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介绍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47259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54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介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介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介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介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介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介绍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阅读 1 邓稼先/杨振宁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4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第二单元第二单元阅读 5 黄河颂/光未然 6 最后一课/都德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 木兰诗 写作 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第三单元第三单元阅读 9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 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 卖油翁/欧阳修 写作 抓住细节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第四单元第四单元阅读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2、 14 驿路梨花/彭荆风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写作 怎样选材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阅读 17 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二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0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写作 文从字顺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阅读 21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 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 河中石兽/纪昀写作 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

3、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 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群星闪耀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课文中所选择的名人,是那些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文情况选文情况 1 邓稼先/杨振宁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4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单单元元教教学学重重点点本单元主要学习精读的方法。要求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4、各课讲解1.邓稼先邓稼先 这篇课文人教版原有的课文。这篇课文的特点:传统眼光+国际视野。作者他把邓稼先放在从近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歌,让人理解邓稼先的伟大功绩。在表现人格魅力的时候,作者把邓稼先同奥本海默对比,放在国际大舞台上写,提升了文章的视野。教学时注意落实单元教学重点:把握关键语句和段落,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具体来说注意运用课后练习。这次编写教材,我们强调课后练习的要点性,保证一课一得,基本上单元要点和课文重点都设计进了课后思考练习。一 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

5、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通过让学生对句段初读、细读,帮助学生找到他认为阅读时的关键的语句或段落,之后在此基础上揣摩。通过对选材细节的分析,把握邓稼先这个人物形象。每个单元我们都会利用课文在设计向外活动、阅读的内容,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量。像这道题,训练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暗含非连续文本阅读的训练,介绍的同时训练口语能力。五 小组合作,搜集并整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任选其中一位科学家,由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2.说说和和做做记记闻闻

6、一一多多先先生生言言行行片片段段 这也是人教版七下第三单元的课文。原来课文题目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次恢复了原题。这篇课文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诗人写诗人文字精致凝练,富有诗意。教学时注意:1.作者在具体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细节。比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演讲”中,抓住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课后第二题就是基于这个点设计的二 本文在叙述中注

7、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2.单元重点:揣摩品味表达的妙处三 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3.在积累拓展部分五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五 课后找一些闻一多的诗歌来读,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精神追求,加深对闻一多人格与思想的了解。3.回回

8、忆忆鲁鲁迅迅先先生生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但就是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字,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这篇自读课文的特点就是:细节化。适合落实本单元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思想情感的教学要求。课文中还有不少动词运用非常传神,比如,“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

9、的是,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抓”“扣”“伸”,这几个动词,形神兼备地描绘出鲁迅的习惯性动作,体现出鲁迅敏捷果敢、一往直前的性格特点。4.孙孙权权劝劝学学 这是人教版的老课文。预习、练习不要千篇一律都是翻译。兴趣,本文特点预习 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的意思吗?这两个成语就出自本文。参考注释,大致读懂课文,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三 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四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

10、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课外再搜集一些。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五 参考下面的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翻译提示: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第二单元 祖国之恋 选文情况选文情况 5 黄河颂/光未然 6 最后一课/都德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 木兰诗 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教学重点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

11、“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所谓“涵泳”,本义是“潜游”,引申为“浸浸润润,沉浸”。批注 本单元的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扣住语文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正如教材单元说明所说:“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政治灌输和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从而唤起对于祖国山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的热爱。第二,要根据课文

12、各自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同样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黄河颂土地的誓言侧重情感的抒发;最后一课木兰诗则侧重故事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样是侧重抒情的作品,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又有不同:前者更为直露,以气势磅礴取胜;后者注重众多意象的排铺和抒情性描写,更为深沉隽永。所以这两篇课文可以落实抒情方式的学习重点。5,黄河颂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语言浅显易懂,情感豪迈直露,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有太多障碍。这课的学习要落实“浸润”。我们说要“浸润”,设计的时候通过设置情境和朗读两条路径实现。预习 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想象

13、这一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要读出气势。课后思考探究一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静下心来想想,体会一下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生发出来的磅礴的爱国激情。所以这一课的教学,应当以诵读为主,同时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诵读前,可以通过背景的介绍、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朗读的知识和技巧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的形象,体味作品中奔涌而出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情感。四举办以小组为单位的诗歌朗诵比赛。可采用合唱式朗诵的形式,设计好领诵、男女生分声部朗诵、合诵等,认真练习,在班里展

