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秒表测时法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46908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3.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秒表测时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第4秒表测时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第4秒表测时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第4秒表测时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第4秒表测时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劳劳 动动 定定 额额 原原 理理 与与 方方 法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劳动定额基本劳动定额基本知识知识 第一章 劳动定额概念 第二章 生产过程优化 第三章 劳动定额公式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劳动定额劳动定额基本方法基本方法 第四章 统计分析法 第五章 估工法与类推比较法 第六章第六章 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 第七章 工作日写实 第八章 工作抽样法 第九章 模特排时法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劳动定额标准资料劳动定额标准资料 第十章 标准资料法课题课题内容:内容: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劳动定额基本方法劳动定额基本方法 第六章第六章 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劳动定额方法体系劳动定额方法体系 第四章

2、统计分析法 第五章 估工法与类推比较法 第六章第六章 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 第七章 工作日写实 第八章 工作抽样法 第九章 模特排时法 本章学习内容本章学习内容 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 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 6.4 工时评定工时评定 6.5 宽放时间宽放时间 6.6 标准时间标准时间 秒表测时法是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对构成工序的作业要素进行周期重复观察,并测定其工时消耗的方法。IE的定义:“以秒表作为工具,在一段时间内,连以秒表作为工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地直接测定某一作业操作者的一种测定技术,用续不断地直接测定某一作业操作者的一种

3、测定技术,用以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以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的时间,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的时间”秒表测时法适用于以工序为测时对象和相对集中生产、工作的场所。实施时需要得到生产工作场所的管理者和被测时对象的配合以维持原有生产工作状态。测时人员应经过事先的培训,熟悉时间消耗分类,掌握测时的方法、要领。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 采用秒表测时法制定工时定额的完整过程包括:(1)测时 作业时间实测值T T测测 (2)测时结果的评比 作业时间正常值T Tz z (3)宽放时间的确定 宽放时间T Tkfkf (4)

4、准结时间的确定 准结时间T Tzjzj (5)计算定额 工时定额T T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 6.1 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一、测时的观察次数一、测时的观察次数 测时实质是对工序操作活动的一次密集抽样。要提高测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关键是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根据统计原理,在满足95可靠度要求的情况下,测时观察次数如下:(61)式中 N 某作业要素的应观测次数;S 给定测时数据的相对误差.常用5%、10%n 某作业要素的已观测次数;xi某作业要素的观测时间值。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2221112nniiiiniinXXNSX()二、测时的计时方法二、测

5、时的计时方法(一)连续计时法(一)连续计时法 以秒表为计时工具,按先后顺序对工序各作业要素逐一观察,连续记录其起止时间。1.技术要求:划分的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应大于0.1min,定时点应明显易辩,选择从声响、视觉上能够明确区别各作业要素起止的标志,在下一作业要素定时点出现前,应完成该作业要素时间的观察和记录 2.操作要求 (1)观测。在测时开始前秒表复零,于第一个操作周期第一个作业要素开始同时开动秒表,到最后一个操作周期最后一个作业要素观察结束时停止秒表。(2)记录。在每个作业要素的定时点处观察秒表读数并记录于该作业要素相应操作周期的终止时间栏内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

6、测时原理 (3)计算。每个作业要素本身终止时间与前一作业要素终止时间的差值即本作业要素延续时间。例如,某作业可划分为4个作业要素,各要素测时记录见表61,表中数据单位为DM(1DM0.01min)。“R”表示现场观测时记录每一单元末的秒表读数(该单元的终止时间),“T”表示该单元延续时间,为相邻单元R值的差。表表61 61 各单元观测时间各单元观测时间 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单元单元单元单元单元单元单元单元RTRTRTRT88157238296 (二)循环计时法(二)循环计时法 以秒表为计时工具,按操作顺序依次将若干个作业要素(作业要素数-1)合并成组,以组

