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复治疗学精品课程系列之,Kinesiology 运动学 正常人体运动学,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eutics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教学目的,了解各种主要反射 了解各关节的骨性标志,活动时的关键肌及其主要功能 能正确看到或触及到骨性标志、主要肌群的活动、对较深层的肌群亦能触摸到,主要反射,脊髓反射 脑干水平反射 中脑水平反射 大脑皮质水平反射,脊髓反射,牵张反射 屈曲反射 交叉反射(节段性平衡反射),脊髓反射牵张反射,瞬间牵拉某一肌,改变其长度而产生受牵张肌的反射性收缩 位相性:快速
2、牵张-腱反射 张力性:缓慢持续牵张肌腱时所产生反射,脊髓反射屈曲反射,也称逃避反射或伤害感受反射,对屈肌兴奋,伸肌抑制,表现为肢体回撤。是姿势反射基础,重点在伸肌,维持站立,脊髓反射交叉反射,交叉反射(节段性平衡反射) 交叉伸展反射:予以强刺激后,同侧下肢屈曲,对侧出现伸展 交叉屈曲反射:予以刺激前先伸展肢体,刺激一侧下肢产生屈曲,对侧也产生屈曲,交叉反射(节段性平衡反射),主要反射,脊髓反射 脑干水平反射 中脑水平反射 大脑皮质水平反射,脑干水平反射,紧张性颈反射(tonic neck reflex,TNR) 紧张性迷路反射 (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 联
3、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阳性支撑反应和阴性支撑反射 (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 (negative supporting reflex),脑干水平反射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颈屈曲后上肢屈曲,下肢伸展,颈后伸相反 非对称性:面向侧上肢及下肢伸展,对侧均屈曲,也称拉弓发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脑干水平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由重力变化而产生的反射,仰卧位四肢伸肌张力增高,俯卧位下肢肌张力增高,紧张性迷路反射,脑干水平反射联合反应,在正常神经调节机制不起正常作用时,一些肢体、肌肉随意收缩时,引起患肢肌张力增高,出现运动 同侧联
4、合反应 对侧联合反应 交叉联合反应,脑干水平反射支撑反应,阳性支撑反射 阴性支撑反射 刺激足底皮肤,肢体伸展、肌肉紧张的反应称为阳性支撑反应,从伸展的肢体足底去除刺激后肢体屈曲的反应称为阴性支撑反应,支撑反应,主要反射,脊髓反射 脑干水平反射 中脑水平反射 大脑皮质水平反射,中脑水平反射,相对于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射 相对于头部的躯干性翻正反射 相对于躯干的颈翻正反射 相对于躯干的躯干性翻正反射 视翻正反射 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射,中脑水平反射 之一,相对于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射 (lablyrinthine righting reaction acting on the head) 重力是刺激、感受
5、器是前庭器官的平衡斑和半规管,半规管感受旋转和加速度的刺激,平衡斑感受身体的位置变化,根据变化决定肌肉收缩范围,形成倾斜的头部保持水平的反应。,相对于头部的迷路性翻正反射,中脑水平反射 之二,相对于头部的躯干性翻正反射 (body righting reaction) 刺激是加于躯干一侧的压力,感受器是躯干的皮肤感受器,反应是头部保持直立,相对于头部的躯干性翻正反射,中脑水平反射 之三,相对于躯干的颈翻正反射 (neck righting reaction acting on the head) 刺激在颈肌、感受器是颈肌的肌梭,反应先是躯干翻正,然后是骨盆翻正,相对于躯干的颈翻正反射,中脑水平
6、反射 之四,相对于躯干的躯干性翻正反射 (body righting reaction) 因头的旋转而非对称性地加于躯体的压力刺激所诱发,感受器是躯干的皮肤感受器,反应与头的位置无关,是躯干相对于地面回到正常位置的翻正,相对于躯干的躯干性翻正反射,中脑水平反射 之五,视翻正反射 (optical righting reaction acting on the head) 由视觉刺激产生翻正头部至正常位置的反应。有视觉控制姿势的方向,人类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运动要由视觉控制,视翻正反射,中脑水平反射 之六,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射 (protective extension reflex of the a
