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本章要点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包括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等类型。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都是重要的社会化主体。分析社会化的主要理论视角有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以及生命历程理论等。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就是个性化或“个体化的社会”。从社会互构论来看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
2、可以发现,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社会化的超越。关键概念与内容提要 关键概念:社会化、集体化社会、个体化、个体化社会、社会互构论 社会化和个体化与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社会学基本问题的更为具体的展开。因此,社会化与个体 化构成了社会学理论的一项基础性研究。第六章 目录第一节 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 第二节 人的社会化第三节 人的个体化第一节 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 一、集体化社会与人的社会化(一)集体化社会的发展一)集体化社会的发展 西方现代性约自17世纪开始,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19世纪进入了高峰期,这也是建构
3、现代社会的关键时期,确定了“集体化社会”的重要特征,并对社会学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预设形成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集合性趋向是着重以大型集体和组织方式来展现的。活 跃在这一时期的一些普遍社会现象(社会群体和组织、阶级阶层、民族国家、福 利国家等)都提醒我们,这种集体性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表征了古典现代性的一 种基本特征和趋势。一、集体化社会与人的社会化(二)人的社会化的经典(二)人的社会化的经典研究研究 涂尔干:我们研究的起点,就是考察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问题。齐美尔:着重对社会交往如何使个人属性转变为社会现象,并发展出共同体生活做了大量的探讨。韦伯: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文化趋势,以及
4、这一过程中社会与个人不断增长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给予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库利:对个人的早期社会化以及初级群体的特殊作用做出了奠基性的研究。米德:分析了自我观念在社会互动中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强调了符号互动能力在人的自我发展和角色社会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帕森斯:致力于解答“社会系统如何实现自身整合”,他的聚焦点始终没有离开过“个体的可整合性”这样一个问题。二、个体化社会与人的个体化(一)个体化社会的到来一)个体化社会的到来 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新趋势,这一过程使得早期现代性工业化所确立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不断受到动摇,大型集体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影响
5、力逐渐降低,推动了“集体化社会”向“个体化社会”的转变。第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第二,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第三,社会生产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第四,社会劳动部门的白领化、年轻化、女性化。第五,劳动方式的自主化和个体化。第六,就业方式的开放性和选择性。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成了抽象化的符码数字象征系统对经济活动的渗透,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Fictitious Economy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虚拟经济的概念由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衍生而来。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
6、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二、个体化社会与人的个体化(二)人的个体化的当代二)人的个体化的当代关注关注.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取向的个体化研究取向的个体化研究 在持现代性立场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家看来,当今社会仍处于现代性的持续过 程,但相对于早期现代化和工业化时期有了很大的区别。当代社会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或称晚期现代性、风险化社会。他们往往用无中心、失去根
7、基、不确定性、意外性、不可预测性、不可计算性等来描述当代社会的特征,认为生活中充满了不平衡、不可靠、不安全的因素,随时可能引发危机和风险。二、个体化社会与人的个体化 2.2.后现代主义的个体化后现代主义的个体化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敏锐地观察到,人们的集体信念出现了动摇,社会的秩序性和一致性受到了深刻的怀疑。后现代主义者对当代社会的弊端采取了强烈的批判姿态,他们往往用犀利的 观点和极端的话语来表达这种批判性。在他们看来,当代社会呈现出过分发育,不断复制、克隆、增生的畸形状态,社会处于解体、解构、断裂、碎化、崩溃的过程。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中有一些不乏真知灼见,但总体上则表达了思想的迷失和理论的绝望。
8、三、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一)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一)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刻画 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体化是同一现代性过程的两个侧面、两个维度,也可以说,“社会化”与“个体化”从两个基本的维度体现了巨大的“现代之谜”,集中了现代社会诸多现象中的问题、矛盾和冲突。三、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二)社会化与个体化有其各自特定的(二)社会化与个体化有其各自特定的含义含义 社会化是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基础性发展过程。经由社会化,一个人实现了从自然的生物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和自我、内化了社会价值标准、获得了角色技能、适应了社会生活
