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33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辍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2、.忽(h)然毯(tn)子更(gng)紧 B.矗(ch)立寂(j)静捉摸(m) C.洪(hng)大细切(qi)呜咽(y) D.波涛(to)澎湃(bi)睡着(zhu) (2)文中画线句子的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B.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辍着的宝石。C.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D.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虎年伊始,中国元素一路火出圈。通过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让观众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用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留下别样奥运记
3、忆;北京冬奥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诉说中国式浪漫;拿下中国雪上项目首金的谷爱凌,雪服上印着中国龙,雪板上刻着龙纹,骄傲地说要把中国元素带到世界、带到自由式滑雪中_,击中了埋藏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感。事实上,传统文化元素“占领”舞台,并非是一时的“群情激昂”,()是源于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青睐。科技成果的进步,也()地改变了文化生产。现代科技手段及其催生的科技美学,有效助推了传统文化节目的跨艺术门类创新,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古与今、新与旧完美(),蝶变升华,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摘自胡一峰从传统文化热看文化自信,有删改)(1)下列依次填
4、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也而耳濡目染结合B.而也耳濡目染融合C.也而潜移默化融合D.而也潜移默化结合(2)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些亿万目光瞩目的舞台上,中华传统文化都“活”起来了。B.亿万目光瞩目,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些舞台上,都“活”起来了。C.亿万目光瞩目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些舞台上都“活”起来了。D.中华传统文化都“活”起来了,在这些亿万目光瞩目的舞台上。(3)文中加点词“骄傲”的感情色彩,与下列句中加点词一致的一项是 A.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阴影。B.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C.人们也
5、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D.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观众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B.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通过观众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C.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让观众大呼。D.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让观众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3(6分)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2)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3)读观沧海,从“日月之行,
6、若出其中; , ”中,我们可以遇见胸怀博大、囊括宇宙的曹操;读望岳,从“ , ”中,我们可以遇见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杜甫。4(4分)综合性学习。汉字历史悠久,魅力无穷。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意蕴,美在精神。为弘扬汉字文化,学校开展“探寻汉字之美”的活动,请你参加。“福”字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汉字之一。下面是某同学临摹的几个“福”字,请你从中挑选一个,并根据所选“福”字的字形特点,向你的长辈送上祝福的话语。5(2分)汉字内蕴丰富,饶有趣味。下面是小组同学搜集的含“书”字的语句,他们纷纷讨论“书”字的含义。请你先对这些语句中“书”字进行归类,再简要说明归类理由。家书抵万金书非借不能读也鸿雁传书乡书何
7、处达奋笔疾书腹有诗书气自华6(3分)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一张“我最喜爱的汉字”卡片,内容还不完整,请你补充完善。汉字喜爱理由名言警句相关故事信 言必信,行必果。陈太丘与友期行义中国有崇“义”的文化传统。 方志敏为可爱的中国慷慨就义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是我们的追求。礼之用,和为贵。 二、名著阅读。(6分)7(6分)全班共读骆驼祥子后,你所在的小组开展“探寻祥子悲剧原因”的专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1)以下是某同学所做的两则摘抄,请从祥子心理活动的角度对每则摘抄做批注。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第一步他应当,他想好了,去拉包车。遇上交际多,饭局多
8、的主儿,平均一月有上十来个饭局,他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钱。加上他每月再省出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头五块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块!这样,他的希望就近便多多了。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他对自己起下了誓,一年半的工夫,他祥子非打成自己的车不可!是现打的,不要旧车见过新的。(摘自第1章)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