7、rm) 6个月以上幼儿身体向下方活动时,上肢伸展、手指外展开。在坐位,跪位,立位时向侧方、后方倒下时也会出现同样反应。在成年时构成平衡反应的一部分。,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射,复习主要反射,脊髓反射 脑干水平反射 中脑水平反射 大脑皮质水平反射,大脑皮质水平反射,平衡反应 跳正反射 长时程反射,大脑皮质水平反射平衡反应,平衡反应(equilibrium reaction) 身体倾斜或偏离平衡位置后,自动恢复原位置和保持平衡的反应。 出生6个月时出现俯卧位平衡反应,7-8个月时出现仰卧位平衡及坐位平衡反应,9-12个月时出现膝手位平衡反应,12-21个月时出现站立位平衡反应。,大脑皮质水平反射跳正反射
8、,跳正反射(hopping reflex) 在单脚站立下身体被向前后,左右快速推动时产生跳跃、而改变脚的位置的反应,跳正反射,大脑皮质水平反射长时程反射,长时程(long-loop或long latency)反射 命令人体保持在一定姿势并抵抗予以的外力干扰,此时在脊髓性的牵张反射之后会出现时程长的反应。若命不抵抗外力则反射不出现。这个反射在维持姿势,完成随意运动时发挥作用,触诊,脊柱(头、颈、躯干),骨 关节 肌肉,脊柱(骨),不可触及结构 可触及结构,脊柱(骨)不可触及结构,脊柱的生理弧度 颈曲 胸曲 骶曲 头颅 上项线 下项线 枕骨大孔 枕髁,椎骨的一般特征 椎体 椎弓上的七个突起 椎间盘
9、 韧带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黄韧带 横突间韧带 棘突间韧带 棘上韧带 项韧带,脊柱(骨)可触及结构A,颞骨乳突最下部,头稍前屈可清楚摸到,头后伸时仅摸到乳突前下部 从乳突向后可摸到枕骨的上项线,在其中线汇合处隆起称枕外隆凸,有项韧带、斜方肌和很多颈后肌附着 从外耳门的前方可摸到下颌骨的髁突,当张口或转动下颌时,可感到髁突在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的下方运动,脊柱(骨)可触及结构b,舌骨在颌骨下方触及相当于C3 甲状软骨相当于C4、5 胸骨角相当于T4 胸剑联合相当于T10 髂嵴最高连线可通过L4 髂后上棘连线对应S2,舌骨在颌骨下方触及相当于C3,甲状软骨相当于C4、5,胸骨角相当于T4,髂嵴最高连线
10、可通过L4,髂后上棘连线对应S2,脊柱(骨)可触及结构c,C1有一对横突较其它椎骨横突更突向外侧,可在乳突尖的紧下方摸到 C2棘突较大且隆起,容易摸到 C3-6仅能摸到棘突 C7(隆椎)棘突最长,较粗大,不分叉故最明显,寰椎横突 定位下颌骨的下颌支(1)和胸锁乳突肌(2)以后,检查者的食指指示的两个结构之间的间隙即为寰椎的以侧横突所在,此椎骨突起明显者可被触摸到。,枢椎棘突 检查者手指位于寰椎后结节的下方,他所触摸到的骨性结构即为枢椎棘突。如果检查者借助置于被检查者额部的手掌使被检查者的头部做轻微的屈伸运动,则枢椎棘突在检查者的手指下更明显。,C7(隆椎)棘突,脊柱(骨)可触及结构d,有时T1
11、棘突也同样突出,头前屈时即可分开它们,上面的一个即为C7,下面为T1。 胸椎和腰椎:体前屈时,椎骨的棘突彼此稍分开,并在胸区和腰区可摸到,可从C7开始计数。通常较正确,但由于个体差异大,有些棘突发育不良,难于定位 骶骨和尾骨:骶骨背面有如脊柱的直接延续,尾骨尖在两个臀隆起之间的深层,定位第1胸椎棘突 如图所示,检查者的拇、食指指出的是肩胛骨上内侧角与第1胸椎棘突的位置关系。检查者拇指指示处为肩胛骨的上内侧角,食指指示处为第1胸椎棘突。,肩胛骨、棘突的相互位置关系 如图所示,被检查者侧卧位,我们能观察到肩胛骨的上内侧角相对于第1胸椎棘突,肩胛冈的内侧端相对于第3胸椎的棘突,肩胛骨的下角相对于第7
12、胸椎的棘突,脊柱(骨)可触及结构e,胸廓:外侧大部可触到,第一肋由于被颈部结构和锁骨覆盖,触及较困难。 要求摸一侧肋时,将该侧手放在头顶上来牵拉该侧胸廓,这样浮肋更易摸到。 胸骨:从上到下、剑突均可触及,胸廓侧面观,肋弓软骨缘的切迹,胸骨的整体观 胸骨为不成对扁骨,位于胸廓的前正中部,如图所示在检查者两食指之间。它包括3个部分:上端为胸骨柄,中间部为胸骨体,下端为剑突,脊柱(头、颈、躯干),骨 关节 肌肉,脊柱(肌肉),颈前肌 颈后肌 背深层肌 前外侧的躯干肌,胸锁乳突肌(SCM),颈部最浅表的肌之一。 以二个头分别起自胸骨柄上缘,并覆盖部分胸锁关节和锁骨的内侧部上缘 止于颞骨的乳突和枕骨的上
13、项线。 由副神经(C1C3)支配。 解剖学作用:一侧收缩头转向对侧,颈屈向同侧;两侧同时收缩则伸头、伸颈。,胸锁乳突肌的侧面观 1、胸锁乳突肌的胸骨肌头 2、胸锁乳突肌的枕骨肌头 3、胸锁乳突肌的锁骨肌头,胸锁乳突肌的胸骨肌头远侧端的附着处,胸锁乳突肌胸骨端的两个肌头,胸锁乳突肌胸骨肌束的肌腹,胸锁乳突肌的锁骨肌头,胸锁乳突肌的乳突附着点,脊柱(肌肉)颈后肌,枕下肌 横突棘肌 竖脊肌或称骶棘肌,横突棘肌,连接横突和棘突之间,包括回旋肌、多裂肌和半棘肌。 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在横突棘肌中位于最浅表,它们起于上6位胸椎的横突,向上止于枕骨下项线上方(头半棘肌)和第26颈椎的棘突(颈半棘肌)。,竖脊肌
