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节 循环系统,心脏与大血管位于胸腔内,两侧是含气的肺组织,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可用X线检查。,一 、检查方法的应用和特点,检查方法,普通检查 胸部透视 常规心脏摄片 心导管检查 心脏造影检查 右心造影 左心造影 主A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最基本和应首选的方法 胸部透视和常规心脏摄片 检查应尽量在立位下进行,常规投照体位,后前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侧位,后前位是最基本的位置, 然后可视需要,选择其它投照位置,后前位,即心脏大血管的正位,X线束自被检者背侧射入,右前斜位,左前斜位,侧位,常取左侧位,向右旋转90X线束从右射入。,二、CT检查 三、MR检查 四、USG检查,影像观察与分
2、析,正常心脏大血管的X线表现:,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心分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四个心腔。右心偏前,左心偏后,心房位于心室的后方。,心和大血管在透视或平片上的投影,彼此重叠。 仅能显示各房室和大血管的轮廓,不能见到其内部结构和分界。 因此,必需用不同的位置投照,才能使各个房室和大血管的边缘显示出来,不同体位心、大血管结构投影示意图 (体位摆位示意图),后前位,右前斜位 (第一斜位),左前斜位 (第二斜位),左侧位,心脏、大血管的形态,按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的大小分为,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 体型 短胖 适中 瘦长 胸廓 宽短 二型之间 狹长 膈位置 高 二型之间 低 夹角 45 心胸比率
3、 0.5 约0.5 0.5 心膈接触面 大 适中 小 心腰 凹陷 平直 较长且稍突,心脏大血管的大小,确定心脏整体有无增大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后前位像上测量心胸比率 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脏、大血管的大小,0.510.55轻度增大 0.560.6中度增大 0.6重度增大。,正常成人0.5,必需指出的是,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形态和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据统计,3岁内婴儿心胸比率为0.55,7-12岁0.5与成人接近或相同,呼吸,体位,心脏大血管病变 的基本X线表现,位置异常,整体的位置异常包括: 心脏移位 异位。,心脏移位胸肺疾患或畸形引起 (轻(),重心肺功能障碍) 异位 先天
4、异常,可位胸内,外。 胸内心脏异位是由于心脏本身的袢曲,旋转异常所致,常与胸腹部脏器转位及心内畸形并存。,形态异常,心脏、大血管疾病时,由于其各部分大小的改变不一致,心脏可失去其正常形态。产生的病理心型有分类导向的作用。 二尖瓣型心脏; 主A型心脏; 普大型心脏。,大小异常,心增大是心脏大血管疾病的重要征象。 含心壁肥厚和心血管腔的扩大,二者常并存。 普通X线检查中很难将壁的肥厚和腔的扩大分别开来,因此常统称为增大,左心室增大,常见原因: 高血压, 主A瓣关闭不全或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A导管未闭,PA: 左心室段延长、左移,越出锁骨中线 心腰下陷 相反搏动点上移 心右缘弧度增大 心右旋转,
5、左前斜位,左心室段向后下突出,与脊柱重叠。 即使旋转60时仍不能分离,室间沟向前下移位。,右心室增大,常见原因: 二尖瓣狭窄,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肺A狭窄, 肺A高压, 心间膈缺损, Follot四联症。,右心室向左扩展,心横径增大 心尖由右心室构成,圆钝、上翘。 心腰平直或隆起,肺A段延长。 相反搏动点下移。,右心室前缘呈弧形前突。 心前间隙变窄甚至于闭塞。 肺A段和漏斗部隆起。,心前缘下段膨隆 心前间隙下段变窄 心室膈段增长 左心室被推向左后方 室间沟随之向上移位 心后缘可与脊柱重叠,左心房增大,主要原因: 二尖瓣病变 左心室衰竭 A导管未闭 心室间隔缺损,左心房: 体部:位于心室的后上
6、方,在气管分叉之下,与左主支气管关系较密切,在食管之前大部分心后缘由体部构成。 耳部:从体部左上方伸向前内的突起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能与左心室段区分。 左心房增大主要发生在体部,可向后,右,左及上四个方向增大。,早期向后增大,心轮廓不发生改变 心底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增高影 过嚗光片上显示为双心房影。,心右缘出现增大的左心房右缘形成的弓影,弧度较大。 但从不向下伸延至膈平面。,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即第三弓影 心左缘出现四个弓,右前斜位,向后或右后增大时,食管中段受压向后移位,轻度食管前壁受压 中度食管前后壁均受压 显著明显后移,左前斜位,左心房向上增大显著时,可压迫支气管分叉角度,心后上缘隆