9、。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摘自第23章)(2)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阅读骆驼祥子的体会,探究祥子悲剧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三、现代文阅读。(30分)8(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本一:揭秘太空授课背后天地通信测控网邱晨辉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内容要从400公里外的近地轨道传回地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背后离不开一条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天路”。要想完成这场天地通话,需要空间站、天链中继卫星和地面站的通信系统共同参与。为实现天地互联互通、即时通话,中国电科专门研制了天地卫星通信系统,保证天地通信畅通无阻。具体来看,为了完成地
10、面人员与航天员之间的语音、图像等信息传输任务,中国电科在陆海空天、国内外各测控站点布设了多型号统一测控系统、遥测系统,这些地面测控系统与中继卫星,共同织就了立体通信测控网。为实现高速率、大数据的传输,中国电科对卫星通信设备硬件及软件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功率功放和高速调制解调器,大大提升了卫星通信传输能力,可满足载人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数据传输的要求。在搭建通信高速传输通道的同时,保障天地话音图像高质量传输也是重中之重。为了给地面传输清晰的画面,中国电科研制了多种天地图像编解码终端,可适应载人空间站多舱、多场景天地图像传输要求,实现语音、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递,让航天员和地面人员进行实
11、时交互,为天地联通构建可视化平台。高速通信处理器是天地通信的“利器”之一,它在中国空间站与地球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鹊桥”,使得中国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数据以及其他载荷用户数据,能实时、准确地在这个无形“桥梁”上通过,传送到地球。在“天宫课堂”的授课中,航天员老师们与地面的学生交流,离不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电子所研制的空间站话音处理器。该话音处理器能实现中国空间站舱内、舱间、天地、出舱,以及核心舱和神舟飞船之间的音频通话,天地间实时通话的时延在1秒以内。空间站话音处理器融合了低码速率和高保真两大音频通话核心需求。与9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在保证话音不失真的前提下,音频压缩程度提升了4倍,压缩方式
12、扩展到5种,容量上实现了29路话音数据实时处理,既可以构建一对一的私聊环境,又能随心所欲地建立群聊。以往,由于技术所限,天地通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而今,中国空间站和地面的通信却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高速公路,图像、话音数据都是这条路上的车辆。(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减)文本二:“天宫课堂”为少年播散梦想种子张继“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天宫课堂”旨在传播科普知识,点燃梦想激情,激发爱国情怀。“天宫课堂”引领青少年进入科普殿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动力。从“天宫课堂”第一课,到第二课,每一堂课的内容都是一
13、种精心安排,都极具针对性和趣味性。注重通过场景展示与实验演示,让广大青少年观察到各种实验中神奇现象,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开启他们心中那扇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从第一课的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等实验,到第二课的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通过演示与讲解,增强了广大青少年自身的科普知识,提升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浓厚兴趣。“天宫课堂”激励青少年追梦逐梦前行。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从载人航天到奔月探火,从无人飞船到中国空间站,“神舟”“天和”“天问”“嫦娥”“夸父”,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每一步,承载着中国人探索深空的雄心壮志,体现
14、了中国人挑战未知的冒险精神,展示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航天梦。中国的首次太空授课,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观看授课直播,产生巨大社会反响,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通过持续开展的“天宫课堂”,就是要让更多青少年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空间科学知识,激发他们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天宫课堂”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在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空间站里,开启面向广大青少年的“天宫课堂”,由我们自己的航天员进行丰富多彩的实验课,并开展天地通话,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天宫课堂”本身就极具激励性和自豪感。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这是一种庆幸
15、和幸福,这是一种骄傲和自豪。有幸聆听一堂堂“天宫课堂”,亲自体验和交流各种实验,这是一堂爱国主义公开课。爱国种子悄然播散心间,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广大青少年要珍惜美好时光,把握时代机遇,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无论是在探索太空的梦想中,还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去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去写就自己的辉煌人生。(摘自四川在线天府评论,有删减)(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开讲,来揭开太空授课背后天地通信测控网的秘密。B.中国电科研发的立体通信测控网,保证天地通信畅通无阻,实现天地间互联互通。C.与9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天宫课堂