9、。个体化意味着,在当代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了早期现代社会所未有的特征,从而提升了个人的发展指向,同时也更新了个人的现代性内涵。三、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三)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对传统社会化的(三)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对传统社会化的超越超越 唯有在现时代,在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进步高速推进、社会流变节奏加快的条件下,个人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独特性以及自主选择和自我责任才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来。第二节 人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一)社会化的定义 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
10、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综合来看,“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 长期过程。一、社会化概述 例如居住在新几内亚三个不同地方的部族,由于文化结构不同,他们的行为方式与人格倾向也有显著不同。居住在山地上的人,传统上一向和平相处,大都性格温和、对人亲切,因而居民之间都很合作;居住在河岸上的人,传统上残酷好斗,居民之间
11、也是相互攻击,互不合作,占有欲望很强;居住在湖边的人,正处于母系社会,男女性别分化得很明显,女性支配男性,握有经济大权,男子在家带孩子,自卑腼腆。一、社会化概述(二)社会化的(二)社会化的类型类型 社会化包括五种类型: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这五种类型,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比如基本社会化;有的则是不一定会经历的,比如再社会化。(三)社会化的意义(三)社会化的意义 1.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2.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3.实施社会整合与控制,维持社会秩序。4.促进文化积累和社会发展。一、社会化概述(四四)社会化的理论社会化的理论视角视角.“镜中我”理论:
12、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角色扮演”理论: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S.Freud)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并且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生命历程理论(life course)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一)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条件 争论:natu
13、red or nurtured?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在生物界中,只有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的训练而具备社会属性并参与人类社会生活,离开了人类特有的 生物素质,社会化的活动就无法进行。1.语言能力 2.思维能力 3.学习能力 (eg.乌鸦喝水)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一个真正出名的兽孩非野彼得莫属:1724年时人们在汉诺威附近的赫尔本森市发现了“一个赤裸的棕色皮肤黑发的生物”,当时他大约12岁,能够轻松地爬墙上树,以吃植物为生,不会说话。他不吃面包,宁愿剥去树皮吸食树液;不过最终他学会了吃水果和蔬菜。后来他被带去汉诺威展示给乔治一世,并被带回英格兰,在
14、那里被教会了一些字母。他后来又活了68年,但一直没能学会说话,只会说“彼得”和“乔治国王”等少数几个词,不过他的听力和嗅觉据称却是“特别地敏锐”。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二)社会化的(二)社会化的主体主体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1.家庭(社会化的第一个机构,初始社会化赖以进行的关键环境)2.学校(人生第一个正式的社会化机构,主要内容是预期社会化)3.同龄群体(eg.群体亚文化)4.工作单位(社会化成果的检验与调整)5.大众传媒(形成虚拟的社会环境)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一)早期社会化一)早期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
15、和青年期的社会化。(二)成人继续社会化(二)成人继续社会化 在成年期,人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并将面临许多重大生命事件的发生,比如恋爱、结婚、生子、就业等等。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 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三)代差问题(三)代差问题 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 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 速度和程度。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四)社会化的(四)社会化的内容内容 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 角色扮演的学习三大方面。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道
16、德社会化”的代表。他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无律阶段(04岁)、他律阶段(48岁)、自律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第三节 人的个体化 一、个体化的意涵 个体化,概括地说,是指在当代经济活动、社会生产和劳动、就业方式及社会生活进一步开放和快速流变的条件下,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作为社会行动过程中的一个实体单位,他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日益充分地得到显示和表达的过程。例如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互联网从业者可以在家工作等。个体分化意味着,随着现代社会的专业化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体系的不断发展,个人之间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差别性和异质性。个体的分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
