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交往礼仪学习目的妥善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的相关理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交际圈。避免在人际关系上陷于被动。本章小结本章讲授的是交往礼仪,它是有关大学生处理其各种具体的人际关系时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本章第一节讲授的是家庭礼仪,具体涉及孝敬长辈、厚待同辈。本章第二节讲授的是校园礼仪,具体涉及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集体关系。本章第三节讲授的是友邻礼仪,具体涉及处理好朋友关系、同乡关系、邻里关系。本章第四节讲授的是涉外礼仪,具体涉及正确地运用求同存异、不卑不亢、入乡随俗、热情有度、不宜过谦、女士优先等基本原则。本章第五节讲授的是求职礼仪,具体涉及
2、求职的准备与面试的技巧。第一节 家庭一、孝敬长辈(一)敬重长辈()毕恭毕敬 ()虚心学习 ()听从管教 ()不分彼此(二)孝顺长辈()奉养长辈 ()体贴长辈二、厚待同辈(一)加强团结 (二)互相帮助 (三)彼此督促()待人宽厚 ()彼此谦让 ()互相爱护 ()互相援助 ()相互促进 ()相互监督第二节 校园一、师生关系(一)尊敬教师()行动上尊敬教师 ()态度上尊敬教师(二)勤奋学习()专心听讲 ()多提问题 ()完成学业 ()帮助老师(三)听从教诲()虚心接受指教 ()耐心听从教导 ()充分理解教师 ()切勿顶撞教师第二节 校园二、同学关系(一)和睦相处()以礼待人 ()真诚友善 ()谦虚随
3、和 ()理解包容(二)团结友爱()加强团结 ()相互帮助 ()尊重异性(三)遵时守信()遵守时间 ()信守承诺(四)共同进步()本人努力进步 ()鼓励同学进步 ()大家共同进步第二节 校园三、集体关系(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集体一是参与集体。大学生对于集体的关心,首先应当以参与集体作为其主要表现。二是支持集体。在任何情况下,大学生都要以本人的实际行动对集体表示支持。三是服从集体。个人服从集体,在现实生活中是一条广泛适用的行为准则。()热爱集体一是维护集体。置身于集体之内的每一名大学生,都有责任、有义务悉心对集体加以爱护。二是奉献集体。生活在集体之中的每一名大学生,都必须对自己所在的集体具
4、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二)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在校园生活里,当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时,往往还会身不由己地面对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集体之间的关系,不仅较为复杂,而且其牵涉面往往也十分广泛。处理集体之间的关系时,下述五点尤须注意。()互相学习 ()彼此帮助 ()友好协作 ()公平竞争 ()共同进步第三节 友邻一、朋友相处(一)择友条件()志同道合()品德高尚 ()知心敢言 ()忠诚可靠 ()补己所短(二)坦诚相交()互尊互助 ()交流信息 ()相互砥砺 ()患难与共 ()与友同乐(三)保持联络()经常走访 ()定期聚会 ()利用媒介 ()托人致意二、同乡相处(一)发展乡谊()重视乡谊 ()重在乡谊(二
5、)正常交往如同处理其他方面的人际关系一样,大学生要想妥善地处理自己与同乡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要使之正常化,而不是使之特殊化。使同乡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常化,实际上就是要求大学生与同乡进行正常的交往。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不至于损害同乡关系。就一般状况而言,与同乡进行正常交往,主要注意以下三点。()保持接触 ()相互关照 ()积极合作三、邻里相处(一)彼此了解()主动接近 ()掌握情况 ()守口如瓶(二)彼此体谅与邻里搞好关系,必须注意彼此之间的体谅。在邻里之间讲究彼此体谅,一是要相互尊重;二是要宽以待人;三是要自觉自律。与此同时,还必须讲究起码的社会公德。具体而言,与邻里之间彼此体谅,
6、需要重点注意下述三个方面的细节问题。()保持卫生 ()保持安静 ()切忌贪婪(三)彼此关心()互相照顾 ()热情相助 第四节 涉外一、求同存异(一)存异中国古代典籍 易经中有言,“君子以同而异”。江泽民同志指出,应承认并尊重世界多样性。习近平同志则强调,“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他们所共同倡导的,是要求大同、存小异。在国际交往中,存异是求同的前提。没有存异,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求同。所谓存异,主要是指在国际交往中要对中外双方在礼仪、习俗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予以承认,并表示尊重。对其大惊小怪,或妄加评论,自然是不应该的。否认其存在,则更
7、非明智之举。对中国人而言,存异主要应当在注意下列三个方面。()各国的礼俗均有其一定的独特之处()各国的礼俗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各国的礼俗不需要评判其是与非 第四节 涉外一、求同存异(二)求同在国际交往中,求同是重要的基础。离开了求同,成功的涉外交往实际上是难以想象的。所谓求同,在此主要是指要在礼俗方面寻求共同点,并以遵守惯例作为涉外交往的基本要求。()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重点在于遵守惯例二、不卑不亢所谓“不卑不亢”,在此具体是指每一名大学生在与外国人进行接触时,特别是在参与正式的国际交往时,一定要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眼里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学校。因此必须使自
