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偏 头 痛.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4362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偏 头 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偏 头 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偏 头 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偏 头 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偏 头 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偏 头 痛 (migraine),2015.9.30,掌握偏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了解头痛的一般概念(定义、痛敏组织、分类) 了解偏头痛病因的有关因素(遗传、内分泌、饮食、精神因素),目的要求,头痛的定义,头痛(Headache):指位于眉弓、耳轮上缘与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面痛(Facial pain):连线以下至下颌部的疼痛称面痛。,头部痛敏组织, 颅内痛敏组织 颅神经(三叉神经、舌咽和迷走神经)、动脉、静脉窦、硬脑膜 颅外痛敏组织 几乎所有头面部结构均对疼痛敏感,如皮肤、肌肉、动脉、骨膜、II、III对颈神经及眼、耳、鼻窦等,脑实质本身对疼痛并不敏感!,三叉神

2、经及其分支(内面观),三叉神经及其分支,颅内外动脉分支及其分布,颅内静脉窦及其分布,国际头痛疾患分类(2013版),头痛的发生机制,神经刺激(三叉神经、舌咽、迷走、颈神经) 血管病变(扩张、牵拉、移位、炎症、痉挛) 脑膜病变(牵拉、移位、炎症刺激) 肌肉收缩(紧张性或肌收缩性头痛) 五官病变疼痛的扩散(牵涉性头痛),头痛的诊断,问诊重点: 起病方式、发作与持续时间、频度、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共存的疾病 诱因、前驱症状,缓解及加重因素 头痛对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的影响 情绪、睡眠和职业状况、服药史、中毒史、家族史,继发性头痛的预警信号,突发或逐渐加重的头痛; 伴有系统性病变征象(如发热、

3、皮疹); 伴有视乳头水肿、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除典型的视觉、感觉先兆之外)、认知障碍; 50岁后新发的头痛; 妊娠期或产后头痛; 癌症或艾滋病患者的新发头痛。,偏头痛内容提要,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是一种多病因引起颅内外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导致的反复发作性单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性,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临床特征:反复发作、自发缓解、间歇期正常,偏头痛的定义,偏头痛的病因, 内因:遗传(60%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内分泌(青春期女性多,经期发作增多、妊娠或绝经后自缓) 外因:食物(奶酪、葡萄酒、巧克力、腊肉等); 药物(

4、硝酸甘油、避孕药等);精神因素(焦虑、抑郁、应激、疲劳和失眠等);环境因素:强光、气味、天气变化等,诱发因素,遗传、内分泌、饮食、精神,偏头痛的发病机制,3.三叉神经血管学说:三叉神经颈复合体与丘脑神经功能紊乱致血管活性物质增加(5-HT、CGRP、P物质、内啡肽),1.血管学说,2.神经学说:皮质扩散性抑制(CSD),4.视网膜-丘脑-皮质机制,头痛发作期:,头痛先兆期:颅内动脉收缩 rCBF降低 先兆,偏头痛的流行病学,75%,25%,患病率: 5-10,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 年龄:25%在10岁前发病,55%在20岁前发病,90以上 在40岁前,多数有家族史 性别:2/3发生于女性

5、,偏头痛的分类,头 痛 程 度,前驱期 (头痛前1-2天),先兆期 (发作前5-60分钟),发作过程,0分,10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一),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二),一、有先兆偏头痛(典型偏头痛) 约占10,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出现符合偏头痛特征的头痛。 1.前驱期: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困倦怕吵、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 2.先兆期:多为视觉先兆,其次为感觉先兆,持续不超过60分钟 3.头痛期: (1)部位:偏侧(眶后或额颞部) (2)性质:发作性、搏动性 (3)程度:中重度(影响日常生活) (4)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畏声光 (5)持续时间:4-72小时(多在1天内) (6)诱发和缓

