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主讲人:贵州省土地整理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衡1.破坏土地的情况和复垦的必要性破坏土地的情况和复垦的必要性l 破坏土地包括已破坏土地和拟破坏土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是所有被破坏和影响的土地,包括已破坏和拟破坏的土地;评价的目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被破坏土地是否可以复垦及确定复垦后的土地利用方向。因此,破坏土地的情况和复垦的必要性分析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1.1 破坏土地的情况破坏土地的情况l1.1.1 已破坏土地现状及破坏程度分析已破坏土地现状及破坏程度分析l1.1.2 拟破坏土地的预测及破坏程度分析拟破坏土地的预测及破坏程度分析l1.1.3 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生态
2、环境的影响分析(一)已破坏现状(一)已破坏现状l(1)破坏范围:已破坏土地的范围主要是指生产项目或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对土地造成地类改变的范围。须明确破坏范围的取得方式,须明确破坏范围的取得方式,采用现场测量出图套合在采用现场测量出图套合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图或直接补调在图或直接补调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得出范土地利用现状图得出范围,量算得出由各用途划分单元的地类面积。围,量算得出由各用途划分单元的地类面积。l(2)破坏类型:主要指挖损、压占、污染、塌陷四种类型,应分破坏类型统计面积。l(3)补充情况:对于已破坏土地中已复垦的部分,须提供土地权利所有者的证明材料,说
3、明土地复垦情况,明确不须列入此方案范围。(二)土地破坏程度分析(二)土地破坏程度分析l描述的具体要求如下:lA:压占类型l基本特征:破坏前的地类、土壤质地及土层厚度,压占前是否剥离表土,压占物的种类、性质,压占物厚度,边坡坡度,压占物下有无剩余土层,有无潜在污染性等;lB:挖损类型l基本特征:挖损前土地地类,挖损前是否进行表土剥离,挖损深度、边坡坡度,挖损后是否有表土覆盖,有无潜在污染性等;lC:塌陷类型l基本特征:塌陷区现有地形地貌,塌陷地类,塌陷的性质(包括沉陷、裂缝、崩塌、滑坡),塌陷深度、积水或漏水的情况,塌陷边缘顶底部坡度变化值,稳定性等;(一)拟破坏土地预测范围(一)拟破坏土地预测
4、范围l根据项目或工程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工艺流程或项目工程安排等,阐述拟破坏土地的预测依据和方法,测算不同时段或区段因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土地的范围、地类、面积和程度等。l对于拟破坏土地的范围,可根据开发设计对于拟破坏土地的范围,可根据开发设计方案结合实地踏勘情况将拟破坏土地范围方案结合实地踏勘情况将拟破坏土地范围标绘在标绘在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上,量算土地利用现状图上,量算得出各地类面积。得出各地类面积。(二)土地破坏程度分析(二)土地破坏程度分析l拟破坏土地的破坏程度分析与已破坏土地相似,但拟破坏土地的破坏程度是对破坏后土地的状况和农用生产性能进行预测性分析和评价。l要求附已破坏
5、和拟破坏土地情况汇总表要求附已破坏和拟破坏土地情况汇总表2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l2.1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l2.2复垦方案类比分析及复垦方向复垦方案类比分析及复垦方向的确定的确定2.1.1 评价对象的确定评价对象的确定l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对象是破坏的土地,是人工恢复的原有地貌。l对于保留的部分不列入评价范围,对于保留的部分不列入评价范围,预测塌陷区应纳入评价范围。预测塌陷区应纳入评价范围。2.1.2 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单元的划分l(1)评价单元划分的基本要求)评价单元划分的基本要求l1)地块相邻、单元内部性质相对均一或相近;l2)单元之间具有差异性,能客
