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202020 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届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 语文解析及评分标准语文解析及评分标准 1.(3 分)A(B 以偏概全,原文是“二者的合流” ;C 张冠李戴,选项说的应指“考古”D 表述过于绝对) 2.(3 分)D(原文表说的是“为将来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这是把未然表述成已然。 ) 3.(3 分)B(原文中并不能得出“说明它比古代文献更加具有真实性” ,推断不合理) 4.(3 分)B( “只有才”逻辑关系不当,表述过于绝对。 ) 5.(3 分)A(因果关系不当) 6.(6 分) 加大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和培育,从而带动特色小镇的多方面发展;
2、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作用机制; 是借助非遗资源的故事转化来加快提升特色小镇的发展速度; 是创造和引导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特色小镇全产业链。 (意思相近即可给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7.(3 分)C(煤店老板听见了我的祈求声,并且也打算有所行动。 ) 8.(6 分) 为人虚伪。对于“我”苦苦哀求,老板娘总是以没有听见为借口而加以推辞和拒绝。 自私冷漠。对于“我”寒冬缺煤,难以生存的困境,煤店老板娘不但视而不见,而且也阻挠煤店老板 帮助我。 为富不仁。煤店老板娘生活条件优越,是那个时代相对富裕的有产者,但对“我”这个生活艰难的无 产者却毫无同情心。 (意思正确即可) 9.(6 分) 人
3、物形象的荒诞。卡夫卡虚构了一个“骑着木桶飞翔”的人物形象,但“我”是那个时代众多底层小 人物中的一员,而“我”借煤事件本身更是来源于作者所处的现实生活在那个特定时代,底层百姓迫于 生存,抛弃尊严,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人物的荒诞与事件的真实相融合,便于读者更好理解 主旨; 动作细节的荒诞。文中例如“我”骑桶的动作,滚落的姿态,被老板娘用围裙扇走等内容,这些细腻 而超现实的刻画,既使作品具有了讽刺的意味,同时也能更好地让读者体会到“我”作为现实世界中处于底 层的小人物卑怯而复杂的心理; 结局的荒诞。最后“我”的结局是浮升到“冰山” ,结局的设计令人匪夷所思,但却表意隐晦,使得作 品主旨
4、表现为多重性。通过结局我们不但感受到作品展现的黑色幽默,更是深深体悟到主人公自嘲式的无奈 和深沉的悲哀。 (意思对即可,答对两点给满分) 10.(3 分)C( “召对久之”是说召见王曾并应对很长时间,应该单独成句; “甚”表示“思卿”的程度; “故 不及朝服见卿”说明对王曾的信任和重视。 ) 11.(3 分)C(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12.(3 分)D( “举荐贤能而不声张”表述不完整, “委婉地提出批评”与原文不符。 ) 13.(10 分) (1)曹利用嫉妒王曾官级比他高,曾因不服气而不高兴。到曹利用因事受到牵连而被判罪时,太后大怒, 王曾反而替曹利用辩解。 ( “恶” “班”
5、“坐事”各 1 分,句子通顺 2 分) (2)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任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对其治理措施十分高兴,替王曾 画一幅像并为他建祠庙进行祭祀。 ( “会” “知” “祠”各 1 分,句子通顺 2 分) 14.(3 分) C( “直抒其志”错,这首诗是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 ) 15.(6 分) (1)同意。首先,在诗人的眼中,无论是竹子水中倒影的姿态,还是挺拔向上的状态,都充满了生机, 可爱的翠竹,幽雅的环境,给诗人情不自禁的喜悦之感。其次,诗人写竹,意在寄兴。诗人怀不世之才,自 信中充满期许,渴望能像竹子一样被重用,济世报国,其情其志,于诗中时时可见,所以“喜”溢于诗
