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第四章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 第二节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三节第三节 血血 管管 生生 理理 第四节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第一节 心脏电生理和生理特性心脏电生理和生理特性 第五节第五节 器器 官官 循循 环环 杜艳华杜艳华 副教授副教授 第一节第一节 心脏电生理和生理特性心脏电生理和生理特性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7070岁一生泵血岁一生泵血160000m160000m3 3。 心脏不断地有秩序的、协调的收缩与舒张,是实现泵心脏不断地有秩序的、协调的收缩与舒张,是实现泵 血功能的必要条件,而心脏的这种功能是依赖于血功能的必要条
2、件,而心脏的这种功能是依赖于心肌心肌 细胞的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性细胞的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性 生物电活动生物电活动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心肌细胞分类:有无自律性或收缩性心肌细胞分类:有无自律性或收缩性 自律自律 细胞细胞 (窦房结窦房结 房室结房室结 房室束房室束 浦肯野浦肯野) 快反应快反应 AP (心室肌(心室肌 心房肌心房肌 浦肯野浦肯野 房室束)房室束) 工作工作 心肌心肌 (心室肌心室肌 心房肌心房肌) 慢反应慢反应 AP (窦房结窦房结 房室结)房室结) 心心 室室 肌肌 的的 RPRP 和和 APAP (一) 心室肌细胞
3、动作电位及主要离子活动示意图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主要离子活动示意图 内向电流:内向电流:正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或负离子由膜正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或负离子由膜 内向膜外流动,造成膜除极。内向膜外流动,造成膜除极。 外向电流外向电流:正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或负离子由膜正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或负离子由膜 外向膜内流动,导致膜复极或超极化。外向膜内流动,导致膜复极或超极化。 整流:整流:指电流容易向一个方向流动,不易向反方向指电流容易向一个方向流动,不易向反方向 流动。流动。 内向整流(内入性整流):内向整流(内入性整流):正离子容易从膜外流正离子容易从膜外流 入膜内,而不易从膜内流向膜外。入膜内,而
4、不易从膜内流向膜外。 外向整流(外出性整流):外向整流(外出性整流):正离子容易从膜内流正离子容易从膜内流 向膜外,而不易从膜外流入膜内。向膜外,而不易从膜外流入膜内。 1 1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RPRP形成机制形成机制 (1 1)幅度:)幅度:- -90mV 90mV (N N纤维纤维- -70mV) 70mV) (2 2)机制:)机制:K K+ +平衡电位平衡电位( (- -94mV)94mV) 条件: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条件: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内向整流钾通道(内向整流钾通道(I Ik1 k1) )开放, 开放, 膜通透性具选择性:膜通透性具选择性: K K+ +/Na/Na+ +100/
5、1100/1 KK+ +i i KK+ + o o281281 NaNa+ +i i NaNa+ + o o113113 Na+背景电流 - - - - - - - - - - - - - - - - - - K+ + + + + + + + + + + + + + + + + + Ik1 out Ik1:在静息电位水平时处于开放状态,细胞内的:在静息电位水平时处于开放状态,细胞内的K+循电化学梯度流向膜外,循电化学梯度流向膜外, 达到达到K+平衡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如果膜电位进一步超极化,则平衡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如果膜电位进一步超极化,则K+循循 K+通道内流,幅度大。而膜电位去极
6、化时,通道内流,幅度大。而膜电位去极化时,Ik1通道通透性降低,通道通透性降低,K+外流量外流量 减少,去极化到减少,去极化到-20mV或更正,外流量几乎为零(图或更正,外流量几乎为零(图4-2)。)。 2.2.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APAP的形成机制:的形成机制: 0 0期:期: 刺激刺激 少量少量Na+开放,开放, 去极化去极化 阈电位(阈电位(- -70mV)70mV) 激活快激活快NaNa+ +通道通道 NaNa+ +再生式内流再生式内流 0 0期顶峰期顶峰 快快NaNa+ +通道通道:- -70mV70mV激活,激活,- -55mV55mV失失 活,持续活,持续1 1- -msms,特
