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面源调查内容面源调查内容a.a.面源起始点坐标,以及面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面源起始点坐标,以及面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 m););b.b.面源初始排放高度(面源初始排放高度(m m););c.c.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m2g/s.m2),排放工况,),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年排放小时数(h h););(3)(3)面源调查内容面源调查内容d.d.矩形面源:初始点坐标,面源的长度(矩形面源:初始点坐标,面源的长度(m m),面源),面源的宽度(的宽度(m m),与正北方向逆时针的夹角,见下图矩形面源),与正北方向逆时针的夹角,见下图矩形面源示意图;
2、示意图;YN(Xs,Ys)(Xs,Ys)NXOXinit(Xs,Ys)为面源的起始点坐标、Angle为面源Y方向的边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逆时针方向)、Xinit为面源X方向的边长、Yinit为面源Y方向的边长。(3)(3)面源调查内容面源调查内容e.e.多边形面源:多边形面源的顶点数或边数(多边形面源:多边形面源的顶点数或边数(3 32020)以及各顶点坐标,以及各顶点坐标,见下图见下图多边形多边形面源示意图;面源示意图;(Xs2,Ys2)(Xs1,Ys1)(Xsi,Ysi)XY(3)(3)面源调查内容面源调查内容f.f.近圆形面源:中心点坐标,近圆形半径(近圆形面源:中心点坐标,近圆形半径(
3、m m),),近圆形顶点数或边数,见近圆形顶点数或边数,见下图下图近圆形面源示意图近圆形面源示意图。(Xs,Ys)R(4)(4)体源调查内容体源调查内容a.a.体源中心点坐标,以及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体源中心点坐标,以及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度(m m););b.b.体源高度(体源高度(m m););c.c.体源排放速率(体源排放速率(g/s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数(h h););d.d.体源的边长(体源的边长(m m)(把体源划分为多个正方形的)(把体源划分为多个正方形的边长,见边长,见下图下图中的中的W W););e.e.初始横向扩散参数(初始横向扩散
4、参数(m 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 m)。6512349 1087 WWyo=W/2.15631254WW2Wyo=2w/2.15注:W为单个体源的边长。(5)(5)线源调查内容线源调查内容a.a.线源几何尺寸(分段坐标),线源距地面高度线源几何尺寸(分段坐标),线源距地面高度(m m),道路宽度(),道路宽度(m m),街道街谷高度(),街道街谷高度(m m););b.b.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各种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速率(g/km.sg/km.s););c.c.平均车速(平均车速(km/hkm/h),各时段车流量(辆),各时段车流量(辆/h/h)、车型)、车型比例。比
5、例。3 3、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 (1 1)温度)温度a)a)温度统计量温度统计量 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并绘制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的月变化,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月变化曲线图。b)b)温廓线(一级评价项目)温廓线(一级评价项目)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2)(2)风速风速a a)风速统计量风速统计量 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 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 绘制绘制: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曲线图平均风速的月变化曲线图 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
6、化 小 时(小 时(h h)风速(风速(m/sm/s)1 1 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春季春季夏季夏季秋季秋季冬季冬季 小时(小时(h h)风速(风速(m/sm/s)13 13 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24春季春季夏季夏季秋季秋季冬季冬季季季N NNNENNENENEENEENEE EESEESESESESSESSES SSSWSSWSWSWWSWWSWW WWNWWNWNWNWNNWNNWC C春春2.542.540.630.635.075.072.172.175.435.435.71
7、5.7114.814.810.310.318.818.84.894.896.886.881.811.811.811.811.361.364.534.536.436.436.796.79夏夏1.001.000.820.824.444.443.623.628.428.426.076.0714.914.98.798.7911.811.811.111.17.977.972.902.903.893.891.541.543.993.992.452.456.346.34秋秋4.494.492.292.299.259.253.853.856.786.782.382.386.686.684.954.958.61
8、8.612.842.845.45.41.831.833.753.752.112.1110.110.112.512.512.312.3冬冬5.375.372.132.136.396.391.671.673.893.892.222.227.417.415.195.1910.610.64.074.075.285.281.671.673.153.153.333.339.449.4414.214.214.114.1年年3.333.331.461.466.286.282.832.836.146.144.114.1111.011.07.337.3312.512.55.735.736.396.392.052.