17、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体的独特性得以生动地展开,每一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也形成了明显的分殊。他们给自我利益赋予不同的定义,对自身的权利做出不同的理解,其目标取向是多元的,行动能力是有差异的,手段方式也是多样的。与此相应的是,个体在社会空间中的分布状态在不断变化、解组和重组,这些都会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具体地反映出来。不同个体的专业分工、职业岗位、社会阶层、角色身份等等标识,也会表现出层化、级化甚至极化现象。由此,个体分化过程必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一、个体化的意涵(一)关于(一)关于“个体个体”在社会学中,“个体”概念一般是作为生命现象的单位和非集合性单位来使用的
18、。也就是说,社会学中的“个体”,特指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终端单位,即“个人”。(二)关于二)关于“个体化个体化”过程过程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个体化问题所思考的,是人如何成为独特而生动的个体,以及作为个体的他与社会的演替和变迁过程这两者之间的一体同构关系。(三)(三)关于关于“个体化个体化”与与“个体分化个体分化”“个体化”与“个体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人成为独特而生动的个体本身就意味着个体之间的分化。可以说,当代个人之间的高度分化是个体化的一个基本含义。一、个体化的意涵 个体化(2002)是自反性现代化理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有关第二现代性的理论的一部分。可以把这一理论相应分解成三个综合论
19、断:强制个体化命题、(世界)风险社会命题、多维全球化(普世化)命题。三个命题遵循同样的论证理路并相互强化。作者乌尔里希贝克,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一、个体化的意涵 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本书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作者阎云翔,文化人类学教授,著有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私人生活的变革
20、: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二、个体化与人的主体性(一)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一)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 在社会学中,所谓人的主体性可以理解为,人作为一个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其行动过程体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简单地说,在社会学中,人的主体性意味着,人是对社会生活实践具有主导能力的行动者。1.人的主体性是获得的 2.人的主体性是不断发展的二、个体化与人的主体性(二)人的主体性的发展阶段(二)人的主体性的发展阶段.从自然界的剥离人的“人类化”:人作为与自然事物以及其他自然生命相区别的个体,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初始。从自然个体发展为社会个体,使人的主体性的未来发展获得了最
21、初的基础,也标志着人对自己的主体性认识的第一个阶段。.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人的个性化:在约17世纪,人类生活和社会组织发生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 变迁。至19、20世纪,现代性在西方一些国家全速推进。当人走出了对自然的完全依属,成为现代社会集体中的一个行动单位时,其个性特征是怎样的?个人如何传递和延续文化,以及如何内化文化及价值观?个人如何被整合到社会系统之中,获得社会角色和地位、满足社会的某种 功能需要?二、个体化与人的主体性.现代性的当代发展人的个体化:二战以后特别是世纪中后期,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明显的新趋势,使得以往集体化和组织化的社会景观正在被改造,个人变得更为异质、多元和多样。作为具有自
22、主性和选择性的个体,我们的生活境况、劳动就业、社会流动变得更加因人而异,集体性的记忆、命运、经验图式、行动方式愈趋淡化,人们也更加难以复制出彼此的经历和体验。大型的集体化和组织化社会渐行渐远,“个体化社会”成为最新的生活动向。三、个体化的机制(一)个体化的自主机制一)个体化的自主机制 指个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具有行动的自主性,在行动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觉意识和支配能力,对实践过程形成主导和控制作用,并为自己的自主行动结果承担责任。(二)个体化的能动机制(二)个体化的能动机制 指个人在行动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对自我意识、心智状态、身体机能等主观内在因素进行调整,从而积极地应对环境、机遇、挑战等迅速变化的
23、客观外界因素。由于当代社会的快速变迁,相对于以往,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会更多地面对自我主观方面的困境和客观外界的挑战,这些实践中的多重压力和动力使得个体的能动机制显示出更为重要的意义。三、个体化的机制(三)个体化的选择机制(三)个体化的选择机制 指个人在实践中会预先对自己的行动给予意义的预设,制定行动的目标,进行行动方案的策划、手段和方式的比较、步骤和环节的设计,并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做出预测和评估,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例如,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公益事业,然而具体的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来选择参与或是不参与,或者选择参与的方式和形式。(四)个体化的创新机制(四)个体化的创新机制
24、指个人通过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投入和参与,使得自己的活动以及社会生活能够成为一种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过程。例如,现代社会拥有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使越来越多的人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创新能力,成为专门领域中的学者、专家或有用人才。也有一些人是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逐渐培育出了创新能力。思考题 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人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社会化过程涉及哪些社会群体和机构?如何理解“个体化的社会”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特征?怎样理解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个体化有哪些重要机制?如何理解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对传统社会化的 超越?阅读书目 波普诺社会学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 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