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 修 一(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 高考要求内容知识要求了解(A)理解(B)掌握(C)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集合的含义集合的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常用逻辑用语“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对含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函数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映射简单的分段函数及其应用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奇偶性指数函数有理指数幂的含义实数指数幂的意义幂的运算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对数
2、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且幂函数幂函数的概念幂函数,的图象及其变化情况函数的模型及其应用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二分法函数模型的应用 课本内容解读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一、集合:1集合的定义与表示(1)集合的定义: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2)集合的表示:常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一般用小写拉丁字母表示 (3)集合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 , 不属于() (5)常用数集:(6)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等方面理解)(1)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
3、合,如果集合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中的元素,称集合是集合 的子集,记作(读作含于)或(读作包含)。韦恩表示图略(2)集合相等:如果集合是集合的子集(),且集合是集合的子集(),称集合 与集合相等。记作。韦恩表示图略(3)真子集: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且称集合是集合 的真子集,记作(读作真含于)或(读作真包含)。韦恩表示图略(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5)集合的子集个数:含有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真子集个数为,非空真子集个数为3集合的基本运算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等方面理解)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或属于集合
4、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与集合的并集,记作(读作:“并”),即,韦恩表示图略 (2)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且属于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与集合的交集,记作(读作:“交”),即,韦恩表示图略,数轴表示略 (3)补集: 对于一个集合,由全集中不属于集合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相对于全集的补集,简称为集合的补集,记作,即,韦恩表示图略,数轴表示略说明:求并集、交集与补集时可借用数轴处理4集合的主要性质和运算律集合的主要性质和运算律包含关系: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01律:等幂律:求补律:反演律:二、函数及其表示1函数的定义:(集合对应定义法) 设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
5、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就称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函数,记作,其中,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的值对应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值域是集合的子集. 函数三要素:定义域(集合),值域(集合),解析式(表达式) 区间(集合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左开右闭、左闭右开) 无穷大的引入: 2函数的表示: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像法:用图表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分段函数: 映射:设是非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使
6、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映射。 会区分函数与映射的关系3函数的性质:(主要从文字叙述,数学符号,图象特征方面理解)(1) 单调性 增函数,增区间,递增性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对于定义域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区间叫做函数的一个增区间;这种性质叫做函数的递增性。 减函数,减区间,递减性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对于定义域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叫做函数的一个减区间;这种性质叫做函数的递减性。注:会从文字叙述,
7、数学符号,图象特征等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会用定义判断并证明函数单调性(2)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函数的最大值: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实数满足:(1)对于任意的,都有;(2)存在,使得。那么,我们称是函数的最大值。 函数的最小值: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实数满足:(1)对于任意的,都有;(2)存在,使得。那么,我们称是函数的最小值。注:函数最小值的求法:基本函数法,图像法,单调性法等(3)函数的奇偶性: 偶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函数叫做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 奇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有,那么函数叫做奇函数。
8、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一、指数与指数函数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它们是一对互为相反数,记作。负数没有偶次方根。式子叫做根式,是根指数,叫做被开方数;由次方根的意义得:(2)分数指数幂: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3)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2)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图象定义域值域性质(1)过定点(0,1
9、),即时(2)单调性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3)范围时;时;时;时;3对数与对数的运算:(1)对数:(定义、记法、读法,各部分符号及名称)一般地,如果,那么数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注:理解对数定义的本质;熟记对数符号各部分名称,明确各部分的范围常用对数: 自然对数:(2)对数与指数的互化:(3)对数的性质: (4)对数的运算性质:(5)对数恒等式:(6)对数换底公式: 4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对数函数: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图象定义域值域性质(1)过定点(1,0),即时(2)单调性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
10、函数(3)范围时;时;时;时; 5幂函数:(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是自变量,是常数。(2)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图象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对称性奇函数原点对称偶函数轴对称奇函数原点对称无奇函数原点对称单调性在上递增上递减上递增在上递增上递增及上递减公共点6函数图象变换平移变换:左右平移与上下平移翻折变换:如何由图象得到图象对称变换:如何由图象得到图象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一、函数与方程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函数的零点:对于函数,我们把使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2)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关系: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3)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
11、: 一般地,我们有:如果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那么,函数在区间内有零点,即存在,使得,这个也就是方程的根。2二分法:(1)二分法定义:对于区间上连续不断且的函数,通过不断地把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2)给定精度,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得基本步骤:1. 确定区间,验证,给定精度;2. 求区间的中点3. 计算(1)若,则就是函数的零点;(2)若,则令(此时零点);(3)若,则令(此时零点);4. 判断是否达到精度:即若,则得到零点近似值(或);否则重复24。二、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
