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校本课程《古诗诵读》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37184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校本课程《古诗诵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校本课程《古诗诵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校本课程《古诗诵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校本课程《古诗诵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校本课程《古诗诵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校本课程三年级古诗诵读校本课程古诗诵读校本课程 以古诗诵读为模式 以语文课堂审美化为目的 开发诵古诗感受美的校本课程 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弘扬民族文化,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礼之邦的子民们不但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史,也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不朽诗作。由于其独特的教化作用,诗歌历来受到统治者们的高度重视。“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孔子的话可以说很有代表性。在他看来,学诗是提高政治才干,处理外交事务,学习文化知识,培养美好品德的重要手段。古

2、诗都很美,美在形式,美在韵律,美在语言,美在意境。优秀的古诗是进行文化熏陶的好教材,那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古诗作品,其语言美、艺术美、爱国精神、浪漫情怀以及诗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发散出的无穷的魅力,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审美教育素材,而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古诗诵读,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对于全面提高其人文素质、审美能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古诗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审美教育教材,因而,我们开发以古诗诵读为有效载体,以审美教育为实验目标的校本课程。从审美的角度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并教给他们一些鉴赏古诗

3、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之在古诗诵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古诗诵读校本课程1、乌衣巷、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释注释1.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2.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这首诗是金陵五题的第二首,写乌衣巷的今昔变化。3.寻常:平常、普通。简析简析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但而

4、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

5、议论。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古诗诵读校本课程1、乌衣巷2、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注释1.离离:繁盛的样子。2.原:原野。3.荣:繁盛。4.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5.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简析简析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

6、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古诗诵读校本课程2、赋得古原草送别3、泊船瓜洲、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注释1.泊:停船靠岸。2.瓜

7、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3.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4.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5.数重:几层。6.绿:吹绿了。7.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简析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

8、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 邓家巷)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横。古诗诵读校本课程3、泊船瓜洲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

9、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作者背景作者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三苏”。他的诗自然豪放而又富有理趣,有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注词释义注词释义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在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醉书:喝醉酒时所写。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遮:遮蔽,遮盖。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跳珠:雨水打在船上,溅起的雨滴像乱蹦乱跳的珠子。卷地:大风翻卷着从地上吹来。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

10、片。古诗今译古诗今译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古诗诵读校本课程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5、金缕衣、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词语解释】【词语解释】金缕衣:指华丽贵重的衣服。堪:可以。直须:只该,就应该。解说解说劝你不要去爱惜贵重华丽的衣服,而必须珍惜青春少年时光。有花可以摘取的时候,就要去折花枝,不要等到落花的时候再去折空枝。这首诗劝戒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不要等青春逝去时再去抓紧时间,那样就会后悔不及的。【诗文赏

11、析】【诗文赏析】上联用赋,下联用喻,反复咏叹珍惜时光的主题。千金散去还复来,金钱可以再得,然而青春却一去不返。全诗结构简单,节奏迂回徐缓,琅琅上口。古诗诵读校本课程5、金缕衣6、金陵图、金陵图(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注释金陵图:金陵的图景。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市。霏霏:雨很细密的样子。江草齐:江边的草长得很齐整。六朝:历史上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金陵,合称六朝。鸟空啼:是说六朝已像梦境一般一般过去了,现在只有鸟儿空自叫。台城:一名苑城,古代健康宫旧址,在南京玄武湖畔,宋、齐、梁、陈四朝的皇宫所在地。烟:指柳树绿茵茵的,像清淡的烟雾一

12、样。笼:笼罩。说明说明这首诗以凄婉的笔调,抒发其吊古伤今的情怀。诗人用霏霏的江雨,凄迷的烟柳和寂寞的啼鸟造成凄凉的气氛,使灰暗的色调和感伤的情绪互为表里,构成一种极为凄清的意境,流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唐室衰微的极度悲叹。韦庄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其诗多为怀古、伤时、旅愁之作,基调感伤低沉。尤长于七绝,风格清丽自然。所作秦妇吟对黄巢起义前后的显示有一定的反映,为唐代最长的诗歌之一。古诗诵读校本课程6、金陵图7、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释注释1、巴山:即大巴山,这里指四川。2、剪烛:剪去蜡烛燃烧时所结的烛花。解说解说您

13、问我几时回来,我自己也不知道。此刻正是秋夜,四川这里的雨下得好大,池塘的水都涨满了。什么时候我回到家里,和您一起坐在西窗下,一边剪烛花,一边告诉您我今夜对您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言浅而意深,语短而情深,令人回味无穷。简简 析析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小诗。开头一句写离情。在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滞留在巴蜀的诗人思念着北地的爱妻。句中包含着一问一答,表现了诗人的乡思之情。第二句写处境与感受 夜雨池涨,烘托了秋思。景中透情,委婉 清新。句中以“巴山”指明地点,以“夜”、“秋”点明时间,以“雨”指出环境。池水涨满,当是诗人在室内的合理想象。三、四句写未来的欢聚。这两句紧扣“夜雨”,将笔锋一宕,另辟新境,怀

14、念转而写希望。这又是翻进一层的写法。描绘诗人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设想,就把眷念亲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更加深切,使全诗的格调明快爽朗,具有 一定的积极意义。“共剪烛”,形象地表明夫妻二人久别重逢的欢快心情。“巴山夜雨”,是夫妻俩秉烛长谈的话题,追溯往事,回味无穷。全诗语浅 情深,真切动人,平易流畅而又委曲深细。古诗诵读校本课程7、夜雨寄北8、过故人庄、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文解释】【诗文解释】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子,面对着