14、,是众多椎后肌的总称,其联合功能是伸脊柱或阻止脊柱前屈,从内到外分别是棘肌、最长肌、髂肋肌,竖脊肌 触诊竖脊肌的下部肌纤维时,被检查者俯卧,躯干后伸,触摸到腰区脊柱沟内的一大块肌肉即是,脊柱(肌肉)背深层肌,胸部和腰部的竖脊肌 腰方肌,胸部和腰部的竖脊肌,当患者俯卧位抬高躯体的上部时,在腰部和下胸部很容易看到。 在直立时也能摸到它们,在摆动躯干向前或向后时也可观察到它们(前摆时肌紧张,后摆时肌松弛)。 在行走时,每一步都可感到腰区竖脊肌的收缩,腰方肌,腰方肌是一块较大的肌位于后腹壁,腰大肌与竖脊肌之间。 起于竖脊肌起点外侧的髂嵴上, 止于第12肋和第13腰椎的横突。 由第12胸神经到第3腰神经
15、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降第12肋和侧屈躯干。,脊柱(肌肉)前外侧的躯干肌,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肋间内、外肌 膈肌,腹直肌,腹直肌位于白线两侧 起自胸骨剑突和邻近的肋软骨 止于耻骨联合附近的耻骨骨面(耻骨嵴)。 由第5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支配。 解剖学功能为屈躯干。,腹直肌,肌发达者可在屈躯干时腹直肌全长均可见到,在脐上方还可见到3个隆起的肌腹。,腹前外侧肌群 如图所示,我们观察到两块腹直肌(1)被腹白线(3)分隔,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肌腹( 2)按顺序(从浅到深)排列在腹直肌的两侧,肩复合体(骨),胸骨 锁骨 肩胛骨 肱骨,锁骨全貌,1、肩胛冈 2、肩峰 3、冈上窝 4
16、、冈下窝 5、上内侧角,肩复合体,骨 关节 肌肉,肩复合体(肌肉),连接躯干、颈和颅与肩带肌 连接肩带和肱骨的肌 连接躯干和肱骨的肌,肩复合体(肌肉) 连接躯干、颈和颅与肩带肌,前锯肌 斜方肌 大小菱形肌 胸小肌 肩胛提肌,前锯肌,前锯肌以9个肌齿起自第一到第九肋的前外侧面,因此被命名为“锯肌”。 下位的45个肌齿与腹外斜肌相互间插。该肌贴近胸壁经肩胛骨的深面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最下方五个肌齿的肌纤维集中到肩胛骨下角,并附于的肋面。 由胸长神经支配(C5C7) 解剖学的作用为外展和上旋肩胛骨。,前锯肌,没有该肌臂不能上举过头,当臂上举时,在身体较强壮的人,可在胸侧壁看到和摸到其起点附近的下部肌
17、齿,该肌中上部大部被胸肌覆盖,但可在腋窝内侧壁和胸大肌后方可摸到。,躯干的前外侧面观:(1)前锯肌,前锯肌在肋骨上的触诊 被检查者站位或坐位,只需要求其重复做短促的吸气动作,就可以看到附着于肋骨的指状肌性突起(1)出现在后方的背阔肌(2)和前方的胸大肌(3)之间,此指状突起为附着于肋骨上的前锯肌,斜方肌,斜方肌起自枕骨、项韧带和C7T12的棘突。 止点为锁骨的肩峰端、肩峰和肩胛冈。 由脊副神经支配(第十一对脑神经的脊髓根和C3C4)。 解剖学的作用为: 上部肌纤维能提和上旋肩胛骨并能使颈伸、侧屈和转向对侧; 下部肌纤维能上旋、内收和降肩胛骨; 中部肌纤维则上旋和内收肩胛骨。 当抬高臂时,产生上
18、旋和外展肩胛骨。,斜方肌,为观察两侧斜方肌作用,令被检查者展肩关节和内收肩胛骨,这位置需要整个斜方肌的作用,整个肌来退缩肩带以及上、下部的肌纤维来上旋肩胛骨。 若躯干同时向前倾斜或俯卧,斜方肌必须作抗重力来保持肩位置,收缩的强度增加。 当斜方肌上部肌纤维提肩胛骨时,该部就能看到和摸到。 同样当下部肌纤维降肩胛骨时,就能看到该部。,斜方肌整体观察 如图所示为斜方肌的局部位置,它和背阔肌一起组成肋背部肌肉的最浅层。在这里显示的是它的中间部和下部肌纤维。这块肌肉附着于颅外面的枕骨鳞部、上项线、项韧带后缘和第7颈椎第11胸椎的棘突尖,斜方肌上部肌纤维 被检查者侧卧,检查者与其面对面。检查者一个手掌用较
19、大的力作用于被检查者的头外侧部,另一手放在肩部。要求被检查者上提肩部并使头部向同侧侧屈,与检查者的作用力相对抗,斜方肌(1)即显现在颈的外侧部。,斜方肌中部肌纤维 被检查者侧卧,两肩关节屈曲90度。检查者用力作用于其肘部上方的臂外侧面,并要求被检查者水平外展肩部,抵抗检查者的压力。检查者食指指示的为斜方肌中部肌纤维,斜方肌下部肌纤维 如图所示,被检查者侧卧,其肩关节、肘关节均屈曲90度。检查者一手下压其肘部上方的臂外侧面,要求被检查者水平外展臂部,检查者另一手拇、食指从外侧捏住被检查者两侧的斜方肌下部的肌纤维。,胸小肌,完全被胸大肌覆盖,将前臂放到背部,胸大肌松弛,是摸胸小肌先决条件。检查者将