14、示。注意落实本单元学习抒情方式的要求,这篇课文主要掌握直接抒情。二 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采取的是哪种抒情方式?你还能从自己读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6最最后后一一课课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也是一片经典的老课文。这篇课文和其他相比较,没有注明出处,就写着根据几种版本的译文改写。作品特点:用小视角讲大故事。用阿尔萨斯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来讲普法战争的大故事,用一堂法语课来讲爱国情感。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两步走: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对一些精彩段落、语句做重点品读、批注。本课的“思考探究”部

15、分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安排的。一“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并说这些不同表明了什么。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生 老师 二上“最后一课”前后,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前两题侧重内容的梳理,而且都采取了“比较”的方法,要求学生将“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相对比,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前后的心情、态度相对比,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最后一课”的意义。三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找出你觉得刻画韩麦尔先生比较精彩的语句,并做一些批注。四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

16、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后两题则侧重写法,一是对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一是对小说中一些意蕴深刻的语句的揣摩理解。同时训练学生做批注。这套教材从七年级上册开始自读课文就有批注,这个单元把做批注作为精读一种方法落实到教学环节中。7土地的誓言土地的誓言 本文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这篇文章特点:抒情性强。把情感寄予在描写中,具体来说大量的铺陈,文中许多描

17、写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叠现出家乡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本文是自读课文,教师也不宜过多讲解,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反复大声朗读来感受和品味。“浸润”。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

18、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旁批是 “我”的“誓言”是什么?大声读一读,或许会有更深的感受。8 木兰诗 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木兰从军”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传奇和详略 一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三 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对于这篇课文的知识性方面要注意“互文”这种文言中常见的手法。四理解下列诗句,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

19、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第三单元 凡人小事选文情况 9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0 老王/杨绛 11*台阶/李森祥 12 卖油翁/欧阳修 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精思”。所谓“精”,既指“有重点”(与“泛”相对),也指“有深度”(与“浅”相对)。这个教学重点在各篇课文的预习、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中都有所体现。既有对文学手法的赏析与总结(阿长与山海经),也有交互视角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老王),还

20、有对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的深入思考(台阶),当然,更有对文章内容的反思(卖油翁)。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9.阿阿长长与与山山海海经经 难点是把握阿长的形象。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吃福橘”“说长毛”这两件事,以及她那些“麻烦的礼节”。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只从当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些事,还要从一个没有文化的、不幸的农村女人和一个关爱“我”的保姆的角度来理解。要读出荒诞可笑背后的苦难和希冀。这里都是扣着单元教学重点如何熟读精思设计的,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文中的反复之处发现关键语句。一 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详写了什

21、么,略写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二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自如。在通篇阅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讨论并完成下列各题。1.分别找出代表“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语句,看看二者之间是怎样转换的。2.在“写作时的回忆”中,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你从哪里能读出来?3.在“童年的感受”中,作者对阿长的印象和态度是有变化的。试简要说明。这里从内容和作者角度、态度来入手解决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熟读精思,还要注意对具体文字表述的分析。三“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

22、含义的不同。山海经插图 课外翻阅绘图版山海经,试着查找关于“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一脚的牛”等的文字或配图,看看这些“怪物”究竟是什么。同时,大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感受其神奇色彩。10 老王 这篇课文也是老课文,在确定本文的阅读教学重点时,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个角度以老王这个人物为核心,教学重点包括理解人物形象(特别是人物的品质),赏析作者按特定顺序、线索将细节串成整体的写法,品味作者描写老王的词句,等等。总体而言,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老王的善良,学习作者表现人物“苦”与“善”的手法。一 读完这篇课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你能结合课文内容

23、,围绕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吗?另一个角度则以课文的结尾句为核心,从作者的“愧怍”反观“我”对老王的态度从“同情”到“愧怍”的变化,由此理解“我”和老王交往的实质,反思那种居高临下、缺乏真正尊重的同情,感受作者的自我批判精神,并触及“老王眼中的我”这一被文本遮蔽的内容。这个角度的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层次较深,主要做拓展。当然,也可以从这一角度的反面出发,抓住“生命尊严”的主题解读课文。只要教师对上述教学重点稍加研究,是比较容易设计出批判性阅读的教学活动的。课后第五题基于这样的考虑进行设计。五 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结尾往