7、异性强,特异性强( (只对只对 NaNa+ +通透通透) ),阻断剂(阻断剂(TTX) TTX) 。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 Na+ in 1 1期:期: 快快NaNa+ +通道失活通道失活 + + 激活激活I Itoto通道通道 K K+ +一过性外流一过性外流 快速复极化快速复极化 (1 1期)期) I Itoto通道通道:膜电位除极到:膜电位除极到- -3030- -4040mVmV时激活时激活 开放开放,可被可被K K+ +通道阻断剂通道阻断剂(四乙基胺四乙基胺、4 4- -氨氨 基吡啶基吡啶)阻断阻断,ItoIto的离子成分为的离子成分为K K+ +。 。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 K+ ou
8、t 2 2期:期: O O期去极达期去极达- -40mV40mV时时 已激活慢已激活慢CaCa2+ 2+通道 通道 + + 激活激活I IK K 通道 通道 CaCa2+ 2+缓慢内流 缓慢内流 与与K K+ + 外流处于平衡状态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缓慢复极化缓慢复极化 (2 2期平台期)期平台期) 慢慢CaCa2 2+ +通道通道:激活与失活比:激活与失活比NaNa+ +通道慢通道慢, 特 异 性 不 高 :特 异 性 不 高 : CaCa2 2+ + ( 5353% % ) 、 NaNa+ + (2727% %)、K K+ + (2020% %)都通透都通透,阻断阻断 剂:剂:MnMn2 2
9、+ +和多种和多种CaCa2 2+ +阻断剂阻断剂(异搏异搏 定定)。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 Ca2+ in K+ out Ik:激活开放过程缓慢,:激活开放过程缓慢, 故名延迟整流钾通道。故名延迟整流钾通道。 3 3期:期: 慢慢CaCa2+ 2+通道失活 通道失活 + + I IK K 通道通透性 通道通透性 + + I Ik1 k1开放 开放 K K+ +再生式外流再生式外流 快速复极化快速复极化 至至RPRP水平水平 (3 3期)期) Ik Ik1 泵泵 4 4期期: :因膜内因膜内NaNa+ + 和和CaCa2 2+ + 升升 高高, ,而膜外而膜外KK+ + 升高升高激活离子泵激活离
10、子泵 泵出泵出NaNa+ +和和CaCa2 2+ +, ,泵入泵入K K+ +恢复正恢复正 常离子分布常离子分布。 通过激活膜上通过激活膜上Na+-K+泵,泵, 每次泵出每次泵出3个个Na+,同时摄,同时摄 入入2个个K+;进入细胞内的;进入细胞内的 Ca2+通过通过Na+-Ca2+交换排交换排 出胞外,使细胞内外离子出胞外,使细胞内外离子 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保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保 证心肌正常兴奋性。证心肌正常兴奋性。 Ik1 INa Ica-L Ito Ik,Ik1 Ik K K+ + 心 室 肌 细 胞 快 反 应 动 作 电 位 小 结 心 室 肌 细 胞 快 反 应 动 作 电 位
11、 小 结 (二)(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1.1.窦房结细胞窦房结细胞( (慢反应自律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 )的电位的电位 (1)(1)电位特征电位特征: RPRP:不稳定,能自动去极:不稳定,能自动去极 化,化,= =最大舒张电位最大舒张电位。 - -60mV60mV APAP:分:分0,3,40,3,4三个时期,三个时期, 无无1 1期和期和2 2期。期。 最大舒张电位最大舒张电位 (2 2)电位形成机制电位形成机制 0 0期期:当:当4 4期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期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激活慢钙激活慢钙 通道(通道(I Icaca- -L L型)型)Ca
12、Ca2 2+ +内流内流 去极化去极化 Ca2+ Ca2+ 0 0期期 阈电位阈电位 零电位零电位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1、2 I ICa Ca- -L L 0 0 4 4 3 3 4 4 3 3期期:慢钙通道(:慢钙通道(I Icaca- -L L型)逐渐失活关闭型)逐渐失活关闭 + + 钾钾 通道激活(通道激活(I IK K)CaCa2 2+ +内流内流+ + K+外流外流 复极复极 3 3期期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1、2 I ICa Ca- -L L 0 0 4 4 3 3 4 4 K+ 4 4期期:K+递减性外流递减性外流 + + NaNa+ +递增性内流递增性内流(I If f)+ Ca+
