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8.《孟子》两章.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60467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8.《孟子》两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8.《孟子》两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8.《孟子》两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8.《孟子》两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8.《孟子》两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诵,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 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 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想及结构。 难点 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 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 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 感。 讨论

2、点拨法。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录音磁带。 2课时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 以文治见长,其效果往往也有所不同。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 下”,可见民心所向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名的 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时 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 “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 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 的影响。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

3、。当时,七个大国的诸 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君贵民轻,人 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滕文公下一文就深刻地揭露 了这种“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不平等的 悲惨现实。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对不义战争提出了质疑,主张以 “仁政”一统天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 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 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

4、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 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 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 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结果是“多助 ”“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 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5、寡助”的结论。 课文论证方式如下: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战例一(攻方失利) 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 地利不如人和。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 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6、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 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 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 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 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 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 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 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教师释疑、点拨。 (1)重点讲解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

7、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 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 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 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 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 ”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可解释为“所以” (2)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8、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 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 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3.齐读课文。 4.“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道”即指仁政。“

9、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 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 的支持和拥护。 5.文章的“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运用什么句式? 有什么效果?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 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6.文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 什么句式?将“得道者”与“失道者”作比较有什么效果? 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手法 ,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自学第1自然段。 (1)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2)师生共同订正、释疑。 发:起,被任用。

10、举:被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 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舜”为君,是 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 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 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 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2.学习第2自然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 词。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乱。(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 “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

11、“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善于辅佐的 贤士的规劝讽谏。“拂”,通“弼”,辅佐。 (2)师生共同订正、释疑。 3.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 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的、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 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炼,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 干

12、,后来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4.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 名论断做铺垫。 5.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物与后面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曾益其所不能”有什么关系? 从列举出的六个人物,推断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 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 原因:艰难的环境给人以磨炼,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 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使 这六个人的成功成为有力的论据,进一步增强了说理的力度。 6.“人恒过然后能改国恒亡”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中才会

13、不断奋发;国家没有忧患,则往往 会灭亡。即精神上的安逸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 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 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 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 此。 上节课,我们通过集体努力,对两篇短文进行了梳理,理解 了文章的内容和主要的观点,下面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提出 观点,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怎样的意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的情况下,为

14、什么还要写“故 曰战必胜矣”? 这样写的作用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发,将论点 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 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 ”,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 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句绝非多余的闲笔。 2.注意下列词语的作用: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前面 文字,“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从“故曰”到“战必胜矣”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

15、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 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引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 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下 文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 紧紧围绕着“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 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 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弘、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4.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5.“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 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 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

16、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 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2)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 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 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 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3)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 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 ”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 就是一个 很好的例证吗?(4)强权只能横行

17、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 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 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 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 观念。 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 “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 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 ;第二,有利于维护国家间的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 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 纪人类

18、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 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历史资源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全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是怎样运用的?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写法上,“列举的六个人物”与“故”后面的议论都用了排比的修 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 “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 患”的观点。“故”之后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炼、 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最后一个自 然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 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

19、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 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忧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 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 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 启示。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 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 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 、后归纳观点等等。 2.本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 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1自然段中的排比。 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对比。 3.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

20、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 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 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 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当大任 。才能不是天生的,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 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难的考验,在挫折困难中 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要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 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 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醒

21、、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具 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 失警惕,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4.课文举了几位古代名人成才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古今中外类 似的事例吗? (1)学生自由发言: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 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 交响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经历千辛万 苦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瘫后自学了四国外语。 (2)然后投影播放相关人物与图片。 5.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样 的人。 孟子语录:

2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与民同乐。 孟子本人是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他曾经在齐国任 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官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 万钟”的诱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 。 孟子是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仁义,相关者 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 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他 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23、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民同乐”等 民本思想。 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 理想,即使遭到挫折也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 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 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 的形象。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一部分(第1句话)开门见山,提出“人和”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最 重要的条件的论点。 第二部分(从“三里之城”到“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用战争中

24、的典 型例子具体论证论点,说明“人和”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从“故曰”到最后)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提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 理。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从正反两面,由个人到国家,论证经受磨炼 的益处,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 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是否施行“仁 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通过陈述六个出身于民间而被举荐的名人事例和安乐致国灭亡 的道理,说明了忧患可以使人

25、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 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 而获得成功。 1.据事论理,层层推进。 这两篇文章都是议论文,据事论理、层层推进、逻辑严密、透辟 精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先从战争的角度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从攻城方和守城方两个不同角 度分别证明论点,突出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但作者的目的 不仅在此,战争要讲人和,治国更应如此,由此文章顺理成章地提 出了作者一向主张的“仁政”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 “道”即为“仁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第1自然段列 举同类事例,揭示出了“成就大业”与“艰苦磨炼”之间的关系。

26、接着文章将论证由个别事例转向一般事例,由个人身世浮沉的角度 上升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自然地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观点,催人奋发,又警钟长鸣。 2.语言精练,精用修辞。 文辞简短,但论据充足,说理透彻,初学议论文,这是很好 的借鉴。本文还多处运用排比、对偶的修辞,增强了说理的气势。 排比句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 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对偶 句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

2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 之而不胜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 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列于安乐 议论问题:对待困难、成才、治理国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事例:六个人物 道理论证:个人:在逆境中成才 生于忧患 国家:无法家拂士及敌国外患 死于安乐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使学 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思 维之中,使学生走进孟子散文,感受其雄辩的文风。同时尽最 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

28、成效的平台,让学 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 的空间越广阔,课堂教学就会越精彩。教师也能游刃有余了。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 成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 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 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 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 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 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 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 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 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各 部分的衔接还比较勉强,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 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九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8.《孟子》两章.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