20、小指放到肩胛骨喙突紧下方,尽其可能慢慢压向深层,此位置时手指横过胸小肌腱,在前臂放在背部时该肌也松弛,当抬高前臂离开背部时,胸小肌收缩,手指下即感到紧张。当胸小肌行施其重要功能降肩时,也可摸到该肌。将手指放在喙突下方,被检查者坐在桌子上,然后令其用手压向桌面来抬高身体,也可摸到胸小肌,但这动作还有其它肌参与,所以触这块肌并不太清楚。,胸小肌 被检查者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用一手托其前臂以支持检查侧的上肢,被检查者的肘关节屈曲90度,并放在检查者的前臂上,检查者支持上肢的手带动被检查者的肩部向上向内,以放松胸大肌。然后,只要如图所示,使用数个手指在胸大肌深面触摸,就能找到一块明显的条索状的肌肉,即
21、为胸小肌。胸小肌在胸大肌放松的情况下很容易触诊。为了更好地触摸到此肌,我们可以要求被检查者做如下的肌肉运动:短促地吸气以运动胸小肌附着的第3、第4、第5肋;或者带动肩部的近侧端向前,因为胸小肌附着于肩胛骨的喙突,在做此动作时,肌肉的固定点是肋骨。,肩胛提肌,肩胛提肌与斜方肌上部纤维和菱形肌共同执行提肩胛骨的任务 肩胛提肌起自上位的颈椎横突 止于近肩胛骨上角的内侧缘 肩胛提肌由肩胛背神经(C3C5) 解剖学作用为提和下旋肩胛骨以及侧屈脊柱颈部和旋向同侧。,肩胛提肌侧面观 如图所示,我们从侧面看到此肌肌腹(1)。在被检查者对抗阻力做侧屈头部和上提肩胛肌时,它能被明显地确定。,肩复合体(肌肉) 连接
22、肩带和肱骨的肌,三角肌 冈上肌 冈下肌和小圆肌 肩胛下肌 大圆肌 喙肱肌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1、冈上肌 2、冈下肌 3、小圆肌 4、小圆肌 5、背阔肌,三角肌,三角肌是一块大而浅表的肌,有前、中、后三部组成 起自锁骨的肩峰端、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即三角肌粗隆 由腋神经(C5C6)支配 解剖学的作用是展盂肱关节。 三角肌前部能屈和水平外展盂肱关节。 三角肌后部则能伸和水平外展盂肱关节。,三角肌,当臂保持一个水平位,三角肌的前部可看到和摸到。 三角肌中部是在臂外展的最佳解剖位置,当外展盂肩关节或保持其外展位时均可看到它的收缩。 当抗阻过伸肩或在水平外展位给阻力时,三角肌后部将强烈收缩。,肩部后面观
23、 1、三角肌的锁骨部(前部)肌束 2、三角肌的肩峰部(中间部)肌束 3、三角肌的脊柱部(后部)肌束,三角肌的锁骨部(前部肌束) 被检查者的姿势仍是肩部90度外展,肘部屈曲。如图所示,检查者拇、示指捏住的是三角肌的锁骨部肌束。要求被检查者做肩部水平向前推的动作。,三角肌的肩峰部(中间部)肌束 被检查者的姿势如图。检查者的两拇指之间为三角肌的肩峰部肌束(1),在前束(2)和后束(3)之间。要求被检查者肩部外展。,三角肌的脊柱部(后部)肌束 被检查者肩关节90度外展,肘关节屈曲。如图所示,检查者手掌用力托在被检查者的上臂后下部、肘关节的稍上方,并要求被检查者水平向后推,此时三角肌的脊柱部(后部)肌束
24、可以在肩关节的后部观察到或触摸到。,冈上肌,冈上肌位于肩胛冈的上方。冈上肌在斜方肌和三角肌的深层 起自肩胛骨的冈上窝 止于肱骨大结节的最上方 由肩胛上神经(C5C6)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外展盂肱关节,冈上肌,冈上肌的深部位置太深难以在冈上窝触及,但其较浅的纤维可经斜方肌触及 首先,摸到肩胛冈,然后将手指放在肩胛冈的上方。 在小范围的快速肩外展运动能感到该肌的瞬时收缩。,冈上肌 在冈上窝内,被斜方肌所覆盖。被检查者外展臂部时,检查者能更好地触摸到手指下的此肌,因为它是肩部外展运动的固定肌,冈上肌在肱骨上的附着处 被检查者的上肢如图所示:肩关节旋内并向后。肱骨大结节的上面是冈上肌肌腱的附着处,能在肩
25、峰尖的前方触摸到。,冈下肌和小圆肌,冈下肌、小圆肌起自肩胛骨的冈下窝,占有冈下窝的大部分 冈下肌和小圆肌分别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和下部 冈下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 小圆肌由腋神经(C5C6)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外旋和内收盂肱关节。,冈下肌和小圆肌,为了尽可能摸到这二块肌的大部分,臂必须外展和三角肌后部必须放松。如果被检查者俯卧或直立并向前弯曲躯干,臂垂直挂下时,此时三角肌后部的松弛。首先确定三角肌后部的边缘,将手指在放到近肩胛骨外侧缘处的三角肌的下面。当被检查者保持臂在一个垂直位置,然后令被检查者手掌转向前,使肩外旋。,冈下肌 被检查者坐位,检查者支持其臂部。要求被检查者如图所示外旋肩关节。冈下肌的
