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三章 职业与社会分层.ppt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41737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3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三章 职业与社会分层.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三章 职业与社会分层.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三章 职业与社会分层.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三章 职业与社会分层.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三章 职业与社会分层.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职业与社会分层 第一节职业分层的结构 第二节职业分层的来源 第三节职业分层的效应 第四节职业分层的变化 第五节中国的职业分层 2概 要第四章3第一节职业分层的结构第一节职业分层的结构 一、职业分类和职业不平等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地位被认为是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较重要的表现 之一。布劳和邓肯在 美国职业结构一书中,曾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来论证 职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他们说道:“职业结构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不仅构 成了社会分层各主要维度的重要基础,而且构成了不同社会生活制度和领域之间 的联系纽带,并因此展现其巨大的重要性。声望分层等级和经济阶级等级都根植 于职业结构;政治权力和权威等级

2、也是如此,因为当代社会中政治权威的行使很 大程度上是作为一份全职职业来进行的。”实际上,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要扮 演很多角色,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职业或许将是决定个人生命轨迹的最重要因 素。职业以及与之相连的工作场所、生产领域、阶级位置等,构成了个人身份和 社会地位的最重要基础。弗兰克帕金()为此做了一个著名的比 喻,他说职业秩序构成了阶级结构以及整个报酬系统的“骨架”。这一比喻意味 着,虽然职业结构不能揭示阶级、地位群体和权力的全部内涵,但却构成了这三 者共同的潜在基础。正如布劳和邓肯所言,研究职业结构只是分析社会分层的第 一步,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第四章45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

3、物之一。1918年2月7日生于维也纳,后移居美国。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艾姆赫斯特学院,获学士学位。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康乃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出任过19731974年度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后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布劳主要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探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问题。主要著作有:官僚制组织动力学(1955)、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美国职业结构(合著,1967)、不平等和异质性社会结构的原始理论(1977)等。布劳的著作大部分是对官僚制组织各种情况的分析。他在早期论述官僚制组织内部非正式过程的问题时,曾

4、注意到雇员如何频繁地通过工作换取尊敬,以信息获得赞同,以及非物质报酬的交换过程。他受G.C.霍曼斯的影响,从社会结构出发研究人与人的交往过程,是结构主义交换论的代表人物。70年代以后,布劳提出了“宏观结构理论”,试图用宏观结构主义代替早期的交换理论,创立和发展了一个更加严密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构造比他早期的交换理论更为清晰,在西方社会学界有很大影响。二、职业不平等的测量为了对职业等级和职业不平等进行测量,社会学家提出了很多量表和分类图 式。一些社会学家构建出多种连续性的职业等级量表,根据这些量表可以赋予具 体的职业一个确定的等级分数。其中比较著名的量表包括唐纳德特雷曼()的职业声望量表()、布劳

5、和邓肯提出的 职业地位的社会经济指数(),以及霍 普和戈德索普的职业等级量表()等。职业声望是指人们对各种职业所做的主观评价。世界上最早的职业声望量表 是由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塞西尔诺斯()和保罗哈特()在年提出的。该量表利用全国性的成年人 样本,对个职业的声望进行了评定。他们在问卷中要求被访者“对下面提及 的每一个职业,请选择一个选项,能够最好地描述你关于该职业的一般地位所抱 有的个人意见”。题目给出了五个选项,分别是卓越、良好、平均、低于平均以 及卑贱。根据被访者对各职业评价的平均得分,可以排列出个职业的声望等 级。结果显示,美国大法官、州长和医生排在职业声望等级的前三名,而垃

6、圾收 集工、清道夫和擦皮鞋者排在职业声望等级的倒数后三位。6第四章7第四章8第二节第二节 职业分层的来源职业分层的来源一、对职业声望等级起源的解释如果像希尔斯所说的那样,人们对某一职业抱以尊敬,只是因为它占据的社 会位置,这可能需要满足一些特定条件。比如,需要存在某种社会共识,让社会 成员都承认处在制度核心位置的职业就是最重要的、最高贵的。但这样的要求似 乎有些太理想化了。受希尔斯观点的影响,特雷曼提出了声望决定的结构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功能需求和劳动分工结构的重要性。特雷曼认为,劳动分工所带 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不同职业在对稀缺资源的控制权上存在差异,知识和技 术、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对他人