8、己的言谈举止讲究分寸、从容不迫、雍容大气、堂堂正正,而不能肆无忌惮、率性而为,因自己表现失当而给国家、民族、学校抹黑。在外国人面前,中国人的正常表现应当泰然自若,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出自大狂傲、目空一切。(一)克服自卑之感要在虚心学习外国的一切长处、尊重外国的礼仪和习俗的同时,坚决反对所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等盲目崇洋心理。在国际活动中,每一位大学生不论因公交往还是因私交往,都要不失国格、人格,并以自尊、自重、自信和自爱为基础,与外国人真正地平等相处,而不是一味地迎合、讨好、迁就对方。与来自大国、强国、富国的人士打交道时,必须谨记此点。在外国人面前,大学生最为
9、得体的表现,应当是气宇轩昂、堂堂正正、坦诚乐观、豁达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进退有度、充满自信。与外国人进行交往应酬时,既要言行谨慎检点又要不拘谨,既要积极主动又要不盲动,既要注意慎独自律又要不手足无措。对于外国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大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视而不见、蓄意贬低、忌妒对方,但又绝对不应该自愧弗如、自惭形秽,不可由此而以偏概全、错误地认定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的好,因而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直不起腰来。更不能就此对外国的一切都崇拜得五体投地,断定外国人一贯正确,或自以为理不直、气不壮,进而对对方毫无原则地有求必应,甚至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二)防止自大之心要在国际交往中表现得“不亢”,通常首先有赖
10、于克服自身的骄傲自大心理,但更重要的是要谨防盲目排外。在国际交往中,要在坚持自立、自强,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体现出“中华民族站立起来了”的精神风貌的同时,坚决反对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情绪,尤其是要与所谓“义和团式”的极端排外做法在本质上划清界限。从总体上来说,每一名大学生在国际交往中都应当表现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一切对外活动中,既不必妄自菲薄、抑己扬彼,也不应该高傲自大、盛气凌人、孤芳自赏、目空一切、自以为是。具体而言,在国际交往中,应当善于向外国学习一切好的东西,以便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不承认别国的长处,与不正视本国的短处一样,都永远只会夜郎自大,难有长进。在国际交往中,尤其是在与小国、弱国
11、、穷国的人士进行交往时,大学生一定要平等相待,而不应当表现得嫌贫爱富、拒人于千里之外。不允许对对方颐指气使,更不能够在对方面前显得冷漠无情。不要忘记,就国际交往而论,在任何情况下的帮助、支持都是相互的。与大国、强国、富国相比,中国目前仍旧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离开了其他国家的帮助和支持,中国不可能有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三、入乡随俗(一)基本的原因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人之所以必须认真地遵守“入乡随俗”的原则,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的原因。()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入乡随俗有助于有效沟通的实现(二)主要的要求()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特殊习俗()认真地尊重交往对象特有的
12、习俗四、热情有度(一)关心有度与外国人士接触时,要做到关心有度,即不要对外国人士表现得过于关心,尤其是不要使自己对对方的关心具体涉及其个人隐私。对对方过“度”的关心,不仅会被对方视为碍手碍脚,还会令对方因此而产生反感。(二)批评有度在国际交往中,对外国人的所作所为,通常讲究的是批评有度。也就是说,只要外方人员的所作所为不触犯中国的法律,不有悖于社会的伦理道德,不有辱于我方的国格人格,不危及其自身的生命安全,一般都没有必要去评判其是非对错,特别是不宜当众对对方进行批评,甚至横加干涉。必须明确的是,孔子所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在涉外交往中绝对是行之有效的。(三)距离有度所谓距离有度,实
13、际上就是要求大学生在正面接触外方人士时,应当视双方之间具体关系的不同而与对方保持适度的空间距离。需要注意的是,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与对方相距过近,往往会令对方产生被侵犯之感。而与对方相距过远,则难免又会使对方感觉到被冷遇。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即使与自己进行接触的外国人与自己同属一个性别,也不要贴近对方。在许多外国人看来,同性之间相距过近,甚至携手并肩而行,只能说明他们存在同性恋关系.所谓举止有度,就国际交往而言,在此主要是要求大学生规范自己的举止,并且对其多加检点。切勿使之显得过于随便,从而引起误会,或者失敬于人。具体而言,每一位大学生在同外国人士相处时,都要特别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要乱