7、为对象进行测定,最后计算获得各个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值。本法也称周程计时法(或差值计时法)。对于单元甚小且周期甚短的作业,读出并记录时间很难准确,于是常将几个操作单元(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组合在一起测时。1.技术要求 作业要素之间应有明显易辩的定时点,测时秒表选择精度较高的的数字式电子秒表,观测点应选在能够清楚观测到作业要素定时点的地点,观察次数应大于工序作业要素数。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 2.操作要求 (1)观测测时前秒表复零,组合作业要素开始同时开动秒表,到组合作业要素最后一个作业要素终止定时点停止秒表。在下一个组合作业要素开始时再开动秒表,秒表继续计时。直

8、至一组组合作业要素观测结束,使秒表复零。(2)记录在被测组合作业要素结束时,读取秒表读数,将每个被测组合作业要素,每次观测秒表读数,记录在测时记录表中该组合作业要素相应观察顺序(分组)时间栏中。(3)计算每个组合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是每个组合作业要素本身于测时记录表中记录的终止时间,与其前一组合作业要素测时记录表中记录的终止时间之差值。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 例,假设某工序由a,b,c,d,e共五个作业要素组成,需要采用循环计时法对该工序进行秒表测时。解:(1)将5要素组合成A(b.c.d.e)、B(c.d.e.a)、C(d.e.a.b)、D(e.a.b.c

9、)、E(a.b.c.d)五个循环体(亦即五个组合要素),每个循环体含四个单元。(2)观测并记录依次记录各个循环体的终止时间值为:25s,55s,81s,105s,130s。(3)计算每个循环体的延续时间 A=250=25s (亦即A=bcd+e=25s)B=5525=30s (亦即B=cde+a=30s)C=8155=26s (亦即C=dea+b=26s)D=10581=24s(亦即D=eab+c=24s)E=130105=25s(亦即E=abc+d=25s)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 (3)计算该工序的平均延续时间 A+B+C+D+E=4(a+b+c+d+e)

10、=25+30+26+24+25=130 S 即5个循环体时间之和是5作业要素时间之和的4倍 S (4)计算该工序各个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 a=A=32.525=7.5 s b=B=32.530=2.5 s c=C=32.526=6.5 s d=D=32.524=8.5 s e=E=32.525=7.5 s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13032.55 14abcdeXXXXXX (三)整体计时法(三)整体计时法 以秒表为计时工具,工序不再细分,以工序为一整体直接测定其延续时间。1.技术要求:工序有间断作业要素时,测时前应了解间断作业要素的发生频次,测时值中必须有间断作

11、业要素发生的工序延续时间值,观测次数要大于间断作业要素发生的周期数。2.操作要求 (1)观测与记录在被观测要素结束时观察秒表读数,将每个被观测作业要素每次观察的秒表读数记录在测时记录表中该作业要素相应的观测顺次时间栏内。读取秒表读数后,将秒表复零。(2)计算工序每个操作周期的延续时间值,就是秒表的每次读数值。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 三、测时的作业要素划分三、测时的作业要素划分 测时的对象一般是一道工序,测时之前先将它划分为若干作业,其程度可粗可细。1根据测时目的方法,作业要素划分尽量详细,但其延续时间不小于0.04min;2手工作业要素和机械作业要素应分开;

12、3定量作业要素和变量作业要素要分开。(1)定量作业要素指工时消耗不随加工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作业要素;(2)变量作业要素指工时消耗随加工对象形状和加工尺寸改变而改变的要素。4重复作业要素和间断作业要素分开。重复要素是每个作业循环中都出现的作业单元,间歇要素是在作业循环中偶尔出现的作业单元。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参:动作参:动作-作业作业-工序工序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序号序号阶次阶次说说 明明备备 注注1动作 作为作业的最小单位,称基本动作或者单位作业。向材料伸手手拿材料搬运材料等都属于动作2作业 将几个动作组合在一起成为一

