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八章 教育与社会分层.ppt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41905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69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八章 教育与社会分层.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八章 教育与社会分层.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八章 教育与社会分层.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八章 教育与社会分层.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八章 教育与社会分层.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教育与社会分层第八章教育与社会分层 第一节基本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形成 第三节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 第四节当代中国的教育分层2概 要3第一节基本概念与类型第一节基本概念与类型要分析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形成与变迁,首先需要界定和测量教育机会不平 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概念可以分别从“平等”与“教育机会”两个概念来界 定。首先,这里的“平等”是指一种“均等”状态。简单说,是指不同社会背景 出身的成员,都有同等的教育机会。社会背景包括家庭背景、性别、族群、户 籍、地区等等,其中家庭背景往往受到更多关注。例如,在这种均等观看来,如 果农民阶层占全部人口的,那么他们的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也

2、应该是,如果达不到该比例,就是一种不均等状态。至于这种均等是否“公平”和“公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有人会提出,大学录取的标准应该是考试成绩,而不是家庭背景或种族、民族等。其次,教育机会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教育起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意味着所有儿童都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而且进入的学校应是 差不多条件的。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是指儿童入学之后,在所有学习过程中获得相 同待遇,以期产生相同的学习成果。如果在学校里区分重点班与普通班,并给重点 班配备更好的教师资源,这种做法通常就被认为是不平等的。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 是指学校教育产出结果的均等,即不同的学生在经过同样的学习之

3、后,学业水平、继续升学的机会和毕业后的工作、收入等也应大致相同。当然,理论概念主要是给我 们提供了分析教育不平等的工具,在现实中我们看不到这样平等的教育机会模式。4尽管教育机会不平等在理论上存在多种含义,但经验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育 起点的机会不平等,即教育获得的机会不平等。那么如何测量教育获得的机会不 平等呢?一种方式是测量不同阶层家庭子女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异;另一种则是 考察不同阶层家庭子女在特定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的差异,如高中入学机会或者 大学入学机会。根据这两个指标,我们可以简单比较以下八个国家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状况,其中,中国和美国的数据来源于和 调查数据,其他国家的 数据则来自调查数据

4、,我们选取的样本都是岁被访者。图 和图 的图例都是被访者父亲的职业阶层,横坐标是国家,纵坐 标分别是受教育年限和高等教育获得的百分比。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到,在不同国 家,不同阶层家庭子女的教育机会差异非常相似,工农子弟的受教育年限和上大 学的机会都是最低的,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子女的受教育年限和上大学的机 会基本都是最高的,办事人员与商业服务人员子女则介于二者之间。567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形成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形成u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分析教育 机会不平等的形成,可以以上大学为例,因为在绝大多数国家里,适龄人口上大 学的只是一部分人,因此,可以更

5、好地分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问题。在中国,从 高中到大学,其实是由两个过程组成的。第一,大部分高中生要通过高考才能 上大学,一小部分高中生可以通过保送方式进入大学。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学 生,都要获得优异成绩,高考需要高考成绩,保送则可能需要竞赛成绩或者其 他一些获奖成绩,这些学习成绩以及其他学校表现统称为教育成就,如此,高 中的教育成就直接影响一个高中生能否上大学。第二,高考分数出来以后,还 要继续填报志愿,很多时候同样的分数却有大不一样的结果,例如,分数都一 样好,有的人可能愿意选择高校中的冷门专业,有的人则选择高校中 的热门专业;当分数都不够高时,有的人选择一般学校,有的人却选择复读。事实上,还

6、有许多高中生在高考前就做出了选择,他们直接放弃了高考而外出 务工。这些选择都可以视为教育选择,很显然,教育选择也会影响人们的教育 机会获得。8一、家庭背景与教育成就(一)文化再生产过程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精英阶层子女会从家庭中继承更多文化资本,而这些 文化资本有助于他们在学校中获得更高的教育成就。文化资本的习得是一个长 期积累的过程,由于精英阶层父母有钱有闲有能力,故而可以培养他们的子女获 得更多文化资本。我们以弹钢琴为例,很多精英阶层的子女会弹钢琴,但只有 少数工农子弟会弹钢琴。原因可能是精英阶层父母本身就会弹,可以直接教授子 女;如果他们自己不会,也可以花钱送子女去培训班学习,甚至请老师来