24、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在以后的阅读中不妨多留意一下结尾的语句。11.台阶 小说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对父亲来说,台阶既是他的物质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当父亲用汗水和辛劳终于砌成了向往已久的台阶后,他却又处处感到“不自在”,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寂寞。自学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是怎样看待“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应该如何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细节和旁批 小说围绕父亲和台阶,有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要认真体会。如写父亲不辞辛劳地去砍柴,“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又如放鞭炮后,“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除此之外,再找出两三处,仔细加以体会,然后尝试着用一两句话进行点

25、评。12 卖油翁 这篇课文也算是新课文,写陈康肃公善射,有卖油翁不以为然,并用自己往钱孔倒油钱不湿,来表现“惟手熟尔”。积累拓展 有人认为,从这个故事可以读出弦外之音:宋朝有重文轻武的风气。但是有人可能会问: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吗?再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觉得阅读时的“质疑”也很有意思?其意图:;第一,引导师生转换视角看文章,拓宽阅读文章的思路;其二,引导师生反思质疑“当然正确”的结论,得出自己的观点;第三,增强阅读趣味性。第第四四单单元元 修修身身正正己己选选文文情情况况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 驿路梨花/彭荆风 15*最苦与最乐

26、/梁启超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这些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13.叶叶圣圣陶陶先先生生二二三三事事 这篇课文是第一次选入教材,作者是散文家张中行。要落实本单元略读的教学重点。略读速度 把握基本内容:作者写了叶圣陶哪些事?反映了叶圣陶什么样的品格?预习 略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

27、容。这篇散文2100 多字,尽量在5分钟内读完。略读一遍后,再细读课文。放慢阅读速度,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疑难的地方。这篇文章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语言风格。叶圣陶主张语言文字有写话风格,平易自然,简洁,念起来顺耳。张中行赞同这种写话风格。课文里谈语文学习,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学素材,或者说是写作教学的素材。三 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四 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此外,课后拓展,也是仍然是希

28、望学生多读文章,做了关联性的推荐。(1+X)五 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哪些精神品质?14.驿驿路路梨梨花花 这篇课文是老人教版教材,现行教材没有选用。为了“修身正己”主题,重新选入。为了落实略读。预习 略读课文,注意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看看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事。之后再细读课文,想一想“梨花”有什么象征意思。思考探究 一 下面的人物分别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一群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战士 梨花三“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再想一想,用“

29、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另一个方面,就是思想层面。不仅从雷锋精神、助人为乐这个角度,这次在此基础上融入时代特点公德意识。四 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班上的同学讨论这个话题。15.最最苦苦与与最最乐乐 梁启超的这篇文章第一次进入教材。作者在文中表达关于苦与乐观点:本文提出背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可谓别出心裁而又洞察幽微。“责任”一词重如泰山,最能折射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品格修养。作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旷达,启迪我们直面人生,勇担责任,并从中获得超越小我的大快乐。阅读时,注意把握本文严

30、谨的思路,领会那种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本文是自读课文,教学中,可以不拘一格,比如,可以采用“结合旁批、明确问题、自主阅读”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分组合作、讨论交流、升华提高”的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起引导和辅助作用。比如,可以让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主要观点;也可以结合各自的理解,说说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的不同;也可以让学生讨论:读完课文,你对“责任”是怎样理解的?有什么新的认识?16 短短文文两两篇篇陋室铭 爱莲说 两篇传统课文,搭配。预习 “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查找资料,说出几篇属于这两种文体的文言作品。思考探究设计 一

31、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传统的道德修养二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三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单元教学重点:对内容的表达有自己思考。陋室铭中的“惟吾德馨”,爱莲说中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都有点自我欣赏的意思,而且把自己与众人对立起来,对此必须有所警觉。自道有德,往往不能欣赏他人之德。“出污泥而不染”这句话假定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他自己是纯洁的,这样就把自己与社会对立起来

32、了。任何人都不应该这样想,必须意识到自己也是普通人,而多数人可能比自己更好。这样的人,即使做了所谓的“好人好事”,也会视之如平常之事,每个人都会这样做,因此不值得一提。教学中应注意引导,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第五单元 哲理之思 选选文文情情况况 17 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二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20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单元教学重点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33、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教学建议一、注重调动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二、利用比较方法,进行课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三、注意读写结合,加深对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17紫藤萝瀑布 作者于行进中见到紫藤萝,回忆往昔,由花儿的枯荣,联系到生命的无止境,表达了对人生如长河的感悟。教学这篇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散文,要引导学生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托物言志首先要有对“物”的描写,而本文对“物”紫藤萝的描写非常充分。二 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