14、用某些意在显示亲热的举止动作。在国内,朋友在相见时互拍一下对方的肩膀,长辈见到孩子时抚摸一下对方的头顶,都是一种亲热的表示,可是不少外国人却绝对接受不了这一套。二是不要采用某些有意表示“不见外”的举止动作。有的举止动作,诸如换衣服、脱鞋、化妆、补妆或梳头发等,仅适合在无人之处或者家人挚交面前进行,而绝对不宜当众“表演”。在相交甚浅或是初次见面的外国人士面前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四)举止有度“不宜过谦”原则的主要含义是,在国际交往之中,每逢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高抬自己,但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自轻自贱,或过度地谦虚、客套。正确的做法,就是
15、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敢于并且善于对自己进行正面的评价或者肯定。五、不宜过谦()为人诚实 ()光明正大()充满自信 ()尊重自己(一)不宜过谦”的作用(二)不宜过谦”的应用()自我推介()寒暄应酬()面对赞美()馈赠礼品()设宴待客六、女士优先(一)“女士优先”的本意()“女士优先”的含义“女士优先”的基本含义是,在一切社交场合里,每一位成年男子都有责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想方设法地为对方排忧解难。唯有如此,一位男士才会被视为具有绅士风度;反之,就会被看作没有教养的莽夫粗汉。()“女士优先”的要求“女士优先”的原则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
16、、保护妇女诸方面,男士对所有的妇女均应同等相待。()“女士优先”的原因从本意上来讲,“女士优先”之所以被提倡,并不是因为妇女属于弱者,值得同情、怜悯,而是因为对有 教 养 的 男 士 而 言,妇 女 乃 是“人类母亲”。对妇女处处给予优遇,既是对“人类母亲”的感恩,也是为人类的继往开来尽心尽力。()“女士优先”的范围一是它主要适用于社交场 合。二是它主要通行于西方国 家。(二)“女士优先”的表现l()问候在需要问候其他人时,一定要首先问候在场的女士。即使提及他人时,亦须将女士置于首位。l()施礼在见面、道别时,如果有必要相互行礼,则一般应令女士居于导的位置。向多人施礼时,必须以女士为先。l()
17、就座就座时,男士应请女士首先就座,并使之在上座就座。如有可能,则还 须 在 其 就 座 或 离 座 之 时 予 以照顾。(二)“女士优先”的表现l()交谈与女士交谈时,男士不仅需要注意基本的礼貌,而且还有必要检点自己的言辞。无论如何,都不允许在女士面前出言粗鲁、唐突、庸俗、低级、下流。l()吸烟在女士面前吸烟,男士一定要首先征得对方的同意。最佳的表现是,在女士面前永远不吸烟。不论是否认识对方,都必须这么做。l()外出与女士一道外出时,男士应令对方居于尊贵的位置。两人并行时,男士应当居于外侧,而请女士居于内侧。两人单行行进时,男士则应当自觉随行于女士身后。只有在遭遇特殊情况时,男士才可以“挺身而
18、出”,行进在女士前面。(二)“女士优先”的表现l()出入出入房门时,一般要求男士为同行的女士开门、关门,并请女士首先走进或走出房间l()携物男女一同出行时,通常男士有义务主动帮助女士携带较为沉重、较难拿的行李或物品。(一)搜集信息()真实的信息()有效的信息(二)自我定位()评价客观()服从现实(三)写求职信()书写规范()谦恭有礼()情真意切()言简意赅(四)预备材料()完备充实()扬长避短一、求职的准备(一)仪表()整洁求职者的仪表,必须修饰得干净、齐整,而绝对不允许不修边幅。男士要切记理发、剃须,女士则要注意整理好发型。面试时所穿的衣物要无污迹、无破损、无褶皱。衬衫的领口与袖口,尤其要确
19、保洁净整齐。()庄重修饰仪表,必须围绕面试这一中心进行。求职者的身份,要求其仪表修饰必须以庄重为宜。化妆不应过浓。选择发型与服饰时,亦应切忌过分前卫、摩登,或是刻意追求怪异、新奇、性感。女士尤其忌穿露肩、露胸、露背、露腰、露大腿的“五露”服装与露脚趾、露脚跟的“两露”鞋子。()正规应聘 较 高 职 位,或 是 去 公 司外企求职时,修饰仪表还须注意正规与否。例如,去公司、外企求职,宜按常规穿着套装、套裙与制式皮鞋,化妆宜淡,发型宜雅,服装的色彩越少越好,首饰佩戴以少为佳。反其道而行之,就可能无功而返。二、面试的技巧(二)举止()自然在面试时,求职者一定要沉得住气,要努力表现得临阵不慌、见过世面
20、。此刻,求职者的举止动作以自然而然为好。千万不要矫揉造作、举 止 呆 板,更 不 要 慌 乱 不 堪、手足无措。()大方面试时,求职者的举止动作务必大大方方、有条不紊。不要瞻前顾后、东张西望、好像拿不定主意,也不要缩手缩脚、战战兢兢。一定要记住:举止大方,能够给用人单位留下充满自信的良好印象。()文明一定要记住:走动、就座、开门、关门时,不要出声。回答问题时,不要指手画脚、手舞足蹈。进出房门的时候,勿忘始终面对考官。()优雅雅的举止,不但有助于塑造出求职者的高雅形象,而且还很容易 使 面 试 人 员 由 此 产 生 好 感 与认同。二、面试的技巧(三)谈吐()礼貌 ()标准 ()连贯 ()简洁(四)模拟()预演 ()探路二、面试的技巧为什么必须重视人际关系怎样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如何与朋友相处?为何倡导“求同存异”?怎样做到“热情有度”?大学生求职时必须遵守哪些礼仪规范?思 考 题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