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皮肤病总论1.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4368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8.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皮肤病总论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皮肤病总论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皮肤病总论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皮肤病总论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皮肤病总论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皮肤性病学总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林立航,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病的症状与诊断 皮肤病的病理、实验室技术 皮肤病的治疗,目 录,概 述,皮肤的重量及面积 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面积在成人约1.52平方米,新生儿0.21平方米。 皮肤的厚度 平均厚度约0.5-4mm(不包括皮下组织) 皮肤的颜色 受种族、年龄、性别、外界因素影响 皮肤表面的结构 皮沟、皮嵴、皮野,皮嵴以指趾末端屈面最明显,涡纹状形成指纹,其形态受遗传因素决定,个体间均有差异,除同卵双生子外。 皮肤的颜色:种族、性别、年龄、营养、部位等不同而有差异。 有毛皮肤上的毛又分为长毛、短毛、毳毛。 无毛皮肤指的是人体的哪

2、些部位?,皮肤的组织结构,表皮(epidermis) 基底膜带(basement membrane zone ,BMZ) 真皮(dermis) 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皮肤附属器 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一) 表 皮(epidermis),是由外胚层分化而来,位于皮肤的最外层,属于复层鳞状上皮。 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构成。,分层: 依角质细胞的分化阶段和特点,表皮由内向外分为: 1.基底层:单层立方形细胞。 2.棘层:410层多角形细胞。 3.颗粒层:24层梭形细胞。 4.透明层:仅见于掌跖,23层扁平细胞,界不清,无核细胞。

3、 5.角质层:520层死亡的扁平细胞组成。,表皮更替时间:表皮细胞的生长周期 由基底层演变至角质层所需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表皮细胞每隔-周 (28天)完全更换一次。 角化过程:基底细胞分裂,向上移动至颗粒层,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并脱落下来又需14天。,黑素细胞:位于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间,HE染色方可见。 朗格汉斯细胞:具有吞噬处理抗原能力并移至局部引流淋巴结,分化成为成熟的树枝状细胞,失去吞噬能力,但具有很强的抗原递呈能力,因而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Merkel细胞:指趾尖、鼻尖、生殖器等感觉敏锐部位密度较大。,基底膜带: 皮肤基底膜带(BMZ)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用PAS染色时呈紫红色均

4、质带。 当BMZ损伤时,炎症细胞和肿瘤细胞以及大分子可通过其进入表皮。如果BMZ结构异常,可导致真皮与表皮分离,形成水疱或大疱。 BMZ可分为不同结构四个区域: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四层各种不同成份有机结合一起,除紧密连接表真皮外,还具有渗透和屏障作用。,角质形成细胞间以及基底膜带的连接: 桥粒是由两类蛋白质构成:跨膜蛋白和胞浆内的桥粒斑蛋白。桥粒具有很强的抗牵张力,桥粒结构的破坏势必引起角质形成细胞的松解形成表皮内水疱和大疱。 半桥粒是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与其下方基底膜带连接的重要结构。,桥粒,真皮: 分层:从上至下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真皮由纤维、基质和细胞组成。 内有毛囊、皮脂

5、腺及汗腺,且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皮 下 组 织 (subcutaneous tissue),又称皮下脂肪层, 位于真皮下方,且与肌膜相连, 由疏松结缔组织与脂肪小叶组成, 含血管、淋巴管、神经、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等。,皮肤附属器,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包括: 毛发与毛囊 ( hair and hair follicle)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 小汗腺(eccrine gland) 顶泌汗腺(apocrine sweat gland) 甲(nail),毛发与毛囊 1.毛发:毛干、毛根、毛球、毛乳头 2.毛囊:漏斗部、峡部,3.毛发生长周期:生长期(3年)、退行期(

6、3周)、休止期(3月)。 4.毛发的生长受遗传、健康、营养和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皮脂腺: 1.开口于毛囊上部,粘膜,唇红、眼睑、阴唇、包皮内侧等区域直接开口于皮肤。 2.分布:除掌跖和指趾屈侧外,全身皮肤均有皮脂腺。 小汗腺: 除唇红、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及阴蒂外遍布全身,受交感神经支配。,顶泌汗腺 主要分布于腋窝、乳晕、脐周、会阴部和肛周。分泌活动受性激素影响。,甲: 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 1.甲的结构,正常甲的色泽 2.甲的生长速度 3.甲的色、形、生长速度相关因素,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 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与痛觉、触觉、压觉和温觉有关。运动神经的各种神经纤维