34、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多感官互通)3.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托物言志的“志”既有作者悲喜变化的情感,又有作者对于“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的思考。教学时可以适当讲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大背景是文革动乱时期的遭遇,小背景是作者亲人遭遇疾病的侵袭,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理解本文的思想。一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

35、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三 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四 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和同学讨论交流。拓展阅读和比较阅读五 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课外找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8.一棵小桃树 本文在年代曾经入选过人教版教材,当时选入课本时用的题目是编者改动的我的小桃树,这次选入时恢复原题。细心的老师

36、在阅读课文时,可能会发现本文写小桃树时,反复出现“我的小桃树”这样的表述。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表述,表明作者笔下这株“野”的、“没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树,与自己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小桃树是奶奶给的桃核种出来的,蓄着童年的梦,作者对小桃树发芽、长大、开花以及横遭风雨的叙述,都包含着感慨和寄托。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在使用托物言志写法时,如何通过所写之物表达所言之志的(明写小桃树,暗写自己)。本文是自读课文,正文旁边的批注提示了内容要点和作者的感情变化,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批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描写比较细腻,学生自读时可以自己做批注,圈点描写精彩、令人感动的语句。在教学本课时,还要落实

37、比较阅读的要求。本文与紫藤萝瀑布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本文以叙述为主带有描写,后者以描写为主,阅读提示最后的提问就是基于这个教学目标进行了设计。19 外国诗两首 这两首外国诗搭配成一课,原来就是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老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主题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理解。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诗歌说话的口吻,并理解其中富有诗意的句子。这首诗被人们广为传诵,就在于它的平和、温暖、娓娓道来,这正是遭受生活挫折的人所需要的。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如何选择,以及回望选择的沧桑感慨,如同“,”一样富有哲理,耐人寻味。这首诗的特点是用了许多形象

38、,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象征含义。教学时要注意比较两首诗的写法,前者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来阐释哲理。另外,这两首外国诗是翻译作品,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查找不同的译作进行对比阅读,看看哪一个译本的哪些地方翻译得更精彩。这样也可以落实本单元比较阅读的教学重点。20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诗句简短,但视野宽阔,意境雄浑。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着眼于此设题。在设题时,通过引导诵读和设计情境理解诗歌的主题。一 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

39、会诗歌的意境?是否理解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望岳高度概括泰山的壮美,并将大自然与诗人的广阔胸怀融合,寄托了他的壮志,其中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歌咏泰山的名句。登飞来峰和望岳都涉及“山”,不同的是,望岳中的“登”是想象出来的,登飞来峰的“登”则是现实的。登飞来峰没有过多写眼前之景,重点写自己登高的感受,最后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富有哲理。思考探究第二题,勾连这两首诗的共同点(登山后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教学时可以将这两首诗的异同进行比较。二 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与登飞来峰

40、所写那种感觉。反复诵读这两首诗,体会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写出了山村的景色和农家的情致,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有景色的动静变化,又富有人生的哲理。己亥杂诗(其五)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用陆游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成为名句。三 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

41、春泥更护花。强调积累,书写、运用。四 背诵这五首诗歌,并用楷书默写下来。五 在写作中,引用诗句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感染力。不妨自备笔记本,摘抄积累诗文名句,以备写作中引用。第六单元 科幻探险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险和科幻。探险一般是指到荒无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危险地方去考察,面临困难、应对挑战,刺激身心,激发能量,获得探求的快感和审美体验,增进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而科学幻想则是依据科学技术原理,以幻想的形式展开想象,构造故事,塑造人物,抒发情感,表现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憧憬或忧虑。基于科学的虚构,超越现实,是科幻作品的主要特点。选文情况选文情况 21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 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

42、上她的眼睛/刘慈欣 24 河中石兽/纪昀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另外,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可以结合本单元名著导读的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等书,组织一次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适时总结阅读科普作品的感受和心得。2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及名著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传记作品、科幻作品的能力。可以回顾七年级上册第六