13、Ca2 2+ + 内流(内流(I Icaca- -T T型钙通道激活)型钙通道激活)缓慢自动去极化缓慢自动去极化 4 4期期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1、2 K+ Na+ Ca2+ 1 2 3 注:注:I If f通道通道:复极化的:复极化的3 3期期- -6060mVmV 开始激活开始激活、- -100100mVmV充分激活充分激活,去去 极化的极化的0 0期期- -5050mVmV失活失活。是超极化是超极化 激活激活、具有时间依从性的非特异具有时间依从性的非特异 性通道性通道,主要成分是主要成分是Na+,但但不不 是快是快NaNa+ +通道通道,TTXTTX不能阻断不能阻断。 小结:慢反应自律细胞
14、的电位形成机制小结:慢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 复极化至复极化至- -60mV60mV时时 I If f 通道递增性激活 通道递增性激活 3 3期末期末I Ik k通道通道 递增性失活递增性失活 自动去极后自动去极后1/31/3期期 CaCa2+ 2+通道( 通道(T T型)开放型)开放 K K+ +递减性外流递减性外流 NaNa+ +递增性内流递增性内流 CaCa2+ 2+内流 内流 4 4 期自期自 动动 去去 极极 达达 阈阈 电电 位(位(- -40mV40mV) 慢慢 CaCa2+ 2+ 通 通 道(道(L L型)开型)开 放放 CaCa2+ 2+ 内 内 流流 , ,产生产生AP
15、AP的的 0 0 期期 Ca2+ 通通 道失活,道失活, K K+ + 外流, 外流, 产产 生生 AP AP 的的 3 3 期期 注:注:I Ik k 失活 失活I If f 激活 激活6161,故,故4 4期自动去极期自动去极I If f作用不大;作用不大; 自我启动自我启动 自我发展自我发展 自我终止自我终止 2.浦肯野细胞浦肯野细胞( (快反应自律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 )的电位的电位 1.1.形成机制:形成机制: 0 0、1 1、2 2、3 3期:心期:心 室肌细胞基本相似。室肌细胞基本相似。 4 4期:为递增性期:为递增性NaNa+ + 为主的内向离子流为主的内向离子流 (I If
16、f)+ + 递减性外向递减性外向 K K+ +电流电流所引起的自动所引起的自动 去极化。去极化。 2.2.特点:特点: (1 1)0 0期去极化速期去极化速 率快,幅度大。率快,幅度大。 (2 2)4 4期自动去极期自动去极 化速度比窦房结化速度比窦房结 细胞的慢细胞的慢,故自故自 律性低律性低。 注:注:浦肯野细胞最大舒张电位为浦肯野细胞最大舒张电位为- -9090mVmV,此时此时I Ik k衰减衰减 已基本完成已基本完成,而而I If f 通道充分激活通道充分激活,故浦肯野细胞自故浦肯野细胞自 动去极主要依赖于动去极主要依赖于I If f电流电流。 小结: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小结
17、: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电位形成机制 断断 3 3 期期 末末 K K+ + 通 通 道道 的的 递递 增增 性性 失失 活活 电电 位位 复复 极极 至至 - -60mV 60mV 时时 I If f 通 通 道道 的的 递递 增增 性性 激激 活活 K K+ + 递 递 减减 性性 外外 流流 NaNa+ + 递 递 增增 性性 内内 流流 自自 动动 去去 极极 达达 阈阈 电电 位位 快快 N N+ + 通 通 道道 开开 放放 NaNa+ + 再 再 生生 式式 内内 流流 去去 极极 化化产产 生生 AP AP 的的 0 0 期期 当去极化电位至当去极化电位至- -50mV50mV时时I
18、 If f 通道失活,自动去极化终止 通道失活,自动去极化终止 自我启动自我启动 自我发展自我发展 自我终止自我终止 心肌细胞心肌细胞APAP的特征比较的特征比较 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心室肌心室肌AP AP 浦肯野浦肯野AP AP 窦房结窦房结APAP RP/RP/最大舒张电位最大舒张电位 - -90 mV 90 mV - -90 mV 90 mV - -60 mV60 mV 动作电位类型动作电位类型 快反应快反应 快反应快反应 慢反应慢反应 APAP分期分期 0、1、2、3、4期期 0、1、2、3、4期期 0、3、4期期 电位幅度电位幅度 高高 高高 低低 0期去极速度期去极速度 快快 快
19、快 慢慢 0 0期去极离子流期去极离子流 I INa Na I INa Na ICa-L 传导速度传导速度 0.40.5 m/s 24 m/s 0.05 m/s 自律性自律性 无无 低低 高高 4 4期去极速率期去极速率 慢慢 快快 4 4期去极离子流期去极离子流 内向内向I If f增加增加 外向外向I Ik k衰减衰减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兴奋性 自律性自律性 传导性传导性 收缩性收缩性 机械特性机械特性 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 工作细胞:工作细胞: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 无自律性无自律性(心房肌和心室肌)(心房肌和心室肌) 自律细胞:自律细胞:
20、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无收缩性无收缩性(特殊传导系统)(特殊传导系统) (一)兴奋性(一)兴奋性 1 1、影响兴奋性因素、影响兴奋性因素 (1 1)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电位差 RP/RP/阈电位上移阈电位上移RPRP距阈电位远距阈电位远需刺激需刺激 阈值阈值兴奋性兴奋性 RPRP/ /阈电位下移阈电位下移RPRP距阈电位近距阈电位近需刺激需刺激 阈值阈值兴奋性兴奋性 (2 2)离子通道的性状)离子通道的性状 备用备用( (- -90mV)90mV),激活,激活( (- -70mV)70mV),失活,失活( (- -55mV)55mV) 复
