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冀人版(2017)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观察与测量1 测量长度2 测量体积3 测量质量4 测量温度5 计量时间材料6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7 塑料8 服装材料物质的状态9 固体、液体和气体10 水和水蒸气11 冰和水12 热胀冷缩溶解与分离13 溶解的快慢14 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15 分离盐和沙单元复习与测试常见的力16 弹力17 浮力18 摩擦力科学擂台 制作水火箭19 制作水火箭(一)20 制作水火箭(二)观察与测量1 测量长度教学目标:了解长度的概念及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正确选择刻度尺。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
2、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难点: 使用刻度尺时做到放对、看对、读对、记对。教学准备: 直尺、卷尺、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你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吗?二、学习使用刻度尺1. 认识测量长度的工具。(1)认识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2)图文结合认识直尺、三角尺、软尺等常见的测量工具。2. 观察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和最大量程(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1)单位: 厘米(cm )(2)零刻度线(3)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1mm(4)最大量程: 15cm3. 测量长度的方法。(1)选对: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2)放对: 刻度尺要放正,尺面
3、沿着所测物体放置,薄的刻度尺只需尺面贴着被测物体,而较厚的刻度尺就应让尺面与被测物体垂直放置,且使刻度线一边紧靠被测物体。通常测量时,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使用零刻度线已被磨损的刻度尺时,则可让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3)看对: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对: 读数时,正确读出准确值,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5)记对: 记录数值,也要写好单位。三、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长度学生动手测量,将结果填写到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的表格里。四、用身体的“尺子”估测长度1. 一拃(zh): 张开手掌,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通常叫做一拃。2. 一步:
4、 步,就是我们走路时迈步的步。从后脚尖到前脚尖之间的距离,通常叫做一步。也叫做“自然步”。3. 一庹(tu): 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4. 估测课桌和教室的长度。五、拓展提高1. 应用与拓展:了解现代测量长度的工具: 激光测距仪、轮式测距仪 2.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误差。一般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使用规则,或读、记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教学后记:2 测量体积教学目标:1. 认识测量物体体积的仪器,知道体积的常用单位。2. 知道正确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3. 在进行测量液体体积的过
5、程中,体会科学的严谨。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知道体积的常用单位。2. 知道正确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3. 在进行测量液体体积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严谨。教学重点: 知道正确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教学难点: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教学准备: 量筒、量杯、水、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的水杯多种多样、形状各异,谁的杯子能装更多的水?二、认识测量仪器1. 体积: 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液体常用的体积单位一般是: 升(L)、毫升(mL)2. 认识量筒和量杯。量杯下小上大,刻度下疏上密;而量筒上下的粗细相同,刻度均匀。3. 观察量筒的单位、起始刻
6、度、最大量程、最小刻度值。 三、测量水的体积1. 将水倒入量筒里: 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水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缓缓流入。2. 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四、量筒的使用1. 会选: 根据被测液体的多少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2. 会放: 量筒要平稳放在水平桌面上。3. 会看: 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4. 会读: 根据量筒的最小刻度值读数并记录结果。教学后记:第2课时教学目标:1. 巩固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2. 知道正确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3. 在进行测量物体体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会用排水法正确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7、教学难点: 掌握排水法。教学准备: 量筒、量杯、胡萝卜、水、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请一位同学说说乌鸦喝水的故事,并请同学们思考乌鸦利用了什么规律?二、固体体积的单位为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等。1毫升 1立方厘米 1升 1立方分米三、测量胡萝卜的体积生活中有很多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胡萝卜和石子等。用量筒能直接测量这些物体的体积吗?1. 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2. 将胡萝卜完全浸入水中,记录水和胡萝卜的总体积。3. 用水和胡萝卜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是胡萝卜的体积。4. 如果胡萝卜体积太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如何测量它的体积呢?5. 学生动手测
