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困生的形成社会原因分析(一)、生活环境的影响(二)、文化环境的影响 (三)、“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四)、社会现状的影响 二、家庭原因分析(一)家庭关系欠和谐 1、父母离异 家庭,本应是幸福的港湾,本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欲望需求和人际关系都随之产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发生裂变,走向解体,“对于学生(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这种心理创伤甚至影响其一生。心理阴影很难抹去。这种家庭的孩子成为学困生也就不足为奇。2、留守生家庭 学困生中,有四分之一是留守学生。缺少父母关爱,心态失去平衡,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
2、因之一。这些不做家庭作业的孩子,与他们的爷爷奶奶交流谈心后,得到的情况是这样的:“他们(指留守孩子)比我们还厉害些,我们说了也不听,一放学就跑得没影子了,喊也喊不回来,玩黑了回来,你一问他说在学校就做了”。可见,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没有自觉性,而爷爷奶奶不仅没有督促孙子完成作业,反而让他们养成撒谎和懒惰的坏习惯,但他们却不知道正是由于他们的溺爱才造成了孙子学习的困难。3、暴力或吵架家庭 这一类家庭虽不多,但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深重的。有的家庭教育方式粗暴,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错误观念,对孩子动辄一顿家伙,考差了罚站、不给饭吃等,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家庭夫妻不和、婆
3、媳矛盾、邻里纠纷等,孩子生活在猜疑、指责、纠纷之中,哪还有心思学习?特殊家庭对子女学习的影响不容小视.(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1、溺爱型家庭:对孩子千依百顺,深怕孩子吃了苦,受了累,放松教育,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习惯、蛮横放肆的性格。这类孩子学习不刻苦、不坚持,听不进老师和同学的劝告,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和督促,长此以往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学困生。2、放任型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不管不问,对其学习是否努力也不关心,孩子对学习无所谓,成绩好坏也随其自然,考好了得不到肯定,考差了得不到批评,得过且过。这一类家庭在农村尤其多,有的家长干脆对老师说:“我孩子学不进去算了,总有他一碗饭吃。”3、压力型家庭:父母
4、对子女的成绩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以至于揠苗助长,还美其名曰“没有压力哪来动力”,使孩子谈学色变,心理压力大,恐惧。无休无止的补课,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学困生自身原因分析(一)、智力因素造成的学困生。人的智商有高低,能力有强弱。人与人智力、能力不仅有差异,而且差异很大。学困生学习困难是相对一般学生来说的。一般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极少数学生则不能,他们因智商低,能力弱,反应迟钝而跟不上学习的节奏,所以学习困难。按智商可以把他们分为二个层面,即重度学习困难学生和轻度学习困难学生。(二)、身体因素导致的学困生。有些学生身体有残疾,无论是先天
5、性的还是后天性的,无论是程度深的还是程度浅的,这种残疾都会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这些残疾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身体残缺直接影响到他(她)们学习,造成他(她)们学习困难。第二类是身体残缺间接影响到他(她)们的学习生活。(三)、动力因素导致的学困生。学困生中有很多并非有智力问题,身体问题,而是由不良习惯不良心理导致的学困生。我们称之为由动力因素导致的学困生。1、懒惰而成的学困生。表现在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不求上进。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混”字领先。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上课懒思考,交流当“哑巴”,作业乱画交差。上课难受,下课兴奋,有的课堂上还不时看看手表,看还剩多长时间,下课了好到外面
6、玩。老师不盯着,他就不开口读书;老师不逼着,他就不动笔写字,更不用说独立思考。时间一长,学习掉队就走了进学困生队伍。2、厌学而成的学困生。厌学的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觉得学习是苦差事,是痛苦的事,他们厌倦学习,对于不懂的问题根本不想弄懂它,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课堂上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抛锚,要么发呆,要么做小动作,老师提醒,也保持不了几分钟,老师提问,很少举手发言,老师点他回答,则往往措手不及,答非所问。家庭作业,家长不督促,他绝不会做。学习完全不在状态中,必然成为学困生。3、自卑心理造成的学困生。他们的自卑可能源于家庭,可能来自于学校。在学校如果因犯错受到批评
7、,埋怨、训斥,常处于“气”的环境和氛围中,他们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者、失败者,心态消极,缺乏热情,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就是比不上别人。于是进取心失去平衡,消极地对待学习失败后自我评价低,信心不足,自甘落后,破罐子破摔。遇到问题不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解决办法:一、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学困生,而耐心教育学困生。二、双向选择,“一帮一”,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三、及时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进步。四、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五、把握每个学困生的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六、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七、定期与其父母沟通,及时跟进了解学困生进行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八、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九、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十、建立“学困生转化档案”,目标到人,责任到人。十一、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十二、要善于反思,不断总结完善“学困生转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