21、活复活( (- -60mV)60mV) 离子通道所处的机能状态离子通道所处的机能状态, ,是决定兴奋性是决定兴奋性 正常正常、低下和丧失的主要因素低下和丧失的主要因素, ,而通道处于何而通道处于何 种状态则取决于当时的膜电位以及有关的时种状态则取决于当时的膜电位以及有关的时 间进程间进程。 -90mV 0 0期期- -55mV - -55-60mV -60-80mV -80-90mV 完全备用完全备用 失失 活活 刚复活刚复活 大部分复活大部分复活 基本备用基本备用 产生产生AP AP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局部反应期 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超常期 兴奋性正常兴奋性正常 兴奋性
22、无兴奋性无 兴奋性低兴奋性低 兴奋性高兴奋性高 (AP幅度小,去极化速率慢)幅度小,去极化速率慢) 2、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与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与INa通道性状通道性状 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3、兴奋性周期变化与收缩的关系兴奋性周期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心肌收缩是在肌膜心肌收缩是在肌膜APAP触发下触发下, ,发生兴奋发生兴奋- -收缩耦联收缩耦联, , 引起肌丝滑行实现的。引起肌丝滑行实现的。 (1 1)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心肌兴奋性变化的主要心肌兴奋性变化的主要 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 长长(平
23、均平均250ms),相当于相当于 心肌整个收缩期和舒张心肌整个收缩期和舒张 早期。它是骨骼肌与神早期。它是骨骼肌与神 经纤维有效不应期的经纤维有效不应期的100 倍和倍和200倍。这一特性是倍。这一特性是 保证心肌能收缩和舒张保证心肌能收缩和舒张 交替进行交替进行,不出现强直收不出现强直收 缩的生理学基础。缩的生理学基础。 (2 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心脏受到窦性节律之外的刺激,产生:心脏受到窦性节律之外的刺激,产生 的收缩在窦性节律收缩之前的收缩在窦性节律收缩之前, ,称为期前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代偿间歇:因窦性节律的兴奋是规律下传的,当:因
24、窦性节律的兴奋是规律下传的,当 窦性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窦性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 ,就不能引起就不能引起 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心室的兴奋和收缩, ,而出现一次窦律而出现一次窦律“脱失脱失”,需等,需等 待下次窦律刺激引起兴奋才产生收缩,在待下次窦律刺激引起兴奋才产生收缩,在期前收缩之期前收缩之 后出现一段较长的舒张期,后出现一段较长的舒张期,此等待期间为代偿性间歇。此等待期间为代偿性间歇。 (二)心肌自律性(二)心肌自律性 1、心肌自律性与心律的关系、心肌自律性与心律的关系 窦房结窦房结-房室结房室结-浦氏纤维浦氏纤维 (9090- -100100次次/ /分)(分)(404
25、0- -6060次次/ /分)分) (2020- -4040次次/ /分)分) 心肌自律性与心律的关系是:节律高者控制节心肌自律性与心律的关系是:节律高者控制节 律低者:律低者:窦房结为正常起搏点窦房结为正常起搏点, ,其它自律组织为其它自律组织为 潜在起搏点或异位起搏点。潜在起搏点或异位起搏点。 (1 1)抢先占领:抢先占领:抢先达到阈电位产生抢先达到阈电位产生APAP。 (2 2)超速压抑:超速压抑:自律性低的自律细胞受超速驱自律性低的自律细胞受超速驱 动后自律活动暂时受压抑的现象称为超速压抑。动后自律活动暂时受压抑的现象称为超速压抑。 意义意义:窦性停搏:窦性停搏 全心停搏,猝死全心停搏
26、,猝死 (1 1)4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a.a.自动去极化速度快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 自律性高。自律性高。 b.b.自动去极化速度慢自动去极化速度慢 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 自律性低。自律性低。 2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2.2.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 位之间的差距位之间的差距 差距越小差距越小自动去极自动去极 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 自律性高。自律性高。 差距越大差距越大自动去极自动去极 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 自律性低。自律性低。 3、自律性和心律失常、自律