7、起,左主支气管受压抬高,甚至成水平位。,右心房增大,主要原因: 右心衰竭 房间隔缺损 心房粘液瘤,心右缘下段向右扩展,膨隆,最突出点位置较高,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后突出,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膨隆延长,超过心前缘长度一半 右心房增大可首先发生在心耳部。,全心增大,主要原因: 初始负担最大的心脏增大失代偿心普遍增大 心脏本身损坏或某些全身疾病对称性增大,心肌炎,严重贫血,P-A:心影向两侧增大,心横径显著增大。 右前斜位和侧位:心前间隙和心后间隙均变小,食管普遍受压移位。 左前斜位:支气管分叉角度增大,气管后移。,临床应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含: 急性风湿性心脏炎 亚急性风湿性心脏炎 慢性风湿性
8、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炎: 风湿热的主要组成部分 影像学缺乏特异性 诊断依靠临床,化验,心电图,病理改变:,心瓣膜:肿胀,增厚,表面粗糙硬化,血小板及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小赘生物。瓣叶收缩变形,移位,瓣缘不规则 瓣环:癍痕收缩,瓣口缩小 腱索:纤维化,粘连,缩短,牵拉瓣膜移位,临床表现:好发于2040岁,女性多见,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后期呈二尖瓣面容、咯血、肺水肿、心力衰竭 体征:心尖部隆隆样舒张期杂音或震颤,二尖瓣第一音亢进,伴主闭时有周围血管搏动症,血流循环图,血流动力学变化: 二尖瓣狭窄 左心房郁血 左房增大、扩张 肺静脉压 肺静脉郁血 肺毛细血管痉挛 肺A压 右心室负荷增
9、大 右心室增大,二尖瓣狭窄X线表现,二尖瓣型心脏: 心胸比率增大 左心房增大 右心室增大 肺A段突出 主A结缩小 左心室缩小,肺V、A高压,含铁血黄素沉着:1-2MM的颗粒状密度增高影,二尖瓣有时可见钙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状动脉造影目前应用广泛,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是进行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安放支架的依据,也是随访治疗效果的指标。 MSCT或电子束CT CT灌注 MRI灌注,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只有在诊断困难,怀疑有心内膜垫缺损或并发其他畸形时,才行心血管造影。,是成人最常见的心脏病,女多于男 根据缺损的部位分: 第一孔型(原发孔型):少见。由于心内膜垫发育障碍引起。 第
10、二孔型(继发孔型):第二房间隔发育异常或第一房间隔过度吸收,以致第二房间隔不能不完全遮盖第一房间隔上部的房间隔孔引起。,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 临床表现:心悸、气短 胸骨左缘2、3肋间SM、P2 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表现: 二尖瓣型心脏,心胸比率增大 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肺A段突出 左心房不大 左心室:第一孔型大,第二孔型变小 主A球:第二孔型变小 肺充血,后期可看到肺A高压,法洛四联症,Follot四联症为一组复合的先天畸形。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一种。占50%以上。 四种畸形: 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 主A骑跨 右心室肥厚,临床表现,发育迟缓、活动后心慌气急、口唇青紫、喜蹲踞
11、、有晕厥史,胸骨左缘24肋间SM,触及震颤、P2下降或消失,ECG示右心室肥厚,血流动力学,X线表现:,分三型: 常见型; 重型; 轻型。,心包炎,分类 干性心包炎(无渗出) 湿性心包炎(心包积液) 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心包炎,心包炎,病理,临床症状:乏力,胸痛,心包磨擦音,重者呼吸困难,上腹胀痛,咳嗽,颈V怒张,心搏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钝、遥远,血压脉压下降,心包炎,血流动力学变化,心包积液,X线表现: 300ML(-)。 中等量: 心缘正常弧段消失,心影向两侧増大,呈烧瓶状或球形 上腔静脉增宽 主A影缩短 心、主A搏动减弱或消失 肺纹理减少 合并左心衰竭,则有肺淤
12、血,缩窄性心包炎,X线表现: 心影大小正常或轻、中度增大 心缘变直,心影呈三角形 心搏动减弱或消失 心包钙化特征性表现 上腔静脉影扩张 左心房压力高时,出现肺淤血表现 胸膜增厚、粘连,主动脉夹层,主动脉中膜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因高血压、马凡综合症等受到损害或有发育缺陷时,其连同内膜可被撕裂,血液可自破口进入中膜内,形成主A内的壁内假腔,即主动脉夹层。,多见于老年人,男多于女2倍,2/3有高血压,继发于马凡综合症,则多见于青壮年。 临床表现:突发剧痛,胸背部。常伴心率増快、呼吸困难、肢体血压、脉搏不对称。,CT表现: 夹层处主A增粗或形态异常 主A钙斑内移 假腔密度高 增强:内膜片呈低密度影;真腔小,充盈造影剂快;假腔大,充盈造影剂慢,假腔内血肿,不被造影剂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