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课件第十章+货币政策.ppt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528527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36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概论》课件第十章+货币政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金融学概论》课件第十章+货币政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金融学概论》课件第十章+货币政策.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金融学概论》课件第十章+货币政策.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金融学概论》课件第十章+货币政策.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要点提示: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 货币供求失衡的两种形态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社会总供给与货币总需求的内在联系 社会总供给(AS),概括地说,是企业在现行价格、生产能力和成本既定条件下将生产和出售的产出数量。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去表现、衡量、媒介并实现其价值。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表现在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用式子表示为:ASMd。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内在联系 社会总需求(AD),则是在价格、收入和其它经济变量既定条件下个人、企业、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设总需求为AD,则ADC+I+G+X 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

2、政府支出G;出口需求X。社会总需求就是已供应出来的货币量对商品劳务量的需求,其实现手段和载体就是货币。用式子表现则为:MsAD。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以MS、Md、AS、AD分别代表货币的供与求、市场的供求关系见图: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 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不是等量的;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影响;研究货币供求均衡的意义 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关键在于社会总供求是否均衡,社会总供求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社会总需求,而社会总需求是由货币供应形成的,货

3、币供应又直接源于货币需求。因此,研究货币供求均衡具有重要意义。货币均衡与失衡 货币的均衡:就是货币供应量基本符合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必需的货币。这种均衡有三层涵义:是货币供应与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均衡 是一种动态的均衡 是货币供求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偏离的广义均衡 货币需求在更多的时间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量值 货币供应具有一定的容纳弹性 货币均衡与失衡 货币失衡:是相对于货币均衡而言的,是指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不相适应已达到了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程度,即供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货币失衡有两种表现形态:MsMd,通货膨涨 MsMd,通货紧缩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明

4、显上涨的过程。价格水平的上升必须是明显的,微小上升(如每年上升1%)不能被视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的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价格总水平(即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加权平均)的上涨。通货膨胀的度量 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消费物价指数 又称为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衣服、食品、住房、水、电、交通、医疗、教育等商品和劳务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批发物价指数 又称生产者价格指数,是根据企业而不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

5、制的,反映了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按现价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用来描述通货膨胀的程度。优点:涉及范围广,能够全面地反映一国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费用的价格变动,综合性较强。缺点:资料难以收集,编制费时(通常每年公布一次),缺乏及时性,很难迅速描述通货膨胀的程度和变化趋势。通货膨胀的成因 需求拉上论 成本推进论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需求拉上论 通货膨胀就是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因总需求过度而导致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经济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即一般物价水平是由于过多的总需求“拉上”来

6、的,或者说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成本推进论 工人在强大的工会力量支持下要求增加工资,使货币工资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工资提高后,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后,工人会再次要求提高工资,从而形成工资物价螺旋上升。成本推进论 垄断企业操纵着企业的产品价格,以追求更高的利润。这样,价格提高后,以垄断企业的产品为原料的其他产品的成本相应提高,再带动其他产品的价格上涨,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这种垄断力量操纵价格引起的通货膨胀就属于利润推动型。成本推进论与需求拉上论的区别 前者更注重在生产领域中形成的物价上涨压力,后者则强调在流通领域直接增加的有效需求,使原有商品和货币的均衡

7、关系被打破。在现实中,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这两类因素往往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难分彼此。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需求结构转移型通货膨胀 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小国开放型”通货膨胀“瓶颈”制约型通货膨胀需求结构转移型通货膨胀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对各类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不断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外一个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可能同步转移(因为转移需要时间)。这样,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上升,而需求减少部门的产品价格和工资却未必下跌,结果导致物价总水平上升。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一些经济学家将经济体系划分为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一般地说,工业部门的劳

8、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快于服务部门,但整个经济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要求同步增加,从而成为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原因。“小国开放型”通货膨胀 将一国经济划分为开放部门与非开放部门,由于小国在国际市场上是价格接受者,因此,当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时,开放部门的产品价格首先上涨,其次是开放部门的工资也相应提高,最后非开放部门也必然会向开放部门看齐而提高工资,从而导致小国全面地通货膨胀。“瓶颈”制约型通货膨胀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配置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效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平衡的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有些产业和部门生产能力过剩,而另一些诸如农业、能源、交通等部门生产能力严重短缺,构成“瓶颈”产业。当这些产业

