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觉、运动、反射,鲁明,感觉-分类,特殊感觉 视、听、嗅、味 浅感觉:痛、温 一般感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感觉-感觉传导通路,痛温及粗略触觉: 1. 躯干及四肢: 3-2-1 躯干四肢皮肤粘膜感受器经周围神经脊神经节同侧脊髓后角(换元)白质前联合交叉至对侧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换元)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感觉中枢,感觉-感觉传导通路,感觉-感觉传导通路,2. 头面部: 3-2-1 头面部皮肤浅感觉感受器经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脑桥核(换元)三叉丘系交叉至对侧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换元)经内囊中央后回下部感觉中枢,感觉-感觉传
2、导通路,深感觉及精细触觉: 3-2-1 肌腱、关节深感觉感受器及皮肤精细触觉感受器经周围神经脊神经节 薄、楔束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换元)内侧丘系交叉至对侧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换元)经内囊中央后回感觉中枢,感觉-感觉传导通路,感觉-感觉传导束的排列,脊髓丘脑束: 由外向内:下肢上肢 薄、楔束 由外向内:上肢下肢,感觉-感觉皮层的排列,感觉-节段性感觉支配,皮节: 每个脊髓节段负责一片皮肤的感觉支配,称为皮节。每个皮节由23个脊髓阶段重叠支配。,感觉-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抑制性症状:感觉减退或缺失 1. 完全性感觉缺失: 2. 分离性感觉缺失: 刺激性症状: 1. 感觉过敏:轻刺激产生强烈感觉
3、 2. 感觉倒错:触觉感受为痛觉,感觉-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3. 感觉异常:无刺激时而产生感觉 4. 疼痛: (1) 局部疼痛:部位局限 (2) 发射性痛:沿神经干放射 (3) 牵涉性痛:内脏病变产生皮肤疼痛,感觉-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的感觉 障碍特点,周围神经: 1. 单神经病:该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 2. 多发性神经病:末梢型感觉障碍(手、袜套),感觉-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的感觉 障碍特点,神经根:节段型感觉障碍,根性疼痛,感觉-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的感觉 障碍特点,脊髓: 1. 横贯损害:双侧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2. 半切损害:Brown-Sequard综合征,感觉-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的感觉 障碍特点,
4、脊髓: 3. 后角或前联合损害:节段性分离型感觉障碍,感觉-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的感觉 障碍特点,脑干(中、下部):交叉型感觉障碍 脑干(上部):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感觉-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的感觉 障碍特点,丘脑: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内囊: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皮层:单肢型感觉障碍、复合觉障碍,感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单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单神经病 末梢型:多神经病 节段型:神经根、脊髓后角 节段性分离型:脊髓后角或前联合 传导束型:脊髓 交叉型:桥脑、延髓 偏身型:中脑、丘脑、内囊 单肢型:大脑皮层,运动-运动系统,上运动神经元 随意运动系统 下运动神经元 纹状体系统 不随意运动系统 (锥体外系统)
5、小脑系统,运动-运动系统,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 指中央前回运动区大锥体(Betz)细胞及其下行轴突形成的锥体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1ower motor neuron) 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种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运动运动皮层,运动-运动传导通路,随意运动系统 1. 肢体、躯干: 2-1-1 中央前回上2/3运动中枢锥体束(经内囊) 锥体皮质脊髓侧束(交叉)、前束(不交叉)脊髓前角(换元)周围神经肌肉,运动-运动传导通路,运动-运动传导通路,2. 头面部: 中央前回下1
6、/3运动中枢锥体束(经内囊)皮质核束双侧脑神经运动核(换元)颅神经肌肉,运动-瘫痪,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比较 上(中枢性) 下(周围性) 分布 肢体 肌群 肌萎缩 无或不明显 明显 肌张力 高 低 腱反射 增强 减弱 病理反射 有 无 肌束颤动 无 可有 NCV 正常 异常,运动-瘫痪,不同部位受损引起瘫痪的特点: 1. 皮层:单瘫 2. 内囊:对侧偏瘫 3. 脑干:交叉性瘫(同侧下运动神经元瘫、对侧上运动神经元瘫) 4. 脊髓横贯:病变平面水平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病变平面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瘫。,运动-瘫痪,5. 脊髓前角: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瘫、肌束颤动,运动-瘫痪,6. 神经根:节段性下运动
7、神经元瘫 7. 周围神经: (1) 单神经病: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瘫痪 (2) 多神经病:对称性四肢远端肌肉瘫痪、萎缩。,运动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上运动神经元瘫:皮层或锥体束 下运动神经元瘫:颅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细胞或周围神经、肌肉,反射-概述,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连络神经元(零个或数个)传出神经元效应器,反射反射的分类,1. 深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跟腱反射、膝腱反射 2. 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 3. 病理反射: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Gondon征,反射-深反射,反射弧构成:2个神经元 深反射减弱、消失:反射弧任何部位的中断。见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 深反射增强:可出现阵挛、Hoffmann征、Rossolimo征。见于反射弧未中断而锥体束受损(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反射-深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C5 6,反射-深反射,肱三头肌反射:C6 7,反射-深反射,膝腱反射:L24,反射-深反射,跟腱反射:L5S2,反射-浅反射,反射弧构成:有多个中间神经元 浅反射消失:反射弧任何部位的中断。见于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反射-病理反射,出现病理反射的意义:上运动神经元受损,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By Lu 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