7、支配不同的部位。 皮肤的血管:具有营养皮肤组织和调体温的作用。 皮肤的淋巴管:其盲端起始于真皮乳头层的毛细淋巴管网。 皮肤的肌肉:最常见为立毛肌(平滑肌),此外尚有阴囊肌膜和乳晕的平滑肌。面部表情肌和颈阔肌属横纹肌。,皮肤的功能,皮肤的保护功能 皮肤的吸收功能 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皮肤的代谢功能 皮肤的免疫功能,(一)皮肤的保护功能,人体正常皮肤具有两方面的保护功能: 保护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有害因素的损伤; 防止组织内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丧失。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屏障结构。但皮

8、肤对机体起保护作用的主要是在表皮,而其屏障功能主要是角质层。,(二)皮肤的吸收作用,是外用药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 药物吸收通过三个途径: 1.通过皮肤毛囊皮脂腺或汗管; 2.透过角质层细胞间隙; 3.透过表皮角质层细胞本身。 影响因素:皮肤的结构(厚薄不同)、角质层的含水量、物质的理化性质。,(三)皮肤的感觉作用,单一感觉:痛觉、触觉、压觉、冷觉和热觉。 复合感觉:干、湿、光滑、粗糙、坚硬、柔软等,及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等。 瘙痒:皮肤粘膜的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的特殊感觉。没有一种专门的感觉神经末梢感受痒觉。,(四)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小汗腺的分泌和排泄; 顶泌汗腺的分泌

9、和排泄; 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五)皮肤的调节体温作用,交感神经调节皮肤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另外皮肤有丰富的血管球及小汗腺, 体表热量主要通过皮肤表面的热辐射、汗液的蒸发、皮肤周围空气对流和热传导而扩散。,(六)皮肤的代谢作用,糖代谢 蛋白代谢 脂类代谢 水代谢 电解质代谢,(七)皮肤的免疫作用,皮肤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细胞成分: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表皮内淋巴细胞、真皮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分子成分、黏附分子和其他。,三 皮肤病的症状与诊断,症状,即患者主观感觉到的不适感或是影响其他生活质量的感觉, 它是多种多样的,且与皮肤性病的性质、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个体特异性有关。

10、 主要的症状有瘙痒、疼痛、烧灼、麻木等异样感觉。 许多皮肤病中的症状常具有特异性,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体征,是指可以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皮肤粘膜的客观病变。 其中皮肤损害是皮肤性病的最重要的体征,是对各种皮肤性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熟悉各种损害的形态、光泽、色调、硬度、排列和分布等,再结合其它症状和检查结果,则大多数皮肤性病可做出正确的诊断。,皮肤损害,根据发生时间及机制,皮肤损害分为: 原发性损害(primary lesion) 继发性损害(secondary lesion),.原发性损害(primary lesion),皮肤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第一个结果, 包

11、括: 斑疹(macule) 丘疹(papule) 斑块(plaque) 风团(wheal) 结节(nodule) 水疱(vesicle)和大疱(bulla) 脓疱(pustule) 囊肿(cyst),斑疹(macule),即局限性的皮肤黏膜颜色改变,损害与周围皮肤平齐,触诊既不高起也不凹下,直径小于1cm,超过1cm者为斑片(patch),斑疹( macule ),红斑,非炎症性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淤点(petechia)直径小于2mm 淤斑(ecchymosis)直径超过2mm,丘疹(papule),为一限局性隆起皮面的实质性损害。 直径一般小于1cm, 其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

12、。,丘疹(papule),丘疹(papule),丘疹(papule),丘疱疹 在丘疹顶部又发生水疱者,丘疹(papule),丘脓疱疹在丘疹顶部又发生脓疱者,斑块(plaque),由较大或多数丘疹融合而成,为扁平、隆起的浅表性损害,直径大于1cm。,斑块(plaque),风团(wheal),水肿性圆顶隆起的皮肤损害, 是因真皮乳头层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所致。 是一种暂时性损害,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风团(wheal),结节(nodule),可触及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限局性,实质性损害 病变常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结节(nodule),结节(nodule),水疱(vesicle)和大疱(bulla),