7、活动的控制(权威)是三种主要的稀缺资源,也 是构成权力的三个基本方面。对资源的掌握所产生的权力影响着各个职业在劳动 力市场中的位置尤其是报酬水平,并且其中一些职业群体会借权力来使自己的利 益最大化,这就形成了特权。在所有社会中,权力和特权都是被普遍尊重的,因 此各种职业在权力和特权上的差异就导致了其声望的差异。简单概括特雷曼的 这一理论就是,劳动分工产生权力,权力及特权则产生声望。第四章910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

8、。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近年来,周雪光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对职业声望的形成做出了解释,他的观 点直接针对特雷曼的权力和声望理论提出了挑战。周雪光认为,职

9、业声望是一种 社会声誉()现象,声望的产生必须符合社会承认逻辑。社会声誉 是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是社会承认逻辑的产物,个人、组织 或者群体等要想获得社会承认,就必须证明自己具有合法性()和 恰当性()。在西方社会中,判断是否具有合法性和恰当性的 标准就是看它们是否符合“理性”和“自然”这两条价值原则。对于不同职 业来说,越是接近理性和自然,就越是具有合法性,就越容易得到社会承 认,就越可能取得较高的声望。周雪光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和知识是 促使职业“自然化”的基础,因此,一个职业的声望与它的科学、知识基础 成正比,职业的科学、知识特征越强,其声望越高。权力对声望的影响不太 重要

10、,而且如果一个职业仅仅在权力关系上占优势,可能对其声望产生负面 影响。1112周雪光,1959年生,山东淄博人。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组织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客座教授。1982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参加南开大学社会学班培训;1991年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毕业。周雪光长期从事组织社会学和社会分层领域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工作发表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美国社会学杂志、行政科学季刊、组织科学、比较政治研究等刊物上二、对职业社会经济特征起源的解释相比于对职业声望等级的解释,对职业社会经济特征的解释要更加复杂,因为后者涉及技能、教育、收入等

11、一系列附着于职业之上的客观条件。在马克 思主义理论传统中,对职业的分析主要聚焦于其技术和技能特征。尽管在现代 社会中,劳动分工日益复杂和精细,职业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马克思认 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职业的工人的技术差异会被逐渐抹平,“在自 动工厂里,代替工场手工业所特有的专业工人的等级制度的,是机器的助手所 要完成的各种劳动的平等或均等的趋势”,而且从方向上看,工人的技能水平 将日益下降,从而形成一个由数量庞大的非熟练工人组成的产业后备军。对于技能差异的变化趋势,马克思之后的社会学家提出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 点。达伦多夫提出了“劳动分解”()的概念,用以表示由 工作技能分化所导致的工人阶

12、级内部的分化。他认为,从世纪开始,工业生 产对熟练和半熟练工人的需求增加了,而非熟练工人连同非熟练工作则逐渐被机 器替代。与达伦多夫相反,布雷弗曼提出了“去技能化”()的命题,针对当时有些学者主张的“劳动中的平均技能水平趋于上升”这一说法,布雷弗 曼指出,在垄断资本主义中,技能水平倾向于两极分化,“经理和技师们对劳动过程的控制能力日益增加,不足以补偿广大工人对劳动过程的控制能力的下降;广大工人并没有从这一事实中得到好处。13第四章14第三节第三节 职业分层的效应职业分层的效应一、职业与收入 在一些社会学家看来,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有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为什么有 些工作者比别的工作者赚得更多,二是为

13、什么有些职业比别的职业赚得更多。第一个问题涉及广泛的收入不平等议题,这是我们在第九章要讨论的内容;第 二个问题则直接涉及本章中讨论的职业不平等议题。当然,第二个问题是从属 于第一个问题的。当回答为什么有些工作者比别的工作者赚得更多这一问题 时,会发现职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自变量(其他自变量可能包括年龄、性别、单位性质等);而当回答为什么有些职业比别的职业赚得更多这一问题时,实 际上就是在深化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即讨论职业这一自变量在收入决定中发 挥作用的详细机制。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收入不平等的产生过程用图 来表示。这张 图说明,收入不平等是三种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劳动分工产生了不同

14、 的职业;()不同职业提供不同的报酬;()劳动力被配置到提供不同报酬的职 业之中。职业不平等对收入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指这里的第二个过程。1516二、职业与健康 一些研究证明,职业等级和健康风险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关联。在这方面,经常被人们引用的是迈克尔马蒙特等人的白厅研究(),他们 从年开始,对英国男性政府雇员进行了长期的健康追踪调查。马蒙特等人 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 柳叶刀上的研究表明,将这些政府雇员按照资深官员、专业人员管理者、职员、差役和工人等其他雇员来划分,他们从年到 年的死亡率分别为、和,很明显,职业等级越低,死亡率越高。后续的第二次白厅研究则进一步证明,处在较低职业等级上的公 务员更容

