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第五章古代日本工艺美术古代日本工艺美术1了解古代日本发展的概况。2掌握古代日本陶瓷工艺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作品。3掌握古代日本漆器工艺的基本状况,尤其是莳绘工艺的发展、特色及代表作品和人物。4掌握古代日本金属工艺发展的基本线索。5掌握古代日本染织工艺的基本状况和代表作品。6了解古代日本工艺美术与佛教文化的关系。7掌握古代日本工艺美术的审美特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日本是亚洲东端的岛国,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和一千多个小岛组成。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习性和思想情感以及日本工艺文化的特质,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日本的上古文明在已发现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及文物中得以
2、证实。在新石器遗址中出土大量绳纹式的陶器,还有石斧、石镞、石锥以及骨针、骨钩等制品,其时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至前250年,被称为“绳纹文化时期”。此外,还发现土室群、“贝冢”及女性土偶,可以推测约为母系氏族社会时代。自公元前2世纪起,绳纹文化开始为“弥生文化”所代替。一般认为,公元3世纪到7世纪前期是日本的奴隶制时代。这期间出现了日本考古学上称为“古坟时代”的阶段。6世纪至7世纪,是日本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8 世纪初,奈良成为都城,日本历史便进入了“奈良时代”(708781)。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随着都城于 8 世纪末迁往平安,日本便开始了“平安时代”(7941185)的历史。1
3、6世纪末,欧洲的文化和经济势力伴随着基督教渗入日本。为了抵御外来势力的影响,于17世纪初开始的“德川幕府”(亦称江户幕府,16031867),在实行“锁国政策”的同时,又将武士独裁的“幕府”改为由武士、商人、工匠、农民等若干阶层组成的联合政体,以适应日本社会内部的新形势。这一举措,大大促进了日本经济和文化艺术的繁荣。由于封建势力的割据,阶级矛盾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欧美诸发达国家开始对日本施加压力,要求与其通商,1867年德川幕府灭亡,明治天皇登基,日本进入了“明治维新”时期。这位开明的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改革政策和有力措施,使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掀开了日本历
4、史崭新的篇章。一、上古时期(一)绳纹式陶器绳纹式陶器最能够代表日本上古文明的艺术特色,它不但数量极多,而且种类和样式异常丰富。绳纹文化时代一般分为早、前、中、后、晚5个时期。早期的陶器底部有尖形的、圆形的。器壁上用篦尖刻画出精美的纹样,或用绳子缠在器壁上后滚动器物,或用贝壳押印成奇特的装饰纹样,同时,调整器物的形制。这样的纹样被称为“押型纹”“捻绳纹”“贝壳纹”。这些都不是有意识做出的纹样效果。但是这个时期开始至下一个时期前期,纹样便是有意识行为的结果了。用施纹器具精心加工,出现了很多用竹管等做成的专用于装饰纹样的工具。口缘部分呈波形等各种有变化的形态。到了中期,这种倾向达到高潮,表现为用黏土
5、做的“绳子”隆起的纹饰,而且器皿厚而大,口缘的波形纹也变得像大型的把手一样,充满着力度和量感。第二节第二节 陶瓷工艺陶瓷工艺到了绳纹文化后期,陶器纹饰转向了平面的表现,这时的表现特征是施纹方法以磨削手法为主,就是将器壁上绳纹的一部分磨削而形成纹样带。与此同时,器型开始小型化,陶瓶形、香炉形等陶器样式多了起来。明丽而充满韵律感的纹样发展趋势,至晚期时达到了极致。这时,出现了有红色涂料的装饰手法,且能看出精制品和粗制器的区别。总之,这个时期已经能够制作出相当完美的陶器工艺品了。(二)弥生式陶器弥生式陶器与绳纹式陶器相比,烧成温度较高、呈色为赤褐色的较多。形制以罐形、瓮形为主,尚有很多高杯形的陶器。
6、已有很多造型严整的陶器出现,说明此时已开始使用陶轮。装饰方面用竹刮刀和梳子状的工具刻画的纹样较多,像绳纹式陶器那样立体感很强的器皿尚不多见(图 5-1)。(三)埴轮埴轮在日本各地均有发现,其中数量和式样最多的是关东地区,这说明,远离都城而草木茂盛的农村是工匠们随心所欲地制作埴轮的好地方。埴轮按其形制和风格特征可分为“圆筒埴轮”和“形象埴轮”两大类型。圆筒埴轮的基本特征是器物上下呈圆筒状,类似器座,是一种抽象性很强的陶塑纪念物,作为丧葬用品。另有类似壶形上端敞口呈牵牛花状的埴轮,也颇具特色。形象埴轮的形制非常丰富,以表现与人们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为其特征,是一种具象性很强的陶制纪念物。形象埴轮包