6、解因素:活动、睡眠 4.发作间期:完全正常,畏声,畏光,搏动性头痛,轻声说话,恶心、呕吐,头痛发作,1.额颞部搏动性头痛 2.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者畏声等 3.活动加重头痛,典型偏头痛的头痛期临床表现,视觉先兆 (aura),有先兆偏头痛分类,.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最常见,先兆表现为完全可逆的视觉、感觉或言语症状,但无肢体无力表现,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典型先兆不伴头痛 .偏瘫型偏头痛:少见,多为年轻人发病,包括家族性和散发性。先兆除必须有运动无力症状外,还应包括视觉、感觉和言语三种先兆之一,先兆症状持续5分钟至24小时。 .基底型偏头痛:女孩或年轻妇女多见,先兆症状明显源自脑干或双

7、侧大脑半球,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意识障碍、双侧同时出现感觉异常,但无运动症状,常伴恶心呕吐。,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三),二、无先兆的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约占80,头痛部位和性质与典型偏头痛相似,与月经有明显关系,发作频率高,影响工作和生活。 三、视网膜性偏头痛:反复发生完全可逆的单眼视觉障碍(闪烁、暗点或失明)并伴偏头痛发作,发作间期眼科检查正常。 四、常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性综合征: 发作时不伴有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发生偏头痛,包括:周期性呕吐; 腹型偏头痛(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 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四),五、偏头痛并发症:

8、1.慢性偏头痛:每月发作超过15天;连续3个月或以上,并排除药物过量引起的头痛。 2.偏头痛持续状态:发作持续时间72小时,且程度严重,但期间可有因睡眠或药物应用获得短暂缓解期。 3.无梗死的持续先兆:有先兆偏头痛在一次发作中出现一种或多种先兆症状持续1周以上,多为双侧性。以往有过类似发作,影像排除梗死灶。 4.偏头痛性梗死:在偏头痛先兆症状后出现颅内相应供血区的缺血性梗死,而且有影像学证实,先兆症状常持续60分钟以上。 5.偏头痛诱发的痫样发作:在偏头痛先兆症状后触发痫性发作,且发生在先兆症状中或后1小时内。,偏头痛的诊断,根据典型头痛发作表现、家族史,体检无阳性体征,自发缓解,间歇期完全正

9、常。 反复发生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畏光声,持续4-72小时;年轻女性多见 2. 排除其他原因的头痛。,偏头痛的鉴别诊断,1. 紧张性头痛 2. 丛集性头痛 3. 痛性眼肌麻痹 4. 症状性偏头痛(血管、肿瘤、感染、血肿、颅压改变) 5.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重度 单侧,眼眶周围,植物神经症状明显 结膜充血 流泪 鼻充血 上睑下垂,图片来自 Netters Neurology (2nd) Elsevier Inc,丛集性头痛的特点,常见头痛的鉴别诊断,偏头痛的治疗,一. 发作期:目标是终止头痛的发作 特异性:首选曲普坦类与麦角类(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和孕妇禁忌) 非特异性:非甾体

10、类抗炎药;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制剂(哌替啶);镇静剂。(阶梯分层个体化治疗) 伴随症状处理:严重呕吐可用胃复安肌注,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 加强宣教, 放松训练,避免诱因,药物预防的适应症: 1发作频繁,频度1次/周; 2急性期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不良反应严重。 3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偏瘫性偏头痛、偏头痛性梗死、基底型偏头痛等; 4疼痛程度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学习; 常用药物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心得安);抗抑郁药(阿米替林,SSRI);抗癫痫药(丙戊酸钠 );钙拮抗剂(氟桂利嗪); 5-HT受体拮抗剂(苯噻啶

11、) 【小剂量单药开始,至少6个月,临床有效率5080】 尽可能减少诱因(食药物、劳累、紧张和睡眠差),二.发作间期:目标是预防偏头痛的发作,HOLD不住,重点小结,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偏头痛的治疗原则,脑血管病概论,目的要求,熟悉脑血管病的定义和分类 熟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病因、诊治原则与预防措施 了解脑血管的解剖特点、脑部的血液供应及脑血流量的调节,内容提要,脑血管病的定义和分类 脑血管的解剖特点 脑部的血液供应特点与血流量调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病因 脑血管病的诊治原则与预防措施,脑血管病的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