9、053.153.152.082.086.996.998.848.849.849.84全年,静风 5.21%NNEESESSWWNW春季,静风 3.67%NNEESESSWWNW夏季,静风 3.26%NNEESESSWWNW秋季,静风 6.46%NNEESESSWWNW冬季,静风 7.50%NNEESESSWWNW图例(%)NESW5.010.015.0一、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一般步骤一、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一般步骤ABZXY范围?因子?计计算算点点污污染染源源清清单单气象条件地形条件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选择预测模式。选择预测模式。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确定模式中的相
10、关参数。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2)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东西向为东西向为X X坐标轴、南北向为坐标轴、南北向为Y Y坐标轴坐标轴,项目位于,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中心区域。2 5002 0001 5001 000500050010001 5002 0002 500图例项目污染源敏感点 2 500 2 000 1 500 1 000 500 0 500 1 000 1 500 2 000 2 500(单位:m)七七、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一级评价
11、项目一级评价项目(4(4条条,掌握掌握):(1 1)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最大地面小时浓度;(2 2)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平均浓度;2 2、常规预测情景组合常规预测情景组合(掌握掌握)其它推荐模式一般适用范围其它推荐模式一般适用范围不同预测模式所需主要参数要求不同预测模式所需主要参数要求参数
12、类型参数类型ADMSADMSAERMODAERMODCALPUFFCALPUFF 地表参数地表参数地表粗糙度,地表粗糙度,最小最小M-OM-O长度长度地表反照率、地表反照率、BOWENBOWEN率、地表粗率、地表粗糙度糙度地表粗糙度、土地地表粗糙度、土地使用类型、植被代使用类型、植被代码码干沉降参数干沉降参数沉降率沉降率干沉降参数干沉降参数干沉降参数干沉降参数湿沉降参数湿沉降参数清洗率清洗率 湿沉降参数湿沉降参数湿沉降参数湿沉降参数化学反应参数化学反应参数 化学反应选项化学反应选项半衰期、半衰期、NOxNOx转化转化系数、臭氧浓度等系数、臭氧浓度等化学反应计算选项化学反应计算选项其他参数其他参
13、数模拟建筑物模拟建筑物/山区山区时区、城市时区、城市/农村农村 时区、地形影响半时区、地形影响半径、气象台站影响径、气象台站影响半径、风速幂指数、半径、风速幂指数、静风域值、混合层静风域值、混合层域值域值 (1 1)对环境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最大值值的叠加影响;的叠加影响;对对最大地面浓度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平均值的叠加影响的叠加影响。4 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大气环境影
14、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此点仅考虑项目和周围环境的共同影响此点仅考虑项目和周围环境的共同影响!例题例题 某拟建项目,经预测对附近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某拟建项目,经预测对附近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SO2的的贡献值是贡献值是0.1 mg/m3,最大地面浓度点的贡献值是,最大地面浓度点的贡献值是0.2 mg/m3。该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现状监测值的平均值为。该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现状监测值的平均值为0.2 mg/m3,最大值为,最大值为0.25 mg/m3,最小值为,最小值为0.18 mg/m3,则该项目建成后,环境空气敏感区和最大地面浓度点的则该项目建成后,环境空气敏感区和最大地面浓度点的浓度分别是(浓度分别
15、是()mg/m3。A0.30,0.40 B0.35,0.45 C0.35,0.40 D0.28,0.38【解析解析】环境空气敏感区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值预测值+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0.1+0.25=0.35 最大地面浓度点最大地面浓度点:预测值预测值+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既既 0.2+0.20=0.40。(2 2)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即:新增污染源预测值,即: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
16、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若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在后最终的环境影响。若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也应考虑其建成后对评价范围的共同影响。也应考虑其建成后对评价范围的共同影响。此点还考虑改扩建、替代、在建、未建项目的影响!此点还考虑改扩建、替代、在建、未建项目的影响!(3 3)分析)分析典型小时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环境空气敏感区空气敏感区和和评价范围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分析的最大环境影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小时浓是
17、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小时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评价范围内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注意注意:(1)(1)对敏感区没有再要求绘制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对敏感区没有再要求绘制浓度等值线分布图!(2)(2)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这一特定气象条件下的浓度分布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这一特定气象条件下的浓度分布!八、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八、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1 1、采用、采用推荐模式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
18、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计算出的距离是以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防护区域。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界面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界面单位有三个可选项单位有三个可选项 2 2、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的算,并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最大值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距离。3 3、对于属于
19、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工段)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4 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 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结合厂区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若大平面布置图,确定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若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内存在长期居住的人群,应给出气环境防护区域内存在长期居住的人群,应给出相应的搬迁建议或优化调整项目布局的建议。相应的搬迁建议或优化调整项目布局的建议。措施措施:(1)(1)削减污染源强;削减污染源强;(2)(2)调整厂区平面布置;调整厂区平面布置;(3)(3)厂址合理性论证;厂址合理性论证;(4)(4)村庄搬迁。村庄搬迁。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返回返回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返回返回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