7、括模拟住宅、仓库等形状的“房屋埴轮”,模拟战争中的盾、箭袋、甲胄,生活中的扇子、杯子,甚至船等物品和器具形象的“器物埴轮”,模拟武士、农夫、巫师等人物形象的“人物埴轮”(图 5-2),以及模拟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形象的“动物埴轮”等4种类别。(四)土师器与须惠器到了古坟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拥有专业技术的“部民”(日本古时的奴隶),陶工艺中的实用品“土师器”的生产开始了。与此同时,以高温烧造的“须惠器”的烧成技法也由朝鲜传来。土师器是继承弥生式陶器传统的类型,在日本全国被定型化并大量生产,因而逐渐丧失了个性的表现。须惠器是实用性很强的陶艺作品,在罐、高杯等上面常有人物、动
8、物等形象,高度一般为4050厘米,是很有分量的器皿,与土师器的风格迥异。(图 5-3)这个传统被奈良、平安时代的陶器继承和发扬,而土师器却在神社的陶器中留存着一线发展生机。奈良时代出现了类似“唐三彩”的陶器,正仓院藏有一批“彩陶”,皆属此类。这些陶器都是作为宫廷、寺院等特殊场所的用品,所以一般情况下,土师器及须惠器仍然是普通民众所使用的器具。历史虽已进入平安时代,但陶瓷工艺发展的主流并未发生变化。悉心观察此时的陶器,较之以往,其器型发生了一些变化,并出现了陶艺特有的造型语言的萌芽。与此同时,釉料的使用技术,特别是灰釉陶的进步十分显著,其中,在器壁上刻画的秋草纹样等,线条明丽而生动,与其他工艺一
9、道显示出平安时代的特征。二、奈良至镰仓时代二、奈良至镰仓时代平安时代末期烧造的常滑、越前陶中常见的壶和瓮等类型的陶器,在以后的镰仓时代也继续发展。在知多半岛一带烧制的被称为“古常滑”的和现在作为濑户市中心的地域所生产的“古濑户”一类的陶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至镰仓时代后期,濑户类型的陶器(图5-4)出现了像中国宋代和朝鲜高丽时期烧制的瓶、壶、香炉等新的造型,纹样也出现了以印花纹、浮雕手法制作的樱花、菊花等花卉纹和鱼、虫等精巧的图案,由上至下地施以彩釉,新颖别致,格外迷人。室町时代初期,濑户类型的窑依然作为窑业中心,并未丧失其重要地位。信长、秀吉执政时期,桃山文化大放异彩,饮茶之风也在广大庶民百
10、姓之中盛行起来,因此,这个时代出现了反映茶人爱好的工艺美术作品,其中陶艺作品尤为显著,甚至出现了自己亲手制作并从中体味陶艺之妙的茶人。与此相对应,古田织部所喜好并深受赞誉的是依据意匠和技巧的自由的造型。于是茶陶器的盛行在当时陶艺界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总之,室町以来各窑所体现出的幽静的茶道的感觉是一致的,由此不仅可见茶道之美,同时亦可领略反映茶人审美情趣的独特的饮茶陶器之风采。三、室町时代三、室町时代 日本的陶瓷工艺以江户时代为里程碑,之前和之后在风格上相去甚远。17世纪以后,日本的陶瓷制作不论是造型,还是装饰手法和装饰纹样,都出现了面目全新、丰富多彩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江户时代,日本陶
11、瓷工艺发生巨大变化的另一个标志便是瓷器的出现。伴随瓷器的进一步发展,新型装饰手法如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等技术得到普及,产生了大量前所未有的陶瓷佳作。最早体现这种风格的是有田(田贺县)一带烧制的瓷器“有田烧”和“伊万里烧”(图5-5)。四、江户时代四、江户时代 在京都,自天正年间以来,长次郎的“乐烧”很活跃,不久,濑户不少陶工移居京都,这样便筑起了“京烧”的基础。日本的陶瓷工艺在江户时代中期以后,伴随着需求的增加在全国广为发展,各地均有特色十足的作品问世。这些精美的陶瓷器,作为日用品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展,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艺品种。在日本,最早使用漆的例证是绳纹前期的福井县鸟滨贝冢出土的赤
12、色涂漆梳子和涂漆木器、陶器的残片。这些考古资料可以证明,漆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绳纹中期至后期的出土文物中,也有使用漆的物品,其中,涂漆的陶俑十分罕见。至绳纹晚期,在青森县的是川遗址和龟个冈遗址发掘了许多漆制品,特别是蓝胎漆器的发现,引人注目。第三节第三节 漆工艺漆工艺在漆工艺中,飞鸟时代的玉虫橱子(图 5-6)可以说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漆工艺品。平安时代前期的漆工艺,忠实地承袭了奈良时代的技法,但逐渐在技术与纹样上进行选择,寻觅自己的风格。平安时代后期,特别是11世纪至12世纪时,是日本样式的完成时期,此时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宫廷贵族们的审美情趣,与过去唐风的华丽繁缛相反,转向了淡雅而优美的表