12、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包括单一或多处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暂时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 (广义包括由于栓塞和血栓形成导致的血管腔闭塞、血管破裂、血管壁损伤或通透性改变、血黏度增加或血液成分异常等)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或急性脑血管病事件,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所导致的局限或全面性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 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高,2008年第一死因。,脑血管病的分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卒中 1.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血管畸形、颅底异常血管网,等) 2.脑出血(高血压、继发梗死、肿瘤、血液病、淀粉样、动脉炎、药物、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 3.脑

13、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栓塞、腔隙、出血、无症状,等) 其它(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 、高血压性脑病 、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炎、其它动脉疾病、颅内静脉病、静脉窦及脑部静脉血栓形成、等),脑血液循环解剖,脑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脊髓后动脉、脊髓前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 脑动脉的侧支循环:脑底动脉环(Willis环)脑皮层支吻合脑深穿支吻合颅内外动脉吻合软脑膜动脉分支吻合 脑静脉系统 大脑浅静脉、大脑深静脉、静脉窦,脑部的血液供应特点,脑葡萄糖和氧

14、耗量大:占全身供给量的20%30%(成人脑重1500g,占体重23%) 脑血流量分布不均:大脑皮质约为白质的五倍 脑几乎无能量贮备:对缺血缺氧敏感,当血流中断时, 2min脑电活动停止,5min就发生不可逆损害 不同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敏感性不同:皮质敏感,脑血流量(CBF) =(MAP-ICP)/R,R=8L/r4, 有效灌注压=(MAP)-(ICP) MAP(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CBF=(MAP-ICP)r4/8L 脑动脉血流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血管口径r, 它与CBF是4次方的正相关; 其次是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 最次要影响因素是血粘度。,脑血流量主要影响因素,平均动脉压在

15、60160mmHg变化时,通过舒张或收缩血管口径, 脑血流量保持不变, 称为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Bayliss效应) 慢性高血压者, 血管壁硬化致舒缩功能差,自动调节的上下限都高于正常人,较能耐受高血压,不能耐受低血压。,脑血流量调节,一、血管壁病变 脑动脉硬化(高血压性脑小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感染和非感染性),先天性发育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狭窄等),血管损伤、代谢及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药物、毒物、肿瘤等所致) 二、心脏病和血液动力学改变 高血压、低血压或血压波动,血容量改变、心脏病(心功能障碍,心瓣膜病、心律失常等) 三、血液成份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高粘血症(脱水

16、、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球蛋白血症等)凝血机制异常(抗凝剂、避孕药、DIC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等血液病) 四、其它病因 各种栓子(空气、脂肪、癌细胞、寄生虫),脑血管痉挛、受压、外伤等,脑血管病的病因,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一、诊断原则 定向、定性与定位诊断 突发起病、局部或全脑损害的症状与体征、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相应病灶、结合脑卒中危险因素 二、治疗原则 早诊断早治疗、挽救生命、降低残疾、预防复发和提高生活质量 1.一般治疗: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保持安静和呼吸道通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加强护理、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2.特殊治疗: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

17、治疗、脑保护治疗、血管内治疗、外科手术和康复治疗等 3.基本观点: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保护良好脑血循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性,年龄: 55岁后每10年增加1倍 性别:男女=1.11.51 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 种族:黑种人是白种人45倍,亚洲黄种人高,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目标:依据病因、危险因素及促发因素分四层 1.防止出现病因及危险因素(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戒除烟酒、适当运动、稳定情绪) 2.控制病因和干预危险因素 3.防止促发疾病因素 4.防止再发(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长期应用) 危险因素干预:关键是防治高血压、心脏病。其次是糖尿病、高血脂、烟酒、肥胖、饮食调节、血压流变学异常、社会心理因素,脑血管病的预防,脑血管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达到不发生或推迟发生 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心房颤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阿司匹林、膳食和营养、运动和锻炼、烟酒 二级预防:预防再次脑血管病发生 1.调控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与一级预防相同)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抗凝 4.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点小结,脑血管病的定义和分类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的诊治原则和预防措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偏 头 痛.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