12、模型:一次函数型(直线型):均匀上升指数型:爆炸式上升对数型:缓慢式上升幂函数型:爆炸或缓慢式上升2函数模型的应用:必 修 二立体几何(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湖北高考要求内容知识要求了解(A)理解(B)掌握(C)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用斜二侧法画简单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公理1、公理2、公理3、公理4、定理空间直线、平面平行或垂直的判定空间直线、平面平行或垂直的性质证明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课本内容解读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3、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棱柱: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侧面、侧棱、顶点),表示方法 棱锥: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侧面、侧棱、顶点),表示方法 棱台: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上、下)、侧面、侧棱、顶点),表示方法 圆柱: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侧面、轴、母线),表示方法 圆锥: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侧面、轴、母线),表示方法 圆台:定义,基本元素(底面、侧面、轴、母线),表示方法 球:定义,基本元素(球心、半径(直径),表示方法(2)简单组合体: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投影,投影线,投影面;中心投影
14、,平行投影(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 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正(正视、俯视有长)、高平齐(正视、侧视有高)、宽相等(侧视、俯视有宽)(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平面图形斜二测画法 确定坐标系:() 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 平行于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轴的线长度不变;几何体斜二测画法:一画轴 二画底面 三画侧棱 四成图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圆柱的表面积 圆锥的表面积圆台的表面积 球的表面积(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柱体的体积 锥体的体积 台体的体积 球体的体积 第二
15、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DCBA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 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等表示,如平面、平面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平面ABCD等。(3) 三个公理:LA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符号表示为:AL,BL, 且A,B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CBA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符号表示为:A、
16、B、C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A、B、C。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PL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符号表示为:P =L,且PL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共面直线: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2)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符号表示为:设a、b、c是三条直线ab, cb ac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
17、适用。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3)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已知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作直线,则与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夹角) 与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或空间图形的特殊位置上;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
18、位置关系平行问题:(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来表示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符号表示:(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符号表示: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用定义;判定定理;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
19、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符号表示:作用:利用该定理可判断直线的平行问题。结论: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简记为: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符号表示: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结论: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垂直问题:(5)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如果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叫做垂足。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
20、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符号表示: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重要结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如图:是平面的一条斜线,为斜足,是平面的一条垂线,为垂足;则直线为斜线在平面内上的射影.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6)平面与平面垂直二面角(图形)概念:从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如图),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记法:二面角等 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在平面和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射线构成的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
21、的平面角的做法:垂线法与垂面法当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直角时叫做直二面角。两个平面垂直: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记作: 画法(略)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图形(略) 符号: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符号:(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第四章:圆与方程)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湖北高考要求内容知识要求了解(A)理解(B)掌握(C)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
22、、两点式及一般式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课本内容解读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与轴相交时, 取轴作为基准,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 0.倾斜角的取值范围:0180. 当直线与轴垂直时, = 90.直线的斜率:一条直线的倾斜角(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 k = tan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0, k = tan0=0;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 90, k 不存在.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一定存在,但是
23、斜率k不一定存在. 直线的斜率公式:给定两点;则直线的斜率为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注意前提条件,若情况特殊则特殊判断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注意前提条件,若情况特殊则特殊判断3. 直线的方程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直线经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方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的斜率为,且与轴的交点为 (为直线在轴上的截距),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已知两点其中 ,则直线方程为: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线与轴的交点
24、为A,与轴的交点为B,其中,则直线方程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A,B不同时为0)注意:理解各种直线方程得推导过程 会对特殊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各种直线方程之间的互化4.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两直线的交点坐标: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则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和的一般式方程为:,:,则与的距离为第四章 圆与方程 湖北高考要求内容知识要求了解(A)理解(B)掌握(C)圆与方程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课本内容解读1. 圆