13、个作业。用秒表研究时间,一般是按这个单位来测定。把材料放入机器对材料进行切割拿出材料等属于作业3工序 在规定的作业区域上,组合成的1个作业,一般作为1个工序,测定标准时间(工时定额)是以这个单位来设定。用车床加工用钻头钻孔热处理等属于工序 5作业要素之间要有明显可辨的定时点 工序细分后还要规定出各作业要素明显可辨的界限,以作为正确观察和计时的基准。常将工作循环中一个单元中止、另一个单元开始的瞬间作为分界点。各单元时长宜短,有经验的定额员所能观测记录的极限约为0.04 min,未经训练的定额员可靠读出的最小时间单位约为0.07 min0.1min。图图61 61 车外圆工序操作单元划分图车外圆工

14、序操作单元划分图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秒表测时原理 6.2 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一、测时前的准备一、测时前的准备 (一)确定测时对象(一)确定测时对象 根据测时目的和任务选择所测工序。(二)收集相关资料(二)收集相关资料 基础信息的资料,工件的资料,工人的资料,操作方法的资料,设备工装的资料,作业环境的资料。(三)划分作业要素(三)划分作业要素 除整体计时法之外,遵循前述规则进行划分。(四)选择计时方法(四)选择计时方法 作业要素大于0.1min时,优先采用连续计时法;作业要素小于0.1min时,应采用循环计时法;工序操作延续时间短,作业要素不易划分的,专业

15、化程度高的流水线或制定精度要求不高的工时定额时,采用整体计时法。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五)准备测时器材(五)准备测时器材 1选用计时器。常用单针秒表、双针秒表和电子秒表。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电视监控系统摄录设备 2准备记录板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3准备记录表 (1)测时记录表记载有关资料及每单元的时间和评定资料 (2)测时汇总表汇总观测数据,包括所有作业要素的时间与出现频数 (3)测时分析表根据汇总表对所观测作业的实际时

16、间进行分析,得到完成一项作业所需的正常时间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4.测时前的其他准备 填写测时记录表上端内容;试测几个操作循环,验证计时方法选择的正确性,同时熟悉各作业要素的定时点;将作业要素的代号顺次填入测时记录表中。(六)预定观测次数(六)预定观测次数 表表62 预定观测次数预定观测次数 min生产类型生产类型作业要素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延续时间稳定系数稳定系数Kw在下列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内的观察次数在下列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内的观察次数机动机动手动手动12510203040大批生产大批生产0.11.52.0302520150.10.31.31.72520151

17、30.31.21.520161412中批生产中批生产0.11.82.525201513100.10.31.52.02015122080.31.31.715131097小批生产小批生产0.31.72.515131210860.32.03.0108765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注1:表中作业要素延续时间为预测延续时间。注2:稳定系数表示测时数列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Kwtmax/tmin,当实际稳定系数大于标准的稳定系数(即表中值)时,需要重新进行观测。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时间研究手册规定 不同作业要素循环时间需观测次数不同作业要素循环时间需观测次数 6.秒表测时

18、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周期周期时间时间预定观测次数预定观测次数40min32040min51020min8510min1025min1512min200.751.0min300.50.75min400.250.5min600.10.25min1000.1 min200 稳定系数表示测时数列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Kwtmax/tmin 当实际稳定系数大于标准的稳定系数时,需要重新进行观测。二、观测记录二、观测记录 定额员采用计时工具对操作者的操作及所需时间进行实际观测与记录的过程。1.测时位置、姿势与态度 (1)位置:应既能清楚地观察操作、记录时间,又不干扰操作者工作。

19、同时,还要是一个安全的地点。观测宜形成“三点一线”(观测者眼、秒表与被测者手)。(2)姿势:定额员观测时应取立姿,以示对操作者的尊重 (3)态度:定额员要与操作者协作,态度上平易近人,不要造成操作者反感或紧张。测时期间不要与操作者谈话,以免分散操作者的注意力。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2.测时过程中特殊情况处理 (1)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则应在该单元“R”列中记一个“X”或“M”表示失去记录。不准按照估计随意补入,以免影响其真实性(见表63中第1周程)(2)发现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则应在该单元的“R”列中画一斜线,表示省去(见表63中第2周程);(3)如

