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小学 语文 科第 四 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课题:15、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XXX教学内容简析 本课选编了两首描写自然景物的古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旨在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感受故事中队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学生学情分析对于古诗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读和背的层面上,对于古诗的意思,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诗人的情感,学生往往并不关注,也难以体会。因此在对二年级学生进行古诗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读背的基础上关注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读背古诗。难点: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教具学具及
2、多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磁性田字格;多媒体课件;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认识“晓、慈、毕、竞、映”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中描绘景色之美。4.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播放图片,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天上的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师:对,杭州历来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那么你们知道杭州最有名的景点是师生互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哪里吗
3、(西湖)?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西湖的图片,学生欣赏,感受西湖之美。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的停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根据拼音,自主学习生字“晓”和“慈”。教师适当解释:净慈寺是西湖旁边的一个寺院的名字,林子方是杨万里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诗人。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由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简要概括。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诗句的停顿。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习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3.初读指导。(1)
4、多媒体出示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强调:“竟”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出示生字“毕”,指名认读,鼓励学生为生字组词(毕业、完毕),记忆生字的字形。出示生字“湖”,鼓励学生为“湖”字组词(湖水、西湖),记忆生字的字形。多媒体再次出示西湖图片,教师简介西湖。全班齐读这两句。(2)多媒体出示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穷”和“莲”都是三拼音节,“穷”和“映”是后鼻音,注意发音准确到位。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出示生字卡片“莲”“穷”“荷”,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
5、,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学生朗读课题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由举手回答学生认真倾听学生朗读全班齐读这两句师生互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记生字。全班齐读这两句。(3)全班齐读古诗。4.教师范读,读出古诗的节奏,学生认真倾听并模仿教师进行朗读练习。5.指名学生再次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再读古诗,欣赏景色1.过渡:这首古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却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壮观的西湖美景,那么,诗人描绘了西湖怎样的美景呢了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看一看吧。2.精读前两句。(1)出示前两句,学生自由朗读,说一说,从这两
6、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2)指名学生交流。生:从“六月”我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夏天的景色。生:我从中知道了西湖夏天的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相同的。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从诗中读懂了这么多内容,那么,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生:老师,“毕竟”是什么意思?生:老师,我不懂“四时”的意思。师:有谁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给大家讲一讲。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解释:“毕竟”是“到底”的意思;“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对学生说得不完整的地方适当补充。(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古诗。3.精读后两句。(
7、1)过渡:西湖夏天的景色与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呢?答案就藏在诗的这两句中,请小朋友们轻轻读一读这两句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诗,交流自己对这两全班齐读这两句学生认真倾听并模仿教师进行朗读练习学生自由朗读师生互动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学生朗读这两句诗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句诗的理解。(3)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接天”就是“与天相接”的意思;“无穷”在诗中指莲叶看不到边际;“映日”的意思是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
8、红。(5)出示西湖荷塘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6)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这两句诗。4.体会情感。(1)过渡:夏天的西湖真美呀!可是,同学们,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都写西湖的景色,也没有提到林子方,这不是文不对题吗?(2)同学们,你们想解开这个疑问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诗人与林子方的关系,你们就会明白了。教师朗读诗人与林子方的背景资料:林子方曾担任皇帝的秘书。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虽然不
9、这么想,但还是尊重林子方,并写诗相送。(3)现在,你能说说诗人送别友人时,为引么只写西湖的美景了吗?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并归纳:诗中通过对西湖美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眷恋之情。5.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自由朗读整首诗,并练习背诵。6.指名背诵。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4个生字:湖、莲、穷、荷。2.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领。学生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这两句诗师生互动学生倾听师生互动学生认读,学生认真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领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教师重点指导:“湖”是左右结构,在书写时注意各部分写紧凑,左部略窄“莲”
