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三顾茅庐罗贯中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2.通过动作描写理解刘备人物形象,借助本文诗句学习理解诸葛亮人物形象。3.联系三顾茅庐前几回相关内容,了解本文层层铺垫的写作方法,体会三顾茅庐故事本身蕴含的丰富意义。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1.三顾茅庐含义:顾:拜访;茅庐:草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2.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通过预习,请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事件结果史传、演义 “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诸葛
2、亮传 根据史传经艺术加工(想象、渲染等)再现成文,行文浅显,故事性强。三国演义 3.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同伴互助或请教老师。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周文王谒姜子牙。惑:使迷惑。谒:拜访。晋谒:进见地位高的或者辈分高的人。俗客:尘世间人,与隐逸之人相对。文几:几案、书桌。年幼才疏:才学不高,空虚。开其愚拯其厄:启发愚鲁,拯救困厄。顿开茅塞:比喻忽然开窍,醒悟或明白了一个道理。顿开:立刻开通。茅塞:谦辞,表示自己无知,思想闭塞,好像心里被茅草堵住了一样。犬马之劳:像犬马一样所做的操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4.提取事件发生先后的关键情节,理清刘备第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
3、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两次不遇,欲再往访。发展:先生昼寝,玄德侍候。高潮:屏人促席,隆中对策。结局:玄德拜请,孔明出山。二、联系三顾茅庐前几回相关内容,了解本文层层铺垫的写作方法。作者在叙述三顾茅庐的过程中,前后共使用了十三个顿挫手法。(指诗文、绘画、书法、舞蹈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层层铺垫、重重渲染,使人产生强烈的好奇、期待和仰慕)。请同学们按照下列表格前两次拜访的内容找出本次拜访的顿挫(-)来。三顾茅庐经历的人事顿挫误把徐庶当孔明司马徽举荐孔明一顾茅庐见到孔明家童子见到亮友崔州平二顾茅庐见到亮友石广元、孟公威见到亮弟诸葛均见到亮岳父黄承彦三顾茅庐亮昼寝未醒亮翻身又睡亮醒了更
4、衣请教被推辞恳请出山难从命三、抓住动作描写,理解刘备形象。根据情节找出描写刘备动作的词语,并试着分析从这些动作行为可以看出刘备怎样的心情与品质。下马步行 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这是古人对特别有地位或对自己敬仰的人表示极大的尊敬。叩门 敲门,但不是用手敲。古代的大门都有两个铜制的圆环,叩门就是手握圆环,让环敲击大门。进入他人的房间或办公室,都应该轻轻的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贸然闯入。叩门时应以指关节轻叩,不可以用力拍打。不论房间的门是开着还是关着,叩门都是必须的。拱立阶下、犹然侍立、又立了:恭恭敬敬等候。拱手礼:两手在胸前相拱,称为揖”,帝国晚期称“拱手”或“拱手肃立”,是中国古代开始的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当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一说古人以左为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女子行拱手礼时则正好反过来,这是因为男子以左为尊,女子以右为尊。拜:说文解字的注释顿首 顿首,指磕头。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这些细微的动作,表达出了刘备的心情对贤人的渴求和诚恳,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礼贤下士、求才若渴、谦恭真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