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如何认识衰老和老年人第一节 衰老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衰老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变老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自尊、自信,进行有意义的活动,也会帮助我们理解周围人群的衰老过程,有效地与相关人群以及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变已经形成的针对不同年龄行为的各种假设或成见。一、什么是衰老衰老是人类在生命过程中整个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现象的总称,是机体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二、生理衰老的表现(一)生理衰老的过程衰老是一种很复杂的过程,对于衰老的研究也很困难。印度学者卡南高认为,生物体从胚胎期直至死亡为止的活动能力(生长和其 他功能)的模式变化与以45度角向上投掷的标枪的飞行轨迹类
2、似:人类的胚胎生长和其他机能增长很快,并持续至 16岁左右,之后速度减慢。20岁左右达到平稳期,直到30-35岁前,在生理机 能上基本觉察不到什么变化。此后,有几种功能便开始出现明显衰退,并且衰退的速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快。(二)生理衰老引发的变化()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细胞减少,器官及体重减轻。()器官的功能下降。三、心理衰老的表现我们通常用出生时间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年轻,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日历年 龄。但是日历年龄与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并不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的同时,心理活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例如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降 低、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等,有些老年人的
3、性格也有很大的改变。(一)老年人感知觉的变化(二)老年人记忆力的变化(三)老年人智力的变化(四)老年人情绪的变化(五)老年人性格的变化四、社会衰老的表现从衰老的角度来讲,个体的老化包括生理老化、心理老化和社会老龄化三个角度。其中个体的社会老龄化主要从社会和家庭的角度阐述个体老化的过程及其意义。个体的社会老龄化是建立在生理老化和心理老化的基础之上的,是个体衰老的集中表现。(一)个体社会老龄化的含义个体的社会老龄化个体的社会老龄化是指个体进入老年期以后,个体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弱化或 者个体与社会主导领域的脱离。个体的社会老龄化个体的社会老龄化第一,在基础上,个体的社会老龄化体现了生理老化和心理老化。
4、第二,在形式上,个体的社会老龄化体现为角色中断或者次一级角色的变 换。第三,在特征上,个体社会老龄化体现了巨大的差异性,角色“角色”是社会学领域中引入的一个概念,用以说明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角色理论。角色是确立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 种形式,每个个体一生中都要扮演角色、选择角色和变换角色。由于每一种角色都与一定的年龄或生命阶段相联系,所以,角色对于人的中青年期和老年期具有不同的社会意义。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的角色中断 一般是不可逆转的。(二)个体社会老龄化的阶段划分第一阶段是中年的角色变化时期。第二阶段是老年人的角色中断时期。第三阶段是高龄的角色完全中断时期。第二节
5、 退休和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变化一、退休和个体的老龄化 退休是个体社会老龄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的城市职工而言,退休意味着离开工作岗位,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老年人而言,他们将一直劳动到不能或者不 愿劳动为止。作为个体进入老年期的重要标志,退休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发生根本的改变。二、老年期个体社会地位的变化(一)老年人的社会地位 个体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的实际收入明显减少。按照我国现行的退休金制度,养老金不足退休 前工资收入的50%,而且在退休后的几十年间,退休金的增长幅度低于物价的增长幅度,退休者的实际收入有所下降。年龄歧视中西方社会普遍存在对老年人群的年龄歧视现象。年龄歧视是根据年龄上的 差
6、别对人的能力和地位做出的贬低性评价,是以年龄为依据对人做出的负面价值 判断。在制度层面 上,表现为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法律的不健全和强迫性退休制度等;在社会层面 上,表现为人们对老年群体不合理的负面塑形和偏见;在家庭层 面上,表现为对老年人的忽视、排挤等负面态度与不履行赡养老年人的义务等。(二)老年人社会地位下降的原因对于老年期社会地位下降的原因,有学者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原因。老年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下降是现代社会中老年人歧视存在的经济基础。二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贬低老年人的特征,且代际差异加大,代际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差异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三是对衰老有厌恶心理。对
7、老年人的负面态度主要来自过去的经验、影视作品输出的观念和传 统文化的陈旧观念,同时也源于各种荒诞的说法三、老年期个体家庭地位的变化家庭角色变换是个体社会老龄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父母、配偶、子女、兄姊、弟妹等多种角色中,父母和配偶两种角色的变换是个体社会老龄化的重要表征,这两类角色是老年人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其变化反映了老年人角色和代际 关系的变化。老年人家庭地位的变化不仅源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日趋小型化和核心化,家庭成员 个体享有更多的独立,彼此更为平等,家庭关系的主轴已从纵向的强调亲子、血缘关系转向横向的夫妻和姻缘关系,传统的父系父权制在中国已失去存在
8、的基础,轻老重幼的亲子关系格局已成为当今部分城乡家庭关系的现状。第三节 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衰老和与之相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变化使得老年人明显区别于其他人群,而生活在任何时代或者国家的老年人都会面临伴随衰老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对于当前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和人口转型期的中国老年人而言,他们所面临 的问题更为特殊,也更为突出。一、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一)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水平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达到23930元,农村老年人年人 均收入达到7621元,扣除价格因素,2000-2004年间城镇老年人收入年均增长率为5.9%。而国家统计局
9、公布的数据显示,同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 居民为28844元,农村居民为10489元。近年来,中国老年人收入总体水平虽然有较大程度提高,但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口数量依然较多。(二)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来源 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在主要收入来源的排序中,第一位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占老年人总数的40.7%;排在第二位的是老年人自己的劳动收入,占9.1%;第三位是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占24.1。但是,比较历次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进步,我国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正在从家庭供养向社会养老转变。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年人比例出现持续下降趋势,而依靠老年人自己的
10、劳动收入养老的比例下降到30%以下。二、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金和离退休金是中国老年人在家庭成员供养和劳动收入之外的第三大主要生活来源,对城市老年人而言,是首要的收入来源。近几年中国养老退休金制度覆盖率出现大幅度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是老年人在养老保险金之外的另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下降,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出现大幅的上升,因病致贫现象在老年人中更加普遍,而医疗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付负担。江西省老年人医保状况三、老年人的生理健康状况老年人群中较高的失能率和患病率不仅意味着他们的医疗费用开支的增加,同时也昭示了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对于专业护理和
11、日常综合照料服务的旺盛需求。从老年人群内部来看,农村老年人的患病率和失能率高于城市人群,女性老年人的失能和患病风险普遍超过男性老年人,这种差异使得农村人群和女性老年人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Some data2015年的中国 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大,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 的18.3。此外,根据2014年中国老龄社会纵向调查的统计结果推算,约有 75的老年人自报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颈腰椎病、关节炎、糖尿病和类风湿等慢性疾病;约有23.8存在明显认知衰退迹象,可能存在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四
12、、老年人的精神状况衰老降低了老年人与外界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能力及意愿,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降低,社会活动减少,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逐渐减弱。但也正是因为他们与外界 的互动渠道减少,参与社会交往的频率降低,所以老年人更加专注于小范围的社会网络内的互动。problem现代化社会中的快节奏生活和人口的频繁流动使得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疏离,无法与外界社会进行充分的交流,孤独、寂寞感加剧。Some Data2014年的中国老龄社会纵向调查数据显示,约有24.78的老 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1.4的老年人有严重孤独感,独居老人中有严重孤独感的比例高达5.12。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孤独感越强烈,而强烈的孤独感会导致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课后思考题如何评价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于老年人的经济地位的影响?课后思考题见教材P37.阅读文献杜鹏,谢立黎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队列分析人口与经济,()姜向群等年龄歧视与老年人虐待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