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61573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5.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大学之道》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5-2《大学之道》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5-2《大学之道》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5-2《大学之道》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5-2《大学之道》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一帧礼记誉千秋部 编 版 高 中 语 文 选 必 上 册 第 二 单 元大大 学学 之之 道道礼记礼记站在站在2121世纪的今天,凝望历史的深处,两千多年前的世纪的今天,凝望历史的深处,两千多年前的那一道道哲学的光芒,照亮了黑暗,驱走了寒冷。而那那一道道哲学的光芒,照亮了黑暗,驱走了寒冷。而那最明亮的光,当属儒家的思想。品读论语礼记最明亮的光,当属儒家的思想。品读论语礼记孟子这些书籍,发掘处世之道、治国之策,我们的孟子这些书籍,发掘处世之道、治国之策,我们的内心将更加丰盈,人生将走向理性、豁达,而那一个个内心将更加丰盈,人生将走向理性、豁达,而那一个

2、个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面庞、身影也都变得鲜活而真切。这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面庞、身影也都变得鲜活而真切。这一切都将鼓舞我们更好地前行一切都将鼓舞我们更好地前行教 学 目 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3.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3、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了解曾子 了解相关文化常识:了解相关文化常识:1 1、礼记礼记 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

4、秦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三礼三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三礼”五经:五经:诗经诗经尚书尚书礼记礼记周易周易 春秋春秋。(简称:诗、

5、书、礼、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十三经:十三经:诗经诗经尚书尚书周礼周礼仪礼仪礼 礼记礼记易经易经左传左传公羊传公羊传 谷梁传谷梁传论语论语尔雅尔雅孝经孝经 孟子孟子。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的核心思想:明一德(专一),惟格一物,通过日新月异的努力,达到

6、至善至美。了解大学 3 3、文题解读、文题解读 “大学之道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大学之道”,意思,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大学”,在古代指与,在古代指与“小学小学”相对的相对的“大人之学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穷理正心,修己治人”

7、的学问。道:本指道路,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文本研习 大学之道,在明,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大学之道,

8、在,在明明,在,在亲民亲民,在,在止止于至善。于至善。注释:(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2)明:动词,彰明。(3)明德:美好的德性。(4)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5)止:至,到。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定而后能静静;静而后能;静而后能安安;安而后能;安而后能虑虑;虑而后能;虑而后能得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则近道矣。注释:(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

9、则志向坚定不移。(2)静:心不妄动。(3)安:性情安和。(4)虑:思虑精祥。(5)得:处事合宜。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答案提示: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坚定这样的目标,才能“定”“静”“安”“虑”,最终学有所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从方法论层面再次强调“三纲领”的重要引领作用,同时提醒读者在具体操作层面也要注意先后顺序,

10、引出下文,即“八条目”。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探 究 思 考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

11、世立教”的目标所在。大学之道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性文章。历代学者将其概括为大学之道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性文章。历代学者将其概括为“三纲三纲”“”“八目八目”。其中的。其中的“三纲三纲”为为“明明德明明德”“”“亲民亲民”“”“止于至善止于至善”,试试分析分析“三纲三纲”内涵和相互关系。内涵和相互关系。探 究 思 考“明明德明明德”是对己而言,不断彰明自己内在的德行;是对己而言,不断彰明自己内在的德行;“亲民亲民”是对人而言,以是对人而言,以自己的至德教化民众,使之除旧布新。首先,二者存在递进关系,只有提高自身的自己的至德教化民众,使之除旧布新。首先,二者存在递进关系,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

12、修养才得以教化民众,只有自我不断提升才能够道德修养才得以教化民众,只有自我不断提升才能够“亲民亲民”;同时,要达到;同时,要达到“至至善善”的境界,就要在实践中将的境界,就要在实践中将“明明德明明德”的内在修为和的内在修为和“亲民亲民”的外在工作做到极的外在工作做到极致,二者缺一不可。致,二者缺一不可。“至善至善”乃乃“明明德明明德”与与“亲民亲民”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二者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二者发展的最终目标,即发展的最终目标,即“明明德明明德”与与“亲民亲民”都是为达到至善的境界,而真正做到都是为达到至善的境界,而真正做到“明明德明明德”与与“亲民亲民”也就自然达到也就自然达到“至善至善”