13、为限局性空腔其内含有液体高起皮面的损害,直径小于1cm的为水疱,直径大于1cm的是大疱。,水疱(vesicle),大疱(bulla),脓疱(pustule),是一限局性的皮肤隆起,内含脓液,其周围有红晕。,脓疱(pustule),囊肿(cyst),含有液体或半固体粘稠物或细胞成分的囊性损害。 一般位于真皮中层或更深,外观半球形或卵圆形,触之有弹性感。,囊肿(cyst),2. 继发性损害(secondary lesion),原发损害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进一步演变而来,包括: 糜烂(erosion) 溃疡(ulcer) 鳞屑(scale) 浸渍(maceration) 裂隙(

14、fissure) 瘢痕(scar) 萎缩(atrophy) 痂(crust) 抓痕(excoriation) 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糜烂(erosion),水疱、脓疱破裂或皮肤浸渍后致使表皮或粘膜上皮脱落露出真皮浅层的红色糜烂面。 糜烂的基底部较表浅,故愈后不留瘢痕。,糜烂(erosion),溃疡(ulcer),为皮肤或粘膜表面缺损,超过皮肤及黏膜深层,致使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 表面常有浆液、脓液或血液等,其愈后留有瘢痕。,溃疡(ulcer),鳞屑(scale),是已经脱落或即将脱落的异常表皮角质层细胞。 鳞屑是多种多样的 ,可为糠秕状 、云母状 、大片状。,鳞屑

15、(scale),鳞屑(scale),鳞屑(scale),浸渍(maceration),皮肤皱折处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角质层吸收较多水份致使皮肤变软变白,甚至起皱。 浸渍处表皮容易脱落或继发感染。,裂隙(fissure),也称皲裂,线条状深度超过真皮的裂隙或组织缺损 。主要是由于皮肤干燥或慢性炎症,致使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加上外力的作用所形成 。,裂隙(fissure),瘢痕(scar),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增生修复而形成 , 瘢痕表面光滑无皮嵴、皮沟和皮肤附属器。,萎缩(atrophy),为皮肤的退行性变化,可发生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 由表皮数目或真皮、皮下的结缔

16、组织减少所致。 通常分为表皮萎缩 、真皮萎缩 和皮下组织萎缩,萎缩(atrophy),痂(crust),为皮肤损害处渗出的浆液、脓液或血液与脱落的表皮碎屑及细菌等混合干涸而成的物质。,抓痕,为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真皮浅层的缺损, 若搔抓仅达到表皮或真皮浅层其愈后不留瘢痕;当搔抓达真皮深层则愈后留瘢痕。,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浸润肥厚,皮沟加深,皮嵴突起,呈多个多角型的丘疹,群集或融合成片,表面粗糙,似皮革样,边缘清楚。常是某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表现,如慢性单纯性苔藓、慢性湿疹,常伴剧痒 。,(三) 皮肤性病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是防治皮肤性病的关键 正确的诊

17、断依据于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性分析。,皮肤病性病的诊断,病史 一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种族、婚姻状况等。 特别注意:过敏史、职业史、家族史、自觉症状(有、无、痒、痛等)、性接触史。,体格检查,最好自然光、温度适当、充分暴露。 注意皮疹的部位、形态、分布、排列 1.视诊: 部分皮肤性病仅通过视诊就可明确诊断 视诊时要注意:皮损的性质、大小和数目、颜色、边缘及界限、形状、表面、基底、内容、部位和分布、排列、毛发和指(趾)甲。,2. 触诊,皮损大小、形态、深浅、硬度、弹性感及波动感;是否浸润增厚、萎缩变薄、松弛、凹陷等。 皮损轮廓是否清楚,是否粘连、固定或可以推动等。

18、局部温度是否升高或降低;有无压痛;有无感觉过敏或异常。出汗与皮脂多少。 附近淋巴结有无肿大,触痛或粘连。,2. 触诊,棘层松解征,又称尼氏征(Nikolsky sign), 有四种检查法: 手指推压水疱一侧,可使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 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 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 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以外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即可判定为尼氏征阳性 常见于天疱疮。,3.压诊,用玻片压迫皮损来区分出血和充血性损害,简单实用。 将玻片压在皮损上至少10秒20秒 红斑会在压力下消失; 出血斑、色素沉着斑不消失; 寻常性狼疮的结节被压迫后出现特有的