43、单元(快速阅读)的教学,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统筹同类学习内容的能力。3过程和方法目标:指导学生浏览课文,并尝试课外阅读整本书,认识浏览这一读书方法的意义和功用,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同时,以问题讨论的形式,检测学生浏览的质量,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21 伟大的悲剧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茨威格的一部著名的历史特写集,共12章,选取了12个历史故事也就是他认为的历史上12个人类群星闪耀的节点,来表现历史上非凡的时刻,伟大的人物。本课节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一章,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书信、底片、胶卷,发挥想象写出来的。1.浏览。这篇文章4200字,在课本这样一个体制里面算是长文了,故事性强,很适合浏览。预习

44、 快速浏览课文。本文约4200 字,请尽可能在10分钟内读完。浏览时,随手画出文章里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还要特别留意每段的首句,这样有助于把握主要内容。浏览时,哪些段落打动了你?再读这些段落,体会其中展现出的精神力量。2文章主题。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结合“思考探究”第一题,把握文章的主题。一 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指什么?3拓展探究。“积累拓展”第四题中引述了斯科特本人的观点,他认为“此次灾难的原因并不在于组织工作不当,而在于一切必须担当的冒险事业都可能遭遇的厄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阿蒙森等人用北极爱斯基摩人的狗拉雪橇,斯科特

45、等人用西伯利亚矮种马拉雪橇,这是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斯科特等人另外还兼有科学考察任务,这是不是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还可以探讨这样的问题: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满怀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等人书写他们悲壮的一幕?4.课外拓展阅读五 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还有不少精彩的传记作品,课后可以阅读相应的篇目,如滑铁卢的一分钟黄金国的发现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等,进一步品味作家笔下的历史图景。22太太空空一一日日 第一次入选教材,这篇文章原文比较长,入选教材时做了删减。本文节选自天地九重第六章,分立四个小标题,各有侧重。1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标题为“我以为自己要

46、牺牲了”我看到了什么神秘的敲击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通过抓住小标题,可以把握主要内容,也是本文达成浏览的方法。这篇课文应该从语言上并不难,但是扣人心弦,关键是能把我们想象中的事情(到太空中去)化作眼前实在的存在。拉近太空探险和学生的距离,对激发学生兴趣和想象力有一定帮助的。所以我们在积累拓展部分设计是:四 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了吧。假如杨利伟到你们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23 带带上上她她的的眼眼睛睛 本文是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而成的,虽然大大地压缩了情节,减少了篇幅,但原著的主干、神髓还是保留下来了。这是一篇充满神奇想象、浪漫情怀与悲壮色彩的

47、科幻作品。小说从“我”申请度假,主任要求我“再带上一双眼睛去”写起,层层铺开,设置悬念,最后揭开谜底,收到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表现效果,让人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1伏笔和悬念。那一支飘浮在空中失重的铅笔,那裤角上留下的两三颗草籽,那第一次地航留下的岩浆小湖泊,这些伏笔和悬念,或者成为情节发展、转折的关键,或者突出、强化了“真实情境”,都非常传神。2科幻特点,人文关怀。科幻小说历来有“软”“硬”之分。缺乏理工科知识背景的科幻作家往往回避小说中的科技原理,以传统的小说元素如情节、人物、心理描写见长,是为“软科幻”;反之,具备理工科知识的科幻作家往往对小说涉及到的科技原理尽

48、量运用、理性诠释,而往往忽略小说的人文关怀要素,是为“硬科幻”。刘慈欣的小说,可谓兼两者之长而去其短,作品中有依据科学原理的大胆猜想和假设,又有充盈丰沛的人文关怀精神。24 河中石兽 作为一则民间故事,这篇具有浓重寓言色彩的故事,如何寻找“河中石兽”是文章的焦点。作者循序渐进,依次叙述了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做法或观点,最后推出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任何一种观点或行为,不管从表面上看显得多么有道理,只要是不符合实际情形,不能接受实践检验,就是错误的。所以,做事不能“据理臆断”,要实事求是。对此设计了“思考探究”第一题。一 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

49、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2.这篇课文有不少人反映,就是从物理学的角度,可能不科学。我们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时候,刚好落实质疑和思维训练。预习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阅读课文,看看作者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 对于课文,我们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产生疑问。下面这则资料也许会引发你新的思考,请与同学交流。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 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 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介绍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