20、操作者未按单元的顺序进行,则在相互颠倒的两个单元的“R”列内分别划一横线,横线下记开始时间,横线上记结束时间(见表63中第3周程);(4)在观测过程中出现外来单元,如刀具断裂、工具掉地等,应在相应栏内做上记号,并记录影响时间。如果外来单元时间很短,理论上可以忽略,但为了准确起见,也要记录下来,以便分析。外来单元时间对确定宽放时间很重要。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表表63 63 连续计时法记录示例连续计时法记录示例538594425852057185观测观测次数次数外来单元外来单元周程周程RTRTRTRTRT符符号号RT说明说明1131327145326M652

21、8419104201272313912/31521317119201422217第第单元提前单元提前42381625315306A2022163816A33更换传动带更换传动带5353153691638719431B1344918B31更换并调整螺钉更换并调整螺钉6464154811750120523C2254118C工具掉地上,拾工具掉地上,拾起擦灰,并调整起擦灰,并调整538594425852057185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5386 三、测时数据处理三、测时数据处理(一)剔除异常值(一)剔除异常值 异常值是由于不正常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测时数列中出现的过

22、大或过小的操作延续时间值。现场记录之后必须检查、分析并剔除。1.三倍标准差法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正常情况下计算同一分布的抽样数值,其99.7的数据应在正负三倍数标准偏差区域内。所以可认为正常值为3范围之内的数值。(1)平均值:(2)标准差:(3)偏差范围:00101niixxn020101()niiXXn03x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4)剔除异常值:按偏差上限为,偏差下限为作为正常延续时间的区域的界限(如图),凡不在这个区域内的数值即为异常值,应予剔除。图图64 管制界限管制界限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参三倍标准差法剔除

23、异常值的依据:图a,b,c分别代表两侧取1,2和3时相对应的概率面积。标准差()的取值大小与观测结果的可靠度相对应。例如,倘若取2,则表示观测结果有95%的可能性使得总体指标落在2的范围内,余下有5%的可能性落在2之外。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abc 2.稳定系数法 (1)初步计算测时数列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间:(2)稳定系数:(3)测时数据管制上限:(4)测时数据管制下限: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00101niixxnmaxminwtkt021wlwkXxk021mwXxk 例,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0次(其中漏记一次,记为M),

24、观测数据为:20,20,21,20,22,20,19,24,20,22,19,21,20,28,21,20,20,22,M,20。试剔除异常值。解:1.采用三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值 (1)平均值 (2)标准差 (3)UCL21+3227,LCL213215 (4)数据28大于管制上限27为异常值,应予剔除。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00010201013992119178219niiniixxnxxn()2.采用稳定系数法剔除异常值 (1)平均值:(2)稳定系数:(3)管制上限:管制下限:(4)数据28大于管制上限25为异常值,应予剔除 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

25、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001013992119niixxnmaxmin281.4719wtkt022 1.47212511 1.47wlwkXxk022211711 1.47mwXkx (二)观测次数检验(二)观测次数检验 为保证观测数据达到测时精度,要求观测次数应大于给定测时相对误差对应的必要观测次数,可根据测时数据的允许误差选用式(61)进行验算。若必要观测次数小于剔除异常值后的实际观测次数,则不再补测;若大于剔除异常值后的实际观测次数,则需作补测。例,假定对某一作业要素已作10次预先观察,依次为7,5,6,8,7,6,7,6,6,7s,若测时要求的精确度为5,可靠度为95,则应