13、了。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齐其家;欲齐其;欲齐其家者,先家者,先修其身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其知;致知在;致知在格物格物。物格而后。物格而后知至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平。自天子以至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庶人,壹是壹是皆以修身为皆以修身为本本。注释:(1)齐其

14、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3)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4)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5)庶人:普通百姓。(6)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第二段第二段 译文:译文: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

15、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第二段重点写了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八目”,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哪些内容?“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探 究 思 考“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

16、向。“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八目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之间是什么关系?“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探 究 思 考 探究文本,深入理解课文:探究文本,深入理解课文:1 1、概括第一、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概括第一、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第一段:开篇阐明宗旨,阐述儒学追

17、求的第一段:开篇阐明宗旨,阐述儒学追求的“三纲三纲”,交,交代达到代达到“至善至善”的途径。的途径。第二段:点名大学的第二段:点名大学的“八目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关系。“三纲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八目”是实现是实现“三纲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八目八目”是实现大学之道是实现大学之道(“(“三纲三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八目八目”以以“格物格

18、物”为起点,以为起点,以“平天下平天下”为最终的奋斗目标,为最终的奋斗目标,是一个由内到外、推己及人、从理论到实践的有序进程,一个是一个由内到外、推己及人、从理论到实践的有序进程,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内修己,格物、致知、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内修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皆是诚意、正心、修身皆是“明明德明明德”之事;对外治人,齐家、治之事;对外治人,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国、平天下都是“新民新民”之事。之事。“三纲三纲”“”“八目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探 究 思 考探究思考三纲领三纲领明德明德新民新民止于至善止于至善途径途径止、定、静

19、安、虑、得八条目八条目格物格物致知致知诚意诚意正心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平天下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修己修己安人安人知修修己的最高要求安人的根本用宗旨纲领指导思想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本文运用顶针的修辞,体会这种修辞在说理中的作用。本文运用顶针的修辞,体会这种修辞在说理中的作用。顶真的使用顶真的使用,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大学之道属于议论文大学之道属于议论文,说理时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说理时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使逻辑推理性强使逻辑推理性强,论证条理清晰论证条理清晰,表达周密表达周密准确。如文章在阐述治国平天下与修身正准确。如文章在阐述治国平天下与修身正心之理时,先连用顶真的修

20、辞手心之理时,先连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从法,从“天下天下”“”“国国”“”“家家”到到“修身修身”“”“正心正心”“”“诚意诚意”“”“致知致知”“”“格格物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层层深入、句句推进、环环相扣,周详严,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层层深入、句句推进、环环相扣,周详严密地论证了深刻的治国之理。句与句首尾蝉联,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不容密地论证了深刻的治国之理。句与句首尾蝉联,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不容置疑的说理气势。置疑的说理气势。随堂练习二、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

21、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_,_,_。【答案答案】(1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 3)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4 4)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之道理解性默写1.大学之道中,表明物和事皆有规律,推演万物皆有道

22、的句子是“_,_,_,_”。2.大学之道中,用“_”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3.大学之道中,用“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4.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5.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要求的两句是“_,_”。6.大学之道中,用“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上轨道的重要性。7.礼记中大学之道一篇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大学的道理:“_,_,_。”8.大学之道中用“_,_”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9.大学中的“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是说通过对万

23、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10.大学中的“_,_,_”认为,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答案 1.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2.在止于至善 3.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4.先修其身 先正其心 5.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6.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7.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8.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9.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10.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小结小结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谢谢大家谢谢大家部 编 版 高 中 语 文 选 必 上 册 第 二 单 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5-2《大学之道》ppt课件29张-(部)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