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020.05编第八单元 第25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重点)3.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难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当你路过这里,看到满山李子,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王戎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当他看见道路两旁的李子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初读小古文1.读后释题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
2、么?“道”的意思是什么?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第一课时王戎 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rngzhjng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戎王诸 多竞 走 “戎”(rng)不能
3、读成(yng)“诸”(zh)不能读成(zh)。诸 竞 唯戎rngzhjngwi尝chng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廾”;诸:中间没有“亻”“竞”下半部是“口”加“儿”不能写成“日”加“儿”左右 结构上下 结构戎竞诸唯半包围 结构尝加一加:讠者诸绒纟戎换一换:推唯减一减:戎rng不要少写撇戎装竞jng不要写成“日”竞走识字游戏摘李子竞走王戎道边诸多唯一理解实词和虚词 【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
4、系。实词: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尝曾经。李李子。游玩耍。子果实。折枝压弯了树枝。竞争先跑过去。竞:争逐。走跑。唯:只有。曰说诸众,一些,这些,许多。信的确。虚词:然如此。之他(它)。整体感知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王戎看见路边李子多而不摘的故事。请同学们熟读课文,体会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诸()竟()唯()猪()竞()惟()诸多小猪一、辨字组词。竟然竞争唯独惟妙惟肖课堂演练课堂演练二、选择题。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A.吕氏春秋 B.世说新语C.论语 D.孟子B字词听写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课主
5、要写王戎看见路边李子而不摘的故事。那么是怎样描写这个故事的呢?现在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一起去感受王戎的性格特点。第二课时互动课堂 请同学们分组朗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课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主人公?王戎地点是?道边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王戎在道边的什么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尝曾经曾经 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看道边
6、多子折枝李树多子折枝李树李树是什么样的?诸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语句,用“”画出来。诸儿竞走取之,竞走争着跑过去争着跑过去之李子李子 思考:王戎与诸思考:王戎与诸儿的做法一样吗?儿的做法一样吗?唯戎不动唯只有 为什么王戎不摘李子?此必苦李王戎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王戎认为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能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品味“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王戎的猜测正确吗?找出相关语句,小组讨论一下。取之,信然。信然的确如此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
7、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在这则故事中,王戎性格中的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你能根据原文的语句填空吗?让我们来填一填:王戎()王戎(),尝与()游。看道边李树()折枝,诸儿(),唯戎()。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此必()。”取之,()。不取道旁李七岁诸小儿多子竞走取之不动多子苦李信然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结构梳理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和朋友去游
8、玩看见道旁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朋友跑着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苦李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本文描写了王戎小时候和朋友去游玩,看见道旁的李子(),朋友(),只有王戎(),因为王戎认为(),表现了王戎()的优秀品质。主题概括多子折枝跑着去摘不动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想做一个像王戎这样的善于思考的有心人吧?可是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想不想帮帮他呀?看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孩掉到缸里去了,缸又很大,里面盛满了水,小孩不会游泳,眼看就快淹死了,孩子们没有力气将他拉上来,叫大人来又怕来不及,这时该怎么办呢?小结:距今900年以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9、早已是家喻户晓,而司马光也最终成为北宋一代名相,还写有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由此可见,从小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对于将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一、理解课文内容,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课堂演练1.尝与诸小儿游 2.竞走取之3.唯戎不动曾经跑只有二、解释下列语句。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看见道边李子树上李子很多,把枝条都压弯了。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树长在路边上,还有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李子。三、古代像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王冕学画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你还记得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学生回答)下面我们先来复
10、习一下课文,回忆一下,你还能背下来课文内容吗?课文回顾1.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句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小儿:小伙伴)(诸:多)(尝:常常。)有一点想要提醒小朋友,尝可不是常常的常,这儿有三种意思,你觉得是哪一种?为什么?(1)品尝(2)曾经(3)尝试曾经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吗?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正当小朋友们玩得欢天喜地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来到了路边,他们发现路边长着一棵茂密的李树。这棵李树长在哪里?你怎么知道的?路边,道边李树这就是李树,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李树?高大 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树枝都压弯了。一个个李子密密麻麻地挤在
11、一起,把树枝都压弯了,这就叫“多子折枝”。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古文是: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小朋友们都爬到树上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这么做。诸小儿看着满树的李子,馋得直流口水。诸小儿怎么做的?竞走竞走这个词语,我们在识字中已经学过,什么是竞走?在小古文里也出现过竞走这个词,在哪一课?龟兔竞走就是龟兔赛跑。所以竞走“争先恐后的跑过去拿”的意思。是大家都比赛着跑过去,谁也不让谁,老师送大家一个词,就是争先恐后。诸小儿问王戎,王戎是怎么回答的?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那他是随
12、便猜猜的吗?他怎么想的?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采光了。李子究竟苦不苦?一开始诸小儿相信王戎的话了吗?没有,摘了吃了,才相信的。那就是“取之,信然”。你明白了吗?李子果然是苦的,大家相信王戎说的话了,这就是信然。大家终于知道王戎说的是真的,学到这儿,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呢?聪明,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3.写作方法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对表现王戎的聪明才智起到了什么作用?对比 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对比的手法看起来好像很深奥,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而且经常用。生活中这样的对比还很
13、多,以后注意在作文中也多运用。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聪明过人的王戎身上,你能学到什么?遇到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动。如果做到这样,你也可以像王戎那样聪明。三、合作朗读1.小古文理解了,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得更好了。请小朋友小组合作读读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四、总结提升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你认为王戎聪明在哪里?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知识加油站知识加油站蛔虫生活在人体内属于什么关系?答案:寄生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对时间的把握,就是对功夫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