9、的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时,其他产业也会搭便车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这种连锁反应的结果便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促进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正的产出效应 促退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具有负的产出效应 中性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没有任何影响,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效应 如你以6%的利率借出100元,如果一年后价格水平上涨了12%,那么借款人归还你的106元的现值就小于100元,你的资金不仅没有增值,反而还遭受了损

10、失。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将你财富的一部分转移到借款人手里,这就是通货膨胀的财富或收入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通货膨胀导致储蓄率降低 通货膨胀导致投资率下降 通货膨胀影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配置 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通货膨胀的对策 需求政策 收入政策 供给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 货币改革需求政策:紧缩性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抑制其信贷扩张能力。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提高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达到抑制企业贷款需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手中持有的有价证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以达到减少货币供应的目的。紧缩性的财

11、政政策,通常包括增加税收、压缩政府支出、缩小财政赤字等收入政策 指导性为主的限制 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 强制性工资、物价管制供给政策 削减政府开支,降低总需求 降低所得税税率,并提高机器设备折旧率,促进投资,增加供应 限制货币量增长率,压缩总需求收入指数化政策 将各种名义收入、工资、利息等,部分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挂钩,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如银行存款利息的支付、工资的调整、国债利息的确定等许多活动都能适应这种政策。货币改革 在通货膨胀已经达到恶性程度,整个货币制度已经处于或接近于崩溃的边缘时,采取的政策应该是进行货币改革。一般做法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对新币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通货

12、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用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来定义通货紧缩,在经济学界几乎已经达到共识,但对“持续”的标准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应在至少6个月以上,有的认为2年以上,还有的认为通货膨胀由正变负为轻度通货紧缩、由正变负超过1年为中度、达到2年为严重。一般地,通货紧缩还表现为银行信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信贷低迷,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失业增加等现象。通货紧缩的成因 货币性因素 生产性、技术性因素 结构性因素 体制和制度性因素 外部性因素 货币性因素 是指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大量减少货币发行或削减政府开支以减少赤字,会直接导致货币供应

13、总量不足,使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失衡,使“太多的商品追逐太少的货币”,引发政策紧缩型的通货紧缩。生产性、技术性因素 经济体系呈周期性变化的特点,也使得在繁荣的高峰阶段,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引发供大于求,从而物价下跌,出现经济周期型的通货紧缩。同时,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降低成本的科技创新,会引发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放松管制和改进管理的呼应下,会促使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和价格的下降,从而出现成本降低型的通货紧缩。结构性因素供给和需求结构不相吻合,也是造成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从供给方面看,由于盲目扩张和过度投资会形成供给结构不合理和过多的无效供给,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加剧供求之间的矛盾;从需

14、求方面看,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当经济主体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时,会出现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跌。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形成结构性的通货紧缩。体制和制度性因素 体制和制度也是引起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如我国的“赢了归自己,输了归银行(财政)”的投资制度,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长期低效是导致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此外,住房、养老、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变迁和转型,都可能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引发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现象,形成体制转轨型的通货紧缩。外部性因素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实行钉住强势货币的汇率制度时,本币汇率高估,会减少出口,扩大进口,加剧国内企

15、业经营困难,使有效需求受到抑制,导致物价走低。或者,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动荡也会引起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或资本外流,形成外部冲击型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通货紧缩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通货紧缩对经济社会的正面效应通货紧缩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通货紧缩导致和加速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可能会引发银行危机 通货紧缩会引起负财富效应有利于经济稳健发展的通货紧缩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为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所进行的价格战,一方面使平均价格趋于降低,另一方面又成为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由技术进步、设备更新、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形成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也构成了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的源泉。在全球化、一体化的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货紧缩会在国家之间传递,虽在短期内对本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但长期却能促使本国企业加快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货紧缩的对策措施 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廉价货币政策,即膨胀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赤字财政政策是政府用举债的办法,大规模增加财政开支和大搞公共工程或采取减税措施,来拉动投资和刺激消费。政策思路是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以经济自由主义为其理论依据,提出了以稳定货币来反对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金融学概论》课件第十章+货币政策.ppt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