26、进行多少次观察?根据题意先进行部分数据的计算,详见下表。表表64 64 测时观察次数计算表测时观察次数计算表 N12345678910合计(合计()xi756876766765xi249253664493649363649429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代入公式(61)得:计算结果表明,在5精确度和95可靠性要求下,必要测时观察次数25次,应追加(25-10=)15次观察。如果要求精确度为10,可靠度为90,则必要观察次数:测时次数满足精度要求,无须追加。2222211110 4296524024.625()65nniiiiniinXXNSX()次 22222

27、11110 429652206.2()65nniiiiniinXXNSX()次6.27()N 次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三)计算各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间(三)计算各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间 剔除异常值后,运用剩余的合格数据分别求各作业要素实测延续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式中,剔除异常值后剩余各次作业要素实测延 续时间值(个数可能少于原始实测数据);剔除异常值后作业要素实测延续时间的算术平均值。1niiXXnixx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2 秒表测时步骤秒表测时步骤 6.3 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 例,小批生产某套筒零件,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外圆,心轴装卸,

28、零件以及加工的已知条件见下表,零件加工示意图如右图,试用秒表测时法进行工序测时。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一)测时前的准备(一)测时前的准备 1.测时对象选择:选择一位中等熟练程度的工人,在C620-1普通车床上车外圆工序。2.收集资料:工作地布置合理,工作环境较好,所用设备以及刀夹量具等符合要求,工艺规程准确。3.划分作业要素:划分为7个作业要素,将手工作业要素与机械作业要素分开,并确定明显易辩的定时点。作业要素划分表作业要素划分表序号序号1234567作业要作业要素名称素名称装上装上零件零件开车开车移动移动刀架刀架车削车削移动移动刀架刀架停车停车卸下卸下零

29、件零件定时点定时点手离手离扳手扳手主轴主轴转动转动刀接触刀接触工件工件切削切削终止终止手离手离手柄手柄主轴主轴停转停转手离手离零件零件 4.选择测时方法:因作业要素时间大部分大于0.1min(估计),所以选择连续计时法。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 5.测时前的有关工作测时前的有关工作 测时器材准备,将作业要素按照顺序填入测时记录表的表头;进行试测,以对使用的测时工具进行检查、校对,保证测时的准确性。秒表、记录板、测时记录表、计算器、定额员。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 将有关已知信息预先填入测时记录表表头: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

30、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 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序序号号作业作业要素要素名称名称定时点定时点观测周期数观测周期数有有效效次次数数平均平均延续延续时间时间12345678时间时间 min1装上装上零件零件手离手离扳手扳手终止终止延续延续2开车开车主轴主轴转动转动终止终止延续延续3移动移动刀架刀架刀接触刀接触工件工件终止终止延续延续4车削车削切削切削终止终止终止终止延续延续5移动移动刀架刀架手离手离手柄手柄终止终止延续延续6停车停车主轴停主轴停止转动止转动终止终止延续延续7卸下卸下零件零件手离手离零件零件终止终止延续延续工序延续时间将有关已知信息预先填入

31、测时记录表作业要素栏:6.预定观测次数预定观测次数 按照要求查表62确定观测次数,粗估工序时间在6min左右,初取N=8次。表表62 预定观测次数预定观测次数注:稳定系数表示测时数列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Kwtmax/tmin,当实际稳定系数大于标准的稳定系数时,需要重新进行观测。生产类型作业要素延续时间稳定系数Kw工序作业要素不同延续时间的观察次数机动手动12510203040大批生产0.11.52.0302520150.10.31.31.7252015130.31.21.520161412中批生产0.11.82.525201513100.10.31.52.02015122080.31.31

32、.715131097小批生产0.31.72.515131210860.32.03.0108765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 (二)观测记录(二)观测记录 将观察测时数据做好记录并填入测时记录表主体栏内(min)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序序号号作业作业要素要素名称名称定时点定时点观测周期数观测周期数有效有效次数次数平均平均延续延续时间时间12345678时间时间 min1装上装上零件零件手离手离扳手扳手终止30.534.238.2242.7846.8850.8554.8758.687延续2开车开车主轴主轴转动转动终止30.5534