19、苹果酱颜色。,4.刮诊,用钝器或指甲轻刮皮疹表面以了解皮损性质。如 花斑癣轻刮后可出现糠秕样鳞屑, 寻常性银屑病可出现特征性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三联征。,5.皮肤划痕试验(dermatographic test),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皮肤,可出现三联反应(triple response): 划后315秒,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 1545秒后,在红色线条两侧出现红晕; 划后13分钟,在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图)。 此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症,可见于荨麻疹或单独发生。,皮肤性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组织病理检查与皮肤的组织病理 免疫病理检查与免疫病理 真菌检查 滤过紫外线检查(Wo

20、od灯) 斑贴试验 性病检查 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组织病理检查,检查目的:确定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 确定诊断 1.皮肤肿瘤、 2.感染性疾病 3. 代谢性皮肤病 皮损的选择 1. 未经治疗的、成熟的皮损,同时切取一部分皮损周围正常皮肤作比较。 2.环状损害取活动性边缘部分;浸润性损害如肿瘤、结节病、麻风等,取材组织块要够深够大,皮肌炎取材要带肌肉。 3.水疱、脓疱及含有病原体的损害应选择早期皮损,并切取完整的水疱和脓疱。 4.尽可能取原发性皮损。 取材方法 外科手术、钻孔法。,免疫病理检查与免疫病理,皮肤免疫病理检查 适应证:天疱疮、类天疱疮、红斑狼疮、皮肌炎、皮肤血管炎等免疫皮肤病。

21、 检查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 皮肤免疫病理 直接免疫荧光 :检查病变组织和细胞中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的出现及分布,用于诊断、鉴别或辅助诊断免疫性皮肤病。 间接免疫荧光 :检查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性质、类型和滴度,诊断、鉴别或辅助诊断免疫性皮肤病,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有:定性 、定量 、定型 。,真菌检查,采集标本 浅部真菌标本有毛发、皮屑、甲屑、痂等。深部真菌标本有痰、尿液、粪便、脓液、口腔或阴道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各种穿刺液和活检组织。 标本采集应无菌操作。 直接涂片检查 最简单。 取标本置玻片上,加一滴10%KOH溶液,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标本溶解,轻轻加压盖玻片使

22、标本透明即可镜检。 低倍镜检查有无菌丝或孢子,高倍镜证实。 明确真菌感染是否存在,不能确定菌种。,真菌检查,培养检查 能确定菌种。 标本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Sabouraud agar)上。 浅部真菌25室温下培养23周,深部真菌37培养3-4周以鉴定菌种。 菌种鉴定常根据菌落的形态、结构、颜色、边缘、生长速度、繁殖程度、下沉现象和显微镜下形态等判断。,()滤过紫外线检查(Wood灯),Wood灯是由高压汞灯作为发射光源,通过由含9镍氧化物的钡硅酸滤片发出320-400nm波长的光波。 主要用于诊断色素异常性疾病、皮肤感染和卟啉症。 【方法】暗室,患处直接照射,观察荧光类型。,斑贴试

23、验 patch test,【适应证】 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炎、手部湿疹、化妆品皮炎。 【方法】 根据受试物的性质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原物作为试剂, 置于4层1cm1cm的纱布上, 贴于背部或前臂屈侧的健康皮肤,其上用一稍大的透明玻璃纸覆盖,用橡皮膏固定边缘。 同时作多个不同试验物时,每两个之间距离应大于4cm。 必须有对照试验。,性病检查,淋球菌检查 【适应证】直接涂片用于淋球菌感染的急性期检查,分离培养常用于慢性淋病患者与无症状感染者的检查。 【临床意义】直接涂片镜检阳性者可初步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诊断,培养阳性可确诊。 【注意事项】取材时棉拭子伸人尿道或宫颈口内的深度要足够。

24、男患者最好在清晨首次排尿或排尿后数小时采集标本。涂片时动作轻柔,防止细胞破裂变形,涂片厚薄与固定及革兰染色时间要合适。 衣原体、支原体检查、梅毒螺旋体检查、毛滴虫检查,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蠕形螨的检查 【挤刮法】选取鼻沟、颊部及颧部等皮损区,用刮刀或手挤压,将挤出物置于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并轻轻压平,镜检有无蠕形螨。 【透明胶带法】将透明胶带贴于上述部位,数小时或过夜后,取下胶带复贴于载玻片上,镜检可见蠕形螨。 疥螨的检查 【方法】选择指缝或手腕的屈侧等处未经搔抓的丘疱疹、水疱或隧道,用消毒针头挑出隧道盲端灰白色小点置玻片上,或用蘸上矿物油的消毒手术刀轻刮皮疹6 7次,取附着

