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好看的线条好看的线条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小学美术 学段: 第一学段 (12 年级) 年 级 一年级下册 相关 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年 11 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堂中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 认识美术的特征以及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同时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 力、想象能力。 以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为理论依据, 创造一个愉快的游戏式的学习气氛, 在玩中学
2、, 在玩中培养形象思维和对线条的认识,寓教于乐。通过设置情境、闯关游戏、练习等方 法学习线条的分类和特征,了解线条的基本技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线条的美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节课是全套教材中线条系列内容课程的第一课,主要 从“身边”入手,去寻找,引发学生感受各种线条,在本册教材中本课与小花垫一 课虽然创作材料不同,但都是表现线条的组合,同时本课也为二年级有疏密变化的线 条 、 有趣的刮画等课奠定了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 34 人,课前我让学生通过积累的经验和回家搜集资料,提问 1、你认识 哪些线条?2、你能说出它们的
3、名字吗?3、你能画出这些线条吗?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运 用线条表现出独立的造型,对具象物体的表达比较容易理解,认识一些常见的线条,但 一年级学生缺乏运用线条和线条组合来表现画面的能力。 2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发现法、讨论法、演示法、合作法。 2.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视频手段、探究合作教学手段。 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题、图形、画完图形、记号笔、陶罐一个、四张彩纸。 学生准备:彩笔、胶棒、图形、展示背景纸、学习单。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并能进行归
4、类,了解线的特征以及线条排列规 律。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发现线条、观察线条,感受线条,学 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感受线条带给我们的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从生活中发现美、 感悟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发现生活中的线,认识各种线以及线的种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线条组织有美感的画面。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视频导入一、视频导入 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视频。看看视频中的小主人公是谁?播放视频 你们看,它在不断的变化,你们知道小主人公是什么吗?预设:
5、线条。对,是线条。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秘的线条王国,一起来学习好看的线条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画中线条的变化,直观感受线条变化的乐趣,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1 1、线的种类、线的种类 (1)这是线条王国的梯田,国王作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左一转,右一 弯,化成梯田山上盘。线条勾出千层浪,画出彩线穿云间。 你们发现线条了吗?预设:发现了。课件出示红线 小结:层层叠叠的梯田就像是一条条流畅的线,看上去非常美丽。 (2)欣赏了线条王国的美景,你们想知道线条王国的秘密吗?但是想要知道秘密必 须闯过三关,你们有信心吗? 3 现在我们进入第一关
6、找一找:从下面图中找出线条画在学习单上。 学生找线条:小线条非常调皮,在和我们玩儿捉迷藏的游戏,它躲到了大自然里, 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看看你能不能把它找出来。比一比看谁找的多。 谁来说一说,请你说说找到了什么线条?(预设:直线、虚线、曲线、蜗牛线、交 叉线、螺旋线、折线、波浪线) 大家看我们的同学画出了这么多的线条,你们找到了吗?请大家把学习单举起来看 一看。同学们都非常棒,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一关。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找一找大自然生活中的线条, 让学生发现线条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2、线的分类、线的分类 因为线条王国的成员太多了,国王把它们分为四大家族,也就是
7、线的四种类型。我 们来闯第二关,请你拿出学习单,把刚才找到的线条进行归类。 小组讨论,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分类结果由组长画在学习单的相应位置上,看谁 分的准,开始。 小结: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每组拿着大学习单上前面来说。 课件总结按照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这四种类型进行分类。 不管朝哪个方向,只要是笔直的线就是什么线?直线。我们把螺旋线、波浪线、弧 线、电话线、不规则的线,只要是弯曲的线我们都叫做曲线。还有这样的线这种折来折 去的线叫折线,像长城、楼梯一样的线我们都叫做折线,只要交叉在一起的线就是交叉 线。你们都分对了吗?四大家族分别是直线家族、曲线家族、折线家族、交叉线家族, 这也是线条的四