33、.2538.2742.8546.9350.9254.9258.738延续3移动移动刀架刀架刀接触刀接触工件工件终止30.834.5538.5243.1847.2251.2255.17598延续4车削车削切削切削终止终止终止32.9736.840.7245.3549.5253.5557.421.38延续5移动移动刀架刀架手离手离手柄手柄终止33.1737.040.9345.5549.7553.7557.671.528延续6停车停车主轴停主轴停止转动止转动终止33.2537.141.0145.6349.8553.8357.771.628延续7卸下卸下零件零件手离手离零件零件终止33.6737.55

34、41.4546.0550.2754.2758.182.45 7延续工序延续时间 计算各要素的延续时间并填入测时记录表相应栏目 (min)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序序号号作业作业要素要素名称名称定时点定时点观测周期数观测周期数有效有效次数次数平均平均延续延续时间时间12345678时间时间 min1装上装上零件零件手离手离扳手扳手终止30.534.238.2242.78 46.8850.8554.8758.6870.6延续0.50.530.670.830.580.60.52开车开车主轴主轴转动转动终止30.5534.2538.2742.8546.9350.925

35、4.9258.7380.055延续0.050.050.050.070.050.070.050.053移动移动刀架刀架刀接触刀接触工件工件终止30.834.5538.5243.1847.2251.2255.175980.28延续0.250.30.250.330.290.30.250.274车削车削切削切削终止终止终止32.9736.840.7245.3549.5253.5557.421.382.25延续2.172.252.22.172.32.332.252.35移动移动刀架刀架手离手离手柄手柄终止33.1737.040.9345.5549.7553.7557.671.5280.21延续0.20.

36、20.210.200.230.20.250.226停车停车主轴停主轴停止转动止转动终止33.2537.141.0145.6349.8553.8357.771.6280.09延续0.080.10.080.080.10.080.100.107卸下卸下零件零件手离手离零件零件终止33.6737.5541.4546.0550.2754.2758.182.45 70.43延续0.420.450.440.420.420.440.41工序延续时间3.673.853.94.2243.913.92 (三)数据处理(三)数据处理 1.异常值剔除 (1)初步计算测时数列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间 (2)对于七个作业要素的

37、测时数列,根据式(65)逐个计算每个数列的稳定系数,并校对是否正常;同时根据式(66)逐个计算每个数列的管理界限,并校对各要素平均延续时间是否超出,见表64 021mxxk021Lkxxk11niixxn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12345674.21 7 0.6min0.44 8 0.055min2.24 8 0.28min17.97 7 2.25min1.71 8 0.21min0.72 8 0.09min3 7 0.6minxxxxxxx ,。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mlxxx021mwXxk据式(65)计算实际稳定系数K

38、实际tmax/tmin查表63确定允许稳定系数K允许数列稳定系数检查k实际k允许据式(66)计算管理界限平均延续时间校对K实1=0.83/0.5=1.7K允1=3K实1K允10.30.9xm0.6xLK实2=0.07/0.05=1.4K允2=2.5K实2K允20.0310.079xm0.055xLK实3=0.33/0.25=1.3K允3=2.5K实3K允30.160.4xm0.28xLK实4=2.23/2.17=1.1K允4=2K实4K允41.53xm2.25xLK实5=0.25/0.2=1.3K允5=2.5K实5K允50.120.3xm0.21xLK实6=0.1/0.08=1.3K允6=2.