8、量。四、应用与拓展依次用量筒取相同体积的水倒入透明的杯子,分别在杯壁上标记出水面的位置作为刻度,这个量杯就可以测量体积了。教学后记:3 测量质量教学目标:1. 了解质量的概念及质量的单位,知道质量的测量工具。2.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 测量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 苹果、橘子、香蕉、托盘天平、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轻重仔细观察苹果、橘子、香蕉等水果,猜一猜哪个重一些?两种轻重相差不多的水果,怎样比较它们的轻重?二、认识托盘天平1. 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
9、,人们习惯上称质量为重量,但它们是有区别的。生活中常见的秤有杆秤、电子秤、磅秤等。2. 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克和千克。1千克 1000克3. 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托盘天平:底座、游码、平衡螺母、左托盘、右托盘、指针、砝码、镊子三、托盘天平使用方法1. 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2.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3. 将待测物体放在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4. 记录称量结果。物体的质量 砝码的总质量 游码所对的刻度值。5. 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四、称量水果的质量1. 将托盘天平放置
10、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2.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3. 将水果放在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4. 记录称量结果。水果的质量 砝码的总质量 游码所对的刻度值。5. 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五、应用与拓展称量水的质量教学后记:4 测量温度教学目标:1. 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 掌握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 能准确地读写温度,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技能。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读写温度,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技能。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11、和技能。教学准备: 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温水、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怎样判断水的冷热?二、感知水的冷与热1. 分别将两个手指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先用手背触摸杯壁,感觉水的冷热,避免烫伤。5秒后,再将两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两个手指对水温的感觉相同吗?2. 人们对冷热的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怎样准确判断水的冷热?三、测量水的温度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2. 观察酒精温度计,它上面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摄氏度?最大量程是多少?用手捂住它下端的玻璃泡会怎样?3. 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12、读取液柱示数。4. 5分钟后,再测量这杯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看看有什么变化。四、应用与拓展测量体温: 体温枪、体温计5 计量时间教学目标:1. 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会使用停表计量时间。2. 了解水钟的工作原理,掌握制作与改良小水钟的方法。 3. 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小水钟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小水钟变慢的原因,掌握小水钟的改良方法。教学准备: 停表、小水钟、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跳绳比赛中,我们常常需要计量时间。怎样计量时间呢?二、学习使用停表1. 观察停表的结构,了解停表的使用方法。 2. 先按复位键,使停表显示的示数归零。按下起始键,停表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
13、,再按下停止键,停表停止计时。3. 你还知道哪些计时工具?了解使用这些工具计时的方法。三、做个小水钟1. 用身边常见的塑料水瓶做一个小水钟。2. 先将塑料水瓶从中间位置剪成两部分。3. 在瓶盖中间扎一小孔。4. 将水瓶的两部分组装在一起,向上面的瓶里倒满水。5. 用停表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标出下面瓶中液面的高度。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根据1分钟和2分钟瓶中液面的高度,能标出3分钟、4分钟的刻度吗?当水壶内水位较高时,水流得比较快;水位较低时,水流得比较慢。采用多级漏壶的结构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漏壶水流的稳定,提高水钟的准确性。四、应用与拓展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测一测1分钟内我们能做哪些事情?推测2分
14、钟内我们能做多少事情?时间由很多个1分钟组成,许多个1分钟能做出很多事情。古代计时工具: 日晷(日规)、月晷、沙钟、圭表等。五、小结1. 了解水钟的工作原理。2. 掌握制作与改良小水钟的方法。3. 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教学后记:材料6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2.能说出从陶泥到陶泥瓶的制作过程中材料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它们的物质没有改变。3.能描述陶瓷制品的加工过程。科学探究1.能够从材料来源的角度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3.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人造材料的加工过程