26、收缩既能在肩胛骨冈下窝(1)被观察到,也能在那里触摸到。,小圆肌 被检查者坐位,检查者用一手支持其臂部,被检查者的前臂旋前,放置于检查者的臂部。检查者的两指触摸在肩胛骨外侧缘的三角肌(1)和大圆肌(2)之间。只需要求被检查者外旋肩关节,就能感觉到手指下小圆肌的收缩。,冈下肌和小圆肌在肱骨上的附着处 为了触摸肱骨上的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只需如图所示,检查者的拇指放在肩峰后下缘的下方,即可触摸到肱骨大结节的中部和后部,此处分别是冈下肌和小圆肌在肱骨上的附着处。上述操作前,要求被检查者的前臂前屈、内收和外旋。,大圆肌,大圆肌位于小圆肌远侧的肩胛骨腋缘。 大圆肌起自肩胛骨下角 止于小结节嵴。 大圆肌由
27、肩胛下神经(C5C6)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内旋、内收和伸盂肱关节。,大圆肌,大圆肌的肌腹易触及,但它止点的腱难以触及。当被检查者俯卧或直立躯干向前弯曲,臂垂直悬下时,在肩胛骨腋缘的下部可触及大圆肌。 若放松并内旋盂肱关节时,可摸到大圆肌的收缩。若同时将另一个手指放在腋缘的较高处,并令被检查者外旋盂肱关节,此时感到小圆肌收缩和大圆肌放松。,大圆肌 被检查者俯卧或者坐位,检查侧的手背和前臂的后面都朝向骶骨。检查者用右手将被检查者上臂的内侧面向前推,检查者左手所指示的即是大圆肌,是一块非常明显的肌性突起。,喙肱肌,喙肱肌起自肩胛骨的喙突 止于肱骨干中点以上的内侧面 由肌皮神经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屈和内
28、收盂肱关节。,喙肱肌,喙肱肌部分被三角肌和胸大肌覆盖。若臂上举超过水平面,喙肱肌可在腋区的远侧部摸到。 首先旋后前臂,确定肱二头肌;然后,手指沿肱二头肌短头移向近侧直止该肌变得细小,这是最适合摸喙肱肌的高度。,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不属于肩肱肌群,因为它们并不止于肱骨;但肱二头肌的二个头和肱三头肌的长头均跨过肩关节,所以作用于肩关节。 肱二头肌为盂肱关节的屈肌和展肌,肱三头肌则为盂肱关节的伸肌和收肌。当三角肌和冈上肌瘫痪时,肱二头肌长头能上举臂。,肩复合体(肌肉) 连接躯干和肱骨的肌,背阔肌 胸大肌,背阔肌,背阔肌是背部和下胸区最宽的肌。 背阔肌起自T6以下的胸椎棘突、胸腰筋膜
29、、髂嵴的后部和第十二肋 止于肱骨的小结节嵴,在大圆肌止点的近侧。 背阔肌由胸背神经(C6C8)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内旋、伸和内收盂肱关节,降肩胛骨和提骨盆。,背阔肌整体观察和局部位置 背阔肌与斜方肌一起组成了背肌的最浅层。背阔肌(1)是一块体积庞大、呈扁平三角形的肌肉,它的较长的底边向外侧。背阔肌俯着于第6第12胸椎的棘突、第1第5腰椎(L1L5)棘突相对应的棘上韧带,以及通过一层腱膜附着于髂嵴。,背阔肌 这是背阔肌的前外侧面观。被检查者侧卧,臂部外展90度。检查者置阻力在其肘部上方的臂内侧面,要求被检查者上肢内收对抗检查者的阻力,检查者的右手指尖前方即为背阔肌。,背阔肌上部或胸段部分 如图所
30、示,可以触到斜方肌下部肌纤维(1)。当斜方肌下部肌纤维被定位以后,检查者只需滑动手指至斜方肌下部肌纤维的更下方,即可触到脊柱胸段水平的背阔肌。,胸大肌,胸大肌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第二到第七肋骨和覆盖在腹肌表面的腱膜 止于肱骨的大结节嵴,有约710厘米长的区域。 胸大肌由胸外侧神经(C5C7)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内收和内旋盂肱关节。锁骨部还能屈盂肱关节。,胸大肌,由于胸大肌位置浅表又相当大,所以容易看到和摸到。 在胸大肌纤维朝腋窝集中之处最易摸到。 当抗阻水平内收时,整个肌都收缩。,肘部和前臂,骨 关节 肌肉,肘部和前臂(骨),内、外上髁 鹰嘴 桡骨头,内、外上髁,分别为前臂的屈肌和伸肌的
31、附着点,故又称为屈肌上髁和伸肌上髁 在上臂远端的两侧,极易触及,肱骨外上髁位于肱骨小头的外侧,即位于外侧髁上嵴远侧端的下方,是、在手指下表现为较粗糙的骨性突起,足起止于外上髁的肌肉和挠恻副韧带的附着处,肱骨内上髁位于肱骨滑车的内上方是肱骨体内侧缘的远侧端,桡骨头,当伸肘时,桡骨头恰好位于外上髁的近侧,前臂作旋前和旋后运动时可摸到正在运动的桡骨头。,首先肘关节屈曲90,检查者的拇、示指触摸到肱骨小头,然后紧贴着皮肤向远侧端移动。当触摸到肱桡关节的间隙以后,拇、示指可捏住桡骨头。,腕和手,骨 关节 肌肉,腕和手(肌肉),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尺侧腕伸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腕和手
32、(肌肉),伸腕肌触诊 屈腕肌触诊,伸腕肌触诊,若握紧拳伸腕,桡侧腕伸长肌腱隆起并易于触及。它在头状骨的桡侧,到达其止点即第二掌骨基底部。桡侧腕短伸肌的止点为第三掌骨基底部。 两块腕伸肌的肌腹以及肱桡肌的肌腹组成肘部的桡侧肌群。该肌群在触诊可与前臂背侧的其他伸肌和掌侧屈肌群分开。 桡侧腕伸长肌的肌腹在前臂的背侧面紧邻肱桡肌。由于桡侧腕伸长肌较浅表,当给已伸的腕一个阻力,很容易将其区分出来。桡侧腕短伸肌可在稍远侧可找到。 在伸指时,仅指伸肌参与伸腕。,伸腕肌触诊,尺侧腕伸肌腱可在尺骨头和第五掌骨基底部的结节之间摸到。第五掌骨基底部的结节为尺侧腕伸肌的止点。 尺侧腕伸肌的肌腹在外上髁下方5cm处最容