16、”第二课使用的空间站话音处理器优势明显。D.文章先介绍通信高速传输通道的搭建,再围绕天地话音图像高质量传输展开说明。(2)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开篇均写“天宫课堂”开讲,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文章观点。B.高速通信处理器能使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等数据,实时准确传输到地球。C.文本二第段例举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反响巨大,有力地论证了本段观点。D.无论文本一还是文本二,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3)文本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的?(4)“天宫课堂”第二课为什么能够成功开讲?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概括。9(16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一粒米的旅行王太生这注定是一条年复一年的经典线路,关于一粒米的旅行。五月,若隐若现的布谷声中,秧苗出落得青翠欲滴,农人拿来箩筐,秧苗端坐在农人晃悠悠的箩筐上,一路挤闪路边的野草,担子跌落着亮晶晶的水滴,以一个季节成人礼的方式,走向天光云影的秧田。一粒米就这样开始旅行。它一出门,就迎面遭遇一场兜头雨。一场雨在天地间泼泼地下着,秧田翻着气泡,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秧田需要汩汩的水,小河的水,沿着水渠哗哗流淌。这时候,有一尾鱼,“泼剌”一声,游入秧田。一粒米在旅途上,雨热同期。高温在秧棵间恣肆蔓延。只有这样氤氲的高温,一粒米才开始抽穗。三伏天
18、,农人在水田劳作的姿势,是逆光中的一幅剪影,勾画在以秧田为背景的天空。那些秧苗在咕噜咕噜地喝水,农人在拔草的间隙,坐在树荫下,也咕嘟咕嘟地喝水。随身携带的水壶里,有一层厚厚的水垢。城里来的孩子,对农村所作的观察,是鹅眼状的。田埂上,迎面走来的水牛,一对大眼睛怯生生的。农人谚语:鹅眼看人时小,牛眼看人时大。牛的双眸,闪烁的是对土地的敬畏。一粒米邂逅爱情。这时候,稻田里有蛙鼓虫鸣。感情越炽热,温度越高,一粒米在稻壳紧紧包裹的子宫内灌浆发育。灌浆中的一粒米,阳光下,放在掌心,用手轻轻一搓,是迸裂的、嫩嫩的、青中带玉的包浆。不远处,邻家女孩儿,坐在树下,静静地想着心思。湿热相伴,汗水同行。宋代诗人戴复
19、古在大热中描述,“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天太热了!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瓷窑,在酷暑的六月燃烧。何必埋怨天热呢,你看秋天的硕果,其实是在这炎热的夏天孕育。在这样的天气耕耘,田里热得可怕,稻田的水,滚烫、滚烫,像是沸腾了一般,农夫背上的汗,如同被泼了一盆水上去,湿漉漉的等到暑热消去,凉风起,农人额头汗珠渐渐风干,秋天到了,梦中稻田,逐渐干涸,大地一片金黄。一粒米,等待收割。就这样,一粒米在时光的旅行中,戛然而止。儿时餐桌上,我经常将一碗饭,吃剩一半。外婆见状,不时提醒说,浪费粮食,响雷打头。一粒米,七斤四两水。我吓得赶紧扒拉
20、干净,故意发出响声,碗底照见人影。到达了目的地,一粒米,脱去薄薄的稻壳,变成晶莹的一粒,又开始了它的另一种旅行,从乡村流入城市。那时候,父亲在粮店上班。粮店的粮垛堆至房顶,粮垛是由一袋一袋的米包垒成,我躺在粮垛上,重量的挤压,一堆米在身下,有秩序地缓缓游动。趴在粮垛上游戏的日子,我曾看到装满无数粒米的麻包上,盖了章,有的还标有印记。有一只麻包,上面写着字:“新河大队、张。”我猜想着,这一定是那个卖这一包米的农民留下的,他舍不得这经历了一个苦夏所收获的这一包米?站在树荫下,咕噜咕噜地喝着水。抑或是让淘米做饭的城里人,晓得这一包米,是乡下一个姓张的人种的?彼此之间,有种缘分。一粒米之旅,是一个苦夏
21、之旅,暴雨雷电,等待忍耐,孕育蜕变;是一个辗转之旅,舟车相继,每一个环节,都串联起好多人。一粒米,喂养了乡村和城市。(摘自长江日报)(1)通读全文,请从文中筛选词语,将下面一粒米的旅行线路图补写完整。 (2)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贴切。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下列句子的妙处。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着小脑袋,咧着嘴,尽情吮吸。农人在水田劳作的姿势,是逆光中的一幅剪影,勾画在以秧田为背景的天空。(3)第段为什么插叙作者儿时吃饭的情景?请阅读第段,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一粒米,喂养了乡村和城市”这句话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四、古代诗文阅读。(21分)10(16分
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节选自礼记礼运)【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
23、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注】具:准备就绪。布:颁布,公布。嗣:继承。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刻字,再涂以墨。(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回也不改其乐B.货恶其弃于地也皆以美于徐公C.恐民之不信已而之细柳军D.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乃不知有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B.盗窃乱贼而不作作乱害人C.令行于民期年满一年D.秦民大说大声说话(3)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24、成现代汉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明日,秦人皆趋令。(4)“大同”社会是儒家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推行新法后的秦国是否进入了“大同”社会?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述你的看法。11(5分)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上片叙事,写词人密州出猎的盛大场面;下片抒怀,写词人请战,情豪志壮。B.上片中“卷平冈”三个字,极言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上片
25、结尾二句,写词人在猎场驰骋,像孙权那样英勇无比,亲自射杀了老虎。D.下片结尾词人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2)“狂”贯穿全词,词人的“少年狂”,狂在外形,狂在内心。请简要分析。五、写作。(60分)12(60分)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写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想要抵达远方,需要走很长很长的路初中毕业后,你将要开启新的生活,融入新的环境,踏上新的成长旅程,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远方。上面材料中“远方”一词,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不要抄袭,不得套作;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