27、性和心律失常 (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正常:60-100次次/min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 100次次/min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60次次/min 窦性心律不齐:心跳不规则窦性心律不齐:心跳不规则 窦性停搏:窦房结不能发出冲动窦性停搏:窦房结不能发出冲动 (2)异位性心律失常)异位性心律失常 逸搏:窦性过缓或停搏时,异位起搏点取而逸搏:窦性过缓或停搏时,异位起搏点取而 代之发出冲动,引起心脏搏动。代之发出冲动,引起心脏搏动。防止猝死防止猝死 早搏: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异常增高,超过窦早搏: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异常增高,超过窦 性心律频率,引起期前收缩。性心律频率,引起
28、期前收缩。形成心动过速形成心动过速 (三)心肌的传导性及兴奋的传导三)心肌的传导性及兴奋的传导 1 1、心肌细胞的传导性、心肌细胞的传导性 (1 1)传导原理传导原理:局部电流。:局部电流。 经由闰盘经由闰盘( (缝隙连接缝隙连接) )进行。进行。 (2 2)传导特点传导特点: : A A. .浦氏纤维最快浦氏纤维最快房房、室内快室内快同步收缩同步收缩,利于利于 射血射血。 B B. .房室交界最慢房室交界最慢房室延搁房室延搁保证心室收缩在心保证心室收缩在心 房之后房之后,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阻滞来自心房的过高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阻滞来自心房的过高 频率的兴奋冲动频率的兴奋冲动(房颤房颤)。
29、C C. .房室交界是传导必经之路房室交界是传导必经之路,易出现传导阻滞易出现传导阻滞 (房室阻滞房室阻滞)。 (3 3)传导过程传导过程 窦窦 房房 结结 优势传导通路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房室交界心房肌心房肌 房室束房室束 左左、右束支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 心室肌心室肌 4.4.传导速度传导速度 浦氏纤维浦氏纤维 (4m/s)(4m/s) 束支束支 (2m/s)(2m/s) 心室肌心室肌 (0.4m/s)(0.4m/s) 心房肌心房肌 (0.4m/s)(0.4m/s) 结区结区 (0.02m/s)(0.02m/s) 传导时间传导时间 心房内心房内-房室交界房室交界-心室内心室内 (
30、0.06s) (0.1s) (0.06s) (0.06s) (0.1s) (0.06s) 2 2、影响传导的因素影响传导的因素 (1 1)结构因素)结构因素 1 1)细胞的直径细胞的直径 直径粗大直径粗大胞内电阻小胞内电阻小传导速度快传导速度快 直径细小直径细小胞内电阻大胞内电阻大传导速度慢传导速度慢 2)2)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分布,连接蛋白种(分布,连接蛋白种 类,数量,理化状态)类,数量,理化状态) (2) 0(2) 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0期速度期速度 与邻旁间与邻旁间 产生局产生局 达阈电达阈电 新新AP 传导传导 0期幅度期幅度 的电位差的电位差
31、 部电流部电流 位速度位速度 产生产生 速度速度 快快/大大 高高 大大 快快 易易 快快 慢慢/小小 低低 小小 慢慢 不易不易 慢慢 膜反应曲线:膜反应曲线:以膜电位为横轴,以以膜电位为横轴,以0期最大去极期最大去极 化速率为纵轴作图,两者之间呈化速率为纵轴作图,两者之间呈S型曲线。型曲线。 (3 3)邻旁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邻旁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 心肌细胞的兴奋传导是沿着细胞膜的兴奋扩散心肌细胞的兴奋传导是沿着细胞膜的兴奋扩散 的过程的过程, ,只有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正常只有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正常, ,兴奋兴奋 才能正常地传导通过。才能正常地传导通过。 (0 0期慢、小)期慢
32、、小) 减慢减慢 处相对不应期处相对不应期 部分失活状态部分失活状态 处绝对不应期处绝对不应期 失活状态失活状态 阻滞阻滞 邻近部位膜兴奋性邻近部位膜兴奋性 NaNa+ +通道状态通道状态 传导性传导性 RPRP与阈电位差小与阈电位差小 快快 RPRP与阈电位差大与阈电位差大 慢慢 三、体表心电图三、体表心电图 ECG: 将引导电将引导电 极置于身极置于身 体一定部体一定部 位,记录位,记录 整个心动整个心动 周期中心周期中心 电变化电变化 (各细胞(各细胞 的综合心的综合心 电向量)电向量) 的波形图。的波形图。 (一)正常心电图的(一)正常心电图的 波形及生理意义波形及生理意义 名名 称称