7、家里一 对一教学;而且许多精英阶层母亲都是全职家庭主妇,因此有充裕时间来陪伴或 者监督孩子学钢琴。文化资本的传递还可以通过其他更隐蔽的方式,如亲子之间的日常互动沟 通,精英阶层的孩子经过耳濡目染慢慢形成了精英阶层所习惯的话语、礼仪、行 为等。有学者发现,不同阶层家庭会形成不同的互动与教养方式,美国中产阶层 通常采取“协作培养”的养育方式,注重对儿童语言能力、社交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系统性培养,会给孩子报名大量兴趣班、辅 导班,并会陪同孩子参加,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注意以理服人,强调理性沟通。与 之相反,工人阶层更多采取“自然成长”的 养育方式,孩子成长顺其自然,家长不会特意给孩子组织课外活动,

8、而把大部分 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学校,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往往采取命令性的口吻甚至采用体 罚方式。9许多经验研究都发现,从家庭中习得的文化资本越多,学生的学业成绩越 好,也越可能参与各种学生文化活动,成为学生“干部”。那么,习得的文化 资本是如何帮助子女获得更高教育成就的呢?原因有很多,不同学者强调的因素 也不一样。首先,学校的教学内容是经过选择的,课程的设定、教材的编写、教学方式 的培训,都不是中立的,而是一种权力与利益竞争的结果,最终反映的是社会精 英阶层的意识形态。其次,文化资本有利于学生与老师更好地交流沟通,从而获得老师的注意与 帮助。最后,上述内容都是从精英阶层角度来分析文化资本的作用的,

9、但是,工人阶层也有文化,这种文化对子女学习有何影响呢?有研究发现,工人阶层文化具 有嬉笑怒骂、反抗权威精神的特点,而这影响到他们的子女,使得这些孩子创造 出一种反学校文化,也就是对学校规范与权威的抵抗,如穿奇装异服、抽烟、酗 酒、打架等。10(二)资源转化过程除了文化再生产过程以外,家庭影响教育成就的另一个重要过程是资源转化 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家庭的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对儿童的学习条 件与环境具有直接影响,例如最近愈演愈烈的课外辅导班。进入世纪以后,我国中小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负”,催动了城市中小幼课外辅导机 构的迅速发展。但是,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把孩子送进课外辅导班,这些

10、班动辄几 千元乃至上万元的费用,只有收入较高的城市中产阶层和精英阶层家庭才能负 担,最终的结果是,中产阶层与精英阶层子女在学校放学以后或者周末继续学 习,而工人阶层子女无所事事、自然成长,这就必然拉大了二者在学习成绩上的 差距。有研究表明,美国中学课外活动的花费越来越高,一位学生每年参加一 项课外活动的费用平均为美元,如果一家有两个孩子,每个孩子参加两项课 外活动,就要花费美元,对于收入排名全国前五分之一的家庭来说,这点 费用不到家庭年收入的,但对那些经济收入位居最后五分之一的父母来说,同样的一笔开支则要占去全年收入的甚至更多。11二、家庭背景与教育选择(一)直接排斥最直接的排斥方式主要存在于

11、传统社会,就是在教育制度安排中直接为特定 阶层通常是精英阶层预留了位置。例如,我国唐代教育的最高学府国子学与 太学,基本上就只招收官员的子孙。在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直接排斥,是利用家 庭社会经济资源直接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例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内许多城 市都实行划区入学,好的中小学所在的学区房房价居高不下,有钱的人就能通过 购买学区房直接送子女进入好的中小学;到了高中,有钱的人可以通过缴纳择校 费或赞助费入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出国留学又成为一种新的排斥形式,我国 大约的出国留学人员都是自费留学,因此家庭经济条件成为影响留学的最 重要因素,很多家庭条件优越而高考没考好的孩子在留学中介机构的帮助

