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美术 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 15.深度空间深度空间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深度空间 涵盖领域 美术、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设计者 胡玉春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要促进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 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本课在设计中突出主题研究,强调教师任务设计的有效性,学生参与任务的实践性;强调艺术 氛围、艺术空间建设的重要性,突出大艺术观,突破课堂界限。教师以任务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让
2、学生充分感受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魅力,并使其成为课堂学习及艺术审美与创造的主体。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含重难点)(含重难点) 1.初步了解客观物象在我们眼中呈现的透视现象以及浅显的透视知识;认识和理解古今中外艺术家 绘画作品中对纵深空间感的不同表达方式。通过观察、描述、分析、讨论和实践等艺术活动,使学 生形成欣赏不同绘画作品中深度空间表现形式的技能;利用简单的美术术语,通过口头描述或写作 等形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的技能。 2.关注经典作品的欣赏过程,尤其是对其深度空间要素的观察、分析,激发学生对绘画作品空间感 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对空间景物的观察感受,总结透视规律。在这一基础上,让学
3、生结合透 视规律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初步解析。 3.养成留意观察、探究生活中透视现象的习惯;提高学生欣赏评述绘画作品中深度空间的兴趣;通 过欣赏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画家的绘画作品,感受作品独特而富有个性的特点,能对风景画 及人物画中的透视效果有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客观世界所呈现的透视现象,了解利用透视规律在画面中表现深度空间的方 法。能够欣赏与评述画面中利用透视规律、虚实和浓淡手法表现的深度空间。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找出绘画作品中表现深度空间的创作手法,了解它们在绘画作品中表现深度空间的作 用,尝试运用美术术语,通过口头描述或写作形式表达对画面中深度空间的理解与认
4、识,并将深度 空间的内涵拓展到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感受之中。 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探究新知 深挖内涵深挖内涵 任务拓展任务拓展 感受空间感受空间 解析空间解析空间 丰富空间丰富空间 创造空间创造空间 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美术 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 15.深度空间深度空间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教师:我们来做一个与“变”有关的小实验,伸出双手放在眼前,你会看到两只手一样大(闭 上一只眼睛观察,这样会更精确) 。左手不动,右手向前申,你会看到右手变(小)了。反之,右手 向后退,更接近你的眼睛,你会看到右手变(大)
5、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身开始认识外部世界。 (二)幻灯展示: “在相等尺寸的物体中,越远离眼睛的看起来越小,而越接近眼睛的看起来越大。 达芬奇” 教师:其实你的发现和五百年前达芬奇的发现是一样的。谁能用四个字概括这句话? 学生:近大远小。 教师:近大远小也就是重要的美术术语:透视现象。 【设计意图】拉近学生与大师的距离,达到激励的效果。由学生归纳“近大远小”核心内容,让学 生在自信中获得探究成果。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除了我们的双手,现场环境中,还有哪些物体产生了透视现象?请写进学习单任务 1。 【设计意图】将书本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当中,打开学生观察和学习的眼界。 (二)幻灯片播
6、放一些生活中动具有明显特征的图片,学生感受空间。 教师:我们一起再看看其它地方,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怎样的空间上的感受?用一个词或短 语形空间? 学生:宽阔、广大、深邃。 教师概括归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深度空间 。 板书:深度空间深度空间 【设计意图】学生用文字表达感受,凸显美术学科的文化内涵。 (三)教师:透视现象作为绘画术语,被广泛运用在绘画作品中。请看莲塘 、 村道这两幅作 品中,透视现象明显的景物有哪些?请写进学习单任务 2。 【设计意图】由任务驱动串联知识体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以村道为切入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透视线” 。 教师:画面中出现了一条整体的斜线?怎么回事?
7、学生探究,教师继续以示范的形式表明透视线的作用。 教师:别小看这些斜线,也就是透视线,它们在我们绘画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大家想不想见 识一下吗? 教师用 1 分钟给学生画一个风景透视效果的小示范。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示范,体现透视线的重要性,同时展示教师美术基本功,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五)教师:我们刚才看到的作品都是表现户外风景内容的,而表现室内情境的绘画作品是什么样 子呢?走进世纪走向世界,我带大家来到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米兰的米兰修道院。 教师出示意大利米兰修道院及最后的晚餐 。 教师:当这幅壁画出现在这面墙上之后,给你什么特殊的感觉?教师请学生感受从平面到立体 的不同,空间变得有深度。探
8、究画面,教师提示“透视线” ,出示最后的晚餐探究透视分析图。 学生成学习单中的任务 3: 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美术 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 15.深度空间深度空间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最后的晚餐中,达芬奇将桌面、墙壁两侧的窗户和天花板斜线都集中在到耶稣的头部,我 认为,这样处理 【设计意图】以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式,促进学生的探究效果,让学生在互动中判断准确答案。 三、丰富内涵 教师: 最后的晚餐 、 村道这样的西方油画作品,都运用明显的透视法来表达深度空间,而 在我们“中国画”中,还有更加丰富的表现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转战陕北 。 学生小组探究,完善深度空间内涵,完成学习
9、单任务 4: 近大远小近大远小 近(浓)远(淡)近(浓)远(淡) 近(实)远(虚)近(实)远(虚) 【设计意图】以经典的中国画作品探究画面具有深远空间效果的更多内涵,实现知识的多维度建构。 四、任务拓展 教师:品读绘画作品,感受深度空间。同学们,我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任务(学习单中的 任务 5) :用 Pad 完成一幅具有深度空间感的小组成员的“全家福” 。 每组组长组织构思和拍摄,利用现场现有的条件完成艺术实践,并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用美术课堂知识指导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创造的成就感。 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最后再看课题,今天我们通过一节美术课,认识到了深度空间。希望大家今后, 继续充满好奇、勇于求知。用美术做事情、用美术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 【设计意图】体现学科价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持久兴趣,树立生活美学的概念。 预期效果预期效果 1.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对透视现象及具有深度空间感作品的基本判断,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描述 视觉上的体验。 2.学生在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中,都能充分体现对艺术学习和艺术创造的热情,保持对艺术作品、 艺术家和艺术活动本身的持久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