13、现。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片轮车莳绘螺钿手箱(图 5-7)等便是此时最有代表性的例作。另外,以平尘地子上嵌贴螺钿的技法制作的法隆寺献纳宝物凤凰圆纹螺钿唐柜,也是此期的代表作之一。镰仓时代,漆工艺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与奈良时代潇洒的风格相比,此时更为锐利而有力、饱满而富于质感的气质充满了漆工艺的造型与装饰。室町时代,从中国带来的漆工艺品被称为“唐物”,因作为御道具或者茶道而倍受珍重。于是,在中国漆器的影响下产生了“镰仓雕”。桃山时代,漆工艺的规模不断扩大,城郭和邸宅的内部以莳绘进行装饰,在室内布置优雅而豪华的日用器具,由此可见当时那种自由而新鲜的感觉和情调。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秋草莳绘砚台(图 5-8)即这
14、时闻名于世的作品。日本漆工艺在江户时代得到了极大发展。江户初期的莳绘在保留桃山时代风格的同时,进一步洗练而简洁。随着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日用器具和餐饮器具也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更为紧密了,漆工艺的各种技法似乎也顺应了这种趋势。与这种倾向相对照,注重创意和技巧的莳绘日用器具也应运而生,尾形光琳的八桥莳绘砚箱(图 5-9)等,可视为典范之作。到了江户文化成熟的元禄年间,玩弄精巧细密的技法,乃至故弄玄虚地制造繁缛华丽的风气盛极一时。为了奖励各大名牌产业,江户时代日本各地兴起了多种类型的产业。曾经登峰造极的莳绘,从江户中期以后急速衰退,造型雷同、色彩生硬、漆质粗杂的器具时有出现。不久,明治时代的来临
15、将漆工艺带入了近代产业的行列。在政府各项有力措施的支持下,作为日本传统工艺美术典型的漆工艺经过漆艺世家的努力,其价值终于被世人认可。作为日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工艺 制 品 铜 铎(图5-10),到底是因何而造,用于何处,尚不很清楚。第四节第四节 金属工艺金属工艺 到了古坟时代(200300),金属加工的技术如铸金、雕金、锻金等也飞速发展。飞鸟时代的金属工艺,具有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的风格。随着佛教传入日本,金属工艺也更为生动活泼,并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可以看出当时佛教美术的发展和稚拙而强烈的表现。从法隆寺献纳宝物金铜透雕灌顶幡中可以看出,透雕的技法应用及其轮廓线的美妙所在,真可谓此期金工制
16、品的典型代表。奈良时代比过去更为重视佛教,形成了以佛教文化为主流的局面。另外,诸国的国分寺、国分尼寺的建立,也推动了各种塔的兴建,塔顶上的水烟、露盘是显示奈良时代铸金技术的一种作品。至平安时代,文化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精美华丽且富于装饰性和独具匠心的作品,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特征。由于佛教思想的变化和佛教文化的转换,天台、真言的密教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佛具,末法的到来使埋经的浪潮波及全国。在鞍马山、那智山、金峰山等地有很多这样的经冢群的构筑遗址,在此类遗址中出土的作品以铜镜为最多,大多是薄而小的镜子,背面的纹样可以看出反映日本独特趣味的内容,展现了花鸟、秋草及流水等人类生活周围的动人情景和自然风貌。这
17、种镜子区别于在此之前的唐式镜,被称为“和镜”(图 5-11),对日本铜镜工艺的纹样产生了很大影响。镰仓时代的舍利塔多种多样、精致美丽,是其他任何一个时期所不可企及的。从宝塔形、五轮塔形到水晶的宝珠等舍利塔形,造型变化无穷,制作技术也采用了铸金、雕金、锻金等多种手法,可见对这些技术的熟练应用和掌握。其中西大寺的金铜舍利塔(图 5-12),可谓此时金属工艺的一枝奇葩。华丽的金属工艺品也为数不少,神照寺的镀金银透雕花笼(图5-13)便是其中之一。进入室町时代,代表金属工艺的是伴随着茶道而流行起来的烧水釜。位于福冈县远贺川河口的筑前芦屋和枥木县的佐野天明是当时烧水釜的两大产地。“芦屋釜”的质地非常光滑
18、细腻,有“鲶肌”(像鲶鱼一样的肌理)或“绢肌”(像丝绸一样的肌理)之誉。远山五匹马图釜松梅图真形釜以及描写海滨松林的滨松图真形釜(图 5-14)等便是芦屋釜的代表例作。织田信长统治时期,在各行各业选择了一批著名的工匠,并授予他们“天下第一”的称号,随后,造釜匠师与次郎、造镜匠师青家,皆成为世袭家族,其技艺代代相传。桐竹纹镜便出自铭有“天下第一”的青家之手,为桃山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铜镜。进入江户时代(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装剑金属工艺较为发达,并涌现出一批著名工匠及颇具个性的作品。另外,在江户时代,柄镜也依据新的铸造法而批量生产,在庶民百姓中广泛使用。在明治维新的社会大变革及随之而来的欧美文