33、易摸,那里它位于肘肌和指伸肌之间。,伸腕肌触诊,腕伸肌以一个总腱起自肱骨外上髁,桡侧腕伸长肌则附于较高的外上髁嵴。 伸肘时,这些肌的拉力线穿越肘关节轴或经该轴的后方。 在屈肘15后,它们的拉力线在轴的前方,腕伸肌成为屈肘肌 在屈肘90时,由于桡侧腕伸长肌起点较高,提供了较好的杠杆力臂距离。,1、桡侧腕长伸肌肌腱 2、桡侧腕短伸肌肌腱 3、指总伸肌肌腱 4、小指伸肌肌腱 5、尺侧腕伸肌肌腱,1、桡侧腕长伸肌腱 1、桡侧腕短伸肌腱,桡侧腕长伸肌肌腹,桡侧腕短伸肌的毗邻关系 1、指总伸肌 2、桡侧腕长伸肌 3、肱桡肌,前臂的指总伸肌 1、指总伸肌的中心位置 2、小指伸肌 3、尺侧碗伸肌,腕部的指总伸
34、肌,尺侧腕伸肌肌腹 1、尺侧腕伸肌肌腹 2、指总伸肌 3、尺侧腕屈肌 4、肘肌,屈腕肌触诊,给屈曲的腕一个阻力,则有三条屈腕肌腱变得突起,位于中央的腱是掌长肌腱,它的大小在不同个体有变异或可缺如。在掌长肌的桡侧可摸到桡侧腕屈肌强健的肌腱。该腱在前臂的下部较浅表,在腕部被腕横韧带压束,然后消失在大多角骨的沟内,无法追踪到它的止点(第二掌骨基底部)。尺侧腕屈肌在前臂的尺侧缘,豌豆骨的近端可摸到。 假如紧握拳同时抗阻屈肘,一根或多根指浅屈肌腱在掌长肌腱和尺侧腕屈肌腱之间突出,环指的屈指肌腱更为明显。在掌长肌缺如的个体中,假如抗阻屈腕,然后一个接一个的屈指,或同时屈所有的指,可观察到这些腱。,前臂前面
35、观 1、拇长屈肌 2、桡侧腕屈肌 3、掌长肌 4、指浅屈肌分布于无名指的肌腱 5、指浅屈肌肌腹 6、尺侧腕屈肌 7、附着于内上髁肌群的共同肌腱,附着于内上髁肌群的共同肌腱,掌长肌肌腹 1、掌长肌肌腹 2、掌长肌肌腱 3、桡侧腕屈肌,掌长肌肌腱,桡侧腕屈肌肌腹 1、桡侧腕屈肌肌腹 2、桡侧腕屈肌肌腱 3、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肌腱,前臂内侧的尺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肌腱,指浅屈肌分布于无名指的肌腱 1、掌长肌肌腱 2、尺侧腕屈肌肌腱 检查者的食指放在手腕1、2之间,要求被检查者握紧拳头,短促而重复地屈曲腕关节,指浅屈肌分布于中指的肌腱 1、掌长肌肌腱 2、指浅屈肌分布于中指的肌腱 3、桡侧腕屈肌肌腱
36、 要求被检查者拇指与中指相对,并短促重复地屈曲腕关节,指浅屈肌分布于小指的肌腱 1、无名指的肌腱 2、尺侧腕屈肌肌腱 小指的肌腱位于1、2之间,指浅屈肌分布于食指的肌腱 3、食指的肌腱 4、掌长肌肌腱 5、桡侧腕屈肌肌腱,拇长屈肌肌腱 要求被检查者反复、快速地屈曲拇指的指间关节,就能很清楚地在拇指第1节指骨的掌侧面触摸到拇长屈肌肌腱,膝肌肉,伸膝肌 屈膝肌 旋转肌,伸膝肌,股直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股中间肌,大腿前面观 1、缝匠肌 2、股内侧肌 3、股直肌 4、股外侧肌 5、阔筋膜张肌 6、股四头肌肌腱 7、髌韧带,股四头肌肌腱 检查者右手置于被查肢体的膝下,以保持肌肉适当地收缩。要求被检查
37、者不断地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左手在膝上对向检查台轻压,在髌骨上方、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之间可触及股四头肌肌腱。,股直肌,在大腿中部,较表浅并直行向下。 起于二个腱: 前或“直”腱起自髂前下棘; 后或“反转”腱起自髋臼边缘的紧上方。 其肌纤维向下借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股神经(L2L4)的二条分支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屈髋和伸膝。,股直肌,屈髋时股直肌起点腱可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V形区看到和摸到,肌部浅表直至膑骨的附着处均可触及,股直肌 被检查者髋稍屈、膝稍伸,检查者的右手置于被检查者的足跟下方,以便调控这种姿势,要求被检查者保持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大多数被检查者,在大腿内侧面可显示收缩
38、的股直肌,其内侧为股内侧肌,外侧为股外侧肌。,股外侧肌,是四块肌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股直肌的外侧。 以宽的腱膜起自股骨的后外方,上至大转子高度,下达粗线。 止于髌骨的外侧缘、髌外侧支持带,并藉髌韧带附于胫骨粗隆。 由股神经的分支(L2L4)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伸膝。,股外侧肌,从大转子直到膑骨均可看到摸到,股外侧肌 为了确定股外侧肌,被检查者必须伸膝。检查者左手背面置于掴腘窝处让被检查者朝向检查台伸膝下压。检查者用右手在大腿下外侧面可触摸到股外侧肌。,股内侧肌,位于股直肌的内侧。 起自股骨的后内方,上至转子间线,后至粗线。 止于髌骨上缘的内侧部、髌内侧支持带,并借髌韧带附于胫骨粗隆。 由股神经(