15、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3.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教学重点:通过活动知道材料根据来源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对生活的中-一些常见的材料分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塑料盆、玻璃杯、石子、木板和沙土等实物,让学生先用感官进行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2.学生观察后回答。3.引导: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它们是
16、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你能根据来源区分身边的材料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观察比较,形成知识1.认识天然材料。(1)提问:课本中的塑料杯、书、棉布衣服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又是从哪里来的?(2)观察: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回忆生活经验,思考上述问题。(以上三种物品分别由塑料、纸、棉布制成,学生经过分析判断,得知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的;纸是由木材等加工制成的棉布是由棉花加工而来的。进而分析得出石油、木材和棉花都是来源于自然界。)(3)汇报:指定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与评价。(4)引导:生活中还有哪些将天然材料加工后制成人造材料的例子?将你知道的写
17、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5)结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然材料的概念,像木头、棉花、沙土、石油等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叫天然材料。2.认识人造材料(1)观察?出示玻璃加工过程的图片或玻璃加工过程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察。(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进行观察,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问:玻璃是利用什么材料,怎样加工制成的?(玻璃是用石英等天然材料为主要原料经过煅烧制成的。)(3)结论:像玻璃、塑料、金属、尼龙等用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三)拓展延伸,实践应用引导: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天然材料制成人造材料的例子,跟大家来分享一下。交流: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天然材料和人
18、造材料。要求学生在知道的常见材料中,区分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陶瓷实物作品陶瓷花瓶、陶瓷碗、陶瓷壶。2.引导:生活中常用的碗、花瓶、瓷砖等物品,很多都是用陶资材料制成的3.提问:陶瓷材料是怎样加工成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制作一件陶瓷作品。(二)掌握方法,设计作品1.讲解制作方法。(1)和泥。把土块捣碎。加入量的水进行调和,用手拌,搅和均匀(2)练泥。取一块泥,用手掌揉,然后将泥块举起一定高度用力向下摔,逐渐摔成圆柱形。把练好的泥放入盆中,盖上湿布。(3)揉泥。用两掌稍稍压住掌心中的泥块慢慢转动,
19、使泥块随着转动而反复翻转,最后被成圆形或椭圆形。(5)精接。把还体各部分粘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坯体。(4)捏泥。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将泥捻成所需形状。(6)干燥。把完成的坯放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干燥。(7)烧制。按照素烧的升温曲线进行气烧操作,达到烧成温度时止火。(8)冷却。按照素烧的温度进行冷窑,以防素胎惊裂。(9)上釉。采用刷釉、浸釉等方法上釉,使素胎内外皆有釉。(以上方法步骤(7)(8)(9)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实现,可以通过讲解或视频让学生知道每个步骤的目的,便于学生对人造材料加工过程的学习。)2.作品设计。(1)讲解设计思路。没计造型。如长圆柱形、喇叭形、身圆形、大肚形等。没计装饰。画出
20、样品外表图案,如花朵、线条、动物等。大生呈现形式。可以采用课件、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2)学生分组设计(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三)分工合作,制作作品1.小组制作。 (1)温馨提示使用雕刻刀时注意安全。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小组成员要团结合(2)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2.展示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讲解评价标准:(1)作品造型美观。(2)作品工艺精致。(3)作品有创意学生交流,并进行相互评价。(教师引领学生选择出造型美观、有创意的陶瓷作品,并对设计独特的小组进行表扬。)讲解:在用陶士做陶泥瓶的过程中,陶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它的物质没有发生改变。陶泥花瓶经过高温烧制变成了
21、陶瓷瓶。陶土是天然材料,陶瓷是一种人造材料。 (四)拓展延伸,实践应用一当动。(引导:为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明家不断研究出新的材料。学生汇报搜集新材料的信息,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1)材料的名称和来源。(2)简单的制造过程。(3)新材料的特点。(4)新材料的用途。交流:把搜集、整理好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在交流各自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认识新材料的感受。讲解:以树脂为材料制作的眼镜,重量轻,佩戴舒适度高;采用多种新材料制成的航天服,具有隔热、阻挡宇宙射线等作用。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新材料?教学反思:7 塑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塑料的优点,了解塑料的缺点和白色污染的危