25、的标准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为,半径为;特别:(单位圆)(2)点与圆的关系的判断方法:,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点在圆内2.圆的一般方程(1)圆的一般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和的系数相同,且不等于0,没有xy这样的二次项,(3) 圆的一般方程与标准方程相比,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标准方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法:当时,直线与圆相离;当时,直线与圆相切;当时,直线与圆相交。(2)法:当时,直线与圆相交;当时,直线与圆相切;当时,直线与圆相离。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6、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当时,圆与圆相离;(2)当时,圆与圆外切;(3)当时,圆与圆相交;(4)当时,圆与圆内切;(5)当时,圆与圆内含。5.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6.空间直角坐标系(1)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坐标轴,坐标平面;右手直角坐标系(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任一点M对应着唯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 、分别是P、Q、R在、轴
27、上的坐标;反之有序实数组,对应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3)空间中任意点M的坐标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来表示,该数组叫做点M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M,叫做点M的横坐标,叫做点M的纵坐标,叫做点M的竖坐标。会建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确定点的坐标7.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空间中任意一点到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必 修 三第一章 算法初步 湖北高考要求内容知识要求了解(A)理解(B)掌握(C)算法初步算法及其程序框图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课本内容解读1.算法的概念(1)算法概念:最初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在数学中,算法通常
28、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2)算法的特点: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2
29、.程序框图(1)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的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2)程序框图的基本要素: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3)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图形名称功能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的。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处理框(执行框)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流程线连结程序框连接点连接程序框
30、图的两部分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1)顺序结构:AB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
31、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
32、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A成立不成立P不成立P成立A当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注意:(1)循环结构
33、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但不允许“死循环”。(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4.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1)输入语句图形计算器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INPUT “提示内容”,变量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
34、,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2)输出语句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图形计算器格式Disp “提示内容”,变量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3)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图形计算器格式表达式变量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
35、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注意: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是错误的。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5.条件语句(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IFTHENELSE语句;IFTHEN语句。(2)IFTHENELSE语句IFTHENELS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1,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2。IF 条件 THEN语句1ELSE语句2END IF否是满足条件?语句1语句2 图1 图2注意:在IFTHENELSE语句中,“
36、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2”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1;若条件不符合,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2。(3)IFTHEN语句IFTHEN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3,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4。满足条件?语句是否(图4)IF 条件 THEN语句END IF(图3) 注意:“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条件不满足时,结束程序;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
37、HEN后边的语句,若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它语句。6.循环语句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1)WHILE语句满足条件?循环体否是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WHILE 条件循环体WEND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时,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WHILE与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直
38、接跳到WEND语句后,接着执行WEND之后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有时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2)UNTIL语句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满足条件?循环体是否DO循环体LOOP UNTIL 条件直到型循环又称为“后测试型”循环,从UNTIL型循环结构分析,计算机执行该语句时,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进行条件的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继续返回执行循环体,然后再进行条件的判断,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一次条件满足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到LOOP UNTIL语句后执行其他语句,是先执行循环体后进行条件判断的循环语句。分析: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的区别:(先由学生讨论再归纳)当型循环先判断
39、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在WHILE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在UNTIL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7.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1)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若,则为的最大公约数;若,则用除数除以余数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若,则为的最大公约数;若,则用除数除以余数得到一个商和一个余数;依次计算直至,此时所得到的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2)更相减损术我国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在九章算术中有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
40、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为: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例:用更相减损术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3)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而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8.秦九韶算法与排序(1)秦九韶算法概念:f(x)=anxn+an-1xn-1+a1x+a0求值问题f(x)=anxn+an-1xn-1+a1x+a0=( anxn-1+an-1xn-2+a1)x+a0 =( anxn-2+an-1xn-3+a2)x+a1)x+a0 =.=(.( anx+an-1)x+an-2)x+.+a1)x+a0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依次多项式的值,即v1=anx+an-1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2=v1x+an-2 v3=v2x+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