39、L2L4)的分支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伸膝。,股内侧肌,其远端相当大,在大腿下1/3内侧可摸到(尤其在伸膝用力时),股内侧肌远端 为了确定股内侧肌,被检查者必须伸膝。检查者右手背面置于掴腘窝处让被检查者朝向检查台伸膝下压。检查者用左手在大腿下内侧面可触摸到股内侧肌远端。,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层,部分与股内侧、外侧肌融合。 起自股骨的前外侧面,上达小转子和后到粗线,肌纤维与股骨长轴平行 止于髌骨的上缘,并与股内、外侧肌的腱融合,直接进入膝关节囊 由股神经的分支(L2L4)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伸膝,股中间肌,若抓住股直肌并稍提起,从股直肌外侧或内侧向内,可触摸到中间肌,屈膝肌,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
40、膜肌 腓肠肌 跖肌 腘肌,大腿后面观 1、股薄肌 2、半膜肌 3、半腱肌 4、股二头肌肌腱 5、股二头肌短头 6、股二头肌长头 7、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在大腿后外侧的肌,也称为“外侧腘绳肌”。 起于二个头 长头与半腱肌形成总腱起自坐骨结节 短头起自股骨干的下部和外侧肌间隔 此二个头合起来止于胫骨的外侧髁、腓骨头和小腿筋膜。 由坐骨神经的分支(L4L5,S1)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伸和外旋髋关节以及屈和外旋膝关节。,股二头肌远端 检查者左手托住足跟,阻止膝屈曲,同时用右前臂对抗膝内旋。检查者右手食指可触诊到膝关节外侧面上的股二头肌肌腱。,大腿后面的股二头肌 被检查者俯卧,检查者右手握持足跟、朝向足
41、外侧缘以便阻止膝关节屈曲和外旋。在大腿后面,股二头肌的长头和短头汇集成外侧腘绳肌,附着于坐骨结节的腘绳肌肌腱 被检查者俯卧,基本标志是臀襞。经臀襞触诊坐骨结节上的腘绳肌附着点。对抗阻力地屈膝,可更好地触诊绷紧的肌腱。,半腱肌,内侧腘绳肌,其肌部位于股二头肌长头的内侧。 其与股二头肌长头形成总腱起自坐骨结节 止于胫骨髁的内侧面股薄肌止点的远侧 由坐骨神经的分支(L5、 S1S2)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伸和内旋髋关节以及屈和内旋膝关节。,胫骨内侧缘的半腱肌肌腱 检查者右手手指紧握胫骨内侧缘,中指勾住半腱肌肌腱(1)。在屈膝时,股薄肌肌腱(2)位于半腱肌肌腱之前方。,大腿后面的半腱肌 检查者左手斜靠足的
42、内侧面握住足跟,以对抗膝关节的屈曲和内旋,右手即可在大腿后面中部触及半腱肌的收缩。在大腿后面,半腱肌位于股二头肌内侧、半膜肌之后。,半膜肌,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的内侧髁。 由坐骨神经的分支(L5、 S1S2)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屈和内旋膝关节以及伸和内旋髋关节。,半膜肌,该肌的截面积在腘绳肌中最大,半腱肌覆盖了它的大部分,近侧又被大收肌所遮盖。 其肌部比半腱肌的肌部伸向更远侧,因此下部可在半腱肌腱两侧摸到,半膜肌远侧部内侧面观 检查者用右手使小腿外旋,在胫骨内侧髁处,触摸到的大而圆的条索结构既是半膜肌肌腱远端。,半膜肌远侧部后内侧面观 除上述的手法外,可让被检查者屈膝并外旋,同时对抗一些阻力
43、,也可很好地触诊半膜肌肌腱。,髋及骨盆,骨 关节 肌肉,可触及的骨性标志,髂嵴,直立位时是骨盆最高点,呈水平线,沿髂嵴向前外下,为髂前上棘;向后内为髂后上棘。,髂嵴 髂嵴的曲度和厚薄可被触知。用手指触摸或将其挟持在拇指和食指之间,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即可触及。,髂前上棘 髂前上棘居髂嵴最前端,极易触及,将其挟持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则十分清楚,髂后上棘 髂后上棘朝向骶髂关节,在体表是一浅的凹陷,其大小因人而异。在髂嵴的最后端可摸到髂后上棘。,可触及的骨性标志,拇指放在髂嵴中部,中指向下到达大腿的这一点即为大转子,大转子为粗大的骨性隆起。假如对侧的腿站立,被动转旋被检查者的大腿,大转子可更清楚摸到。在直