15、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词语解释】【词语解释】鸡黍:杀鸡煮黄米饭,农家待客丰盛的饭菜。郭:外城墙。过:探望。具:置办。轩:窗户。圃:菜园。话桑麻:谈庄稼事。就:靠近。【诗文赏析】【诗文赏析】青山绿树、鸡黍桑麻,好一派田园风光;场圃、老友、淡酒,真好比人间仙境,在这里,俗世名利、荣辱得失全如过眼烟云,飘然脑后。老友相聚,待以鸡黍之饭,普通简单的事情却被诗意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美的意境和幻想的空间。古诗诵读校本课程8、过故人庄9、示儿、示儿(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6、注释注释1.示儿:给儿子们看。2.但:只。3.九州同:祖国统一。4.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5.家祭:对祖先的祭祀。6.乃翁:你的父亲。简析简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

17、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古诗诵读校本课程9、示儿10

18、、暮江吟、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注释注释瑟瑟:碧色。怜:爱。真珠:即珍珠。解说解说一道斜阳照在江面上,江水分成两色: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红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美好,露水像晶莹的珍珠,而新月像一张弯弓。这首诗描写了红日西沉到新月出升时的景色,比喻新颖,意境优美。古诗诵读校本课程1 0、暮江吟11、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解说解说不知从谁家悄然飘来了吹笛声,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在这夜晚,听到这一阵阵倾诉离别之情的折杨柳曲,谁能不勾起怀念故乡之情哟!热爱故乡是

19、一种崇高的感情,这正是人们喜爱这首诗的道理。【注释】【注释】玉笛:玉制或镶玉的笛子,极喻笛之精美。洛城:即今之河南洛阳城,唐时曾为东都。折柳:折扬柳曲,大多歌唱离别之情。古人有折柳赠别习俗(“柳”与“留”谐音),故闻此曲产生使人离别之思。故园情:怀念故乡的感情。【导读】【导读】开元二十年春天,李白寓居洛阳。此时的李白离开家乡已经五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李白到处拜谒,无奈“十谒朱门九不开”。仕途上的失意更加令诗人无比惆怅,对故乡的思念悄然袭上心头。在一个春意恼人的夜晚,李白居于逆旅之中,展转难眠,忽闻,一阵悠扬的笛声飞进窗棂,仔细一听,原来是思乡怀旧的折杨柳曲,它伴着阵阵春风,散入到洛阳城的每一个

20、角落。首二句中的“暗飞”、“散入”、“满”几个词,极写声音流散之速、波及之广。诗人把无形的声音写得可触、可视、具体感人了。后两句由景入情,更见荡气回肠。第三句点明闻笛的时间和所吹曲子的内容。洛阳古称东都,宦游在外、仕途失意的人多云集于此,所以诗人推己及人,产生联想,在第四句中用“何人不起故园情”写出此夜不仅是李白,每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都会闻笛思乡,钩起万千乡愁绪。全诗起落有致、承转自然,有天衣无缝之妙。古诗诵读校本课程1 1、春夜洛城闻笛12、从军行、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注释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

21、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今译今译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昌龄(699-757),字

22、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古诗诵读校本课程1 2、从军行13、古朗月行(节选)、古朗月行(节选)(唐)李 白小小 时时 不不 识识 月,呼月,呼 作作 白白 玉玉 盘。盘。又又 疑疑 瑶瑶 台台 镜,飞镜,飞 在在 青青 云云 端。端。注释注释 朗月行:为乐府古题。呼:称呼。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今译今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解说解说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

23、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古诗诵读校本课程1 3、古朗月行(节选)14、蜂、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解说解说无论在平地上,还是高山上,哪里有盛开的鲜花,蜜蜂就往那里飞去。蜜蜂啊,你采尽白花酿成蜜,是为谁付出了辛劳,又让谁获得了甘甜?这首诗通过蜜蜂形象的描写,歌

24、颂了不辞辛劳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的劳动者,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作者介绍】【作者介绍】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故乡,投奔镇海节度使钱鏐,钱鏐很赏识他的才华,光启三年(887),表奏为钱塘令,迁著作郎。天祐三年(906),充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二年(908),授给事中,次年迁盐铁发运使,不久病卒,终年七十七岁,是唐代享有高龄的诗人之一。【注释】【注释】占:占有,拥有。【欣赏】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

25、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嘲。古诗诵读校本课程1 4、蜂1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未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注释注释十一月风雨大作节选自陆游集。这首诗写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大作,大起。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写这首诗时68岁,在故乡闲居。僵(jing)卧挺直躺着。诗人借僵卧的睡态以说明自己年老力衰。不自哀自己不感到悲哀。尚思还想着。戍(sh)轮台守卫边疆。戍,军队防守。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这句意思

26、是,虽然年老体衰,可还是想去防守边疆,为国家出力。夜阑夜深。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这句是诗人对梦中北征情景的想象。冰河泛指北方结冰的河流。这两句的意思是:深夜躺着听见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的梦见骑着战马跨过冰河。古诗诵读校本课程1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6、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江 南 好,风 景 旧 曾谙。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能 不 忆 江 南。注释注释1.谙:熟悉。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3.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简析简析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

27、旧游的诗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古诗诵读校本课程1 6、忆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三年校本课程《古诗诵读》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