39、5K实6K允60.0510.129xm0.09xLK实7=4.22/3.67=1.2K允7=3K实7K允70.2150.645xm0.43xL021wlwkXxk测时数列检验表测时数列检验表 注:查表63确定允许稳定系数时,生产类型按小批,操作性质除第四要素为机动,余均手动.按照以上计算的管理界限检查每个测时数列,均未有超出控制接线以外的情况,均为正常值。2.观察次数检验观察次数检验 预先规定可靠度为95%,相对误差取5%,S=0.05 Nmix=7N=3 观察次数符合要求。2222222111111226 92.6554.6=4030.0523.55nnnniiiiiiiinniiiinXX

40、nXXNSXX()()(次)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 3.计算各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间计算各作业要素平均延续时间 剔除异常值并经观测次数检验后,剩余数据均为有效,按照有效数据分别求各作业要素实测延续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但是本题各项数据均属正常,没有剔除任何数据,所以各要素平均延续时间与前述的计算一致:如果对以上所得各要素的平均延续时间求和,可以得到本工序作业时间的一个实测值,但以其为基础所制定的工时定额,不能保证适合大多数工人。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3 秒表测时实例秒表测时实例12345674.21 70.6min0.4480.055min2.2480.2

41、8min17.9772.25min1.71 80.21min0.7280.09min370.6minxxxxxxx,。6.4 6.4 工时评定法工时评定法 工时评定是指对工人实际作业状态和作业速度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对比和评价,将实测作业的平均延续时间调整为正常时间的技术 正常时间是指以正常作业速度完成一项作业或一个操作单元所需的时间。正常作业速度是指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工人,在一个工作班内积极努力工作所达到的作业速度,按此速度工作,能持续进行操作,又不致产生过度的体力消耗和精神疲劳。工时评定的常用方法有速度评定法、系数评定法、客观评定法与合成评比法等。工时评定一般针对人工作业单元,一般是对所有人工

42、作业单元统一施以评比。机械化生产工时消耗的主要部分是机动时间。机动时间主要取决于机床性能和切削用量的选择,不存在速率评定问题。因此,制定机械化生产的劳动定额时,只应修正实际需要劳动时间中的手工操作时间部分。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4 工时评定法工时评定法 一、工时评定的作用一、工时评定的作用 秒表测时的观测对象只是个别工人,观测结果只是反映了个别工人的实际绩效。为了根据个别工人的实测数据制定时间标准资料,需要采取工时评定技术来解决实际绩效与标准绩效的差异问题。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4 工时评定法工时评定法 二、速度评定法二、速度评定法 指以标准作业速度为尺度衡量工人实际作业的速度

43、,求出评定系数,将实测时间值调整为正常时间的方法正常时间实测时间正常时间实测时间评定系数评定系数(一)评定基准(一)评定基准正常速度正常速度 公认的标准工作速度有如下几种:1步行速度。60分钟步行4800米:一个平均体力(中等体格)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直道路上1h步行4.8km的速度。2发牌速度。0.5分钟将52张扑克牌分成4堆。3插销速度。0.41分将30只销子插在30个孔内。4移物速度。画一个以1英尺(0.3048m)为边长的三角形,将0.9kg以下的重物沿着三角形的边长移动、停放,每边长运行时间为0.4秒钟。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4 工时评定法工时评定法 6.秒表测时法秒表

44、测时法-6.4 工时评定法工时评定法 (二)评比尺度(二)评比尺度 常用的三种评比尺度为60分法、100分法和75分法。表表65 操作水平与评比尺度操作水平与评比尺度评评 比比操操 作作 水水 平平相当行走速度相当行走速度正常正常=60正常正常=75正常正常=100kmh405067甚慢;笨拙,摸索之动作;操作入似在半睡状态,对操作无兴趣。326075100稳定,审慎,从容不追,似非按件计酬,操作虽似乎缓慢,但经观察井无故意浪费行为(正规操作)。4880100133敏捷,动作干净利落、实际;很像平均合格之工人;确实可达到必要的质量标准及精度。64100125167甚快;操作人表现高度的自信与把