15、易罹患癌症、慢性肺部疾病、胃肠病、背痛等疾病。马蒙特等人在后 来的分析中指出,职业等级和死亡率(发病率)成反比的原因,既不是健康选择 上的差异,也不是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而是相对剥夺感以及生命过程中社会性风 险因素()的累积。1718柳叶刀是1823年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杂志,部分是由李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Thomas Wakley)所创刊,他以外科手术刀“柳叶刀”(Lancet)的名称来为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语中也是“尖顶穹窗”的意思,借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to let in l

16、ight)。2013年10月,英国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已故主席阿拉法特系死于钋中毒的说法,并刊登了瑞士科学家的有关调查报告,证实阿拉法特系放射性元素钋210中毒死亡。三、职业与性别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现一些职业的从业人员中女性居多(如护士或 幼儿园老师),还有一些职业的从业人员则以男性为主(如飞行员或煤矿工人)。一个职业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称作职业的“性别构成”()。在一些研究中,人们会根据性别构成,把职业区分为男性工作、女性工作和混合 工作。职业的性别构成是就一个(或一组)职业内部来说的,当我们把范围从单 个的职业扩展到全部职业,来考察男女两性在全部职业中的

17、分布状况时,就涉及 职业的性别隔离()问题了。所谓“性别隔离”,指 的是就整个劳动力市场而言,男性和女性倾向于被雇佣到不同的职业之中的一种 社会现象。职业的性别隔离包括两个维度,即水平隔离()和垂直隔离()。水平隔离指的是特定的职业被某个特定的性 别独占,或者某个性别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垂直隔离指的是男性占据支配地位的职业与女性占据支配地位的职业,倾向于具有不同的职业地位等级,并且通常 具有不同的收入水平。19第四章20第四节第四节 职业分层的变化职业分层的变化一、职业声望的变化第四章21由于产业、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变化,新的职业不断出现,各职业之间的相对规 模也此消彼长。我们很容易认为,随着职

18、业结构的变化,职业声望也会相应地发生 变化。比如说,随着高技能工作和白领职业的增加,拥有较高社会经济指数的职业 和工作就会增加,这意味着职业社会经济指数的均值可能会提高。但是,在社会科 学中,那些想当然的、类似于“常识”的认知或推论往往是靠不住的,这也正是社会 学重视实证分析的原因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职业声望变化的实证研究。在这方面,比较有名的是霍奇、西格尔和罗西对年到年美国职业 声望变化的研究。该研究的最主要结论是,职业声望的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中是相 当稳定的。他们首先以年的诺斯 哈特职业声望研究中的声望分数为参照,用与之相同的方法取得了年的职业声望分数,然后计算了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

19、发现它们的关联度为,这表明在从到年的这年间,美 国的职业声望没有多少变化。其次,他们对比了使用不同研究方法所获得的不同 时期的职业声望分数,发现自年到年的近年间,美国的职业声望 没有大的实质性变化。第四章22二、职业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变化对于在职业社会经济特征上的不平等,社会学家从工作条件、工作状况和工 作质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工作质量研究在进入世纪前后,在欧美社会科学家中流行开来,他们从“好工作、坏工作”的角度对工作和职业 的各种客观特征进行了讨论。这一部分我们就从工作质量的角度来论述职业在工 资收入、工作保障、培训机会等方面的不平等变化趋势。弗兰克谢伯恩 托马斯在年指出,根据

20、对年到年“欧洲社 区家庭面板数据”的分析,在欧盟国家中,多达四分之一的雇员从事的是低质量 的工作,这些工作具有较低的报酬、工作不稳定、缺乏培训,并且失业风险较 大。谢伯恩 托马斯还特别指出,服务业部门中的工作质量呈现两极分化,虽然 该部门创造的很多新工作具有较高工作质量,但零售业、酒店业、旅馆业以及健康 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的大量雇员所从事的都是一些具有较低报酬的工作或者没有前 途的工作。阿恩凯勒伯格对从 年到 年的美国工作质量的整体情况进行 了研究。凯勒伯格指出,美国的工作质量呈现两种主要趋势,一是两极分化,即好 工作和坏工作的比例增大,中间类型工作比例下降,且工作报酬上的不平等越来越 大;二