12、下,选择直接出国读大学。12(二)隐性排斥与直接排斥不同的是,隐性排斥主要是指工农子弟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主动放 弃升学或者放弃好的学校,这是为什么呢?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否让子女继续留在学校或者升学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升学所需要 的成本,未来能够顺利毕业的概率以及顺利毕业能够带来的收益。综合而言,升 学的相对成本越低,顺利毕业的概率越高,毕业带来的收益越高,那么家庭越可 能让子女继续求学。不同阶层家庭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首先,精英家庭的收入更高,故 而他们子女受教育的边际成本更低,例如,中国大多数大学一年的学费为 元,这对于年收入几十万的精英家庭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

13、对于年收入只有万 的农民家庭而言则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其次,正如上文所说,精英阶层子女能够 继承更多的文化资本,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通常更好,顺利拿到文凭以及升学 的可能性更高。最后,升学带来的收益有很多,最重要的在于是否实现向上流动 或维持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所有家庭都不希望子女向下流动,但对于精英子女 来说,为了最大限度地继承父母的阶层地位,他们必须尽可能地获得更高的教育 文凭,与之相比,工农子弟则没有这么强的动机,因为他们上了高中以后可能就 已经超越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了。这就意味着,在同一教育阶段(如高中),精 英子女如果不升学,其面临的向下流动风险要高于工农子弟。基于上述因素的考 虑,精

14、英家庭更可能让子女继续学习或者进入更高层次学习,而工农家庭则会更 早放弃。1314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化一、教育阶段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迁教育机会不平等的一个特点是积累性,家庭背景的影响存在于每一个教育阶 段,在小学,家庭背景会影响子女的教育成就与教育选择;到了大学,仍然会有 影响。那么,在各教育阶段,精英子女所获得的优势有什么变化呢?精英子女是 在小学阶段获得的优势更大,还是在大学阶段获得的优势更大?如果随着教育阶 段的推移,家庭影响的强度会逐渐削弱,那么可能意味着学校教育具有促进社会 流动的功能。美国社会学家梅尔()在年发表了一篇很有影响力的论文,在这 个研

15、究中,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在孩子较早阶段的升学机会分配中(如小 升初),基于家庭出身的不平等程度较高;而后续各阶段升学中(如高中升入大 学)的不平等程度相对较低。此后在各个国家、各个同期群内部开展的比较研 究结果也是惊人地一致,全部支持前述结论。我国也有类似发现,小升初阶段的 不平等最为严重,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家庭背景的影响逐渐减弱,精英阶层子 女的优势在减小。为什么会这样呢?梅尔认为这是差异选择的结果,即那些家庭背景处于劣 势,往往也在成绩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孩子已经在早期被淘汰掉了,能够继续接受 教育的都是筛选后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动机、能力、家庭背景上水平较高且差异 较小,由于大家各方面

16、都差不多,家庭背景的影响也就减弱了。15二、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迁从世纪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都掀起了一轮教育改革与扩张的浪潮。图-的横坐标是被访者的年龄,以十年为一同期群。我们发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除了美国),越晚出生的同期群,平均受教育年限 越高,说明在这段时间里,这些国家都出现了教育机会规模的扩张。西方发达国 家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都已达到年以上,意味着大多数公民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虽然中国的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几十年发展非常快,而且这个发展势头还在 延续。那么,教育扩张对教育机会不平等有何影响呢?在现代化理论看来,因为教育扩张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伴随教育扩张的 则是经济技术理性的弥散

17、。经济技术理性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经济效率最大化,为此,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就应该选择那些有才能和勤奋努力的人,而不管他们 的家庭背景是怎样的。毫无疑问,教育选拔也是人才选拔的一种,在选择谁能进 一步升学时,越来越看重的是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努力,而不是他们的家庭背景,因此,教育扩张所增加的教育机会将在不同阶层家庭中平等分配,从而促使教育 机会分配的平等化。16现代化理论的预测遭到结构主义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教育扩张所带来的 大量教育机会主要被精英阶层子女获得,因为他们的家庭占有更多社会资源(包括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资源),因此能够通过文化再生产、资源转化、理 性选择等各种机制获得更多教育机会。