6、观反映出土地在一定时期和空间上的差异;l3)具有一定可比性;l4)可操作性:即最小上图单元:4mm2(1:10000标准分幅)。(2)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l可以依据项目区土地的破坏方式、破坏类型、限制因素、土地用途等来划分,主要划分方法如下:l 1)以破坏类型为单位划分,如将矿区破坏土地分成挖损、塌陷和压占等类型;l 2)以土地用途分,如将金属开采复垦适宜性评价划分成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和其他场地等;2.1.3评价体系的建立评价体系的建立l 初步确定复垦方向初步确定复垦方向l 定性分析,找出限制因子定性分析,找出限制因子 l 复垦措施改变限制因子复垦措施改变限制因子l 土地
7、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 l 评价结果若不适宜则降级评价评价结果若不适宜则降级评价 至复垦方向至复垦方向(一)初步确定复垦方向(一)初步确定复垦方向 l(1)项目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分析l(2)政策分析l(3)群众意愿 (二)定性分析,找出限制因子(二)定性分析,找出限制因子 l根据初步复垦方向,分析破坏土地复垦的限制性因素,按照评价单元分别找出各评价单元的限制其复垦适宜的方向的因子,如土源、污染、水源、灌溉等。(三)复垦措施改变限制因子(三)复垦措施改变限制因子 l根据各评价单元的限制因子,提出相应的解决限制性因子的复垦措施,并明确复垦措施能改变的状况,若该限制因子为当前技术和资金下难以解决的,
8、则说明理由。复垦土地客土来源l 复垦土地的客土来源须明确数量、质量、复垦土地的客土来源须明确数量、质量、位置。位置。l客土来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l一是矿区内剥离的表土;l二是外购的土方;l三是矿区内外可取土源。2.1.4 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因子的选择l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选择主要遵循主导因素原则,复垦土地在再利用过程中,能对土地利用起主导作用或限制作用的为主导因素,这些主导因素是影响复垦利用的决定性因素,应按主导因素确定其适宜的利用方向。l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利用方向针对实际情况选择的评价因子有所不同宜耕方向:宜耕方向:l预期土层厚度:即预期复垦后的土层可达到的厚度,包括原有土层未破坏的部分
9、和可提供的土量复垦的厚度之和。不同评价单元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向土层厚度要求不同。l坡度:指影响宜耕的地形坡度。分级标准应为:25等五级。l灌溉条件:对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两方面进行定性评价。l排水条件:可从自然排水和排水设施两方面定性评价,对于挖损地、塌陷地可能存在积水的情况,特别对于降水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来说,排水条件是限制宜耕的重要指标。l区位条件:破坏土地离居民点的位置是否在3公里以内,是否有便捷的通行的道路。l污染条件:评价土地是否包括重金属(铅、鎘、汞、砷、铬等)、放射性元素及含硫废水的污染,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宜林、草方向:宜林、草方向:l预期土层厚度:意义同上。l坡度:对于
10、林地的坡度影响可划分为45三个级别。l排水条件:可从自然排水和排水设施两方面定性评价。其他可选指标:其他可选指标:l对于塌陷地区还应考虑选择因子:l土地稳定性:地表存在不稳定因素,将对最终适宜性起到重要限制作用。l裂缝宽度:对于不同的复垦方向起到不同的限制作用。l塌陷深度:这是对塌陷地区非常重要的因子。2.1.5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l评价方法一:评价方法一:指数和法指数和法l评价方法二:评价方法二:极限条件法极限条件法评价方法一:评价方法一:指数和法指数和法l(1)评价方法)评价方法l数学模型:l式中,C为适宜性评价的综合得分值;Ai为某单元第i参评因子分值;Bi为第i参评因子权重;n为评价因素
11、因子的个数。(2)评价标准的建立)评价标准的建立l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相互对应,不同的评价方法,其评价标准表述方法和框架不同。不同的复垦方向,其影响因子的权重和分级标准应有不同,建议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和分级标准。l(以宜耕方向为例):(以宜耕方向为例):耕地适宜性评价综合得分值60分以下的不适宜不适宜复垦耕地;得分值在60-80分之间的较适宜较适宜复垦为耕地,得分值80以上的适宜适宜复垦为耕地。l若某评价单元总分达到若某评价单元总分达到60分,而单项因子评分分,而单项因子评分=20分,则结果同样为不适宜。分,则结果同样为不适宜。例表例表2 土地复垦的宜耕方向适宜性评价等级评价标准土
