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总 论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arasitology,学习网站: “教学门户”- “学生入口”-“课程网站”-选择“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寄生虫生物学(基本概念:寄生虫,宿主,生活史)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Host parasite interplay )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与特点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总论的学习目标,Pathogens! Infectious or communicable diseases!,Mosquito,Arthropods,Chapter 1 引言,人体(医学)寄生虫学概念,研究内
2、容,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概念,学科地位,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与防治。,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又称医学寄生虫学 (medical parasitology),医学寄生虫学的范围,医 学 寄 生 虫 学,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医学原虫学 Medical Protozoology,医学节肢动物学 Medical Arthropodology,吸虫纲 绦虫纲 线虫纲 棘头虫纲,叶足虫纲 鞭毛虫纲 孢子虫纲 纤毛
3、虫纲,昆虫纲 蛛形纲 甲壳纲 唇足纲,NEXT,叶足虫纲(Class Lobosea),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纲 (Class Zoomastigophorea),杜氏利什曼原虫,孢子虫纲 (Class Sporozoa),间日疟原虫,纤毛虫纲 (Class Ciliophora),结肠小袋纤毛虫,吸虫纲 (Class Trematoda),华支睾吸虫,绦虫纲 (Class Cestoda),链状带绦虫,线虫纲 (Class Nematoda),似蚓蛔线虫,猪巨吻棘头虫,棘头虫纲 (Class Metacathocephala),昆虫纲 (Class Insecta),中华按蚊,绿蝇,蛛形纲
4、(Class Arachnida),人疥螨,甲壳纲 (Class Crustacea),蝲蛄,石蟹,唇足纲 (Class Chilopoda),蜈蚣,蠕形螨,寄生虫病的现状,世界范围内主要人类寄生虫感染情况,感染人数/million,感染人数/million,(WHO, 2010),(WHO, 1999),疟疾(malaria)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丝虫病(filariasis,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 利什曼原虫病(leishmaniasis) 锥虫病(trypanosomiasis,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特别规划”中列出的10种主要热
5、带病,除麻风、结核和登革热外,其余均为寄生虫病,它们是:,寄生虫病的现状,被忽视的热带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NTD) 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 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早死&残疾)。,主要人体寄生虫病的死亡人数和疾病负担(DALYs) (WHO, 2002),寄生虫病的现状,我国人体寄生虫的基本事实,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寄生虫与贫穷、愚昧一起,给人民带来极大危害。 五十年代以来,政府对危害最甚的若干寄生虫病制订并实施了防治规划,成效显著。 至九十年代中期,已经报告的寄生人体
6、的线虫有35种,吸虫47种,绦虫16种,原虫41种,其它寄生动物90种,共计229种。,我国人体蠕虫感染情况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2005年),我国人体寄生虫的基本事实,华支睾吸虫感染率75%,带绦虫感染率 52.47%,土源性线虫 (钩、蛔、鞭虫等) 感染率63.65%, 感染人数4.07亿人。,食源性寄生虫病(food-borne parasitosis) 生食或者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感染率(%),卫生部2008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及死亡数,我国人体寄生虫的基本事实,新现寄生虫病(emerging parasitic disease) 新
7、识别的和未知的寄生虫病。 再现寄生虫病(re-emerging parasitic disease ) 早已被人们认知,发病率已降至很低,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 819 thousand (2001) 843 thousand (2003),疫情反复!,Chapter 2 寄生虫的生物学,一、寄生关系,自由生活free living,共生 symbiosis,二、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形态结构 体形改变;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某些器官发达。,2. 生理功能 的变化 营养代谢能力的改变(质膜吸收营养物质,能量代谢主要依赖厌氧代谢) 3. 繁殖能力的加强 繁衍后代,延续虫群,4.