18、这一观点的代表性理论即“最大化维持不 平等假设”(,简称 假设),该假设认为:“只有当精英阶层在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需求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基于阶层出 身的不平等才会下降,否则不平等将继续维持和扩大。”以高中为例,假如精 英阶层子女只有能进入高中,此时扩大高中规模,那么,增加的高中机会 将主要被精英阶层子女获得;但是,当精英阶层子女中有能上高中后,高 中规模继续扩大,那么,增加的高中机会将主要被工农子弟获得。年出版的 永恒的不平等一书,比较分析了 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 机会不平等变化情况,包括美国、联邦德国、荷兰、瑞典、英国、意大利、瑞士、中国台湾、日本、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以色列,比较研

19、究发现,除了瑞 典与荷兰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基本都符合 假设的预测。17在 假设的基础上,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了“有效维持不平等假设”(,简称假设)。这一假设是指,随着某一阶 段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该阶段教育迟早会覆盖所有孩子,像中国目前的小学入 学率接近,也就意味着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上小学,但这是否意味着教育机 会的不平等就不再存在了呢?虽然在小学入学方面,工农子弟与精英子女已经没 有差异了,但在上什么样的小学方面,二者之间依然存在很大差异。“有效维持 不平等假设”认为,精英子女在某一级别的教育(比如高等教育)中达到饱和,可能会使工农子弟获取这一级别教育的机会得到提升,从而使得该级别的教育机

20、 会不平等似乎下降了(数量不平等下降了),但是,工农子弟争取到的教育机会 主要局限在价值较低的教育种类(比如大学专科)上,精英子女仍然在含金量更 高的教育种类(如大学本科或重点大学)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使得教育机会不平 等得以有效维持(质量不平等仍然维持)。这一假设也获得了大量经验研究支持。18所谓教育系统的标准化,就是一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教学内容、学业考核方式、学校资源等方面是否一致。有的国家标准化程度很低,各个地方乃至各个学校的 授课内容都不一样,如美国;有的国家则相对较高,如法国。一般而言,教育系 统标准化程度越高,越能抑制家庭阶层背景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从而促进教育平 等,这是因为在标准

21、化考试下,考核内容通常来自课堂或教材,此时学生的努力 程度会对考试成绩具有决定性影响,而家庭文化资本的作用则会被削弱。综上所述,我们从现代化理论、结构主义与制度主义三个角度讨论了教育扩 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关系。现代化理论乐观地认为,教育扩张能够降低教育机 会不平等,但结构主义与制度主义均认为二者没有显著关系。结构主义强调社会 结构不平等决定了教育机会不平等,只要社会结构不改变,那么教育机会不平等 就不会改变。制度主义则强调,社会政策或教育制度可以改变文化再生产、资源 转化与理性选择等机制的作用,从而改变教育机会不平等。到目前为止,我们介 绍的内容主要是以西方社会经验为基础的,下面则转向中国,

22、来看看我国教育机 会不平等的现状及其变迁。1920对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认识不同。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中国的李壮认为“教育是强迫或引导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识、规矩、信息、技能、技巧等。”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他认为老百姓应该受教育,这些思想又比奴隶制时代前进了一大步。孔子承认知识和道德都是要靠学习培养出来的,教育是形成人的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因而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的“有教无类”主张,也是从“性相近”的思想源出的。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

23、平民教育。聂圣哲先生:优秀是教出来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其实,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将来能否立足社会的根本。从人生的教育总量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80%的比重。家庭教育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劳动教育,两件事情,做家务,学吃苦,先从养活教育开始。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1第四节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教育分层当代中国的教育分层一、我国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迁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变迁,以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为界,可以分为 两个问题:改革前,社会主义国家激进的“去分层化”政策能否抑制教育机会不 平等?改革后,随着“去分层化”政策的取消,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这种教育规 模扩张对教育机会不平等有何