25、物移至玻片上,滴 一滴生理盐水,镜检可见疥螨(图4-38)或虫卵。 阴虱的检查 【方法】用剪刀剪下有阴虱和虫卵的阴毛。用70的乙醇或510的甲醛溶液固定后放玻片上,滴一滴10KOH溶液,镜检可见阴虱(图4-39)或虫卵。,四. 皮肤性病的治疗,系统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皮肤外科治疗,内用药物,抗组胺类药物(antihistamine drug):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苯海拉明、多虑平 、赛庚啶等。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阿司咪唑、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阿伐斯汀、咪唑斯汀。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适应用于重症药疹、重症

26、多形性红斑、非感染性的急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严重接触性皮炎、大疱疮、类天疱疮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等。短程、中程、长程、冲击疗法。 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结核药、磺胺类等、其他如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多粘菌素等。 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无环鸟苷)、万乃洛韦、法昔洛韦、利巴韦林(ribavirin)又称病毒唑、干扰素、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抗真菌药物: 灰黄霉素、多烯类药物(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唑类(克霉唑、咪康唑为外用,内服有:酮康唑、氟康唑)、丙烯胺类(特比萘芬)、碘化钾。 维A酸类: 第一代为非芳香维A酸,如全反式维A酸。如异维A酸、维胺酯。第二代是单芳香维A酸,如依

27、曲替酯。 第三代为多芳香维A酸,如芳香维A酸乙酯。 细胞毒性: 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菌素、他克莫司、昆明山海棠、雷公藤多苷 免疫调节剂: 卡介菌(BCG)、左旋咪唑、干扰素、转移因子、胸腺素。 其他类药物: 氯哇、氨苯砜、甲硝唑、维生素类、普鲁卡因、钙剂常用有10葡萄糖酸钙或5溴化钙溶液、硫代硫酸钠、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外用药物的类型,清洁剂(clearing agents): 用于清除皮损部位的渗出物、鳞屑、痂和残留药物。 常用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植物油和液体石蜡等。 较厚痂皮需凡士林封包,使其浸软,易于清除,鳞屑多或头部厚痂、软膏等,可用温水、肥皂

28、洗涤除去。 保护剂(protective agents): 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和防止外来刺激。 滑石粉、氧化锌粉、炉甘石,淀粉、植物油等,止痒剂(antipruritic agents) 刺激止痒药: 通过挥发散热、清凉、局部刺激并兴奋中枢神经而止痒。 麻醉剂: 通过抑制感觉神经未梢止痒, 抗组胺药: 通过拮抗组胺,减轻局部的炎症渗出而止痒,1-3苯海拉明。 焦油类药: 通过对局部产生轻度的刺激及对真皮中的炎症的消除而止痒, 皮质类固醇激素: 通过抗炎而止痒。,抗菌剂(antlseptics): 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有些抗生素易致敏而不宜外用。 常用的有3硼酸溶液、0.1雷佛奴尔、510过

29、氧化苯甲酰、0.53红霉素、1:2000苯扎溴胺、 1氯洁霉素、0.1黄连素、1四环素、0.53红霉素、 2莫匹罗星(mupirocin)等。 抗真菌剂(antifungal agents): 具有杀灭和抑制真菌的作用。 常用的有:唑类如23克霉哇、 l益康唑、 2咪康唑、 2酮康唑和1联苯苄唑;丙烯胺类如1特比禁芬;多烯类如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合成药如10十一烯酸,510水杨酸、 612苯甲酸、 1030冰醋酸、5硫化硒、 510硫磺等。,抗病毒剂(antiviral agents): 35无环鸟苷、 510疱疹净用于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 1040足叶草酯主要用于尖锐湿疣及跖疣治疗。足叶草