33、 时间(时间(S S) 幅度(幅度(mV) mV) 意意 义义 P P波波 0.080.080.11 0.050.11 0.050.25 0.25 两心房兴奋两心房兴奋 Q Q波波 室间隔兴奋室间隔兴奋 R R波波 0.060.060.10 0.50.10 0.52.0 2.0 心尖心尖+ +侧壁肌兴奋侧壁肌兴奋 S S波波 心室后基底部兴奋心室后基底部兴奋 T T波波 0.050.050.25 0.10.25 0.10.8 0.8 两心室复极化过程两心室复极化过程 P P- -R R间期间期 0.120.120.20 0.20 兴奋:房兴奋:房室的时间室的时间 S S- -T T段段 0.0
34、50.050.15 0.15 心室肌的心室肌的APAP处于平台期处于平台期 Q Q- -T T间期间期 0.4 0.4 心室去极化心室去极化+ +复极化的时间复极化的时间 (三)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三)心肌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 P P波:波: 心房肌的心房肌的APAP QRSQRS: 心室肌心室肌APAP的的0 0期期 S S- -T T段:段: 心室肌心室肌APAP的的2 2期期 T T波:波: 心室肌心室肌APAP的复极的复极 化过程化过程,因先后不因先后不 一一,故故T T波较宽波较宽。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 1.1.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
35、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 各时相产生的离子机制是什么?各时相产生的离子机制是什么? 2.2.说明窦房结和浦肯野细胞自律性的发生机制。说明窦房结和浦肯野细胞自律性的发生机制。 3.3.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4.4.试述影响心肌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试述影响心肌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的因素,并说明何者是主要影响因素。的因素,并说明何者是主要影响因素。 5.5.试述正常兴奋传导的顺序、特点及房室延搁的意试述正常兴奋传导的顺序、特点及房室延搁的意 义。义。 6.6.说明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说明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过程中,
36、兴奋性的周期 性变化有何意义?性变化有何意义? 7.7.简述快、慢反应细胞的异同。简述快、慢反应细胞的异同。 8.8.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是什么?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 右心:右心:泵血入肺循环;泵血入肺循环;左心:左心: 泵血入体循环。泵血入体循环。 一、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一、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一)心肌细胞微细结构(一)心肌细胞微细结构 (二)二) 心肌细胞的兴奋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收缩耦联 特点:对特点:对CaCa2+ 2+的依赖性 的依赖性 心肌细胞内游离心肌细胞内游离CaCa2+ 2+浓度升高的机制: 浓度升高的机制:
37、1 1、动作电位、动作电位2 2期,期,细胞外细胞外CaCa2+ 2+由 由L L型钙通道内流型钙通道内流, 10%, 10%- -20%20% 2 2、通过雷诺丁受体(、通过雷诺丁受体(RyR)RyR)释放肌质网内的释放肌质网内的CaCa2+ 2+ , ,80%80%- -90%90% 心肌细胞内游离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降低的机制浓度降低的机制 1 1、 RyR释放到胞质的释放到胞质的Ca2+由肌质网上的钙泵重新泵回肌浆网。由肌质网上的钙泵重新泵回肌浆网。 2 2、细胞外细胞外L型钙通道流入细胞的型钙通道流入细胞的Ca2+通过交换排出。通过交换排出。 3 3、细胞膜上的钙泵将少量的细胞
38、膜上的钙泵将少量的Ca2+泵出胞外。泵出胞外。 钙诱发钙释放钙诱发钙释放 钙泵(钙泵(SERCA):是一种:是一种ATP酶,活性酶,活性 Ca2+ (+) 受磷蛋白(受磷蛋白(-) (三)心肌收缩的特点(三)心肌收缩的特点 1、 心肌收缩依赖于细胞外心肌收缩依赖于细胞外 2、“全或无”式收缩、“全或无”式收缩 3、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二、心脏的泵血机制二、心脏的泵血机制 (一)心动周期(一)心动周期 概念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心动周期。 时程时程:与心率成反变。:与心率成反变。60s/7560s/750.8s 0.8s