22、害,找出力所能及的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塑料的优点;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得出力所能及的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全面认识事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环境污染的忧患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参与意识。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塑料进行研究,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教学难点:体会白色污染的危害,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它是用我们身边的常见材料做成的,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材料呢?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饮料瓶小制作)。它是用塑料做的,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
23、起来研究塑料(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塑料的特性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还看到过塑料制品?塑料不仅用于制作生活用品,其他领域也少不了它(PPT播放工业、农业、航天用塑料)上至航空部件,下至儿童玩具,塑料到底有什么优点,使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呢?(一)集体讨论探究方法。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ppt实物),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些材料,找出塑料的优点?(观察,看,摸,闻,比)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我们一起看看用哪些方法研究(ppt小结)(二)学习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填写思维导图。我们先看一下实验步骤:1、选择3组实物观察比较,找出塑料的优点。2、小组内轮流说一说塑料的优点,完成思维导图。3、
24、用彩笔把塑料的共同优点圈起来。注意事项:1、组长组织讨论,记录员做好记录,选好汇报代表在组内尝试汇报。 2、材料包没有的实物在讲台和屏幕上展示。 3、时间充裕的小组继续完成全部五组实物对比。 我们来看一下实验记录单怎么填写。(三)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四)2)小组汇报(投影展示)时间到了,让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的汇报最精彩。生汇报师板书(轻便、可塑、色彩鲜艳、牢固、防水、不易传热、不易导电、价格便宜,不易分解等)小结:同学们找到塑料这么多优点,真不简单!正是塑料有这么多优点,所以在很多方面替代了有限的天然材料和一些传统材料。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找到减轻白色污染的方法。(一)了解塑料的
25、缺点。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难道塑料就没有缺点?你们在使用塑料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它的缺点? 你们真是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塑料燃烧后会释放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所以塑料类的垃圾是不能通过燃烧处理的在,处理起来很麻烦。(二)感受白色污染的危害,观看图片、视频。根据同学们的课前调查,我们假设一个家庭每天使用5个塑料袋,哪一周使用多少个?一年使用多少个?(ppt图片展示成山的废弃塑料)世界有上千千万万个家庭,这要制造多少塑料垃圾呀!我们来看一个相关的视频。(三)小组讨论,找出力所能及的减轻白色污染的方法。白色污染的危害真大!让我们利用集体的智慧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减轻白色污染,我们能做些什么?1、请
26、在小组内讨论并完成实验记录单的填写。(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汇报。时间到了,让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想出来的办法又好又多。(小组汇报)3、你想的办法真好!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饮料瓶变废为宝的视频)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那么多的解决办法。让我们回顾一下(生齐读):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物品;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3、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活动;4、使用可降解塑料。四、总结塑料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带来了“白色污染”的危机。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合理利用塑料,努力减少“白色污染”,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8 服装材料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常见服装材料的名称。2
27、.能描述某些服装材料的渗水、保温等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科学探究1.能从不同服装材料的渗水性、保温性等性质,提出探究性的问题。2.能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获取服装材料性能等科学事实。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服装材料的性能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能在探究过程中实事求是,准确记录数据,尊重观察结果。3.能与他人合作,愿意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服装材料对生活的重要性,体会到不同服装材料有不同的用途。
28、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不同服装材料的渗水性、保温性等性质,提出探究性问题.(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参加不同的活动、在不同的场合会穿不同类的衣服,比如,运动时穿运动服、出席宴会时穿礼服、下雨天穿雨衣等。我穿的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服装材料吧!2.提问:你认识哪些服装材料?不同的服装材料有什么性能?3.出示观察方法:(1)查看衣服标签。(2)观察纤维的孔隙。(3)触摸衣服的表面来识别服装材料。4.交流: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二)观察现象,获取事实1.比较棉布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1)提问:棉布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哪个好?(2)掌握实验方法。出示实验方