24、影响?许多研究发现,社会主义国家出于意识形态上的考虑,往往会对教育机会的 分配进行直接干预,它们不但采取低学费或免学费、普及基础教育等手段,而且 使用配额的方式优先录取工农子弟,如在“文革”时期,家庭阶级出身有时候是 学生能否上大学的决定性因素。这种激进的“去分层化”政策确实有效,在改革 开放之前的三十年里,中国的教育机会分配极其平等,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之间 的关联微弱,并在“文革”时期达到顶点。有学者发现,教育机会不平等在“文革”后期开始有所恢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以往被压抑的教育机会不平 等会随着经济改革而迅速反弹呢?图 给出了我国各级教育的入学率与升学率,从中可以看到,年,小学入学率与升

25、学率分别达到 和,这说明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基本 普及,因此,基础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得到很大改善,当然,这仅仅体现在“数 量上的不平等”的改善上。如果考虑小学与初中的学校质量,那么精英阶层子女 显然更有可能进入重点小学和初中。此外,与“文革”时期相比,高等教育的机 会不平等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快速上升,从年开始,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 策,高中升学率迅速提高,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出现了分化,大学专科教育的 机会不平等在此时期出现了下降,但大学本科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不仅未下降,反 而有所上升。这可能意味着,精英阶层为了获得价值更高的本科教育,主动放 弃了专科教育的竞争,从而使得工农阶层子女能够获得更多进入大专

26、学校的 机会。2223二、教育分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小学到初中,到高 中再到大学,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会中断学习,另一部分人则继续升学。而 那些继续升学的同学,也不是进入相同的学校,同一阶段的学校还存在教育分 化现象。我国教育系统的分化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一是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 的分轨,高中阶段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包括技校与中专),大学阶段分 为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大多数国家,学术教育轨道通常面向大学 或更高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精英人才;而职业教育轨道则直接面向劳动力市 场,目的是培养普通的技术人员或职员,因此学术教育通常被看作质量

27、更高的 教育。教育系统分化的第二个维度体现为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分化。新中国成立 初期,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一方面要普及教育,提高整体 国民素质,扩大所有人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如果把教育资源平均分配到每一 个人,那么人均资源是非常少的,不足以培养国家为了实现现代化而急需的大量 专业技术人才。为处理这一矛盾,逐渐形成了重点学校制度,即在照顾大部分人 的基础教育需求的同时,集中稀缺教育资源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级人才。世纪年代中期,虽然教育部门开始认识到重点学校制度对教育公平的负面影响,并明确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但重点学校仍“名亡实存”,或者以 其他名义(如实验学校、示范

28、学校、一级学校等)存在,形成了一种“没有重点 学校的重点学校制度”。24学术教育相对于职业教育,重点学校相对于普通学校,前者的资金设施、师 资力量、学校环境等都要更加优越,学生一旦进入高质量的学校,就有更大机会 进入更高一级的教育阶段。这一过程就形成了教育分流,即“依据学生的学业考 试成绩和学术取向测试,将学生分门别类,使之进入不同的学校和课程轨道,并 按照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使之成为不同规格 和类型的人才”。教育分流意味着社会选拔,为学生从事不同职业和进入不同社会阶层奠定基 础,故人们会在每级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激烈竞争,不仅要向高一级教育阶段流 动,而且要向质量高

29、的学校流动。但是,教育分流到底加剧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还 是减弱了教育机会不平等,目前还存在争论。有研究者认为,重点学校,特别是 县级重点中学,是来自农村或小城镇的学生进入精英大学的重要通道,从而为工 农阶层的孩子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反对者则强调,重点学校集中了更多优 质资源,而精英阶层子女更可能进入重点学校,从而享受这些资源带来的好处,因此重点学校制度无疑加剧了教育的城乡、地区和阶层差距。25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重要一环,教育机会不平等一直受到高度关注,而且相 关研究也汗牛充栋,本章仅仅对其中的一小部分做了简单勾勒。我们先介绍了教 育机会不平等的基本概念与类型以及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形成与变迁的相关