39、 房缩房缩 0.1s 0.1s 房舒房舒 0.7s0.7s 室缩室缩 0.3s0.3s 室舒室舒 0.5s0.5s 心率心率 概念概念: :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 正常变异正常变异: : 年龄年龄: :初生儿初生儿(130(130次次/ /分分) ),成人,成人(60(609090次次/ /分分) ) 性别性别: :女男女男 体质体质: :弱强弱强 兴奋状态兴奋状态: :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 体温每体温每11心率心率1010次次/ /分分 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 全全
40、 心心 舒舒 张张 期期 特点特点: : 舒张期时间舒张期时间 收缩期时间收缩期时间 全心舒张期全心舒张期0.4s 0.4s 利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利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 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 心率心率 心动周期心动周期 室缩期室缩期 室舒期室舒期 0.35 1.15 40 1.5 75 0.8 150 0.4 0.30 0.50 0.25 0.15 心率心率心舒期心舒期充盈充盈 休息休息心衰心衰 习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指标。习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指标。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收缩是交替的,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收缩是交替的, 二、心脏泵血过
41、程二、心脏泵血过程 ( (一一) )心房的初级泵血功能心房的初级泵血功能 1. 1. 全心舒张期,血液由全心舒张期,血液由 大静脉经心房直接流入心大静脉经心房直接流入心 室。室。 2. 2. 心房收缩,心房内压心房收缩,心房内压 力升高,此时房室瓣处于力升高,此时房室瓣处于 开放状态,心房将其内血开放状态,心房将其内血 液进一步挤入心室。液进一步挤入心室。 3. 3. 心房舒张,房内压回心房舒张,房内压回 降,同时心室开始收缩。降,同时心室开始收缩。 (二)心室的泵血(二)心室的泵血 1.1.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 心室开始收缩心室开始收缩 室内压急剧室内压急剧 (
42、左室内压(左室内压近近80mmHg80mmHg) 房室瓣关闭房室瓣关闭 ( (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继续收缩继续收缩 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 等容收缩期的等容收缩期的特点:特点: 其时程长短与肌缩力、其时程长短与肌缩力、 后负荷有关:后负荷有关: 肌缩力肌缩力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 后负荷后负荷等容收缩期等容收缩期 房室瓣、动脉瓣处关闭房室瓣、动脉瓣处关闭 状态;房室瓣关闭产生第一状态;房室瓣关闭产生第一 心音。心音。 等容收缩末的动脉压最等容收缩末的动脉压最 低。低。 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 (2)快速射血期快
43、速射血期 心室继续收缩心室继续收缩 室内压动脉压室内压动脉压 (左室(左室80mmHg80mmHg) (右室(右室8mmHg8mmHg) 动脉瓣开放动脉瓣开放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迅速射血入动脉迅速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占射血量70%70%) 心室容积迅速心室容积迅速 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 特点特点:快快 速射血期末速射血期末 室内压与主室内压与主 动脉压最高;动脉压最高; 用用 时少时少(收缩收缩 期期1/3)1/3),射,射 血量大。血量大。 (3) 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 迅速射血入动脉后迅速射血入动脉后 心室容积继续心室容积继续 室内压略动脉压室内压略动脉压 血液的动能血液的动能 继续射血入动脉继续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占射血量30%30%) 心室容积继续心室容积继续 心室舒张前期心室舒张前期 特点特点:用时长用时长 ( 收 缩 期收 缩 期 2 2/ /3 3),射血射血 量少量少, ,室内压室内压 自峰值逐渐下自峰值逐渐下 降降 2.2.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期 (1) 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心室开始舒张 室内压迅速室内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