、写作手法方面比较)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

13、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3-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物小、量少,色彩黯淡,萧瑟悲凉 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热爱自然,赞美生命,充满革命豪情 写景抒情,情景并茂-24-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有人认为,毛泽东的这首词在描写秋景时固然很成功,但也有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只有视觉描写,没有听觉描写,从而使“图”中景物单一。你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吗?-25-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

14、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26-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技法指导学会多角度、多手法描写景物在写景时,如果只抓住一个方面写,很容易使写作对象显得单薄,而对景物进行多角度描绘,则会使对象具有层次感与立体效果。在沁园春长沙中,同样是写湘江景色,词人分别从远近、高低、上下、色彩等角度写起,因而,我们看到秋景图里有山林、百舸,有雄鹰、翔鱼,有天空、大地,有枫叶的红、江水的绿,这样描写使得整个景物层次分明,立体多彩。-27-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除了角度的选择外

15、,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对景物进行描绘。如用对比突出季节的特色,借助比喻、借代等手法来增添季节的亮丽色彩。这种写作方法不仅使文章形象突出,也易于将作者对季节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为了让描绘的形象更加突出,使用了对比等手法,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的色彩对比让画面更浓艳、鲜明,“同学少年”与“万户侯”的对比更突出当今少年的风采才华。-28-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点小练请借鉴这首词中写景的角度和手法,写一段描写秋天景色的文字,并借此抒发你对秋的感受或认识。200字左右。写作示例:再过半个月,深秋的背影便会渐渐远

16、去。看窗外的秋与往年并无二致,还是不紧不慢地将各种树木的枝叶由绿变淡、变黄、变枯。天空显得愈发高远,没有飞鸽的哨音。阳光静静地、缓缓地划过阔远的高空,不留一丝痕迹。秋意最美是在傍晚。远飞的鸿雁早已无影无踪,惨淡的阳光落入山后,暮色渐起,群山隐退,天地间一片沉静。坐在小院内,捧一杯清茶,享受秋的静谧,秋的清幽,秋的诸多况味。-29-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少年心事当拿云名句诵读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2.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4.俱怀逸兴壮思飞

17、,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0-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素材趣读1.少年毛泽东的志向毛泽东一生,常用诗词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抒发自己的情怀。众多作品中的一首呈父亲,无疑是少年毛泽东明志之作。该诗写于1910年秋,当时17岁的毛泽东准备离开韶山冲去长沙求学,临行前,改写了一首诗,夹于父亲的账簿中,具

18、体内容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31-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2.孙中山的伟大志向孙中山在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未被采纳,遂赴檀香山,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准备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期间悉心钻研西方各国政治、经济等书籍,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学说,宣传“非革命不能救中国”。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献身于推翻清王朝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中。

19、-32-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3.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1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魏校长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同学说为了光耀门楣,有的同学说为了当官。当魏校长问到周恩来时,周恩来站起身,非常郑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达了周恩来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33-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

20、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美文品读志当存高远某考生人生如黑夜行船,志向便是那最远最亮的航标灯,有了它,你才能乘风破浪;人生如攀登险峰,志向则是险峰的至高点,有了它在顶峰闪光,你才不会因留恋半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止攀登的脚步。可以说,志向是极可贵的精神力量。-34-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的成功都源于他们的远大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万世师表的孔子对志向的诠释。“十有五而志于学”的他,虽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仍矢志不渝。试想,若没有立下“志于学”的远大志向,哪里会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

21、横扫欧洲、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虽无魁伟的身材,却有远大的志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为了心中崇高的志向,凭着不屈的意志,后来,他登上令法国甚至半个欧洲都敬畏的帝国宝座。试想,如果他当年没有“想当将军”的壮志,那欧洲历史的长卷上就会因缺少这精彩的一笔而暗淡无光。苏轼有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忍不拔”者,正是“志向”!-35-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其实,立高远之志不仅是古人的成功之道,也助今人谱写成功篇章。一代伟人毛泽东,为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早年外出求学,临行前留诗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

22、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万人景仰的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陶行知先生说:“立大志,做大事,探讨大学问。”正是立下如此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大志,伟人们才会在风雨中寻求光明、坚守真理,并最终实现其志。今天,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远大志向,要具备为实现这一志向而奉献终生的毅力。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伟大的志向会让你面对挑战,意气风发,奋勇前行。人不可无志,志当存高远。让我们乘着时代的东风,高擎着伟大的志向,肩负起民族兴旺的责任,前行在振兴中华的大道上。-36-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

23、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品开头文章开头用比喻阐释志向的作用,彰显了文采,然后提出观点。品手法在文章的第二段,考生用孔子、拿破仑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志向的力量。第三段以毛泽东、周恩来、陶行知的事例,进一步说明今人立志谱写了成功篇章。古今中外的材料,使内容丰富又有条理。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中,引用孔子、拿破仑、苏轼、毛泽东、周恩来、陶行知的名言和诗句,更有说服力。品结尾文章结尾,紧扣现实生活,符合“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主张,显示了不尚空谈的品格。-37-1沁园春长沙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外篇素养提升课外篇素养提升技法借鉴主题阅读【问题】1.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顺序可以互换吗?为什么?2.文章的题目是志当存高远,从文章的论证看,考生是怎样体现这一观点的?参考答案:1.不能互换。这两段文字虽然都属于论证部分,也都以举例论证为主,但有时间的顺序。颠倒了,就不符合逻辑顺序。2.为了能体现论点,文中所举事例都是有关名人或伟人的,显示了他们的“高远之志”和丰功伟绩;引用的名言也紧扣这一论点,如苏轼的“立大事”、陶行知的“立大志,做大事”,都显示了观点具有无可辩驳的正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人教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 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1 沁园春 长沙.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