30、理论,然后则详细回顾了中国的相关经验情况。尽管有学者发现,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机 会分配中起主导影响的是能力标准,但我们始终希望把家庭出身的影响降到最 低。从现有研究来看,教育发展与扩张无疑是满足更多人实现教育权利的一种有 效手段,但这能否降低教育机会不平等则是值得商榷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与家庭 资源差异密切关联,而且根植于现有的社会结构不平等之中。要想降低教育机会 不平等,恐怕只有通过更有效的社会政策或教育制度,以降低社会结构的不平等 程度或者压缩家庭资源的作用空间。26对于精英阶层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精英阶层包括管理者阶层与专业技术 阶层,二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是不一样的,前者掌握更多经济资源,

31、后者拥有更 多文化资本,那么不同精英阶层的优势变化是否一样呢?总的说来,文化资本内 在于父母自身,别人很难予以剥夺,只要外在环境不是极端恶劣,父母总能通过 言传身教把文化资本传递给子女,因此,文化再生产过程相对比较稳定,其所产 生的不平等效应具有更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文革”时期,尽管许多专业技术阶层父母受到冲击,但家庭内部的文化资本传承并没有中断,只不过当时教育选 拔非常看重家庭阶级出身,导致很多专业技术阶层子女难以获得教育机会,一旦 通过正式考试进行教育选拔,专业技术阶层子女就因为具有更多文化资本而率先 在教育选拔中脱颖而出。27与文化资本相反,家庭经济资本的多少与外在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环

32、境以及 其他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父母所拥有的经济资 本就容易随之变化,进而影响子女的教育机会。至于是变得更平等还是不平等,取决于外在环境的具体变化情况。总的来看,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居民收 入与财富不平等日益扩大,管理阶层的经济资本优势扩大尤其明显,这进而有助 于他们的子女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一言以蔽之,恢复高考以后,家庭文化资本成为改革初期教育机会不平等的 主要原因,此时专业技术阶层子女在教育获得上率先取得了优势;年以后,社会分化加剧,教育市场化进程加速,家庭社会经济资本的效用显现,教育机会 不平等的产生机制转变为资源转化与文化再生产双重模式并存,此时管理

33、阶层子 女的优势越来越明显。2829欧洲在西方,教育的起源受到宗教组织的巨大影响:神父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起学校体系。在欧洲,许多最初的大学都有天主教背景。苏格兰宗教改革之后建立了新的国立苏格兰教会。中国中国教育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组织。早期中国任用受教育的官员管理帝国,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建立于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19世纪末,何子渊、丘逢甲等先贤开风气之先,成功创办雨南洞小学、同仁学校、兴民中学、石马两等小学等新式学校,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宝贵人才。随后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1990年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又有了较大变化,私

34、人资本重新进入教育领域。日本日本教育的起源与宗教密切相关。学校是培养想要研究佛教成为僧侣的年轻人的庙宇。后来,想要学习的孩子就要去Tera-koya(意为庙宇小屋),学习如何读写日文。30印度印度的制度化教育已有很长的历史,据考证在佛教兴起之前印度已经有了完善的教育制度。其教育的现代化可以分为殖民地时期和独立后两个大的发展阶段。殖民地时期是印度教育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包括: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过渡时期(149819世纪初);殖民地印度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即印度教育的西方化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民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时期(20世纪初1947年独立)三个时期。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教育进入它

35、的全面发展阶段。21世纪世界教育趋势在过去几十年中,未受任何学校教育的文盲人口的百分比下降了。从1960年的36%下降到2000年的25%。在发展中国家,2000年文盲百分比只有1970年的一半。在已发展国家,文盲也从6%下降到1%,未受学校教育者从5%下降到2%。2018年12月3日,第73届联合国大会第44次全体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1月24日定为国际教育日。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教育机会不平等变迁的分析视角有哪些?基本观点是怎样的?我国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变迁有什么特点?31推荐阅读文献 拉鲁不平等的童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南京:译林出版社,布尔迪约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梁晨,张浩,李中清,等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 研究()北京:三联书店,帕特南我们的孩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课件第八章 教育与社会分层.ppt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