30、酯毒素(podophyllotoxin)是足叶草酯的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更可靠,使用更安全。 杀虫剂(insecticides): 杀灭疥螨、虱、蠕形螨等寄生虫。常用有510硫磺、 l-666、 2甲硝唑、 25苯甲酸苄酯、 50百部酊、 5过氧化苯甲酰等。 角质促成剂(keratoplastics): 适用于有角化不全的疾病如银屑病等。常用的有25煤焦油或糠馏油、 510黑豆馏油、 3水杨酸、 35硫磺、0.10.5蒽林、钙泊三醇软膏(50ug/g)等。,角质剥脱剂(keratolytics): 又称角质松解剂。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细胞松解脱落。常用:5%-10水杨酸、 10雷锁辛、 10硫

31、磺、 2040尿素、 510乳酸、 1030冰醋酸。0.01%0.1维A酸等。 收敛剂(astringents): 能凝固蛋白质、减少渗出、促进炎症消退、抑制皮脂和汗腺分泌。常用有0.20.5硝酸银等配成溶液湿敷。 2明矾液和5甲醛用于多汗症。 腐蚀剂(caustics): 能破坏和去除增生的肉芽组织或赘生物。常用3050氯醋酸、纯苯酚、硝酸银棒、 520乳酸等。,糖皮质激素 低效有醋酸氢化可的松(0.52.5)、甲基泼尼松龙(0.251); 中效有丁酸氢化可的松(0.1)、地塞米松(0.1)、曲安西龙(0.1)、特戊酸氟美松(0.03)、糠酸莫米松(0.1); 强效有肤氢松0.5、戊酸倍他米

32、松(0.1)、氯氟舒松(0.1); 特强效有丙酸氯倍他索(0.05)、卤美他松(0.05)、双醋酸双氟拉松(0.05)。 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异常、痤疮及毛囊炎等,因此面部及婴儿不宜长期外用。长期大量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吸收引起全身性副作用。,遮光剂(sunscreen agents): 能吸收或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有遮光和防晒作用。 脱色剂(depigment agents): 可减轻色素沉着,如3氢醌(hydroQuinone)、 20壬二酸(azelaic acid)等。,外用药物的剂型,粉剂: 是由一种或数种矿物或植物性干燥粉状的药物组成。具有散热、清

33、凉、保护、吸收汗液、干燥和止痒功能。适用于急性皮炎、湿疹早期无糜烂、渗液的皮损。常用:滑石粉、炉甘石粉。 洗剂: 由不溶性药粉与水混合而成(约3050)。使用时应充分振荡,故又称振荡剂、水粉剂。作用与粉剂相似,有清凉、止痒、保护作用。由于含有10的甘油,可润泽皮肤。适应症与粉剂相似,加入止痒药时可用于皮肤瘙痒症。常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等。,溶液(solution): 是药物的水溶液,主要用于湿敷。具有消炎、镇静、止痒、清洁、抑制渗出等作用。适用于急性湿疹和皮炎有糜烂渗液时。 酊剂和醑剂(tincture and spiritus): 酊剂是不挥发性药物溶于乙醇中所得的溶液,而挥发性药物的

34、乙醇溶液称醑剂。二者均可溶解皮脂,吸收皮肤水分,有散热、清凉、镇静、止痒作用,发挥主药的杀菌或抑菌作用。适用于瘙痒性皮肤病、浅层皮肤真菌病、无破损的慢性皮炎。醑剂用于手足多汗、手足癣等。 油剂(oil): 药物加入植物油混合而成,药物成分占3050。具有润泽、保护、清洁、收敛和消炎作用。适用于急性、亚急性皮炎,湿疹湿敷的间歇期。,乳剂(emulsion): 是水与油加入乳化剂经乳化而成的一种均匀乳状膏剂。有两种类型:水包油型称霜;油包水型称脂。因含有水分,蒸发时有散热、清凉、止痒、消炎作用,还有保护、润泽作用,洁白细腻,不油衣物。水溶性与油溶性的药物,均能加入乳剂中使用。适用于无渗出的急性、亚

35、急性湿疹、轻度浸润的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常用: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类乳剂,如醋酸去炎松雷、肤轻松霜等市售香脂、冷霜等。 软膏(ointment)与糊剂(paste): 药物与油脂基质均匀混合而成。软膏一般加入不溶性药物小于1525,若达2550则成糊剂。其基质常用凡士林、动物脂肪、植物油、羊毛脂和蜂蜡。具有保护、润滑、软化松解表皮角质及痂皮作用,有较强的渗透性。软膏适用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及痂皮等皮损。糊剂适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有少许渗液的湿疹。常用:各种皮质类固醉激素软膏、抗生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等。糊剂有氧化锌糊。,涂膜剂(film): 是高分子化合物成膜材料溶于有机溶剂或水中,再加入治疗药