10、“荷”“穷”都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稍扁,写在田字格横中线上面,下半部分稍长,需占据上半格的一部分,不要全写到田字格的下半格。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学生认真观察书空。5.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如写的正确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五、课堂小结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看到了夏天西湖接天莲叶的美丽景色,还明白了诗人借西湖的美景来抒发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把这首古诗背给自己的家人听一听,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画下来哟!学生认真观察书空学生自主描红、仿写师生互动板书设计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湖美景
11、以景寄情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认识“绝、鹂、鸣”等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绝、含、岭、吴”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绝句这首诗。3.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介绍诗人、理解诗题1.视频播放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春天的景色美吗?想一想,你学过的哪首诗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背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由举手背诗。2.指名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3.过渡:春天到了,草长莺飞,唐朝诗人杜甫居住的成都草堂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被
12、这幅十分动人的春景图深深地感染,不禁吟出这首绝句。(板书诗题)指导学生学习“绝”字,交流识记方法。4.介绍“绝句”。绝句是我国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5.介绍诗人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你了解诗人杜甫吗?把你知道的说一说。(学生自由交流)二、初读诗文,解决字词1.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掌握诗的韵律。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自学生字词。3.检查生字出示带有古诗中生字的卡片:“绝”“鹂”“鸣”“行”“含”“岭”“泊”“吴”。(1)指名读,相机纠正生字读音,重点指导“含、岭”的读音,明确“行、泊”为多音字。(2)学生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
13、法。(3)尝试给生字组词。4.学生再读古诗,将诗句读正确。5.指名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准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 学生自由举手背诗师生互动学生自由交流学生正音,掌握诗的韵律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自学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尝试给生字组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三、感悟意境,品读古诗过渡:正值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黄鹂、白鹭图片)(一)品读前两句,感受意境。1.介绍黄鹂、白鹭,引导学生关注它们
14、的颜色。2.感受“翠柳”的意境之美。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哪儿鸣叫呢(柳树间)?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3.想象情境黄鹂可能会说些什么?这两只可爱的小鸟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鸣叫呢?学生自由回答。4.齐读“两个黄鹂鸣翠柳”。5.你还看到了什么?发挥想象,说说那一行白鹭在天上是怎么飞的。做一做白鹭飞翔的动作吧。(1)学生想象白鹭飞翔的动作读一读“一行白鹭上青天”,并可以加上动作来表演。(2)引读: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飘飘悠悠地飞上了蓝天,那真是一行白鹭上青天。6.指名说一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教师适当纠正、补充。(二)品读后两句。1.此时此刻,杜甫看到了窗外的什么
15、?指导学生读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2.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千秋雪”。“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之长。“千秋雪”就是指终年不化的积雪。3.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所以诗人用了一个“含”字,很生动,很形象。4.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悦)?师生互动学生关注它们的颜色齐读“两个黄鹂鸣翠柳”学生想象白鹭飞翔的动作读一读学生读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师生互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5.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心情愉悦地吟诵出“窗含西岭千秋雪”吧!6.诗人除了从
16、窗户向外看,还向门外一瞥,他又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万里船”,这里指从遥远的东吴开来的船。7.指导朗读“门泊东吴万里船”。8.指名说一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三)读背古诗。1.诗人凭窗远眺皑皑白雪,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2.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读这首诗吧(学生齐读古诗)。3.表演读。要求学生和着音乐诵读,引导学生融入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4.学生尝试背诵。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绝、含、岭、吴”。2.学生交流每个字的结构特点。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并指导写法。“绝、岭”都是左右结构
17、,书写时,要写得左窄右宽,“岭”在书写时,要注意最后一笔点不能丢了。“含、吴”都是上下结构,“含”上边是“今”,要写得略宽,整个“今”从田字格的上半格延伸到下半格,下面的“口”只占下半格的一半;“吴”在书写时,“口”要写得略扁,下面的“天”从横中线的上都起笔、“天”要写得宽一些,托住上面的“口”。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学生写得较好的字,师生共同评价。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大诗人杜甫欣赏了草堂周围的美丽景色,体会了诗人作诗的情形,感受了诗的意境,体会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再有感情地把诗读一读。同学们心情愉悦地吟诵出“窗含西岭千秋雪”学生说一说对这两句诗
18、的理解学生齐读古诗学生尝试背诵学生练习书写学生写得较好的字拿来展示师生互动板书设计15.古诗二首黄鹂明 翠柳白鹭飞 青天 色彩明丽绝句 窗外 千秋雪 清新开阔门前 万里船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教材中的插图为媒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整节课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学得兴味盎然,教学效果显著。1.注重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热情。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西湖美景情境、西岭风光情境等,利用情境,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在这美丽的风光情境中,学习热情空前高涨。2.注重朗读指导,读中领悟情感。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式,学习古诗亦然。从初读古诗到品读古诗,再到深情诵读,把古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情感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感,进而升华了诗情。3.激发学生想象,感悟古诗意境。.这两首海都注重写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图画为媒介,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并在教师的有效点拨指导下更好地理解了诗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