6、中。 (2)不同意。竹子那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竹子的被重用,虽然令诗人歆羡和感慨,但终其一生, 始终是郁郁不得施展,于吟物之中寄托自己的失意,所以是明“喜”实“愁” ,以乐见衬悲情。 (可以任选观 点作答,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16. (6 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7.(3 分)C(依托:依靠、凭借。依照:对着实际存在的参照物来做。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 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交相辉映:互相映照。 ) 18.(3 分)C (根据前后语境推断而出) 19.(3 分)B
7、(A“语序不当 C“业界对于”表述错误D“业界对于”表述错误,语序不当) 20.(6 分) 喝碳酸饮料要讲究个“度” (或“要适度饮用碳酸饮料” ) ; 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紊乱(或“会影响消化功能” ) ; 适量饮用碳酸饮料也有益处(或“碳酸饮料也有益处” ) 。 (意思对即可) 21.(5 分) (1)心理健康服务的阻碍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及服务缺乏了解。 (2 分) (2)加大心理健康及服务的宣传增加心理咨询资源,提供更为便利的心理咨询服务。 (3 分) (评分要求:第一问只写到“人们对心理健康及服务缺乏了解” ,给 1 分;第二问答对一条给 1 分,答出 两条给 3 分) 22.(6
8、0 分)写作(参照 2019 年全国卷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年少丧父,由其叔父王宗元抚养成人,向里人张震学习学问,善于写作文辞。 咸平年间,由乡贡试礼部、廷对都是第一名。杨亿见到了王曾所作之赋,赞叹说: “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 这时各种吉祥的现象纷纷出现,王曾曾入朝进对,真宗向他说及了此事。王曾上奏说: “这确实是国家太 平的结果,但希望陛下进一步推广而不要居功自骄,如果有一天发生灾荒,则可以免除世人的议论。 ” 到真定 接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臣下都不敢劝谏,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用以劝谏。真宗曾经晚上坐在承明殿,召 见王曾并应对很长时间,退朝后,真宗派内侍告诉王
9、曾说: “我十分想见你,因此来不及穿着官服见你,请你 不要以为我慢待你。 ” 真宗身体不适,皇后执掌朝政,太子虽然在资善堂听事,但一切都由皇后决定,朝廷内外都为此而担忧。 真宗刚驾崩,朝廷内外一片争辩喧闹,纷乱不已,王曾面容严肃,神态庄重,朝廷将王曾作为重要大臣加以依 靠。仁宗即位,升任礼部尚书。大臣们议论太后上朝的仪式,王曾请求像东汉过去的礼仪一样,太后坐在皇帝 的右边,垂帘奏事。丁谓却想皇帝只在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接见大臣,大事则由太后召见辅臣断定,不是大事 就让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决定可由雷允恭下达。王曾说: “两宫不在一处,但大权归宦官执掌,这是 祸害的一种征兆。 ”丁谓不听。不久
10、雷允恭犯罪被杀,丁谓也由此而获罪。从此以后两宫垂帘,辅臣上奏议事 都依照王曾的建议。 王曾方正严整稳重,每次进朝觐见皇帝,陈述事情的利害得失,都详细切中事理,许多人受他推荐而被朝 廷提拔,他特别厌恶侥幸受宠之人。曹利用嫉妒王曾官级比他高,曾经因不服气而不高兴,其言语记载在曹 利用传中。到曹利用因事而犯罪时,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曹利用辩解。太后说: “爱卿曾经说曹利用强行 蛮横,如今又为什么要替他辩解呢?”王曾说: “曹利用一直依仗皇恩,臣下因此曾经以理驳斥他,现在曹利 用被加以大恶之名,臣下并不知道。 ”太后稍稍息怒,最后对曹利用从轻发落。开始,太后受册封,将御驾大 安殿,王曾坚持认为不可以,
11、到长宁节给太后祝寿,只在便殿恭敬地进行庆典。太后的左右姻亲之家请求王曾 通报求见太后,王曾往往加以制裁和压制,太后更加不高兴。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任 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对其治理措施十分高兴,替王曾画一幅像并为他建祠庙进行祭祀。王曾推荐和贬斥士人, 没有人知道。范仲淹曾问王曾说: “公开选拔士人,是宰相的职责。您的大德,唯独缺少这一点。 ”王曾说: “执 政的人,如果将恩德归于自己,那怨恨又归于谁呢?”范仲淹深深佩服他所说的话。宝元元年(1038)冬天,大 星坠落在王曾的寝处,左右惊恐地告诉他。王曾说“:一个月后就可以知道后果了。 ”一月后王曾死,终年六 十一岁,被追赠侍中,谥号“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