36、物而成。涂于皮肤,干燥后可形成薄膜, 与皮肤密切接触使药物充分透入。具有保护及利于渗透作用。用于职业性皮肤病的防护、慢性皮炎、鸡眼、寻常疣等。 硬膏(Plaster): 将药物直接掺人或先溶于有机溶剂中,再混合于粘着性基质中,加热熔融后涂布于布质裱背材料或塑料薄膜上而成。硬膏粘着力强,可阻止水分蒸发、软化角质,有利于药物渗透吸收,隔绝外界刺激,起保护作用。适用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皮肤皲裂、结节性痒疹等。常用的有去炎松硬膏等。 二甲基亚砜剂(dimethylsulfoxide,DMSO): 是一种渗透性强、溶解性高的非油性有机溶媒制剂。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水杨酸、苯甲酸等二甲基亚砜剂。,外

37、用药使用原则,视病选药 择期定型 掌握浓度 正确使用, 视病选药,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择。 化脓性皮肤病,选抗菌药物; 真菌性皮肤病,选抗真菌药物; 变态反应性疾病,选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 瘙痒者选用止痒剂; 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 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 择期定型,急性皮炎,无渗液,用粉剂或洗剂;有糜烂、渗出时,用溶液湿敷。 亚急性皮炎有少量渗出用糊剂或油剂;如无渗出,用乳剂或糊剂。 慢性皮炎,如浸润肥厚、苔藓样变或角化过度,可选用软膏、硬膏、酊剂、乳剂等。 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醑剂等。, 掌握浓度,一些外用药常因其浓度不同,治疗作用出现很大差别,如水

38、杨酸: 12 止痒剂 25 角质促成剂 510 角质松解剂 20以上 腐蚀剂。, 正确使用,必须询问病员有否药物过敏史。 向患者或家属详细告知用法。 用药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皮损部位而有所不同。 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用于婴幼儿、面部或会阴部。 外用药物浓度应由低至高,药物久用易产生耐受,故需经常变更药物。,物理疗法,电疗法: 电干燥、电凝固、电烙术、电解法 光疗法: 红外线、紫外线、光化学疗法、激光 冷冻疗法: 冷冻引起细胞内冰晶形成,使细胞脱水、脂蛋白复合物变性致细胞膜破裂、局部血循环障碍等导致细胞组织坏死。黑素细胞对冷冻较敏感,治疗后常易色素脱失。冷冻剂主要有液氮(196)、二氧化碳雪(7

39、0)等,液氮最为常用。 水疗: 常用的有淀粉浴、温泉浴、人工海水浴、高锰酸钾浴、中药浴等。适用于银屑病、慢性湿疹、瘙痒症、红皮病等。 放射疗法: 常用放射源有普通X线、核素或加速器。,皮肤外科治疗,用于皮肤的良胜和恶性肿瘤、处理皮肤的创伤和炎症、活体组织取材、改善和恢复某些皮肤功能异常及纠正某些美容上的缺陷。常用的手术如下: 磨削术: 利用电动磨削器或砂纸磨削来消除皮肤凹凸性病变,用于痤疮、水痘或炎症性皮肤病遗留的点状凹陷性瘢痕、雀斑、皮肤皱纹等。 切割术: 以特制的五锋刀做局部切割,破坏局部增生的毛细血管及结缔组织。如酒渣鼻。 毛发移植术: 用于修复雄激素性秃发等。方法有钻孔、自体移植法、头

40、皮缩减术、条状头皮片、带蒂皮瓣和组织扩张术与头皮缩减术的联合应用等。 体表外科手术: 用于皮肤或淋巴结活检,皮肤肿瘤、囊肿、切开引流、拔甲等。,小 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约1.5-2m2。 皮肤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层构成。 表皮分基、棘、粒、透及角层五层。 表皮细胞有角质形成细胞细胞、黑素细胞、Langerhans cell及Merkel cell三种。 不同人种的黑素细胞数量是相同的。 皮肤的原发和继发损害,外用药的剂型、适应症是我们临床用药的依据,最常用的有乳剂、溶液、酊剂、软膏、洗剂等。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H1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是皮肤科内用药最常用的药物。,小 结,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皮肤病总论1.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