21、是工作的不稳定性越来越大,灵活雇佣形式增加,工作保障性不断降低。第四章23第四章24第五节第五节 中国的职业分层中国的职业分层一、职业声望的变迁25近年来有关我国职业声望变化的研究表明,职业声望等级不仅受职业的收入 和教育水平的影响,而且受权力因素、单位因素以及制度变迁的影响(比如权力 和特权部门从业者的职业声望提高,国有企业工人的声望大幅降低)。随着市场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期经济因素在职业声望评价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但正如前面引用韦伯的观点所指出的,一个人的财富和他所能获得的社会地 位不一定相符,对于职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汉书食货志中说:“今法 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

22、夫,农夫已贫贱矣。”越是矛盾的现象,越可 能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规律。职业不平等诸维度的组合和分布模式以及经济与社 会(荣誉)地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未来的中国,或许会出现越来越引人注目的 变化。二、职业社会经济特征的变化26一些学者根据“现代化理论”逻辑认为,随着第三产业的扩张,农村人口大 量流入城市,从传统部门进入现代部门,人们的工资会提高,工作条件会得到改 善,相应地,中间质量工作和高质量工作也会增长。但黄宗智指出,现代化理论 的这种演进论并不符合中国现实,在中国“由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其实大部分没 有进入现代部门而是进入了传统与现代部门之间”。他用“非正规经济”来概括 介于传统和现代部门之间

23、的这种就业形态,非正规经济的就业人员大多缺乏就业 保障、福利和法律保护。黄宗智所说的非正规经济下的就业是一个群体概念(主要包括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个体户以及未登记就业人员),而不是一个职业概 念。但根据类似的逻辑,我们可以推测,高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会扩大那 些在工作条件上比较差的职业的规模或者催生出新的职业(比如建筑工人、快递 员),而由于现代化进程同时带来了很多高端职业(比如银行从业者、证券经纪 人),所以就整个社会而言,职业间的不平等很可能是扩大的。但是,与黄宗智的“非正规经济”模式不同,陆学艺等人对年到 年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了职业结构的“趋高级化”命题。该命 题认为,

24、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市场化取向的“双重转型”,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 整,职业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并且在整体上呈现出低层次职业增速减缓,中高 层次职业增速加快的发展形态。进入世纪以来,我国的就业人口一直保持在亿以上,并以每年大约 的速度逐年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年我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 亿人,比整个欧洲的人口还多(年欧洲人口约有 亿)。规模如此庞 大的劳动力分布在数千个职业之中,每个职业都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从业者。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种职业的从业者规模 和结构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他们发现,在三次人口普查期间,企事业管理 者、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

25、人员和服务人员这种职业的比重呈现上升 态势;工人的比重在年下降,年有所回升,但未达到 年的水平;而农业劳动者的比重则是持续下降的。总体来看,底层职业从 业人数下降了 个百分点,而中上层职业增加了 个百分点,整个社会的职 业等级结构在向上提升。陆学艺等人指出,我国职业结构趋高级化的背后,是现 代化和市场化的共同推动。一方面,高速的经济增长、消费增长提升了对中高级 职业的需求和供给,同时,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中高级职业对于低级 职业的替代。另一方面,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导致非公有制企业中出现大量 的中高级岗位,同时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非效率”岗位被大量裁撤。27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26、,尤其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由人口红 利大国向人才红利大国迈进,相信在未来的中国,中高级职业所占比重将越来越 高。但与此同时,如何避免欧美国家出现的职业结构两极化,防止出现大批被“落下”的职业群体,也是不得不密切加以关注的问题。28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29 职业在当代社会的分层秩序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职业不平等是最具根 本性的社会分层形式吗?职业声望更多地源于在劳动分工中的位置,还是源于特定的生活方式?这两种解释之间有什么区别?女性是否真的存在“职业天花板”现象?不同性别之间在职业地位上的 不平等是一种客观事实还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你认为我国社会是否存在戈德索普所说的职业地位秩序?职业声望等

27、级 与职业地位秩序有何不同?考虑未来的产业结构转型、社会价值观变迁等因素,中国职业声望等级 体系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变化?推荐阅读文献第四章30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卷北京:三联书店,:第,章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三联书店,:代序言,第部分,第部分 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北京:商务印书馆,:第章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第章 科尔钦斯基,霍德森,爱德华兹 工作社会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第,章 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第章 考克汉姆医学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三章 职业与社会分层.ppt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