19、明的影响下,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而,日本的金属工艺也呈现出多种材质使用和多样性表现的新局面。日本历史上最早掌握染织技术大概是进入弥生时代之后。这是依据陶器底部遗存的痕迹等考古发现而推断的。但到古坟时代时,作为服装形式的“衣”的姿态的人物埴轮(陶俑)非常明确地表现出来。另据文献记载,曾有许多织工和服装工匠从朝鲜半岛来到日本,带来了高超的大陆风格的染织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日本染织工艺的发展。由日本残存的染织工艺品来看,首先是江户时代、桃山时代的较为完美,有相当数量的留存。在正仓院和法隆寺则收藏了为数颇多的奈良时代、飞鸟时代的染织工艺品。第五节第五节 染织工艺染织工艺飞鸟、奈
20、良时代,佛教文化急剧兴盛,于是,“绣佛”的形式便在刺绣工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宫寺的天寿国曼荼罗绣帐(图5-15)是现存最古老的作品。原劝修寺的刺绣释迦说法图也是其中之一。由于移植唐朝文化,飞鸟、奈良时代的染织工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平安时代继承了前代的成果,并在平安贵族阶层审美情趣的影响下,逐渐转向了精美而优雅的“和风”式样。镰仓时代是日本武士家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的时代。至室町时代,人们把在此之前培育出来的武家文化称为“东山文化”,并创造了朝廷中未曾有过的新的文化。在桃山、江户时代之前的战国时代(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但在这个空白期里,普通服装中的“小袖”(窄袖便服)得到了很大发展
21、。至江户时代后期,染织工艺的显著特点就是将武士家族和庶民百姓各自的审美情趣综合起来,同时并存地发展,并大步地向着近代和服和西装化的时代迈进。日本工艺美术形式丰富多彩,艺术风格独特,在世界工艺美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是东方工艺文化的典型之一,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东方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通览日本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可归纳出以下几点:(1)上古文明时代的日本工艺美术,表现出显著的岛国特征和单一民族的风格,即造型和装饰不受任何外邦文化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自然属性,同时伴随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和超然而静穆的气质。(2)佛教传入日本之后,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变化,固有的风格受到强烈冲击,工艺美术
22、处于对佛教文化全面服务的地位,基本上成为中国和朝鲜半岛佛教文化的派生体。(3)自平安时代起,日本工艺美术摆脱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并完成了由“唐风”向“和风”的过渡,呈现出日本独有的风格特征,出现了更加生活化的工艺美术作品。第六节第六节 结结 语语(4)至室町时代,日本工艺美术受到禅宗及中国宋元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寂静而典雅的风格特征。(5)日本工艺美术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材质性能,强调材质的自然效果和美感,反映出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工艺美学思想,即使在日本的宫廷艺术中,这种以朴素和自然为准则的艺术审美观也有极大影响。(6)日本工艺美术具有极强的包容性。1什么是绳纹式陶器?2什么是“埴轮”?3“土师器”与“须惠器”各有何特点?4什么是“莳绘”?5铜铎的风格特点是什么?6“和镜”指的是什么?7“芦屋釜”和“天明釜”有什么区别?8什么是“友禅染”?9古代日本染织工艺的风格特征是什么?重要知识点回顾重要知识点回顾 古代日本的工艺美术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中具有独特的风貌。试着以古代日本任一时期传统文化背景以及工艺特征为依据,结合所学专业方向和相关课程知识,设计一幅具有日本特色的平面作品,题目自拟,类型不限。思考与实践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