29、法。A准备大小相同的棉布衫和橡胶雨衣材料各一份。B.用滴管分别在它们表面滴相同滴数的水。出示注意事项。A.每次滴水的位置保证在同一个地方。B.用胶头滴管滴水时,要与桌面保持45度夹角。(3)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4)得出实验结论。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小结:棉布渗水性强,橡胶水性弱。2.比较羊毛杉和棉布衫的保温性。(1)提出问题。羊毛衫和棉布衫哪个保温性好呢?(2)猜想假设。学生进行猜想后,交流猜想结果。(3)掌握方法。实验方法。A向两个杯子中加入温度、体积相同的水。B.一个水杯用羊毛杉,另一个杯子用棉布衫分别包起来。(
30、注意:羊毛衫和棉布衫的厚度要相同。)C.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量杯中水的温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B.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壁。D.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E.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量液体中。F.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4)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5)得出结论。汇报:说一说你们组的实验数据。讨论: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结:羊毛衫比棉
31、布衫的保温性强。引导:生活中还有很多服装材料的保温性很好,说说你都知道哪些?(三)联系生活,实践运用1.引导: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制作功能的服装,你还知道哪些多种功能的服装?2.阅读: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不同功能材料的服装。3.交流:将整理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并与同学交流。(要求从服装名称、用到的材料、具有的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4.教师总结与评价。教学反思:物质的状态9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2.能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3.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4.能归纳出固
32、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科学知识目标: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2.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1.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教学准备:常见物体的图片、纸、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镜、记录表、烧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一、创设情境,设疑激
33、趣师:(出示百宝箱)这是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物体,你们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分类,粘贴在响应的圈内。(画在黑板上三个圈)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议,并对正确的小组进行鼓励。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物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师:引导学生对课本上及收集到的物体进行分类固体 Solid气体 Gas液体 Liquid学生小组活动师:指导学生填写(气球-气体和固体,沙拉酱液体和固体,汽车固体、气体和液体)目的:加深对物体三种状态的认识。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师:知道物质三种状态之后,我们来一步步研究它们各自的性质,先来研究固体的性质。首先,拿出你们的橡皮,来观察一下。(拿一
34、个较规则的橡皮和学生一起讨论)。师:引导学生学生研究固体的几种常见的性质(例如:形状、体积、软硬、质量等)(选择自己熟悉的几种固体研究它们的性质)师:刚才大家已经目测了不同固体的质量,那怎样才能准确测固体的重量呢?大家有没有好的方法呢?生:可以用天平测量。师:你们很聪明,今天老师就拿了天平,大家先来观察一下天平的零件构成, (出示图片,学生回答) 生:天平由1.底座2.托盘架3.托盘4.标尺5.平衡螺母6.指针7分度盘8.游码这些零件组成。师:大家都清楚天平的个部分构成及应用了,是不是咱们现在就可以测量了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生1:我知道,使用之前应该调零。师:说的非常好,其他同学知道还有什
35、么应该我们注意的吗?生:应该轻拿轻放砝码,砝码应该用镊子来拿。师:对,非常好,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器材,保护公物。还有吗?想一下,如果我们要测铁块重量,如果铁块重量比天平量程还要重,那我们能测出来吗?生:不能,所量物体重量不能超过天平量程。师:对了,那我们测量物体时,应该把物体放在那个盘子里呢?生:左边。师:对了,记住,要左物右码。好了,现在我们要实验了,大家按照注意事项,一步步操作,把测量物体的重量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此时教师可用用小黑板或多媒体出示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生:测量完了,记录在表格里了。师:还有最重要的一步,测量完物体重量之后,砝码应该放回盒子里,游码要拨回零刻度。你们都做到了吗
36、?生:做到了。物体名称形状体积软硬质量(克)透明估算实际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总结固体的性质了呢?师生总结并板书小组讨论:每种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有什么不同的用途?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吗?不同的固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全班交流活动二: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师: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液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师:让学生量取100毫升的不同液体,进行观察研究。学生第一次学习使用量筒(烧杯)教师示范并讲解把量筒平放在桌子上。左手扶住量筒,右手慢慢地往量筒中注入液体。接近示数时要仔细,尽量让液面平稳,读数时要平视。生:按要求称量不同的液体,并观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