8、种类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线的四种类型比喻成四大家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分类,由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进探究的能力。 3 3、线的特征、线的特征 同学们, 想不想看画家笔下的线条是什么样的?这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 春曲 。 在看的过程当中,请你仔细观察画中用了什么样的线?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 画中用了什么样的线?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看谁能最快发 现线的不同 预设:是曲线 粗细、长短、方向、疏密、颜色深浅。 第三关连一连 4 为了检验你们有没有掌握学习内容,我们来闯第三关连一连(学习单) 投影展示一人学习单 小结:同学们
9、很聪明,线条有长短、粗细、方向、疏密的变化。你们都连对了吗? 大家顺利闯过第三关。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了解线条的特征,通过连一连,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集中注 意力。 4 4、线的组织、线的组织 (1) 老师这里有一个陶罐, 你发现这些线条和刚才我们学习的线条有什么区别吗? 预设:它们不是孤立的一根一根线条,而是很多线条组合排列在一起,下面老师 就要揭晓线条王国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把线条有规律有秩序的排列组合在一起线条才 更好看。 (2)排列线条 (出示图片)从排列组织上看线条有什么特点?图形教师分析排列方法。 小结:不同的线条按照不同的方法排列组织起来,能组成千变万化的形象。很多线
10、条有规律的有秩序的交织在一起,排列在一起,就会产生美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线条组合给学生创作带来了启发,了解线条变化规律能让学生 更好的组织画面。 5 5、投影示范、投影示范 怎样才能组织好线条使画面美观呢? 我们在用线条画画时, 既要有不同种类线的变化, 还要注意线条的疏密、 粗细变化, 线条排列有一定的秩序,用线要肯定、流畅、简洁。画面才会更加的丰富、漂亮。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师进行局部示范让学生有重点的看,再出示完整示范图,让学生了 解线条的表现方法,解决难点。 三、艺术创作:三、艺术创作: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线条王国要开家族聚会了,请你们为线条王国进行 装饰,它们要
11、选出装饰小小设计师团队,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图形装饰美观。 请你拿出教材中的图形,在图形中进行线条添画。 5 注意:线条要有规律、有变化、有美感。 四、四、作业展评作业展评 同样的图形,经过我们个人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装饰就产生了万千的变化。 (根据作 业要求展评) 你喜欢哪位同学的作品?说说用了哪些线条?为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采用添画图形的形式进行小组展示,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评价,通 过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创作兴趣。 五、总结五、总结 一根小小的线条,在同学们的笔下,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组成了丰富 的画面,也可以装饰美化各种形象。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继续用好看的线条装饰我们的生
12、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说说用了哪些线条? 你喜欢哪位同学的作品?这些线条组合给你怎样的美感? 评价量规 评价量规:装饰美观。有规律、有秩序、有变化。 教学反思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本课导入环节播放一段小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猜视频中的小主人公是谁,以此引 出本课课题,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二、自主探究为切入点进行课堂教学 在本节课中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动起来,触发学生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动耳、动 眼、动手、动脑、动口。 创设线条王国的情境,通过闯关游戏找一找、分一分、选一选让学生认识线及其特 征,通过发现秘密让学生观察发现线条组合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13、。 找一找:找一找:由学生自主探究找藏在生活中的线通过观察课件中自然物、建筑等人 文环境中形成的线,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种各样的线就在我们的 身边。让学生充分的去找、去体会,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感官。使学生处在积极主动 的思维活动之中,线条的魅力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起来。 6 分一分:分一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把这些线条按照名称归类,看谁分的准,通 过分类明确线条的类别名称。 连一连连一连: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线的特征,线有长短、粗细之分。通过做连一连的游戏 检验巩固学生学习结果。 秘密:秘密: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了解线条的组合规律,之后的学生线条排列练习和教师 示范更加巩固学习内容。 三、艺术创作 画一画:画一画:通过线条王国开家族聚会竞赛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 现情绪,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勇敢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尽可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发 挥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评一评:评一评:在评价环节学生让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评价,在介绍作品时发挥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