45、握,动作敏捷,协调,远远超过一般训练有京的工人。80120150200非常快;需要特别努力及集中注意,但似乎不能保持长久;“美妙而精巧的操作”,只有少数杰出工人始可办到。96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4 工时评定法工时评定法 (三)化观测时间为正常时间(三)化观测时间为正常时间 表表66 66 评比举例评比举例=定额员的评比正常时间 作业要素延续时间观测值正常评比60分法分法100分法分法75分法分法1观测时间为18s 你的评比为80 正常时间=1880/60=24s1观测时间为18s 你的评比为133 正常时间=18133/100=24s1观测时间为18s 你的评比为100 正常时间=1

46、8100/100=18s2观测时间为16s 你的评比为90 正常时间=1690/60=24s2观测时间为16s 你的评比为150 正常时间=16150/100=24s2,观测时间为16 s 你的评比为112 正常时间=16112/100=18s3观测时间为28.8s 你的评比为50 正常时间=28.850/60=24s3观测时间为28.8s 你的评比为83 正常时间=28.883/100=24s3观测时间为28.8 s 你的评比为63正常时间=28.863/100=18s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4 工时评定法工时评定法 以60分法为例,例如观测时间18S,评比为80,则正常时间为1880

47、/60=24(S)。三、系数评定法(平准化法)三、系数评定法(平准化法)指以熟练程度、努力程度、工作环境、均匀一致性四个要素为评定项目,每项从优到差分为6级,并赋予一定系数值,以此为标准进行工时评定。1.熟练程度熟练程度:指工人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与效率,衡量标准有操作中的犹豫程度、动作的正确性、有无失败的情况、有无因动作不当而导致作业中断、信心的程度、动作的韵律、对操作的熟练程度等。2.努力程度努力程度:指工人工作时对提高效率的主观表现,衡量标准有对工作的兴趣、是否充分利用时间、工作的细致度、是否愿接受有益的建议、工作场所的次序等 3.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指工人周围的温度、湿度、通风、照明、噪声

48、等,高温、高噪声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不良影响。评定标准因企业而异。4.一致性一致性:指工人在不同周期中完成同一作业或动作要素所需时间是否一致。实际作业中,由于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影响,工人在不同周期中完成同一作业或动作要素所需时间常常是难以一致的。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4 工时评定法工时评定法 系数评定法评定因素及等级表系数评定法评定因素及等级表熟练系数熟练系数努力系数努力系数最优最优A10.15最优最优A10.13A20.13A20.12优优B10.11优优B10.10B20.08B20.08良良C10.06良良C10.05C20.03C20.02平均平均D0.00平均平均D0.

49、00可可E10.05可可E10.04E20.10E20.08欠佳欠佳F10.16欠佳欠佳F10.12F20.22F20.17工作环境系数工作环境系数一致性系数一致性系数最佳最佳A0.06最佳最佳A0.04优优B0.04优优B0.03良良C0.02良良C0.01平均平均D0.00平均平均D0.00可可E0.03可可E0.02欠佳欠佳F0.07欠佳欠佳F0.04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4 工时评定法工时评定法 一致性系数评定表一致性系数评定表 平准化法进行工时评定的评定系数的计算公式为:评定系数评定系数1熟练系数努力系数工作环境系数一致性系数熟练系数努力系数工作环境系数一致性系数等级等级符号

50、符号操作单元最大时间与最小时间比较操作单元最大时间与最小时间比较一致性系数一致性系数最佳A1.20.04优B1.21.50.02良C1.51.80.01平均D1.82.00.00可E2.03.00.02欠佳F3.00.046.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6.4 工时评定法工时评定法 例:某操作者完成作业的观测时间为20s,同时按平准化方法观测到的结果如下:熟练程度为B2;努力程度为C1;工作环境为E;一致性为E,求正常作业时间。解:(1)查表可得各因素的系数:熟练系数0.08,努力系数0.05,工作环境系数0.03,一致性系数0.02。(2)计算评定系数:评定系数评定系数1(0.080.05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4秒表测时法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