8、侵袭力的变化溶组织内阿米巴具有阿米巴穿孔素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结肠内阿米巴没有。 5. 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锥虫质膜上有变异体表面糖蛋白。 6. 基因变异或重组,二、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生活史是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三、寄生虫的生活史 (life cycle),感染期 在生活史中能感染人的特定阶段。,病原学诊断,致病,流行、防治,生活史的类型,简单型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仅需一种宿主。如阴道毛滴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土源性蠕虫,在流行病学上,常将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复杂型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二种或二种以上宿主,如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
9、、丝虫、血吸虫、肝吸虫、猪肉绦虫等。,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的类型,在流行病学上,将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寄生虫生活史中交替进行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如疟原虫等。,生活史的类型,四、宿主的类别,在寄生关系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中间宿主 (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终宿主 (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储存宿主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
10、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转续宿主 (paratenic/transport host):在非适宜宿主一直保持幼虫状态;一旦有机会进入适宜宿主体内,可以继续发育为成虫。,肺吸虫生活史,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童虫,成虫,川卷螺,淡水蟹 蝲蛄,人体 犬,囊蚴,野猪,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终宿主 保虫宿主,转续宿主,寄生虫 (parasite) :过寄生生活的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和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五、寄生虫的种类,专性寄生虫(obligatory parasite):没有寄生关系不能完成一个生活史。 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本身能自由生活,又能营寄生生
11、活。 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该类寄生虫呈隐伏状态;一旦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这些寄生虫可大量增殖,并诱发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如隐孢子虫、刚地弓形虫等。,寄生 关系,五、寄生虫的种类,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 在体内生活的寄生虫。如钩虫。 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 寄生在体表的寄生虫。如蚊、蝇。,寄生 时间,寄生 部位,长期性寄生虫(permanent parasite):成虫期必须过寄生生活。如蛔虫。 暂时性寄生虫(temporary parasite):取食时暂时与宿主接触。如蚊。micropre
12、dator,六、寄生虫的分类,命名:二名制,即属名+种名,以 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表示。种名后是命名者的姓与命名年份。 如: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动物分类系统 界 (Kingdom) 动物界 (Animalia) 门 (Phylum) 线形动物门 (Phylum Nemathelminthes) 纲 ( Class) 线虫纲 (Nematoda) 目 (Order) 蛔虫目 (Ascaridida) 科 (Family) 蛔虫科 (Ascarididae) 属 (Genus) 蛔虫属 (Ascaris) 种 (Species) 蛔虫 (Ascaris lumbric
13、oides),Carl Linnaeus (1707-1778),Chapter 3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夺取营养:营养不良,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致病机制), 机械损伤:机械性阻塞 ,机械性压迫 ,机械性损害, 毒性作用:分泌物、代谢产物、昆虫 免疫病理:疟疾、血吸虫 抗原性物质的作用,NEXT,蛔虫在小肠寄生,钩虫引起的贫血,夺取营养,反甲,可凹性浮肿,蛔虫性肠穿孔,蛔虫性肠梗阻,机械损伤,血吸虫病,蚊咬所致严重过敏,包括: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免疫保护) + 变态反应(免疫病理)二方面的内容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
14、三、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转归,Chapter 4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屏障作用(皮肤与黏膜的外屏障和由血脑屏障、胎盘屏障构成的内屏障作用 ) 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 体液作用(如补体、防御素等 ),一、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二、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一)、寄生虫性获得性免疫的种类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 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 的抵抗力,如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东方疖。 非消除性免疫(non- sterilizing immunity) 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 但这种免疫力不能完全清除体内寄生虫
15、,维持 虫数在一低水平,对再感染有一定抵抗力。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血吸虫感染 带虫免疫(premunition) 疟原虫感染,三、免疫逃避,源于宿主方面(由遗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宿主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 ) 源于寄生虫方面 寄生虫利用自身的抗原躲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如:抗原变异、抗原脱落) 寄生虫利用宿主抗原来躲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如:抗原伪装) 寄生虫对宿主免疫系统的作用 (如:免疫抑制、产生破坏抗体和补体的物质等),Chapter 5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带虫者(carrier):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病原体,称为带虫者。 慢性
16、感染(chronic infection):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是寄生虫病的重要特点之一。寄生虫在人体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人体往往伴有修复性病变。,隐性感染(suppressive /occult infection):是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机会致病寄生虫 偶然感染(accidental infection):因偶然机会进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存活 or 致命感染)。,多寄生现象 (polyparasitism) :混合感染,同时感染2种寄生虫。 异位寄生 (ectopic parasitism):是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
17、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可引起异位的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如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肠,但也可出现在肺、脑、皮肤等部位。,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t):有些寄生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例如: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寄生于大鼠肺部血管。 但是,如人或小鼠(非适宜宿主)误食了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生或半生的螺肉,其幼虫就会移行,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Chapter 6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
18、者、保虫宿主、转续宿主。(感染期) 传播途径:经水、经食物、经土壤、经空气、经节肢动物、经人体直接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影响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 能够帮助寄生虫完成一个完整生活史的生态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地理环境等。 生物因素 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存在,如我国血吸虫的流行在长江以南地区,与钉螺的地理分布一致。 社会因素 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良卫生习惯和卫生环境。,寄生虫病死亡率,流行特点,地方性 季节性 自然疫源性: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
19、: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疾病与感染。(WHO的定义),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寄生虫病的诊断 临床诊断 + 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免疫学、其他实验方法等) 2. 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专性寄生虫 兼性寄生虫 偶然寄生虫 机会致病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 体外寄生虫 长期性寄生虫 暂时性寄生虫,自由生活,共生,互利共生 片利共生 寄生,寄生虫,宿主,带虫者,寄生虫病,幼虫移行症 (人),慢性感染,隐性感染,生活史 (感染期),本篇总结,获得性免疫,消除免疫,中间宿主 终宿主 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 (动物),人兽共患 寄生虫病,天然免疫,非消除免疫,伴随免疫,带虫免疫,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流行的基本环节,See You Next Time.,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