44、立位时两侧的大转子应在同一高度上。若被检查者坐在硬板凳上或侧卧屈髋屈膝时,坐骨结节很容易定位,定位后则在直立位也可摸到,它在臀股沟的深层,当臀大肌和腘绳肌放松时最容易触摸。,股骨大转子 被检查者侧卧,股骨大转子突向髋部外侧面。,髋及骨盆,骨 关节 肌肉,髋及骨盆(肌肉),后群肌 臀大肌 腘绳肌 外旋肌 前群肌 股直肌 缝匠肌 阔筋膜张肌 髂腰肌,外侧肌群 臀中肌 梨状肌 臀小肌 内侧肌群 大收肌 长收肌 股薄肌 短收肌 耻骨肌,后群肌 臀大肌,臀大肌是一块大而浅表的肌。 臀大肌起自髂嵴、胸腰筋膜、骶骨和尾骨的后面和骶结节韧带。 止于髂胫束和股骨干后面的臀肌粗隆。 由臀上神经(L5S2)支配。
45、解剖学的作用为伸和外旋髋关节。,后群肌 臀大肌,在俯卧或直立时臀大肌可看到。 如同股四头肌,不需要任何关节的运动仅简单地“站立”,臀大肌就能变得紧张。 伸和外旋髋关节可使臀大肌的强力收缩。 在登梯、跑步和跳跃时也可看到臀大肌强力的收缩。,臀大肌 要求被检查者大腿前面抬高离开检查台,屈膝,腰部固定。检查者右手下压大腿后下部以防止膝部活动,左手即可触及臀大肌的收缩。,后群肌 腘绳肌,腘绳肌起自坐骨结节止于胫骨干的近侧。这里将它们作为伸髋肌来观察和触摸。 在俯卧时,若伸髋同时内旋髋关节,就可感到腘绳肌和部分大收肌的收缩(它们都附着于坐骨结节),而臀大肌至少部分停止它的收缩。 当保持伸髋交替做内旋和外
46、旋的动作,就到看到臀大肌和腘绳肌与部分大收肌之间的交替收缩。,前群肌 缝匠肌,缝匠肌是一块浅表带状肌 起自髂前上棘内下方 止于靠近胫骨前缘上部的胫骨内侧面,在股薄肌和半腱肌止点的前方。 由股神经(L2L3)支配。 解剖学的作用为屈、外旋和外展髋关节以及屈和内旋膝关节。,前群肌 缝匠肌,当屈和外旋髋关节时,缝匠肌全长几乎都能看到和摸到 缝匠肌是一块双关节肌,它通过髋关节的屈侧,也通过膝关节的屈侧,在那里它与股薄肌和半腱肌关系紧密。,缝匠肌 缝匠肌是大腿近端最内侧的肌块。髂前上棘是一个骨性标志,缝匠肌起始于此。,前群肌 阔筋膜张肌,阔筋膜张肌像缝匠肌一样作用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起自缝匠肌外侧的髂嵴
47、及其邻近结构 约在大腿外侧的上1/3处经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由臀上神经的分支(L4S2)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屈、外展和内旋髋关节。,前群肌 阔筋膜张肌,作抗阻屈和内旋髋关节,可使阔筋膜张肌强烈收缩,可摸到 阔筋膜张肌形成V字形区域的外侧边(其内侧边为缝匠肌),该区域内到摸到股直肌的腱。 应注意阔筋膜张肌与臀中肌前部的关系,这二块肌在髋区的前外侧并排排列。,阔筋膜张肌 被检查者对抗阻力屈曲大腿,大腿近端出现两块肌肉,内侧为缝匠肌,外侧为阔筋膜张肌。 阔筋膜张肌位于髂前上棘和股骨大转子之间。,前群肌 髂腰肌,髂肌起自髂窝和髂前上、下棘的内侧面。 止于股骨的小转子。 髂肌由股神经的分支(L1-L4)
48、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屈和外旋髋关节,腰大肌起自T12-L5的椎体、椎间盘和横突。 止于股骨的小转子 它由腰丛直接发支(L1-L4)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屈和外旋髋关节,髂腰肌由二部分组成,即髂肌和腰大肌,前群肌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髂肌不能触及,尽管腰大肌位置较深但按下列方法还可能摸到,髂腰肌远侧部 检查者弯曲右手指按压在缝匠肌靠近髂前上棘其起始处的内侧。由于该处是覆盖髋关节前面的髂耻面,因而可触及髂腰肌。其内侧有耻骨肌。当屈髋时,在“髂耻隆起”处可触及髂腰肌收缩。,外侧肌群 臀中肌,臀中肌是髋外侧肌群中最大的一块。 肌纤维向股骨的大转子尖端集中,并止于大转子的尖端及其邻近骨面。 臀中肌像
49、三角肌一样有前、中和后三部,但这三部不能清楚地分开。 臀中肌由臀上神经(L4S1)支配。 解剖学作用为外展髋关节。前部能屈和内旋髋关节,而后部为伸和外旋髋关节。,外侧肌群 臀中肌,在仰卧或站位,内旋髋关节时,可摸到臀中肌的前部 当用一条腿支持身体的重量,并在站立腿触诊,整个臀中肌都可能摸到。此时,臀中肌提供骨盆的侧向稳定,防止骨盆向对侧倾斜。这是臀中肌最重要的作用。,臀中肌 检查者双手放置如图示,要求被检查者迎着阻力外展,检查者右手的拇、食指指示的既是收缩的臀中肌。 要求被检查者快速、不断地内旋髋关节,可使臀中肌前部肌纤维收缩更加明显,也可使臀小肌收缩,有利于触诊。,踝和足,骨 关节 肌肉,踝肌和足肌,后群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胫骨后肌 趾骨屈肌和踇长伸肌 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前群肌 胫骨前肌 踇长伸肌 趾长伸肌,踝肌和足肌后群 腓肠肌,腓肠肌形成小腿肌的主要部分 内、外侧头起股骨髁上方,附着处部分与膝关节囊紧贴。 附着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