12、地复垦的宜耕方向适宜性评价等级评价标准影响因子权重/权重(塌陷区)因素特征分级标准对应分值坡度0.23/0.22520预期土层厚度0.25/0.22100cm10080cm100cm7060cm80cm4020,结果为较适宜合计评价方法二:评价方法二:极限条件法极限条件法l评价模型一:评价模型一:l(1)评价方法)评价方法l Yi=min(Yij)l其中,Yi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最终分值;Yij为第i个评价单元中第j个参评因子的分值。对于破坏土地在复垦过程中的不能改进的限制性因素,将限制其复垦的方向。(2)评价标准的建立)评价标准的建立l该方法评价标准中只需确定复垦方向的限制性因子及相应分值,不
13、需确定权重,不同的复垦方向应选择不同的评价因子及分值。l评价结果确定标准为评价结果确定标准为:Yi=20分,则不适宜复垦为该方向,若Yi20分,则基本适宜复垦为该方向。本文以宜耕方向为例,若不适宜耕地方向,应继续评价其是否适宜林地或其他地类方向。例表例表5 土地复垦的宜耕方向限制性因素评价标准土地复垦的宜耕方向限制性因素评价标准影响因子因素特征分级标准对应分值坡度2520预期土层厚度100cm10080cm100cm6060cm80cm252060cm40自然排水,遇洪涝灾害时会产生季节性积水80水源能保证,有良好的灌溉系统70离居民点3公里内,无道路系统70/20不适宜P2风井区P3堆煤场P
14、4排矸场P5表土堆放场P6预测塌陷区评价模型二:评价模型二:l(1)评价方法l Yi=Qj*Tj*Rj*Sj*Wj*Xj=YiNl其中,Yi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最终分值;YiN为第i个评价单元中编号为N的参评因子的分值;Q、T、R、S、W、X为自定义影响因子编号,j=1,2,N为各影响因子级别编号,如果评价单元中的影响因子评价等级有编号为N的,则评价结果Yi=YiN。(2)评价标准的建立)评价标准的建立l评价结果确定标准为评价结果确定标准为:Yi=20分,则不适宜复垦为该方向,若Yi20分,则基本适宜复垦为该方向。本文以宜耕方向为例,若不适宜耕地方向,应继续评价其是否适宜林地或其他地类方向。例表
15、例表6 土地复垦的宜耕方向限制性因素评价标准土地复垦的宜耕方向限制性因素评价标准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编号因素特征分级标准对应分值坡度Q12520预期土层厚度T1100cm100T280cm100cm60T360cm80cm40TN25QN60cmT3自然排水,遇洪涝灾害时会产生季节性积水R2水源能保证,有良好的灌溉系统S1离居民点3公里内,无道路系统W1/20不适宜计算过程:Yi=QN*T3*R2*S1*W1=QN=202.2复垦方案类比分析及复垦方向的确定复垦方案类比分析及复垦方向的确定l根据对预期结果的适宜性评价,结合资源调查情况综合分析,并进行类比,考虑土地权利人的意愿、资金、工程技术措施,
16、得到最优化方案,从而确定最终的复垦方最终的复垦方向向。具体方案分析如下:l 在评价结果为宜耕的情况下在评价结果为宜耕的情况下,可根据条件,进行水田和旱地的类比分析。l在评价结果为宜林宜草的情况下在评价结果为宜林宜草的情况下,类比分析后,确定最终复垦方向。3.复垦标准复垦标准l复垦标准是经复垦适宜性评价确定的因素特征的工程性描述。复垦标准是经复垦适宜性评价确定的因素特征的工程性描述。复垦标准应结合评价单元制定,分单元明确可行的标准,具体编制复垦标准的要点如下:l结合复垦目标和破坏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标准。复垦标准符合而不是照搬国家标准。应按照不同的破坏类型和复垦方向分别提出复垦为不同地类的土地复垦标准。l应与项目区的自然现状情况、拟采取的复垦措施等相联系。如:覆土厚度标准应当依据所采取的平整措施、当地土壤现状、限制性因素、选择的植物种类、破坏方式等确定。l复垦标准应当量化,具体有针对性,具有可核查性,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编写复垦标准中的相关指标,如土层厚度、坡度等,如耕地土层厚度应不小于60cm,田面坡度不应超过1,田面坡度不宜超过1,土面坡度不宜超过10;设计复垦为耕地的还应说明道路、灌排设施等的复垦标准,如灌溉标准设计抗旱天数,排水标准设计暴雨重现期等。l复垦标准应当经济可行,与复垦措施、工程设计联系,保持前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