37、怎样测量液体的质量?生:小组讨论(引导先第一次测量容器的质量,第二次测量装有液体的容器,用第一次的减去第二次的就是液体的质量)物体名称形状质量(克)流动性透明估测实际学生亲自动手称一称。总结液体的主要性质。并板书师:不同液体混合后,会出现什么现象?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小组讨论(合作实验)师:气体和液体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呢?全班交流活动3 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通过实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引导学生综合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先让学生试着回答,发现学生存在质疑的地方。生:提出质疑的问题,师:组织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多方面思考)小组讨
38、论: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固体和液体: 固体和气体: 液体和气体: 固体、液体和气体: 全班交流学生能达到区分的目的即可,不强求统一。师:现在,让我们再考虑一下前面的分类吧!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师: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小组讨论: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出它的体积。将本组的测量方法和结果与同学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巧妙?方法一:向量筒里注入一定体积的水(估计淹没石块即可),记录示数,将系有细绳的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方法二:在浅盘上放一个烧杯,烧杯里面装满水;将小石块轻轻的浸入水中,溢出的水会流到浅盘里;用量筒测量浅盘里水的体积,就是小时快的体
39、积。板书设计固体.液体和气体固体 体积液体 形状气体 易流动易被压缩10 水和水蒸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认识生活中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教学重点】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
40、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准备】课件、烧杯50ml、矿泉水瓶、水写纸 、集气瓶、玻璃片、热水、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视频导入创设点子兔和托比遇到难题的情境,请学生观看视频消失的水,点子兔和托比发现水缸里的水变少了,引出水到哪里去了,从而引出课题水和水蒸气。二、魔术表演,引出蒸发1、提问:水有哪些特点?2、魔术表演教师用手指蘸水在水写纸上写字,交流过程中,字不见了。【设计意图:课堂的导入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魔术入手,让学生在感受科学魅力的同时,也产生了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本课从这里引出探究的问题。】3、学生推测(水变干了 水蒸发了 到空气中去
41、了 变成了水蒸气)。【设计意图:通过魔术表演,有效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想象、推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4、交流观察水蒸气,总结出水蒸气的特点。【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亲自观察感受水蒸气的过程,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扩充,对水蒸气的特点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尤为重要的是,这一情境很自然地引发了儿童原有认知与新认知的矛盾】5、观看蒸发微观图片解释水变干现象。【设计意图:这里借助教师的图片将 “蒸发”这一概念变得形象,益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接受。】6、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并尝试解释这一现象从而认识和理解“蒸发”概念。引发认知冲突:白汽是不是水蒸气的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
42、生真正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蒸发”,虽然需要花一些时间,但其效果远远比老师硬塞给科学术语好得多!科学课就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去理解和掌握。】7、请生尝试解释视频中消失的水哪去了?板书:(课件展示文字) 无色无味 水 蒸发 水蒸气 无色无味 (液态) (气态)三、实验探究,加快蒸发1、情景引导发现新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加快水的蒸发吗?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3、师引导学生明确对比试验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对比试验中的不同条件,其他条件要一样。3、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学生讨论后汇报。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展示实验记录单)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事先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要使学
43、生在活动中“活”有所“长”,“动”有所“获”。故本环节让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方案,制定出具体详实的实施计划,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必要的基础。】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实验小结: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设计意图:抽象思维需要感性材料为基础,因此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四、静态观察,发现凝结1、情境设疑,水会蒸发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越来来多。那海水就越来来越少最后消失,是这样吗?【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问题与原有认知引起矛盾,学生借助生活常识和经验作出初步的解释,需要科学的验证来证实,学生探究行却再一次被激活。】2、讨论实验方法,进行凝结现象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情况。3、认识“凝结”概念。4、联系生活现象,提升概念理解。5、深入思考,解析“白汽”,出示烧开水的时候冒出的白气图片,让学生尝试自己解释白汽是如何产生的。接着提出看得到的白汽过一会又消失了,请生解释这一现象。【设计意图:解决上一环节的遗留的问题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凝结的理解。通过对白气消失的理解又回顾了蒸发的概念,从而把水和水蒸气相互转化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板书:(课件展示文字)水(液态) 凝结 水蒸气(气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